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聊斋志异 >

第1章

聊斋志异-第1章

小说: 聊斋志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蒲松龄


  前 言

  《聊斋志异》是一部用传奇手法写成的“鬼狐史”。这部奇书自问世以来,
就一直深深地吸引着广大读者。书中的许多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该书
作者蒲松龄,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两个朝代相交替的时代:他生于明崇祯十
三年(1640 年),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 年)辞世。动荡不堪的社会,触目惊
心的现实,使这位出身于书香世家、聪明绝顶又敏感浪漫的文人,在广泛搜罗创
作素材的基础上,呕心沥血,写成这部奇特的盖世之作——《聊斋志异》。《聊
斋志异》所记叙的事件无不奇奇怪怪,每一个故事又都是那么引人入胜,有时让
人读得毛骨悚然。作者借写鬼、写狐、写那些似乎不是现实中能够发生的事,来
鞭挞、揭露、讽刺人类社会中的残忍、野蛮、丑恶,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歌颂、抒发作者对人类社会所寄予的美好理想、
美好情感,以及人世间的善良、美好和真情。提到鬼怪,小读者们也许会被书中
的故事吓得不敢独自呆在黑暗中;也许会问:这世上是不是真的有鬼?其实,不
用多解释你们也知道,世界上其实根本没有鬼。但是,当有的人做了坏事、恶事
,却逃脱惩罚时,正直的人就希望他们最终将会受到惩罚。于是,就有了这个超
现实的力量——鬼、神。与此同时,作者所希望的美好事物,由于封建礼教的束
缚,在当时的现实中难以见到,或者不能公开地歌颂,就只能让它们发生在超现
实的社会里,发生在人与鬼、人与狐精之间。

  我们从《聊斋志异》中精选出80 多个比较能够引起少年朋友兴趣的故事,并
把它们从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少年朋友对该书有一个基
本的了解,以期激发少年朋友的读书兴趣。但是,如果你们要想真正读懂《聊斋
志异》,那么就应该认真学好古汉语。有朝一日,当你们自己有能力去读蒲松龄
的原著时,你们将会发现一个更加引人入胜的美妙境界。

  爱迪生说过一句话:“凡是新的不平常的东西都能在想象中引起一种乐趣,
因为这种东西使心灵感到一种愉快的惊奇,满足心灵的好奇心,使它得到它原来
不曾有过的一种观念。”蒲松龄以他敏锐的心感受着生活带给他的喜怒哀乐,并
以生花妙笔将这些感受传达给了读者。少年朋友们,我们相信你们读完作品后,
能够更敏锐地感受到种种惊奇和愉悦!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译文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对原文中不适于少年朋友阅
读的内容作了删节,个别篇目的情节稍有变动。译文中的不精当之处,祈读者朋
友指正。

  编   者
  1、小官人
  有个老太史,白天躺在书斋里看书,忽然看见一支小小的仪仗队从堂屋角落
里走出来。仪仗队的马只有青蛙大小,人只有手指头大小。这支由几十个小人组
成的小仪仗队,显示出威风的阵势。他们簇拥着轿子上的一位官员,堂而皇之地
朝大门外走去。那位官员头戴黑色纱帽,身着绣衣,坐在轿子里摇头晃脑,一副
自鸣得意的神情。老太史看到这里,已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难道说小人国
与大人国的世界没有什么区别吗?正当老太史怀疑自己看错了的时候,他突然看
见一个小人,急匆匆返回屋里,拿起一只只有拳头大的毡包,径直走到老太史床
前,口中说道:“我家主人有一份薄礼,敬献太史。”说完后,他端正地站在老
太史对面,但并未把礼物拿出来。过了一会儿,他自己笑着说:“这点小东西,
想来对太史也没有什么用处,不如赏赐给我。”老太史对他点了点头,小人便很
高兴地拿着东西走了。此后,老太史再也没有看到那些小人。他越想越觉得遗憾
,只怪自己当时心里有些慌张,没有向小人打听他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也没有问问那位小官人姓甚名谁,在小人国里供的什么职。

  2、祝翁
  话说济阳祝村有个祝老头,活到五十多岁后,有一年,得重病死了。人死不
能复生,于是,家人只好忍着悲伤给他料理后事。这时,奇怪的事发生了。当祝
老头的家人进房料理丧服时,忽然听见死去的老头子在大声呼叫。家人赶忙一齐
跑到灵堂,只见老头子已经复活了。大家又吃惊,又高兴,纷纷上前慰问。祝老
头对老太婆说:“我刚去那边,发誓不再回来。但走了几里路以后,转念一想,
把你这副老骨头扔在儿女们手里,一切都得仰仗他们,也没有多少乐趣,不如你
跟我一起走。所以,我又返回来了,想带你一起走。”
  大家都以为他是刚刚苏醒过来说胡话,根本不相信。但祝老头又说了一遍同
样的话。老太婆对他说:“这样倒也挺好。只是我现在还活生生的,怎么一下子
能死呢?”祝老头摆摆手说:“这个并不难。家里的日常事务,快去作些安排。
”老太婆笑着不肯走,老头又催促她,她这才走到门外,站了一会儿又进来了,
哄他说: “我已经安排妥当了。”老头叫她快去梳妆打扮一下,老太婆不愿去,
老头催得更紧了。老太婆不忍心违背他,只好到里屋换衣打扮了一番。她再出来
时,媳妇女儿都在一旁偷偷地笑。老头把头移到枕头上,用手拍着叫老太婆躺到
他旁边。老太婆说:“儿女们都在跟前,我俩一起躺着睡,这像什么样子?”老
头用手捶打着床说:“一起死有什么好笑的?”
  儿女们见老头发脾气,都劝老太婆迁就老头,照他的意图去做。老太婆听从
儿女们的劝告,和祝老头并排笔直地躺着。见此情景,家人又都笑起来。但过了
一会儿,只见老太婆脸上的笑容忽然收敛,两眼也慢慢闭上了,好久都没有声息
,好像睡熟了一样。大家靠近一看,发现老太婆的肌肤已经冰冷,呼吸也早已停
止。看看老头子,他也成了僵尸。家人对这突如其来的双重打击,又惊异又悲伤


  3、遵化署狐
  遵化署中有很多狐狸,到后来,群狐竟然占据了一幢楼,以楼为家。而且,
它们还经常出来害人,人们驱赶,结果这些狐狸变本加厉,害人更甚。连署中官
僚也拿它们没办法,只得杀猪宰羊,向狐狸祈祷,而不敢跟狐狸作对。
  有一年,诸城一位姓丘的到遵化作官。丘公知道这一情况后很愤怒。老狐对
脾性刚烈的丘公也畏惧三分,于是,它化作一个老太婆,对丘公的家人说:“请
禀告丘大人,不要彼此结仇。给我二天时间,我将携带家小离开这里。”丘公听
说以后,当时没有明确表态。
  第二天,丘公阅兵完毕,下令队伍不要解散,让士兵把各营的大炮都搬到衙
门,把那幢被狐占据的楼包围起来。一声令下,千炮齐发,顷刻之间,几丈高的
楼房即被摧为平地,那些狐的皮肉毛血,像雨点一样从空中掉下来。只见浓尘毒
雾之中,有一缕白烟冲向天空,众人定眼一看,发现那是未死的一只狐逃走了。
从此以后,衙门中总算平安无事了。
  两年后,丘公派遣一个能干的仆从带着银两进京活动,谋求升官。但关系没
有打通,贿赂不成,就将银两暂时寄藏在一个班役家里。这期间,忽然有一个老
头子向朝廷喊冤,诉说他的妻子儿女遭人杀害,并揭发丘某克扣军粮,向京官行
贿,银两现藏在某某家,可以验证。官差奉旨押告发人前去查验,他们在班役家
细细查找,却什么银两也没发现。这时,那老头用一只脚点地,官差明白了他的
意思,一挖地,果然发现银子,银子上还刻有“某郡解”字样。过了一会儿,官
差找老头子,发现他已不见了。官差又根据他上告时通报的地址姓名去查找,结
果发现,根本没这个人。由于人赃俱在,丘某被处罚,他这时才明白过来,原来
那个告发他的老头子就是两年前从衙门大楼里逃走的那只老狐。

  4、夜叉国
  交州有个姓徐的人,常年漂洋过海做生意。有一次,他的船在海中行驶时,
忽然被一阵狂风卷走了。等他睁开眼睛一看,自己已到了一个非常陌生的深山密
林里。这是什么地方?有人在这里生活吗?他希望这里有人居住,因为这样他就
可以找到朋友,可以求得别人的帮助。于是,他用缆绳把船系牢,背着剩下的一
点干粮以及一些日用品上了岸。
  他蹒跚着进了山。刚进山,便看见两边悬崖上有许多洞口,它们远望像蜂窝
一样,而且,洞里隐隐约约有人的声音。他怀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往山上走。
到了一个洞口,他站在洞外向里偷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洞里有
两个夜叉,他们的牙齿像刀戟,眼睛好像灯笼。他们正用手爪撕鹿肉吃。见此情
景,徐吓得魂不附体,慌忙往山下跑。但为时已晚,因为夜叉已经发现了他,并
轻而易举地把他抓进洞里。徐听这两个夜叉说话,就像听鸟鲁的叫声,一点儿也
听不懂。两个夜叉抢着撕破他的衣服,看起来是要把他当食物吃掉。徐吓得浑身
颤抖,但脑子还算清醒,他迅速拿出袋中的干粮和牛肉脯,递给他们吃。想不到
,两个夜叉吃得津律有味。吃完那些东西,他们又来翻徐的袋子,徐摇摇手,表
示早已没有了。夜叉很生气,又把徐抓住。徐哀求说:“放开我,放开我吧。我
的船上有锅灶,可以烹煮东西吃。”但夜叉根本听不懂他的话,仍然发怒。徐又
给他们打手势,夜叉好像明白了他的意思,便跟着他一起到船上,把炊具拿进洞
穴。有了炊具,徐又是找柴薪,又是烧火。他将夜叉没有吃完的鹿肉放进锅里煮
,煮熟以后送给夜叉吃。夜叉从来没有吃过熟食,第一次吃煮熟了的食物,感觉
味道不错,显出高兴的样子。徐暂时逃脱了死亡的威胁,心情也比刚见到夜叉时
好多了。
  到了傍晚,夜叉用大石头把洞门堵住,徐猜测他们的用意是防止他逃跑。还
带着恐惧感的徐,只好瑟缩着身子在远离夜叉的地方打盹。天亮后,夜叉要出洞
门觅食。他们出门后又拿石头把洞门堵死了。但过了不多时,他们带回一只鹿给
徐,徐剥掉鹿皮,在洞的深处取来清水,把鹿肉分成几份煮了。这时,又来了几
个夜叉,他们一起把煮熟的鹿肉吃得精光。有个夜叉用手指指锅,似乎是说这玩
意儿太小了。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一个夜叉背来一口大锅,看样子,那口锅是
人常用的。于是,夜叉们有的弄来狼,有的弄来獐,有的弄来鹿,他们自己会煮
这些动物的肉,煮熟后,喊徐一起吃。
  在洞穴里住了几天,徐和夜叉们渐渐熟悉起来。夜叉们出洞时也不再堵洞门
了。慢慢地,他和他们像一家人一样聚在一起。徐对他们发出的声音所表达的意
思也多少明白了些,他学他们的发音,说夜叉语。夜叉好像更喜欢徐,他们带来
一个母夜叉给徐作妻子。徐开始很害怕,后来竟相处得很好。母夜叉对徐很照顾
,每次出去时都留些肉给徐吃。
  忽然有一天,夜叉们起得很早。他们的颈上都挂着一串明珠,轮流出门,好
像在等待贵客的来临。夜叉们吩咐徐多煮些肉。徐问母夜又是怎么回事,她说:
“今天是天寿节啊。”她出去对别的夜叉说:“徐郎没有骨突子。”于是,夜叉
们各自摘下五颗,交给母夜叉,母夜叉自己解下十颗,共成五十颗,以野麻作绳
子,穿起来挂在徐的颈上。经商半辈子的徐一看,这些珠子一颗就要值一百几十
两银子,绝对是宝物。
  一会儿,夜叉们都出了洞穴,徐煮完肉,母夜叉进洞叫他也出去迎接天王。
徐跟母夜叉来到一个有几亩宽的大洞穴,看见洞穴中间有块石头光滑得像桌子一
样,四周围有石墩,主席之位是用豹皮包裹的,其余的都是鹿皮包裹的。二三十
位夜叉,依次排列入座。一会儿,突然刮起大风,夜叉们慌忙出洞迎接,来者是
庞然大物,模样跟夜叉差不多。他进洞后,坐在主席位置上,环视四周。夜叉们
也都跟着进了洞,分成东西两排。他们全仰着头,双手交叉成十字。大夜叉清点
了一下夜叉数,问道:“卧眉山的全在这儿吗?”
  夜叉们哄闹着答应了。大夜叉看看徐,发现他不是夜叉,便问:“这个人是
从哪里来的?”夜叉们将徐来洞穴的经历讲了一遍,并称赞他善于烹调。这时,
便有两三个夜叉,跑去拿来熟肉放在桌几上。大夜叉用手抓着吃了个饱,他称赞
熟肉味道香美,并叫以后经常供给他。他看徐的骨突子短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