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资治通鉴--柏杨白话版 >

第1542章

资治通鉴--柏杨白话版-第1542章

小说: 资治通鉴--柏杨白话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挥惺粘傻哪晖罚习傩站吞由⒌较嗔诘闹菹兀衷诘酱Χ际羌⒒模淮ν犊康牡胤蕉济挥校缓米卦诒鞠绫就粒鏊篮缶团资凉帝郑壹恕K凳敲獬智挠嗨埃导噬鲜俏匏翱烧鳎荨⑾毓倮粢蛭猩瞎┑乃扒约盎Р俊⒆恕⒀翁厩虺⒔荒桑匀患逼鹊囟酱侔傩战涣附豢睿欢痛反虮尢⑽薹ń黄胨翱畹陌傩铡R话忝窕淙徊鸪约旱姆课荩车姑徘暗氖髂炯右员渎簦踔谅舳襞羝奘遥玫那仓豢晒┐叨阶馑暗睦糇涞木剖撤延茫晃那驳讲涣斯俑牟挚狻S惺弊馑爸猓褂衅渌骼噌嬉邸0傩找芽嗟搅思Γ⑷绻共患右跃雀В习傩彰蔷兔挥谢盥妨恕OM菹驴鳎铝罡髦荨⑾毓倮簦U饕磺谢姑挥惺丈侠吹淖馑埃讲纤亢托÷蠖加惺栈袷痹偎怠2⑶医鞯氐囊宀执蚩杆訇飧⒍鑫蘖傅陌傩眨恢钡酱号ǹ保髂痉⒀坎顺ひ叮J鞒こ隽松i傩沼谐浼⒌氖澄镏保拍芡V挂宀值年飧T谀壳凹父鲈轮洌⑩擞绕湮<保饩刃卸耐菩星胁豢捎谐僖苫骸!碧瀑易诙月纳涎院徒ㄒ楸硎就猓聪纶绰档陌欤俑詈蟛荒芡菩校易诘内钔骄咭恢娇瘴亩选�
  '2'路岩行至江陵,敕削官爵,长流儋州。岩美姿仪,囚于江陵狱再宿,须发皆白。寻赐自尽,籍没其家。岩之为相也,密奏,“三品以上赐死,皆令使者剔取结喉三寸以进,验其以必死。”至是,自罹其祸,所死之处乃杨收赐死之榻也。边咸、郭筹捕得,皆伏诛。
  '2'路岩行至江陵,又得到唐僖宗敕令,削去一切官爵,长流于儋州。路岩仪表堂堂,被囚禁于江陵监狱中住宿,一夜之间胡须和头发全部白了。不久,唐僖宗又赐路岩自尽,并籍没其家产。路岩在唐懿宗朝任宰相时,曾密奏说:“凡三品以上的大官赐死,都应让使者将死者结喉三寸处喉骨剔下,交给有关衙门,以验正死者已必死无疑。”到如今,自己也遭杀身之祸。处死路岩正是在先时杨收赐死时所睡的床上。另外,边咸、郭筹也被捕获,也都被处死。
  初,岩佐崔铉于淮南,为支使,铉知其必贵,曰:“路十终须作彼一官。”既而入为监察御史,不出长安城,十年至宰相。其自监察入翰林也,铉犹在淮南,闻之,曰:“路十今已入翰林,如何得老!”皆如铉言。
  先前,路岩在淮南任崔铉的佐吏,为掌文书的支使,崔铉测知路岩日后必定有富贵,亲昵地称路岩的排行说:“路十最终将做到宰相的高位。”不久路岩即调到朝廷任监察御史,以后迁官不出长安城,十年后升任宰相。当路岩由监察御史升任翰林学士时,崔铉却仍然在淮南任观察使,崔铉得到消息时羡慕地说:“路十如今已入翰林官,哪里得老?还会升迁!”果然,路岩官运亨通,就象崔铉所预言的那样。
  '3'以太子少傅于琮同平章事,充山南东道节度使。
  '3'唐僖宗任命太子少傅于琮以同平章事衔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
  '4'二月,甲午,葬昭圣恭惠孝皇帝于简陵,庙号懿宗。
  '4'二月,甲午,(初五)将昭圣恭惠孝皇帝葬于简陵,庙号为懿宗。
  '5'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赵隐同平章事,充镇海节度使;以华州刺史裴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5'唐僖宗任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赵隐以同平章事衔,充任镇海节度使;又任华州刺史裴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6'以虢州刺史刘瞻为刑部尚书。瞻之贬也,人无贤愚,莫不痛惜。及其还也,长安两市人率钱雇百戏迎之。瞻闻,改期,由他道而入。
  '6'唐僖宗任命虢州刺史刘瞻为刑部尚书。刘瞻贬官之时,人们不管是贤者愚者,没有不深感痛惜的。及刘瞻由虢州回京,长安东西两市百姓花钱雇百戏来欢迎,刘瞻闻知此情,恐百姓破费,更改入京日期,改走其他道路而入京。
  '7'夏,五月,乙未,裴坦薨。以刘瞻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7'夏季,五月,乙未(初八),裴坦去世,唐僖宗任命刘瞻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初,瞻南迁,刘邺附于韦、路,共短之。及瞻还为相,邺内惧。秋,八月,丁巳朔,邺延瞻,置酒于盐铁院,瞻归而遇疾,辛未,薨;时人皆以为邺鸩之也。
  先前,刘瞻贬官南迁,刘邺依附于韦保衡、路岩,共同诋毁刘瞻。及刘瞻回京再任宰相,刘邺内心十分恐惧。秋季,八月,丁巳朔(初一),刘邺邀请刘瞻,于盐铁院设宴置酒,刘瞻宴罢归宅后发病,辛未(十五日)病逝;当时人都认为是刘邺在酒中下毒将刘瞻鸠杀。
  '8'以兵部侍郎、判度支崔彦昭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彦昭,群之从子也。兵部侍郎王凝,王雅之从孙也,其母,彦昭之从母。凝、彦昭同举进士,凝先及第,尝衩衣见彦昭,且戏之曰:“君不若举明经。”彦昭怒,遂为深仇。及彦昭为相,其母谓侍婢曰:“为我多作袜履,王侍郎母子必将窜逐,吾当与妹偕行。”彦昭拜且泣,谢曰:“必不敢。”凝由是获免。
  '8'唐僖宗任命部侍郎、判度支崔彦昭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崔彦昭是崔群的侄子。兵部侍郎王凝是王正雅的侄孙,而其母亲又是崔彦昭的姨母。王凝与崔彦昭一同参加科举进士科考试,王凝先进士及第,曾经穿着便衣往见崔彦昭,戏辱崔彦昭说:“你还不如去参加明经科的考试呢!”崔彦昭被羞辱后十分愤怒,于是表兄弟俩结下了深仇。及崔彦昭当上宰相,其母亲吩咐侍侯她的婢女说:“为我多制作些袜子和鞋子,我儿必定要将王侍郎母子贬逐至边远,我将跟随我妹妹同行。”崔彦昭听到后赶忙下拜并哭泣,拜谢母亲说:“儿必不敢妄为。”王凝于是免除了贬官流放的命运。
  冬,十月,以门下待郎、同平章事刘邺同平章事,充淮南节度使。以吏部侍郎郑畋为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卢携守本官,并同平章事。
  冬季,十月,唐僖宗任命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刘邺以同平章事衔,充当淮南节度使。又任命吏部侍郎郑畋为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卢携仍旧任户部侍郎,二人均为同平章事。
  '9'十一月,庚寅,日南至,群臣上尊号曰圣神聪睿仁哲孝皇帝;改元。
  '9'十一月,庚寅(初五),冬至,满朝大臣给唐僖宗上尊号,称圣神聪睿仁哲孝皇帝;改年号为乾符。
  '10'魏博节度使韩允中薨,军中立其子节度副使简为留后。
  '10'魏博节度使韩允中去世,军中立韩允中之子魏博节度副使韩简为留后。
  '11'南诏寇西川,作浮梁,济大渡河。防河都知兵马使、黎州刺史黄景复俟其半济,击之,蛮败走,断其浮梁。蛮以中军多张旗帜当其前,而分兵潜出上、下流各二十里,夜,作浮梁,诘朝,俱济,袭破诸城栅,夹攻景复。力战三日,景复阳败走,蛮尽锐追之,景复设三伏以待之,蛮过三分之二,乃发伏击之,蛮兵大败,杀二千余人,追至大渡河南而还,复修完城栅而守之。蛮归,至之罗谷,遇国中发兵继至,新旧相合,钲鼓声闻数十里。复寇大渡河,与唐夹水而军,诈云求和,又自上下流潜济,与景复战连日。西川援军不至,而蛮众日益,景复不能支,军遂溃。
  '11'南诏派军队侵犯西川,架浮桥渡过大渡河。唐防河都知兵马使、黎州刺史黄景复待南诏军队刚渡过一半时,突然发兵袭击,南诏蛮军被击败退走,唐军将浮桥拆断。南诏以中路军举着许多旗帜走在前面,而分兵两路偷偷地潜往大渡河上游和下游各二十里,入夜,又造起浮桥,到第二天早上,全部渡过大渡河,袭破唐军许多城堡栅寨,并夹击黄景复军。黄景复率唐军奋力拼战了三天,假装败走,南诏蛮军全力追击,黄景复设伏三处等待着,待蛮军通过了三分之二,即发伏兵攻击,南诏蛮兵被打得大败,杀死二千余人,唐军一直追到大渡河南才还军,并修复好城栅进行防守。南诏蛮军因败归国,行至之罗谷,遇到南诏国发出的援兵,新旧两军相合,锣鼓声震荡数十里,于是再举兵入侵大渡河,与唐军夹水对峙,假称求和,却又自上游和下游偷渡,与黄景复率领的唐军连日激战,由于西川援军不能到达,而南诏蛮军日渐增加,黄景复支撑不住蛮军的进攻,唐军于是溃散。
  '12'十二月,党项、回鹘寇天德军。
  '12'十二月,党项、回鹘侵犯唐天德军防境。
  '13'感化军奏群盗寇掠,州县不能禁;敕兖、郓等道出兵讨之。
  '13'徐州感化军向朝廷奏称庞勋余党攻掠剽盗,州县官府不能禁止;唐僖宗下令兖州、郓州等道出兵帮徐州进行征讨。
  '14'南诏乘胜陷黎州,入邛崃关,攻雅州。大渡河溃兵奔入邛州,成都惊扰,民争入城,或北奔他州。城中大为守备,而堑垒比向时严固。骠信使其坦绰遗节度使牛丛书云:“非敢为寇也,欲入见天子,面诉数十年为谗人离间冤抑之事。傥蒙圣恩矜恤,当还与尚书永敦邻好。今假道贵府,欲借蜀王厅留止数日,即东上。”丛素懦怯,欲许之,杨庆复以为不可;斩其使者,留二人,授以书,遣还,书辞极数其罪,詈辱之,蛮兵及新津而还。丛恐蛮至,豫焚城外,民居荡尽,蜀人尢之。诏发河东、山南西道、东川兵援之,仍命天平节度使高骈诣西川制置蛮事。
  '14'南诏蛮军乘胜攻陷黎州,进入邛崃关,又攻雅州。大渡河溃散下来的唐兵逃奔入邛州,消息传来,成都一片惊慌,士民争先恐后地逃入成都城,有的人还向北逃奔其他州府。成都城中更加强守备,修筑的堑壕与保垒比先时更中严固。南诏骠信遣其官员给唐节度使牛丛送信,声称:“我们不敢侵犯唐境,是想入朝见唐天子,当面诉说数十年来南诏受小人进谗离间所遭受的冤屈事,若蒙唐天子的圣恩怜悯和抚恤,我们就将与牛尚书永远结为睦邻友好。今天借道来到贵军府,希望能借成都城内的蜀王厅留住数天,然后我们就东上长安。”牛丛一向胆小懦怯,想要准许南诏的要求,杨庆复认为这样做不可;于是斩南诏使者,仅留下二人,让他们持回信回到南诏蛮军中。牛丛的复信尽数南诏蛮军侵犯唐境的罪恶,并恶语辱骂,南诏军进至新津后即退走。牛丛恐怕蛮军来攻,事先将成都城外的居民住屋烧了个精光,使蜀地百姓非常怨恨。唐僖宗颁下诏书调发河东、山南西道、东川的军队救援成都,并且命令天平军节度使高骈前往西川布置和指挥对南诏蛮军抗战之事。
  '15'以韩简为魏博留后。
  '15'朝廷任命韩简为魏博留后。
  '16'商州刺史王枢以军州空窘,减折钱,民相帅以白梃殴之,又殴杀官吏二人。朝廷更除刺史李诰到官,收捕民李叔汶等三十余人,斩之。
  '16'商州刺史王枢因军府库和州府库均相当空虚,下令减少唐德宗以来形成的以税物折钱,使输米粟的折钱,让民户交已升值的钱纳税,引起民变。农民相率以铁棍殴打收税钱的官吏,并打死官吏二人。朝廷改任李诰为商州刺史,李诰上任后即逮捕起事的农民李叔汶等三十余人,将他们全部斩首。
  '17'初,回鹘屡求册命,诏遣册立使郗宗莒诣其国。会回鹘为吐谷浑、末所破,逃遁不知所之,诏宗莒以玉册、国信授灵盐节度使唐弘夫掌之,还京师。
  '17'起初,回鹘屡屡请求唐朝给予册命,于是唐僖宗下诏派遣册立使郗宗莒来到回鹘。恰值回鹘被吐谷浑、吐蕃末部攻破,其可汗酋领不知逃往何处,于是唐僖宗诏命郗宗莒将玉册、国印交给唐灵盐节度使唐弘夫收掌,并命郗宗莒回到京师。
  '18'上年少,政在臣下,南牙、北司互相矛盾。自懿宗以来,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赋敛愈急。关东连年水旱,州县不以实闻,上下相蒙,百姓流殍,无所控诉,相聚为盗,所在蜂起。州县兵少,加以承平日久,人不习战,每与盗遇,官军多败。是岁,濮州人王仙芝始聚众数千,起于长垣。
  '18'唐僖宗年龄尚小,军国大政多听从臣下,南衙朝官和北司宦官为争权互相攻击,矛盾很深。自从唐懿宗以来,奢侈之费一日甚过一日,加上用兵不息,加给人民的赋税也愈益急迫。潼关以东地区连年水旱灾害,州县官吏不以实情上报朝廷,上下蒙骗,百姓却大批饿死,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农民无处控诉,只好相聚为盗,以求生路,于是到处盗贼成群,犹如蜂起云涌。唐地方州县的兵员很少,加上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太平日子,一般人也久不习惯于战阵,每次遭遇盗贼,官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