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第9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就用水浇它。这时候,只见那小东西伸足振鬣,转瞬间长到几尺长了。卢元裕很害怕,有白云从盆中升起,那龙也追赶着白云而飞去。卢元裕就是卢翰的父亲。
卢翰
唐安太守卢元裕子翰言,太守少时,尝结友读书终南山。日晚溪行,崖中得一圆石,莹白如鉴。方执玩忽次,堕地而折。中有白鱼约长寸余,随石宛转落涧中。渐盈尺,俄长丈余,鼓鬐掉尾。云雷暴兴,风雨大至。(出《纪闻》)
【译文】
唐安太守卢元裕的儿子卢翰说,卢元裕年轻的时候,曾经结友在终南山读书。有一天傍晚走在溪边,从石崖中拾到一块圆形石头。这石头莹晶光亮如镜子一般。正拿着玩,忽然掉到地上摔断了,里边有一条一寸多长的白鱼,随着那石头宛宛转转落到涧中。只见那条小鱼渐渐长满一尺,不一会儿又长到一丈多。它鼓鬐奋爪,昂首掉尾。于是云雷暴起,风雨大作。
李修
唐浙西观察使李修,元和七年,为绛郡守。是岁,其属县龙门有龙见。时观者千数。郡以状闻于太府。时相国河东府张弘靖为河中节度使,相国之子故舒州刺史以宗,尝为文以赞其事。(出《宣室志》)
【译文】
唐朝浙西观察使李修,元和七年,是绛郡太守。这年,这个郡所属的龙门县有龙出现,当时看见的有上千人。郡守写状子报告太府知道。当时相国是河东府的张弘靖任河中节度使,相国的儿子前舒州刺史张以宗,曾经写文章赞美这件事。
韦宥
唐元和,故都尉韦宥出牧温州,忽忽不乐,江波修永,舟船燠热。一日晚凉,乃跨马登岸,依舟而行。忽浅沙乱流,芦苇青翠,因纵辔饮马。而芦枝有拂鞍者。宥因闲援熟视,忽见新丝筝弦,周缠芦心。宥即收芦伸弦,其长倍寻。试纵之,应乎复结。宥奇骇,因置于怀。行次江馆,其家室皆已维舟入亭矣。宥故驸马也,家有妓。即付筝妓曰:“我于芦心得之,颇甚新紧。然沙洲江徼,是物何自而来?吾甚异之。试施于器,以听其音。”妓将安之,更无少异,唯短三二寸耳。方馔,妓即置之,随置复结。食罢视之,则已蜿蜒摇动。妓惊告众,竞来观之,而双眸瞭然矣。宥骇曰:“得非龙乎?”命衣冠,焚香致敬。盛诸盂水之内,投之于江。才及中流,风浪皆作,蒸云走雷,咫尺昏晦。俄有白龙百尺,拿攫升天。众咸观之,良久乃灭。(出《集异记》)
【译文】
唐元和年间,前都尉韦宥出任温州郡守,心中闷闷不乐,水路又很远,天气灼热,坐在船上也不好受。一天晚上比较凉爽,他就下船上岸,骑着马和船并行。忽然间看到一个地方,沙浅流乱,芦苇青青,于是他就撒开缰绳过去饮马。走在芦苇丛中,有的芦枝拂打马鞍,他随手就抓上来一棵,一看,看到一根新丝制成的筝弦缠在芦苇上。他立即就把筝弦拿下来,伸开一看,有两寻来长。他把弦松开,弦又立即盘结回去。他很惊奇,就把它揣到怀里。来到江馆,全家已经早到了。他是从前的驸马,家里有歌妓和乐妓。他把那根筝弦交给筝妓说:“这是我从芦苇上拾到的,挺新挺紧的,但是那是沙洲江岸,这东西是从哪来的呢?我觉得挺奇怪。你把它装到筝上,听听怎么样。”筝妓接过弦去,立即就去往筝上安装,发现这弦与其它弦完全一样,只是短了二三寸。当时正吃饭,筝妓先把弦放在那里,一放下它就又盘结起来。吃完饭一看,那弦居然蜿蜒摇动起来。筝妓吃惊地告诉大家,大家争抢着来看,见那东西居然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韦宥吃惊地说:“莫非是一条龙?”于是他命人帮他穿戴好衣帽,烧香祷告。然后把那东西放到水盆里,投到大江里去。刚投到江流中,风流便大作,云雾蒸腾,惊雷滚动,天昏地暗,一条一百多尺长的白龙腾跃升空。在场的人全都看到了,老半天才渐渐消逝。
尺木
龙头上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出《酉阳杂俎》)
龙头上有一种东西,样子像博山形状,叫尺木。龙没有尺木,就不能升天。史氏子 有史氏子者,唐无和中,曾与道流游华山。时暑甚,憩一小溪。忽有一叶大如掌,红殷可爱,随流而下。史独接得,置于怀中。坐食顷,觉怀中冷重。潜起观之,其上鳞栗栗而起。史警惧,弃林中。遂白众人:“此必龙也,可速去!”须臾,林中白烟生,弥布一谷。史下山未半,风雨大至。(出《酉阳杂俎》)
【译文】
有一个姓史的人,在唐元和年间,曾经和几位道士游华山。当时天气很热,大家坐在一条小溪旁歇息。忽然有一片手掌大的树叶顺流而下。那叶子红艳可爱,姓史的就把它捞上来,放到怀里。坐了不到一顿饭的时间,他觉得怀里很凉,就悄悄地起来观看,见那叶子上开始起鳞。他很害怕,把它扔到林子里,就告诉大家说:“这一定是条龙,应该赶快离开!”顷刻之间,林子里开始冒出白烟,布满山谷。他们往山下跑,还没跑到一半,风雨已经很大了。
卷第四百二十三 龙六
卢君畅 元义方 平昌井 虎头骨 法喜寺 龙庙 豢龙者 孔威 华阴湫 崔道枢
金龙子 黄驯 临汉豕 烧龙 柳翁
卢君畅
故东都留守判官祠部郎中范阳卢君畅为白衣时,侨居汉上。尝一日,独驱郊野,见二白犬腰甚长,而其臆丰,飘然若坠,俱驰走田间。户讶其异于常犬,因立马以望。俄而其犬俱跳入于一湫中,已而湫浪泛腾,旋有二白龙自湫中起,云气噎空,风雷大震。卢惧甚,鞭马而归。未及行数里,衣尽沾湿。方悟二犬乃龙也。(出《宣室志》)
【译文】
以前东都留守判官祠部郎中范阳的卢君畅还是老百姓的时候,侨居汉水。曾经有那么一天,他独自骑马走在郊野,看见两条狗,狗的腰身特别长,胸甚肥厚,好像悬浮着要掉下来。那两条狗一块跑在田垅上。卢君畅惊讶和一般的狗不同,就勒住马望着那两条狗。不一会儿两条狗都跳进一个大水池中,紧接着那池水便波浪汹涌,马上有两条白龙从池子里升起。云气密布当空,风雷大吼大震。卢君畅很害怕,打马往回跑,没跑出几里,衣服全被雨浇湿,才知道那两条狗就是龙。
元义方
元义方使新罗,发鸡林州。遇海岛,中有泉,舟人皆汲水饮之。忽有小蛇自泉中出。海师遽曰:“龙怒。”遂发。未数里,风云雷电皆至,三日三夜不绝。及雨霁,见远岸城邑,乃莱州。(出《国史补》)
【译文】
元义方出使新罗国,从鸡林州出发,遇到一个小岛,岛上有泉水,船上的人都打泉水喝。忽然有一条小蛇从泉眼里钻出来。海师忙说:“龙生气了!”于是立即就出发。未行几里,风云雷电全都到来,三天三夜没有停歇。等到雨过天晴,望见远处对岸的城邑,原来已是莱州。
平昌井
平昌城旧与荆水通,有神龙(“龙”字原阙。据明抄本、陈校本补)出入焉,故名龙城。外国有寺曰咀呵罗,寺有神龙住米仓中。奴取米,龙辄却。奴若常取米,龙即不与。仓中米若尽,奴向龙拜,仓即盈溢。(出《外国事》)
【译文】
平易城以前与荆水是通连的,有一条神龙在里边出出入入,所以叫做龙城。外国有一座寺叫“咀呵罗”,寺中有一条神龙住在米仓里。奴仆去取米,龙就往后退。奴仆要是经常取米,龙就不给。仓里的米用光了,奴仆就向龙跪拜,仓里的粮食就又满了。
虎头骨
南中旱,即以长绳系虎头骨,投有龙处。入水,即数人牵制不定。俄顷,云起潭中,雨亦随降。(出《尚书故实》)
【译文】
南中一带遇上天旱,就用长绳子拴住虎头骨,扔到有龙的地方。虎头骨一入水,就让几个人牵扯着,也无法让它停住。不一会儿,云就从潭中升起,雨也紧接着就下起来。
法喜寺
政阳郡东南有法喜寺。去郡远百里,而正居渭水西。唐元和末,寺僧有频梦一白龙者自渭水来,止于佛殿西楹,蟠绕且久,乃直东而去。明日则雨。如是者数矣。其僧异之,因语与人。人曰:“福地盖神祗所居,固龙之宅也。而佛寺亦为龙所依焉。故释氏有天龙八部,其义在矣。况郊野外寺,殿宇清敞,为龙之止,不亦宜乎?愿以土龙置于寺楹间,且用识其梦也。”僧召工,合土为偶龙,具告其状,而于殿西楹置焉。功毕,甚得云间势,蜿蜒鳞鬣,曲尽其妙,虽丹青之巧,不能加也。至长庆初,其寺居人有偃于外门者,见一物从西轩直出,飘飘然若升云状,飞驰出寺,望谓水而去。夜将分,始归西轩下,细而观之,果白龙也。明日因告寺僧。僧奇之。又数日,寺僧尽赴村民会斋去。至午方归。因入殿视,像龙已失矣。寺僧且叹且异,相顾语曰:“是龙也,虽假以土,尚能变化无方,去莫如其适,来莫穷其自。果灵物乎?”及晚,有阴云起于渭水,俄而将逼殿宇。忽有一物自云中跃而出,指西轩以入。寺僧惧惊,且视之,乃见像龙已在西楹上。迫而观之,其龙鬐鬣鳞角,若尽沾湿。自是因以铁锁系之。其后里中有旱涝,祈祷之,应若影响。(出《宣室志》)
【译文】
政阳郡东南有一座寺庙叫法喜寺。这寺离郡一百里远,而正处在渭水之西。唐元和年末,寺中有一个和尚频频梦见一条白龙从渭水来,在佛殿西柱子下停住,蟠绕很久,才直奔东方而去。做梦第二天就下雨。这种情况已经多次了。那和尚很奇怪,就告诉了别人。那人说:“福地是神灵居住的地方,本来就是龙的住处。而佛寺也受到龙的依赖,所以释迦牟尼有天龙八部,它的意义就在这里。何况郊野之外的寺院,殿宇清洁宽敞,作为龙的住处,不也很合适吗?希望你做一条土龙放到殿柱子之间,将用它来验证一下你的梦。”那和尚便召集工匠,用土制作一条龙。他把梦中龙的样子详细地告诉工匠们。做成之后就放在殿西柱子下边。做得很像云雾中的活龙,鳞鬣生动,动态蜿蜒,尽得其妙,即使很好的画家,也不能画得比这更像。到长庆年初,一个住在这个寺院里的人,有一天仰卧在门外,见有一个东西从窗出来,轻飘飘的,像一朵云,飞出寺院,向渭水飞去。天将黑的时候,那东西才回到西窗下。仔细一看,果然是一条白龙。第二天他就告诉了寺中的和尚。和尚觉得奇怪。又过了几天,寺里的和尚全都到村民那里会斋去了,直到晌午才回来。进殿一看,用土做的那条龙不见了。和尚们又是惊叹又是奇怪,互相看着说:“这一定是龙。尽管它是用土做的,尚且可以变化不定。去,不知它到什么地方去;来,不知它从什么地方来。果然是灵物吧?”到了晚上,从渭水飘来阴云,不多时就要逼近殿宇。忽然有一个东西从云中跳出来,从西窗飞入。和尚们又惊又怕。走近一看,见那条用土做的龙居然已经附在西柱上了。仔细一看,那龙的鬐、鬣、鳞、角,好像全都湿了。从此以后,就用铁链把它锁起来了。这以后里中有了旱涝灾情,向它祈祷,非常灵验。
龙庙
汾水贯太原而南注。水有二桥。其南桥下尝有龙见,由是架龙庙于桥下。故相国令狐楚居守北都时,有一龙自庙中出,倾都士女皆纵观。近食顷,方拿奋而去。旋有震雷暴雨焉。又明年秋,汾水延溢,有一白蛇自庙中出,既出而庙屋摧圮,其桥亦坏。时唐太和初也。(出《宣室志》)
【译文】
汾水横贯太原而向南流。水上有两座桥。那南边的桥下曾经有龙出现,因此在桥下盖了龙庙。以前相国令狐楚居守北都的时候,有一条龙从庙中出来,全城的男男女女都尽情观看,将近一顿饭的工夫,它才腾跃振奋地离去。立刻就有震雷暴雨发生。另外,第二年秋,汾水水涨,有一条白蛇从庙里出来,一出来庙就倒塌了。那桥也坏了。那时是唐朝太和年初。
豢龙者
牛僧孺镇襄州日,以久旱,祈祷无应,有处士自云豢龙者,公请致雨。处士曰:“江汉间无龙,独一湫泊中有之,黑龙也。强驱逐之,虑为灾,难制。”公固命之。果有大雨,汉水漫涨,漂溺万户。处士惧罪,亦亡去。(出《尚书故实》)
【译文】
牛僧儒镇守襄州的时候,因为久旱,祭祀求雨没见效,听说有一位处士自己说是养龙的,牛公就请他想办法下雨。那处士说:“江汉一带没有龙,只有一个水池中有一条,是黑龙。如果硬逼它出来,担心造成灾害,很难制住它。”牛公坚决让他去做,他就去了。果然下了一场大雨,汉水暴涨,淹了上万户人家。那处士怕加罪于他。吓跑了。
孔威
唐咸通末,舒州刺史孔威进龙骨一具,因有表录其事状云:“州之桐城具善政乡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