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四书五经合集 >

第61章

四书五经合集-第61章

小说: 四书五经合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见,在孔子、孟子的心目中,人的确有智力的根本不同,有 的人就是只能够听命于人,按领导人的指挥办事,而不能够和他 说得清楚是为什么。换句话说,对于普通老百姓,没有必要,也 不可能让他们知道事事是为什么,只需要让他们按规定办事就行 了。不然的话,惹得大家东想西想,不能安心做事,产生出社会 不安定因素。
  这就是孔孟的认识--不是要愚民,而是因为民本身的素质 如此,所以要针对其特征来进行统治。
  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愚民政策也未尝不可吧,而没有必要 想尽办法去为“孔孟之道”翻案,说这两句话应该断句为:“民可,  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德行更比才能重
  【原文】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文】
  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那样美好的资质,只要骄 傲吝啬,那他其余的一切也都不值一提了。”
  【读解】   
  才能资质属于才的方面,骄傲吝啬属于德的方面。
  才高八斗而德行不好,圣人连看也不看他一眼,只有德才兼 备才是完美的人才。
  如果二者不可得兼,德是熊掌,才是鱼,孟子舍鱼而取熊掌, 圣人合才而取德。
  今天我们的用人之道,我们选拔和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似乎 依然坚持的是这个原则。当然,其德和才的内涵都已不可同日而语 。
  至于周公本人,不但不骄不吝,而且是谦逊大度的典范,“这 也是人所共知而勿庸赘言的了。
  ………………………………………………
  读书不为稻粱谋
  【原文】
  子曰:“三年学,不至①于谷②,不易得也。”
  【注释】
  ①至:这里指意念所至。②谷:古代以谷米为俸禄(类似今天的工 资),所以“谷”就是指“禄”。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三年而不想望当官吃俸禄,这是难能可贵的。”
  【读解】   
  所谓“学而优则仕”,(《子张》)一般读书人想望当官吃俸禄 是无可非议的。就是孔子的学生,也有“子张学干禄”,专门来向 孔子学习当官吃俸禄的技巧。不过,在孔子看来,学习目的还是 纯洁一点好,“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为学问而学问,在求学 中得到乐趣,胜过把读书当作敲门砖,胜过读书为了找职业,为 了升官发财的观点。
  但事实上,古往今来,没有几个为读书而读书的人。过去的 时代读书是为了金榜题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 读书可以做官,做官可以发财。今天废除了科举制度,读书不一 定可以做官了,但小学读了读中学,中学读了读大学,不外乎是 为了找一个好的职业。如果找不到,就大学读了再读研究生,目 的也是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职业。一旦找到了,绝没有人再对 什么博士、博士后的,那多苦寒!另一种极端是,既然读书也不 外乎是为了找到一个好一点的职业,为了挣钱发财,那只要能挣 钱,能发财,又何必读什么劳什子的书呢?所以,不少家长让孩 子中学毕业(甚至不用毕业)就跟老子一起做生意、赚大钱,于 是又生出“读书无用”的观点。其实,无论是“读书做官(发 财)论”还是“读书无用论”、对于读书的目的认识都是一致的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至于谷”,读书都为稻粱谋 。
  或许正是因为早在孔子的时代大家读书就已经是为了“至于 谷”,所以孔子才感叹说“不至于谷”是难能可贵的罢。
  ………………………………………………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原文】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①。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 人道则见②,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 贵焉,耻也。
  【注释】
  ①善道:正确的学说,引申为真理。②见:同“现”。
  【译文】
  孔子说:“坚定信念,勤奋学习,坚持真理至死不渝。不进入 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动乱的国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实现抱负, 天下政治黑暗就隐退。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却贫贱,这是耻辱;国 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却富贵,也是耻辱。”
  【读解】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实际上还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述而》)只不过联系 到学与守,贫贱与富贵作了更深入的阐发,使之具有更为坚实的 基础和更为广阔的境界罢了。
  说来也是,朗朗乾坤,太平盛世,人人奔小康,求大同,你 怎么会贫且贱呢?敢情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罢了。
  相反,政治黑暗,世道昏乱,打砸抢抄抓害得人人自危,个 个不安.你却大富大贵,不是一个吃黑钱、发横财的暴发户才怪。
  在正人君子看来,以上两种情况都是耻辱。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的政事。”
  【读解】   
  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不在其位不了解情况,隔行如隔山,谈论起来于事无补,反 而添乱,还是素其位而行,安宁本分为好。做冬瓜就考虑冬瓜外 问题,做西瓜就考虑西瓜的问题。
  ………………………………………………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原文】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
  孔子说:“学习起来就像老赶不上一样,还生怕把学到的东西 又丢掉了
  【读解】   
  孔子的自白给我们以“活到老,学到老”,“学海无涯苦作 舟”的感觉。
  而庄子却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 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的。知道了这一点而仍然 要去追求知识,那就更危险了啊!”(《养生主》)   这样说来,孔子岂不是危险又危险了吗?但他却做了圣人。
  同样感到生命有限,学海无涯,儒者和道家的态度却是迥然 不同,让我们看到在知识问题上儒道两家的明显分野。
  ………………………………………………
  人才难得,也不在多
  【原文】
  舜有臣五人①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②”。”孔子曰: “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③”,于斯④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三分天下有其二⑤,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注释】
  ①五人:指禹、稷、契、皋陶、伯益。②乱臣十人:乱,即治。乱 臣即治国之臣。十人指周公姬旦、召公姬姡А⑻械龋渲邪ㄎ渫醯摹∑拮右亟渌湃酥瓮猓亟文凇K韵挛乃担骸坝懈救搜桑湃硕选!薄、厶朴葜剩褐柑埔ⅰ⒂菟粗蟆V剩蟆4狄⒃谖坏氖贝刑疲∷丛谖坏氖贝杏荨"芩梗赫猓钢芪渫醯氖贝"萑痔煜掠衅洹《壕菟档笔碧煜路治胖荩橹艿囊延芯!⒘骸⒂骸⒃ァ⑿臁⒀锪荩弧∈O虑唷①稹⒓饺菔粢箧趿恕
  【译文】
  舜有五位贤臣便使天下大治。周武王说:“我有十位治理天下 的贤臣。”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虞舜以后, 武王时人才最为兴盛,但十位人才中还有一位妇女,男人不过九 人罢了。周朝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向殷朝称臣。周朝的德行可 以说是最高的了。”
  【读解】   
  人才难得,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就以历史传说中最好的虞舜 时代来说,才得五个贤臣,周武王时也才十个,其中还有一位贤 内助,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臣”。
  另一方面,人才也不在多。不仅虞舜、武王时代只有五个十 个,就是后世的汉高祖,不也就张良、萧何、陈平三杰吗?而且, “艄公多了打翻船”,能干人太多聚在一起,反而会出问题。所以 水镜先生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想不到刘备 竞一下得了两个,结果反倒难安天下了。这是《三国演义》中的 公案,其实,它所反映出的,正是人才是否越多越好的问题。以 我们今天的情形而论,一个单位,一家公司,人们往往以“人才 济济”来形容它的实力雄厚,兴旺发达。其实,这里的“人才”大 有讲究。什么“人才”?领导是领导的人才,秘书是秘书的人才, 公关是公关的人才,打字员是打字员的人才,甚至,看大门是看 大门的人才。这里也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单位,一个公 司,到底领导人多还是领导人少更好的问题。事关体制,我们谨 记圣人的教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不便深说了。
  但有一点还是可以说的: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多而在能; 一方面,精兵能将难得;另一方面,也不能多得啊!
  ………………………………………………
  子罕第九
  本篇重点谈论个人的修养、人生的进退,其中论气节的“三 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等 走众口传诵的名言。挖全篇原文共31章,本书选15章。
  君子不言利 
  【原文】
  子罕①言利与命与仁。
  【注释】
  ①罕:副词,少。
  【译文】
  孔子很少谈论利、命与仁。
  【读解】   
  孔子是不是很少谈论这几种话题?
  我们看《论语》一书中,讲利的只有六次,讲命的大致八到 九次.应该说是谈得很少的了。但讲仁的地方,在《论语》中却 比比皆是,为什么还说他很少谈论呢?关于这个问题,研究家们 有种种说法.但不少都过于牵强,过于拘泥。其实,我们的看法 非常简单,这里说他很少谈论仁,主要是说他很少从正面给仁下 定义.解释到底什么是仁。也正因为这样,才使后来的儒者从各 个不同的方面来理解仁的概念,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孔子之所 以很少从正面来解释仁是什么,是因为仁这个问题大大了,不是 随随便便可以谈论得清楚的,就像我们今天经常说到生命、人生, 但绝不轻易谈论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这类话题一样。其实,孔 子罕言命也是因为这个问题很难说得清楚,所以不轻易谈论。
  至于说到孔子罕言利,原因倒不是因为说不说得清楚的问题 了。而是因为他把“利”与“义”作为一对对立的范畴来加以对待,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重义而轻利, 所以很少去谈论它。正是因为孔子的这种态度,形成了后世儒者 的传统。所谓“君子不言利”,是不是就从孔子的“罕言利”开始 呢?
  当然,时代发展到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情况已发生了根本 的变化,“君子不言利”也变成了“君子不羞于言利”,甚或更加 不碍口作羞地宣称:“君子也要言利。”
  但不知“罕言利”的圣人面对今天这种情形会有什么感想?是 否会发出“人心不古”的感叹呢?
  ………………………………………………
  博与专的问题
  【原文】
  达巷党①“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②”。 子闻之,谓 门弟了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释】
  ①达巷党;名叫达的晨巷。巷党为一个词,即里巷。②无所成名:直 译为“没有成名的东西”,也就是不好说在哪方由有特别著称的专长。
  【译文】
  达巷的一个人说:“博大啊,孔子!学问广博而无法称他为哪 一方面的专家。”孔子听到后对自己的学生说:“我专门做什么好 呢?专门赶马车好呢?还是专门射箭好?我赶马车好了。”
  【读解】   
  在《为政》篇里,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不器”的话,要求君子不要像一个器皿一样,只能派某一方面的用场,而应该博学而才能广泛。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适应各个方面的通才。在这里,借达巷人的口,使我们知道,孔子不仅是这样要求别人的,他自己 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这里牵涉到博与专的问题。这个问题仔细考究起来并不那么 简单.实际上,博与专不是可以如此清楚地割裂开而让人选择的。 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后,一方面是分工越来越细,因而越需要专 门的人才;另一方面是专业人才越来越需要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 技能才能够“专”得起来。所以,一方面的确如孔子所说:不要 像一个器皿一样,只能派一种用场,装酱油就装酱油,装醋就装 醋。如孔子在这里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