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墙上闪闪发光,上面写着神符。太上老君有一丈来高,披着长发,穿着有花纹写着文字的衣服,身体也发出闪光。不一会儿,有几名玉女用金盘端着玉杯来赏赐沈羲说,“这玉杯里是神丹,喝了可以长生。你们夫妻一人一杯,可以活一万年。”玉女还告诉沈羲喝完后行个礼,但不用感谢。服了仙丹后又赐给两枚枣子,像鸡蛋大,又赏给五寸大的一只果脯并说:“你暂且回到人间,给百姓治病。如果想到天上来,可以照这符写一道符挂在你家门外高竿上,我会去接你。”说罢把一张符和一张仙方给了沈羲。沈羲忽然昏昏睡去,醒时已在地上了。后来他多次使用那仙符都非常灵验。
陈安世
陈安世,京兆人也,为权叔本家佣赁。禀性慈仁,行见禽兽,常下道避之,不欲惊之,不践生虫,未尝杀物。年十三四,叔本好道思神,有二仙人,托为书生,从叔本游,以观试之。而叔本不觉其仙人也,久而意转怠。叔本在内,方作美食,而二仙复来诣门,问安世曰:“叔本在否?”答曰:“在耳。”入白叔本,叔本即欲出,其妇引还而止曰:“饿书生辈,复欲来饱腹耳。”于是叔本使安世出答:“言不在。”二人曰:“前者云在,旋言不在,何也?”答曰:“大家君教我云耳。”二人善其诚实,乃谓“叔本勤苦有年,今适值我二人,而乃懈怠,是其不遇,儿成而败。”乃问安世曰:“汝好游戏耶?”答曰:“不好也。”又曰:“汝好道乎?”答曰:“好,而无由知之。”二人曰:“汝审好道,明日早会道北大树下。”安世承言,早往期处,到日西,不见一人,乃起欲去,曰:“书生定欺我耳。”二人已在其侧,呼曰:“安世汝来何晚也?”答曰:“早来,但不见君耳。”二人曰:“吾端坐在汝边耳。”频三期之,而安世辄早至。知可教,乃以药二丸与安世,诫之曰:“汝归,勿复饮食,别止于一处。”安世承诫,二人常来往其处。叔本怪之曰:“安世处空室,何得有人语?”往辄不见。叔本曰:“向闻多人语声,今不见一人,何也?”答曰:“我独语耳。”叔本见安世不复食,但饮水,止息别位,疑非常人,自知失贤,乃叹曰:“夫道尊德贵,不在年齿。父母生我,然非师则莫能使我长生。先闻道者,即为师矣。”乃执弟子之礼,朝夕拜事之,为之洒扫。安世道成。白日升天。临去,遂以要道术授叔本,叔本后亦仙去矣。(出《神仙传》)
【译文】
陈安世是京城人,被权叔本家所雇佣,他为人慈善厚道,走路时如果遇见禽兽,他就躲到道旁,不惊动它们,从来不踩死一只小虫,也从不杀生。陈安世十三岁时,他的主人权叔本非常爱好修道成仙的事,有两位神仙假托为书生,跟着叔本漫游各地以考察他,但叔本不知道两位书生是神仙。时间长了,叔本对二位书生就有些怠慢了。有一次,叔本在家里吃美味的食物。两个书生来到门外,问陈安世叔本在不在家,安世说在家,就进去告诉叔本。叔本打算出门去迎接两位书生,他老婆一把拉住他说:“两个饿急了的书生,又要来咱家饱餐一顿,别理他们!”于是叔本就让安世出门去对书生说自己不在家。两位书生说:“你刚才说他在家,现在又说不在,这是怎么回事呢?”陈安世说,“是主人让我这样说的。”两位书生见安世这样诚实,就说,“权叔本这人修道好多年都很勤奋,但我们两人来考察他,他却懈怠了,这是他自己失去了得道的机会,快要成功时却失败了。”接着就问陈安世:“你贪玩吗?”安世说:“我不爱玩。”又问:“你喜欢修道吗?”安世说:“我爱好道术,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两位书生说:“你如果真的爱好道术,明天早晨在路北的大树下等着我们。”安世记住了,第二天很早就到大树下等着,一直等到太阳落山,也不见一个人来,就打算回去,说:“书生一定是欺骗我呢。”没想到两个书生突然出现在他身边,喊他说:“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呀?”安世说:“我早就来了,一直没看见你们呀!”两个书生说:“我们就坐在你身边嘛。”两位书生约会了安世三次,安世三次都是早早就来等着。二书生经过考验,知道安世可以受教了,就给了安世两枚药丸,并告诫说:“你回去以后,不要再吃饭,睡觉也单个儿睡在另一个地方。”安世遵照二书生的话做了,二书生就常到安世住处来。权叔本奇怪地说:“安世一个人住在空屋子里,怎么常听见他和别人说话的声音呢?”权叔本一进他屋里,看不见有什么人在那里。就问安世道:“我刚才听见你屋里有好几个人说话,现在却看不见有人,是怎么回事呢?”安世回答说,“是我在自言自语。”叔本发现安世不吃饭光喝水,而且独自住在别处,疑心他不是个平凡的人,自己知道自己做错了,失去了得道的机会,就感叹地说:“一个人有无道德修行不在年纪大小。父母生了我,但没有师长的指点我就不可能得道长生。先得到道术的,就是我的老师。”于是叔本心甘情愿地给安世当徒弟,每天向安世跪拜求教,为安世清理打扫房间。后来安世修炼成功,白日升天成了仙,临升天之前,安世把修道的秘诀传授给叔本,叔本也得道成仙,升天而去。
卷第六 神仙六
张子房 东方朔 王乔 周隐遥 刘商
张子房
张子房,名良,韩国人也,避地于南阳,徙居于沛,后为沛国人焉。
童幼时,过下邳圯桥,风雪方甚,遇一老叟,着乌巾,黄单衣。坠履于桥下,目子房曰:“孺子为我取之。”子房无倦色,下桥取履以进。老叟引足以纳之,子房神意愈恭。
叟笑曰:“孺子可教也。明旦来此,当有所教。”子房昧爽至,叟已在矣。曰:“期而后至,未可传道。”如是者三,子房先至,亦无倦怠。
老叟喜,以书授之曰:“读此当为帝王师。若复求吾,乃谷城山下黄石也。”
子房读其书,能应机权变,佐汉祖定天下。
后人谓其书为黄石公书。修之于身,能炼气绝力,轻身羽化。
与绮里季、东园公、甪里先生、夏黄公,为云霞之交。
汉初,遇四五小儿路上群戏,一儿曰:“着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时人莫知之,子房知之,往拜之曰:“此东王公之玉童也。所谓金母者,西王母也;木公者,东王公也。此二元尊,乃阴阳之父母,天地之本源,化生万灵,育养群品。木公为男仙之主,金母为女仙之宗。长生飞化之士,升天之初,先觐金母,后谒木公,然后升三清,朝太上矣。此歌乃玉童教世人拜王公而揖王母也。”
子房佐汉,封留侯,为大司徒。解形于世,葬于龙首原。
赤眉之乱,人发其墓,但见黄石枕,化而飞去,若流星焉。不见其尸形衣冠,得素书一篇及兵略数章。子房登仙,位为太玄童子,常从老君于太清之中。其孙道陵得道,朝昆仑之夕,子房往焉。(出《仙传拾遗》)
【译文】
张良字子房,韩国(今河南中部山西东南一带)人,因为逃避战乱来到河南南阳,后来
又搬到沛国,就算是沛国人了。
童年时,有一次到下邳,他经过沂水桥,当时是风雪正猛的冬天,他遇见了一个穿黄单衣系黑头巾的老人。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扔到桥下,看着张良说:“你这个小家伙,到桥下把我的鞋捡回来!”张良没有丝毫不愿意的表现,跑到桥下把鞋拾上来递给老人。老人不接鞋,却伸着脚让张良给穿上,张良就恭恭敬敬地把鞋给老人穿上了。
老人笑笑说:“你这孩子可以做我的学生了。明天早上你还到这儿来,我将会教给你一些什么。”
张良天不明就赶到桥上,见老人已经坐在那里了。老人说:“你比我来得晚,今天不能教你什么。”这样让张良白跑了三次,第三次张良终于比老人先来到桥上。这次老人高兴了,送给张良一部书并说,“你读通了这部书就能给帝王当军师了。以后如果再找我,我是谷城山下的黄石公。”
张良回去后钻研那本书,掌握了在政治和军事斗争中的各种应变策略,后来他辅佐汉高祖刘邦统一了天下。后代把老人给他的那部书称为“黄石公书”。
按照这部书中的教导去修养自身,能达到聚炼起极大的力气,使身子像羽毛般轻捷。
张良和当时著名的道家绮里季、东园公、甪里先生(甪音lú,甪里是汉代著名隐士,“商山四皓”之一。)、夏黄公,成为修心学道的好朋友。
汉代初年,张良有一次遇见四五个小孩在道边玩耍,一个小孩唱着一首童谣道:“着青裙,入天门,揖金母(即西王母),拜木公(即神仙东王父)。”人们当时不明白这歌谣的意思,但张良一听就懂了,就向那孩子拜礼说:“我知道你就是东王公的玉童。你唱的金母就是西王母,木公就是东王父。这两位元始天尊是阴阳的父母,天地的起源,是他俩化生出世上万物和生灵。木公是男仙的主宰,西王母是女仙的首领。修道成仙的人,刚升天后先拜见西王母,后拜见东王父,然后才能升入玉清、太清、上清这三清的仙界,朝见天帝。那歌谣就是玉童让世上的人礼拜东王父和西王母的。”
张良辅佐汉室,被封为留侯,任大司徒,死后葬在龙首原。
汉末赤眉起义时,张良的墓被掘开,只见棺木中一个黄石枕头突然腾空飞去,像流星一样一闪即逝。棺木中根本没有张良的尸骨和衣帽,只有写在素绢上的文章和几篇论述战术的文章。
张良成仙以后,作了天宫的童子,常跟随太上老君在天界遨游。他的孙子张道陵也得了道,朝拜昆仑山时,张良去看望了他。
东方朔
东方朔,小名曼倩。父张氏,名夷,字少平;母田氏。夷年二百岁,顿若童子。朔出三日而田氏死,死时汉景帝三年也。邻母拾朔养之,时东方始明,因以姓焉。年三岁,天下秘识,一览暗诵于口,恒指挥天上空中独语。
邻母忽失朔,累月暂归,母笞之。后复去,经年乃归。母见之大惊曰:“汝行经年一归,何以慰吾?”朔曰:“儿暂之紫泥之海,有紫水污衣,仍过虞泉湔浣,朝发中还,何言经年乎?”母又问曰:“汝悉经何国?”朔曰:“儿湔衣竟,暂息冥都崇台,一寤眠,王公啗儿以丹栗霞浆,儿食之既多,饱闷几死,乃饮玄天黄露半合。即醒,还遇一苍虎息于路,初儿骑虎而还,打捶过痛,虎啮儿脚伤。”母便悲嗟,乃裂青布裳裹之。
朔复去家万里,见一枯树,脱布挂树,布化为龙,因名其地为“布龙泽”。
朔以元封中,游鸿濛之泽,忽遇母采桑于白海之滨。俄而有黄眉翁,指母以语朔曰:“昔为我妻,托形为太白之精。今汝亦此星之精也。吾却食吞气,已九十余年,目中童子,皆有青光,能见幽隐之物。三千年一返骨洗髓,二千年一剥皮伐毛,吾生来已三洗髓五伐毛矣。”
朔既长,仕汉武帝为太中大夫。武帝暮年,好仙术,与朔狎昵。
一日谓朔曰:“吾欲使爱幸者不老,可乎?”
朔曰:“臣能之。”
帝曰:“服何药?”
曰:“东北地有芝草,西南有春生之鱼。”
帝曰:“何知之?”
曰:“三足乌欲下地食此草,羲和以手掩乌目,不许下,畏其食此草也。鸟兽食此,即美闷不能动。”
问曰:“子何知之?”
朔曰:“小儿时掘井,陷落井下,数十年无所托。有人引臣往取此草,乃隔红泉不得渡。其人与臣一只履,臣乃乘履泛泉,得而食之。其国人皆织珠玉为簟,要臣入云韍之幕,设玄珉雕枕,刻镂为日月云雷之状,亦曰‘镂空枕’,亦曰‘玄雕枕’。又荐毫之珍褥,以百之毫织为褥。此毫褥而冷,常以夏日舒之,因名‘柔毫水藻之褥’。臣举手试之,恐水湿席,定视乃光也。”
其后武帝寝于灵光殿,召朔于青绮窗绨绔幕下,问朔曰:“汉年运火德统,以何精何瑞为祥?”
朔对曰:“臣尝游昊然之墟,在长安之东,过扶桑七万里,有云山。山顶有井,云从井中出。若土德则黄云,火德则赤云,金德则白云,水德则黑云。”帝深信之。
太初二年,朔从西那邪国还,得声风木十枝,以献帝。长九尺,大如指。此木出因洹之水,则禹贡所谓‘因桓’是来。即其源也,出甜波,上有紫燕黄鹄集其间。实如细珠,风吹珠如玉声,因以为名。帝以枝遍赐群臣,年百岁者颁赐。此人有疾,枝则有汗,将死者枝则折。昔老聃在周二千七百年,此枝未汗;洪崖先生,尧时年已三千岁,此枝亦未一折。帝乃赐朔,朔曰:“臣见此枝三遍枯死,死而复生,何翅汗折而已?语曰:‘年末年,枝忽汗。(明抄本末作未,忽作勿。御览卷953引《洞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