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赵匡胤私密生活全记录 >

第52章

赵匡胤私密生活全记录-第52章

小说: 赵匡胤私密生活全记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普言道:“皇上所言极是!不过,臣听说,那陶谷对中书省复试陶邴一事颇有看法,据说,陶谷有辞职之意。”
  “他这又是何苦呢?”赵匡胤道,“这样吧,爱卿,你代朕拟一道旨意:以后凡是朝臣子弟考中进士者,一律由中书省予以复试,复试合格者,方为真正中第,否则取消进士身份!”
  赵普觉得皇上的这道旨意颇有见地,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朝中大臣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在科考中营私舞弊。故而,赵普就真诚地吹捧了赵匡胤一句:“皇上真是圣明啊!”
  因此,当陶谷找到赵普,说是皇上不信任他、他要辞官时,赵普就劝慰陶谷道:“亏你还是饱读诗书之人,天子多疑的道理你也不懂吗?如果你真的辞官不做,那皇上就真的不再信任你了!”
  陶谷听了赵普的话,不再提辞官之事。而赵普也兢兢业业地料理朝政,与赵匡胤相处得十分融洽。数月之内,大宋朝廷可谓是政通人和。最紧要的,宋军在入蜀平叛之后又恢复了元气,大批宋军精锐云集在汴梁周围。赵匡胤一统天下的步伐又要开始起动了。
  可就在这当口,也就是乾德六年七月份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情的发生,不仅使得赵匡胤与赵普这君臣二人之间重生裂隙,也使得赵匡胤一统天下的进度大为迟缓。
  这件事情并不是发生在宋朝内部,而是发生在北汉国内。北汉国皇帝刘钧患病死了,因刘钧膝下无子,便由其养子刘继恩承继了北汉帝位。刘继恩是一个既没有多少才能又性格软弱的人。北汉孝和帝刘钧在世时,任刘继恩为太原尹(相当于赵光义的职位)。刘继恩在太原尹任上,了无政绩。刘钧对此很是忧心忡忡。刘钧患病时,曾召来宰相郭无为问道:“朕时日无多矣!继恩虽很孝顺,但无治国之才,朕走后,汉家天下如何是好?”郭无为听了,一句话也不说。而正是郭无为的这种缄默,导致了刘继恩的极大不满。刘继恩以为,郭无为是不赞成他继承北汉帝位的,只是不好意思明说而已。所以,刘继恩登基称帝之后,尽管表面上对郭无为不无尊重,但实际上,他对郭无为却是日渐疏远了。而郭无为身为北汉宰相,又深得刘钧的器重,身边自有一帮亲信骨干。这样一来,刘钧死后,北汉国朝政就明显的分为两大势力:一大势力以刘继恩为首,另一大势力以郭无为为首。刘继恩虽是皇帝,但比较而言,郭无为的势力要强得多。
  刘钧病死,刘继恩继位之事,赵匡胤不可能不知道。而刘继恩与郭无为之间互相矛盾的事情,赵匡胤也知道了。所以,在一次朝会上,赵匡胤面对着文武百官突然宣布道:“朕已决定,不日发兵讨伐刘继恩!”
  赵匡胤一言既出,包括赵普、赵光义在内,文武百官大都十分惊诧。因为,在此之前不久,赵匡胤还与朝臣商议南征之事,从没有提过什么讨伐北汉的问题,可现在,赵匡胤却突然变卦了。
  一部分朝臣赶紧去看赵光义,更多的朝臣却是去看赵普。赵普觉得义不容辞了,就先瞥了赵光义一眼,然后望着赵匡胤道:“敢问皇上,为何放弃了先南后北之战略!”
  赵匡胤微微一笑道:“爱卿,你说错了!朕并没有放弃先南后北的战略,只是现在形势有变,朕将战略稍作调整而已!”
  赵普继续问道:“皇上,形势如何有变?”
  赵匡胤仿佛大为惊讶道:“赵普,你身为大宋宰相,如何这般孤陋寡闻?刘钧已死、刘继恩上台,这你也不知?刘继恩软弱无能,且与那郭无为明争暗斗,这你莫非也不知?”
  赵普言道:“皇上所言,恐朝中大臣尽人皆知。然臣不明白的是,这些事情与皇上改变先南后北的战略有何关系?”
  赵匡胤愕然言道:“刘继恩与郭无为明争暗斗,几成势不两立之志,北汉军定然混乱不堪、无所适从!北汉国变故如此,朕的战略自然要随之变通!”
  “皇上!”赵普不觉提高了声音,“北汉国虽然有变,但辽国未变!辽人兵马依然十分强大!如果皇上发兵讨伐北汉,那辽人定会发兵来救!皇上,臣以为,我大宋军队虽然兵强马壮,但尚不足以与辽人一决雌雄啊!”
  “赵普,”赵匡胤有些不悦了,“你休要在这朝堂之上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朕且问你,如果辽人果如你说的那般强大,为何在朕发兵攻蜀、平叛之际,辽人未敢轻举妄动?”
  赵普回道:“皇上许是忘了,我大宋军队在蜀平叛之际,辽人的数万兵马岂不是开到了太原附近?臣也知道,辽人自己也遇到了一些麻烦,一时还无力南犯,但是,如果我大宋发兵攻打北汉,威胁了辽人的安全,辽人定会倾全力来相助北汉。到那个时候,恐我大宋军队就进退两难了!请皇上三思啊!”
  赵匡胤却不以为然地道:“赵普,朕用不着三思,朕现在只有一思,那就是:速速派兵讨伐北汉!”
  赵普又要发话,赵匡胤立即打断道:“赵普,你休要再劝朕!朕主意已定,任何人也不能动摇!北汉动乱如此,朕如果不趁机攻而灭之,岂不是错失良机?”
  赵普无言了,只能轻叹一声,然后去看赵光义。赵光义呢?半低着头,默默不语,显然是在思考着什么。
  事后,赵普问赵光义道:“莫非兄弟也认为此次北伐定能成功?”
  赵光义回道:“不瞒赵兄,听你在朝中所言,我觉得很有道理,但同时又觉得,皇上所言,也不无道理。我在想,如果辽人不发兵救助刘继恩,我大宋岂不是就可以把北汉这个心头大患一举除去?”
  赵普缓缓摇头道:“兄弟啊,即使辽人不发兵救助,我大宋想在短时间内灭掉北汉也是谈何容易啊!汉兵不是蜀兵,汉兵的战斗力实在不可小觑。更何况,北汉与辽人唇齿相依,北汉若真的危在旦夕,辽人岂能坐视不救?”
  赵光义浅浅一笑道:“赵兄虽说的在理,但皇上已作出决定,我等岂能更改?”
  “是呀,”赵普一脸的无奈,“如果辽人真的不来相救,而刘继恩又和郭无为闹得不可开交,那么,皇上此举就也许能够成功!”赵普认为宋军此次北伐“也许能够成功”,而且还有辽人不来相助、北汉君臣纷争不已这两个前提条件。而赵匡胤则不然,赵匡胤以为,此次宋军北伐,定能一举成功!
  这年(乾德六年)八月,赵匡胤任命宋军大将李继勋为北征大元帅,统兵五万,讨伐北汉。
  出征前,李继勋问赵匡胤道:“皇上,微臣应该先攻打何处?”
  赵匡胤回答了四个字:“直攻太原!”
  太原是北汉国的首都。看来,赵匡胤已认定北汉内讧、无力抗拒宋军,所以就想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方法,一蹴而攻下太原。
  赵匡胤还这般对李继勋言道:“爱卿攻下太原之后,朕亲率满朝文武到城外迎接爱卿凯旋归来!”
  李继勋是个行事谨慎的人,他没敢在皇上的面前吹大话,只是恭恭敬敬地对赵匡胤道:“臣一定尽心尽力为皇上效忠!”
  赵匡胤又嘱咐李继勋道:“爱卿,此次北伐,当速战速决!如果耗时过长,恐有麻烦啊!”
  李继勋听出来了:虽然皇上认为北汉内讧不堪一击,但终究也在担心辽人会来相救。所以李继勋就向赵匡胤保证道:“臣决不会浪费一天的时间!”
  李继勋带着赵匡胤莫大的希望率军北上了。这五万宋军,不仅有一万骑兵,更有数百名能征惯战的战将,的确堪称是一支精锐之师。
  宋军北上前,李继勋把数百名将领都召集到身边,言道:“皇上命我等速战速决,我等当日夜兼程、奋勇向前,决不允许有任何懈怠之事发生!否则,虽我李某有情,但军法无情!”
  李继勋虽然这么说话,却也不敢莽撞。他命令一万骑兵先行,且对骑兵将领言道:“尔等遇有汉兵拦阻时,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速速派人回报,决不可意气用事!”
  一万宋军骑兵就率先出发了,李继勋带四万步军及粮草供应紧随其后。从汴梁到太原,不足二千里。李继勋用玩笑的口吻对左右言道:“如果汉兵不加拦阻,我等一月之后,当站在太原城下!”北汉军队当然不会放任宋军前行。不过,李继勋得到的消息是,一万宋军骑兵攻入北汉境内后,势如破竹,几入无人之境。
  北汉军队虽然几次与宋军骑兵交战,但都以失败告终。累计起来,宋军骑兵至少已消灭了万余北汉军,自己的损失却很小,还没有耽误多少行程。
  李继勋颇有些不解地问左右道:“汉军如何变得这般不经打?”
  没人能确切回答李继勋的问题,只一部下笑着言道:“大人,照此速度推进,一月之后,我们就该在太原城内散步了!”
  李继勋却摇头道:“我们不能太高兴了,更不能高兴得太早!如果我所料不差,我们将很快与汉军展开一场大战!”
  果然,宋军骑兵派人回报李继勋:柏团谷一带发现数万北汉军,领军的两位北汉大将叫刘继业、马峰。
  李继勋立即命令骑兵部队:原地待命,决不可轻举妄动!
  柏团谷在今天山西省祁县的东南,正好夹在汾河与昌源河之间(昌源河乃汾河的支流),距太原城不过二百多里。北汉在此集结了数万军队,显然是想在此把宋军牢牢地堵住。不然,再过个两三天,宋军就真的要开到太原城下了。
  李继勋之所以要命令骑兵部队原地待命,倒不仅仅是因为北汉军队多,而宋军骑兵少,以少击多,恐会吃亏。个中主要原因是,李继勋认为,那刘继业和马峰两员北汉大将,尤其是那刘继业,不是寻常等闲之辈。刘继业和马峰都与后周军和宋军交过手,虽然最终都未能击溃后周军和宋军,但在交手的过程中,却是胜多负少。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那个刘继业。刘继业并非与北汉新帝刘继恩有什么血缘关系。刘继业本姓杨,名业,因自小便事从北汉孝和帝刘钧,深得刘钧的赏识,所以,刘钧就不仅擢他为北汉统兵大将,还赐国姓为刘,名继业。
  却说李继勋命令骑兵部队不得擅自妄动之后,自己也带了些亲兵赶到了骑兵营中。骑兵将领告诉李继勋:驻守在柏团谷的北汉军共有五万人,那马峰率三万人驻扎在柏团谷之西,刘继业率二万人驻扎在柏团谷之东。这两支北汉军互为犄角,牢牢地扼守着柏团谷通往太原的道路。
  “从数量上看,柏团谷一带的北汉军与北伐的宋军不相上下。李继勋对骑兵诸将领言道:”北汉乃区区小邦,本没有多少兵马。我估计,除去太原守军外,北汉的兵马恐都开到这里来了。如果我们能在这里将刘继业和马峰打败,那么,在通往太原的路途上,就再也不会有任何阻碍了!“
  骑兵众将领一时群情激昂,纷纷向李继勋请战。一将领还这般对李继勋言道:“汉兵人数虽然不少,但全无斗志!只要我大宋天兵向前一冲,汉兵必然溃不成军!到那时,我大宋军队就可以乘胜追击、直捣太原了!”
  这个将领的这番言论博得了一阵喝彩声。李继勋看得出,这些骑兵将领不仅求功心切、求胜心切,而且因为打了几次小胜仗,已经开始有些目中无人了。目中无人就是骄傲,而骄兵则必败。
  所以,李继勋就重重地言道:“尔等太过狂妄!知道吗?就是那个刘继业,在先朝的时候,曾率一万汉匪南下,深入二百里,周军莫能拦阻!就是我大宋军队在与刘继业的对峙和较量中也没占过多少便宜!似尔等这般目空一切、盲目出击,必将为刘继业所败!”
  李继勋如此一说,骑兵众将领就不敢再多言。李继勋又问道:“谁敢与我立下军令状,说只要宋军向前一冲,汉匪必然溃败?”
  众将领面面相觑,终无人敢出头。李继勋吁了一口气道:“皇上命我等北伐,我等一定要慎重啊!稍有不慎,出了差错,我等就有负皇恩了!”
  众将领连忙表示:决不能因为要速战速决就贪功冒进,欲速则不达,一切但凭李大人主张和调遣。
  李继勋缓缓言道:“那刘继业诚不可小觑,但那马峰却有致命的弱点。据我所知,马峰虽然不失为一员猛将,但少有谋略,加上在过去的日子里,他占过宋军一些便宜,故而他就没把宋军放在眼里,对宋军的态度也十分地骄横。李某以为,我等正好可以利用马峰这一弱点,将汉兵在此一举击溃!”
  接着,李继勋就对众骑兵将领下达了作战命令:先绕道西去,然后由西向东对马峰所部展开攻击。
  李继勋强调道:“你们的任务,就是把马峰引向西去,引得越远越好,最好能把他引到汾河西岸去。记住,对马峰展开攻击的时候,要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