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凤难为 作者:赵十一月 >

第78章

凤难为 作者:赵十一月-第78章

小说: 凤难为 作者:赵十一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听到这话,立时就像是个小炮仗一样气恼的从小床上窜起来:“我明明就很乖。”他义正言辞,一脸被污蔑的气愤,眼睛都红了,“我明明是从小就乖!娘最讨厌了,天天说我坏话!”
  李清漪哭笑不得,连声安慰这个快要爆炸了的儿子,道:“哭闹也没什么啊,你小时候不会说话,饿了疼了当然要哭一哭和娘说。”
  朱翊钧表示自己勉强接受了这个解释,可嘴巴还是撅得很高,显然还是不太高兴。
  李清漪只好转开话题问他:“你今天的功课做了吗?”
  朱翊钧撅着的嘴巴不知不觉松动了一些,他悄悄的用眼角瞥了瞥李清漪,做出一副很勉强才搭理你的模样:“你要陪我写?”
  “是啊是啊,”李清漪眨眨眼,笑着看他,“你快去拿功课来,我们一起做。”
  朱翊钧板着的脸上好似被打开一道缝隙,里头几乎立刻就露出笑影子来。可是他反应快,对上李清漪笑盈盈的双眸,很快又板起粉嘟嘟的包子脸,蹬蹬蹬的跑出去拿书本和功课了。
  打发了大儿子,夫妻两个关于小儿子的对话这才能进行下去。
  皇帝安慰自家皇后:“小孩嘛,各有各的性子。早早在你腹中的时候就是个文静的,从不折腾人。这会儿出生了,自然也是安静乖巧。”他想了想,又拿了太医来做挡箭牌,“再说了,太医院也说了,早早健康得很。”
  李清漪听到后面也就把心放回肚子里,重又抱起榻上的小儿子,逗着他玩。
  早早倒是很亲母亲,手舞足蹈的动了一下,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瞧着李清漪,花瓣似的唇微微张开,吐了个小小的泡泡,然后咧嘴笑开了。
  李清漪被他笑得一颗心全软和了,先小心翼翼得用帕子替他擦了擦嘴角,再低头亲亲额头。
  皇帝有些犯小醋又兼打小报告,悄声和李清漪道:“说来,早早小小年纪就知道分人呢。宫女、奶妈去抱都可以,笑嘻嘻的。偏我抱一下,他就要板着脸,多抱抱就要哭。”皇帝爱面子,没把太监放到自己的话里面去,毕竟如果说他在小儿子跟前的地位和太监一样,那简直是太丢人了!死也说不出口!
  李清漪简直被皇帝这论调弄的一怔,好半天才又气又笑的道:“你说你,瞎想什么呢?!”她瞪一眼皇帝,“早早不是嫌弃你,是嫌弃你不能给他吃的。”
  皇帝呆了一下,实在没想到会是这个答案。
  李清漪令人端了热奶乳来,把碗和早早一起递给他,笑道:“要不,你喂喂他?”
  皇帝迟疑了一下,端起碗,用勺子舀了一勺奶乳,小心翼翼的递到早早的嘴边。
  早早躺在皇帝臂膊上,纡尊降贵的看了眼,见是奶乳,立刻就乖乖的张开嘴,很是配合的慢慢喝了下去。他一连喝了好几口,喝得饱了就把小小的手掌拢成小小的粉拳抵在嘴边,眨眨眼睛,慢吞吞的对着皇帝吐了个小奶泡,咿呀咿呀的笑了一下。
  皇帝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简直不敢相信:比起“重女轻男”,早早这小子简直是“有奶就是娘”啊!
  没想到你是竟然这样的早早!
  皇帝瞧着儿子这模样,忍不住道:“说起来,这样真的没问题?”
  “你自己说的啊,太医说过,早早健康的很。”李清漪笑睨了皇帝一样,从皇帝紧绷的臂膊上手里接过早早,这才道,“现在知道我们早早有多聪明了吧?”
  她轻轻的摇了摇,本就吃饱喝足的早早咿咿呀呀的说了几声谁也听不懂的话,很快就打着哈欠,慢慢的闭上了眼睛睡过去了。
  就和李清漪说的一样,这孩子吃了睡,睡醒了吃,当真是半点多余的也没。
  皇帝觉得自己“幼小心灵”受到了一万点的伤害,闭上眼睛,暂时拒绝交流。
  正好,拿了功课的朱翊钧风风火火的从门外进来,摊开他的功课本兴致勃勃的说开来。一家子的人也只得跟着专心起皇家学堂留给这些孩子的功课。
  ******  
  六月,杨博自九边返京重掌吏部,皇帝亲召杨博入宫谈话。官场上下心知肚明:京中风云复将再起。 

    第105章 军工

  杨博一回京,得了皇帝召见,自然也是马不停蹄就赶过去了。他接旨前也只来得及洗一把脸换身衣服,随即就赶去宫里了。
  皇帝这回特意在午膳的时候见杨博,见他风尘仆仆便道:“惟约还没用膳吧?”他指了指边上的位置,“不如陪朕一起吃一顿?”
  杨博洒然一笑,抚了抚自己的白须,恭敬的道:“多谢陛下恩典。”
  他小心坐下,见着案上几样菜都是自己惯常爱吃的菜肴,便心知今日的午膳怕是皇帝用心安排过了,必有后文。故而,这一次用膳,杨博也没有太过放开,一直都是小口吃着,偶尔喝几口酒水清口——倘若皇帝忽然问话,他回话的时候嘴里又有饭菜,未免显得君前失仪。
  果然,吃到一半,皇帝便开口问道:“蒙古哪里怎么样了?”
  杨博早有准备,从容的搁下筷子,恭谨的微微垂首,应声道:“此回俺答虽是退了回去,以臣所见来日必有大战。不过,”他一顿,轻声道,“若要停战止戈,平息九边战火,以老臣愚见,互市非开不可。”
  杨博这话,有几分真心也有几分利益所动。
  杨博背后是山西党,或者说是山西那一批富可敌国的晋商。对于晋商来说,若是大明与蒙古互市,他们的很多买卖就能从暗转明,也能获取更多的利益。然而,倘若不互市,蒙古人光靠着那些私下来的粮食是活不下去的,他们一活不下去就值得骑马来抢来杀,让大明人也活不下去……与其如此,倒不如议和,开互市来得简单。
  皇帝扫了杨博一眼,意味不明但还是微微点了点头:“互市自然是要开的,不过现在时候还不到。”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笑起来,“对了,惟约回来的正好,军工厂新出了一批火枪,朕真想寻人一起去瞧瞧呢。”
  杨博自然也是知道火枪的。火枪这东西宋朝就有了,先帝朝时也曾参考佛郎机人和倭人,制造出了火绳枪,这东西就是个可以扛在肩上的铁管,在上面装了一个能够控制点火的扳机和一条用于点火的绳子,因为“后手不弃把,点火则不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而被人称之为“鸟铳”。
  只是,这东西现今虽有用但也有不少缺点:一是射程还不够远,经过训练的弓箭手强弓轻箭最远可达300米,而鸟铳最多不过是120米;二是鸟铳制造困难,往往质量参差不齐,动辄炸膛,根本无法大批运用;三是因为追求轻便,弹丸威力还不足,无法射穿铠甲;四是鸟铳的发射速度也及不上弓箭……
  故而,杨博听到皇帝这话,心中微微有些动了,不由笑着颔首:“陛下有命,臣自当随行。”
  君臣两个正好吃过饭,权当饭后散步,很快便起行去了军工厂。
  军工厂乃是去年建的,皇帝挪了一部分外使“朝贡”的收入和市舶司的关税收入,又令人从外国“请”了一些专家,如今倒也算得上是办的不错。
  杨博看着,心里也颇有几分惊诧:别的不说,这军工厂许多流程上面不仅有创新还很有水准。
  工匠们的工业大学就不说了,杨博确实也不大懂火枪的那些物理原理,也听不懂夷人的各种专业术语,只能明白个大概。不过叫他惊讶的乃是军工厂里经过调整后的标准化制造过程,这一支火枪居然不是直接由工厂的一个车间制造出来的,而是各个车间分别制造一种零件配置,然后再由最后的车间组装完成。不仅速度上提高了许多,而且各个部分都有其标准,制造出来的成品自然也更加标准化。
  看到这里,杨博心里已经有了些底子,等见到出厂的新式火枪,不由大吃了一惊。
  这新出来的火枪可比之前的那些鸟铳要好得多,至少枪管平整,不再因为铁矿或是炼制的原因而显得坑坑洼洼,而且看上去也和鸟铳有了细微的区别。
  皇帝笑了笑,指着这个道:“这火枪乃是根据西班牙那边的‘燧发枪’仿照的,不用火点,直接按扳机,弹簧伸缩,其上的燧石打在火门边上,擦出火花,正好可以点燃火药击发。”
  杨博听出了门道,不由赞道:“这可比鸟铳要简单,制作上面的难度也小些。最要紧的是,省了点火的过程,不仅不用害怕刮风下雨还能加快射击的速度。”
  皇帝笑起来:“是啊,惟约果真是明白人。”说罢把案上的火枪递给杨博,道,“你试试看。”
  杨博军旅半生,如今这把年纪能见着这般的火枪,心中颇为激动,当下也不客气拿起火枪便试了试。
  工厂里头早有人架了靶子,杨博瞄准目标,手里轻轻按了按扳机,果真点火发射了,而且射程和准度都不错。杨博一时也顾不上在皇帝面前的架子,扬声大赞:“这东西好!”
  皇帝伸出手,轻轻的抚了抚杨博的肩,然后拿过这支火枪左右摆弄,意有所指的问道:“依惟约之见,若这火枪能够得以大批生产,我们大明的火枪手比之蒙古铁骑又如何?”
  杨博沉下声,郑重的道:“战场之上,若是火力足够,足以压制骑兵。”当然,火枪的运用上面可能还需要下一点功夫才行。
  皇帝笑着点头:“而且,只要火枪数目足够,火枪手短短几月就能培训而出,远远比弓箭手更加容易培养。”他轻轻的顿了顿,缓和了一下声音,“只不过军工厂刚刚建立,许多地方还需调整,户部的银子也有点紧张,这火枪一时半会也不能大批生产,所以我们和蒙古之间的互市还要再拖一段时间。”
  杨博听到这里已然是明白了:皇帝不是不乐意互市只是不愿意被蒙古人逼着选择互市。皇帝是想要先把蒙古人打服气了,再谈互市——就仿佛是训狗,要先用鞭子和肉骨头树立主人的权威,才能约束狗的野性。
  杨博心悦诚服的垂首道:“陛下英明。”
  皇帝适时转开话题:“说来,军工厂还想造个重形的火枪,铁管大一点的,火力猛一点的,虽然射程肯定比不上这火枪,可火力上头自然更出众一些……”
  杨博被说得起了兴致,随着皇帝把军工厂逛了一圈又见了那个工业大学的校长谢俊成,颇为暗叹:这军工厂才刚刚建起不过一年左右,就有这般成绩,的确是难得啊!
  等逛完了军工厂,皇帝又和杨博说起马来那边的土地之事。
  等君臣两个说完话回去的时候,宫里都已经开始吃晚膳了。两个孩子都不禁饿,先吃过了,正围着那位感情老师罗思学着钢琴玩。
  朱翊钧还好,他好奇心重,什么都喜欢学,看着谱子按几下钢琴倒也能在罗思的指导下和帮助下弹出一小段简单的曲子。早早的话就纯粹是陪玩了,他有一下没一下的从奶娘的怀里伸出手臂要往钢琴上面钻,咿咿呀呀的叫个不停,倒是少见的活泼。
  见这一对儿子和等着自己一起用晚膳的皇后,皇帝一颗心倒是软了一半,白日的疲累也少了许多。
  李清漪见着皇帝一脸疲色,便起身亲自给他到了一盏茶问道:“今日与杨博谈的如何了?”
  端茶的手修长白皙,按在青花瓷上更显得纤美,就连捧上来的茶汤都变得清香扑鼻。
  皇帝抿了口茶,笑叹了一声:“不错了,山西党那边若是再闹起了,自然有杨博暂时压着……”他揉了揉眉心,唇边含笑,轻声道,“说来,军工厂这回能把火枪赶制出来,确是大功一件。你那个大姐夫倒也有几分本事。”
  李清漪虽说和皇帝推荐过谢俊成,可这会儿还真不想说太多谢俊成的好话,一笑掠过话题,便又道:“京察和外察的事情呢,你和杨博说过了没有?他如今到底是吏部尚书,这方面还需和他谈一谈。”
  “……”皇帝端起茶掩住了半边的脸,压低声音道,“这事我还真忘了,我和杨博说了几句马来那边的土地之事,一时高兴就给忘了。”皇室也在马来建了几个庄子,收成仿佛还不错,加上其他收入,确实是缓解了内库的窘境。皇帝自然高兴得很,加上晋商也在马来投入不少,自然要和杨博说上几句。
  李清漪也知道皇帝有时候会有些不靠谱,倒没说什么,只是拉了他坐下,叹道:“罢了,且先由着杨博和高拱先干着吧,总要先扫一批人下来。”案上已经上了晚膳,热腾腾的饭菜极其引人食欲,李清漪贴心的给皇帝舀了小半碗的淮山鲈鱼羹,随口道,“这回马来那边有些进益,要不然你和内阁还有户部谈一谈大臣们的俸禄。就那么点俸禄,不贪还真不成。” 
  皇帝“唔”了一声,端起碗先喝了几口鱼汤,好似有人会和他抢一般。
  李清漪瞧着不觉好笑:“你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