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通往自立之路:与自闭症儿子同行2 >

第14章

通往自立之路:与自闭症儿子同行2-第14章

小说: 通往自立之路:与自闭症儿子同行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彻之洗好土豆之后,我削好皮交还给他,让他切成块,大小随意。结果果断随意,大的很大,小的很小,并且厚薄不上。
接下来切胡萝卜。我先把胡萝卜切成粗约一公分的长块条,然后切下一小段作为参照样品,告诉他按这个宽度来切吧,最后在长块条上切好印子来标明要切的位置。铺垫工作做好之后,他就能切得得心应手,顺利地切完,还哼起“一根胡萝卜像1”的儿歌。
彻之帮我切了五个土豆、一根胡萝卜。切洋葱有点难度就算了,所以我自己切了。剩下的工作就大致让彻之做——把切好的菜投入锅中,加水,放入月桂树叶等香料及汤料,搅拌,等等。
单说“要花一个小时左右才煮好哦”,他未必明白时间概念,于是画好指针指向六点的时钟指给他看:要花一小时左右,时针指到6才行,让他耐心等待(即使当时不明白含义,为了有朝一日能够理解,平时也要尽量用直观的方法出示给他看,同时用语言讲给他听)。
其间给他看看菜肴的图片,读读儿童画刊,打开录音机,唱唱儿歌。彻之坐不住 ,不时凑到锅前,时而吹一下煤气灶的火,时而掀开锅盖瞧一眼,时而用勺子搅拌几下,忙得不亦乐乎。
可以放进咖喱原汁了,我刚下指示,他马上高兴地把汁水倒进锅中,又急不可耐地捧碗过来,连呼“咖喱,咖喱”。尽管发音还不标准,但毕竟是向人表达要快点吃咖喱的自我意志的语言,值得我开心!
我先让彻之尝尝味道,接着再煮,煮透了就正式揭锅。
彻之胃口大开,连吃三碗。虽然土豆、胡萝卜大小没切好,但味道绝对一流!

*学校午餐的风波
    四岁伊始,我就让彻之使用菜刀,小菜刀刚好合乎他手的大小。考虑到他将来要自立,只要其本人有兴趣,还是让他一开始就用真刀较好。当然有危险,要十分注意安全。
    因为三岁那年参加过地域训练会的剪纸手工课,剪刀运用非常熟练,所以我知道他用小菜刀应该问题不大。在手工课上,用剪刀把折叠几层的纸随意剪几下,再铺展开来,立刻出来各种花样。彻之兴致勃勃地剪好后,有的用胶水贴起来作为图画,有的直接作为剪纸画。他甚至会在写好数字或字母之后,用锋利的尖头剪刀剜出其形状来。看着他剪得非常熟练,咔嚓咔嚓几下就完成了,不禁佩服:他真是个手巧的孩子。并且,多做些手工精细活有助于他脑神经的发育,因此在他想要使用菜刀的时候(四岁),我毫不犹豫就让他试试。
    彻之讨厌吃保育园的土豆炖肉,却喜欢吃家里一起做的咖喱饭,我想教他:这两种饭菜中用到的土豆其实是同一样东西。
    参照保育园的菜单,在家里也一起做些有土豆的菜,他到吃得津津有味;在保育园里,我请老师通融一下让彻之进园里的厨房参观做菜的实际场面,让他确认:用的是同样的土豆。园里的厨房做咖喱饭的时候,彻之也兴奋地考察一番,品尝了一下味道。这样,他逐渐适应了保育园里的午餐。
    在保育园里大家都挺配合彻之,不强迫他吃东西,即使不吃也不责备他,耐心地等待他肯接受配餐口味的一天。一年过后,彻之逐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吃起来。①【①译者注:只有因势利导才能使他脱下心灵的盔甲,消除抗拒感。古人云:欲擒之必先与之。要先适应他,再改变他。】
    进入小学,从五月份开始学校配餐②。【②译者注:日本新学年从四月开始。】刚开始尽管吃得慢吞吞,但饭还是全部吃完的,自从我从陪读变成单接送后,他开始不想吃学校的配餐。
    当老师把学校午餐当成教育的一个环节、开始配餐指导的时候,彻之就完全抗拒吃饭了。据说轻轻拍他的脸颊催他的话,勉强吃几口,但随后又吐出来。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第一学年的最后阶段。
    在自己家里、朋友家里、福冈老家这些比较熟悉亲近的地方,他什么都吃,但在餐厅、旅途的宾馆这些生疏的地方,他就拒绝进食。哪怕自己家里做好带来的便当,在远足的地方也一口不吃。
    有一次残障儿联谊会聚在一起去滑雪旅行。大家一起在滑雪场的食堂里吃饭,彻之完全拒食,让大家为之担心。旅途的五天全靠白开水撑过来(我真切地感受到生命力的顽强,单凭摄入水分居然能挺那么长时间)。
    那里他只接受水,只好在自动售货机上买些可乐、橙汁给他喝。刚好正在练习钱物交换(将在本书第7章介绍),他自己投进硬币买好饮料,开心地喝了起来。
    不吃学校里的午餐,但一回家就嚷着要吃煎饼啦、饼干啦,于是马上和他一起做,他吃得挺香。隔些时间再吃晚饭,所以营养是足够的,午餐不吃也罢了,总有一天会吃吧。一进小学,班级同学人数增加,学校一律以语言来指导学生,以彻之的能力来应付这种新的环境确实捉襟见肘,勉为其难,于是出现紧张不安、混乱不堪的心境也在所难免,从而很难接受新的事物。
    (保育园和小学的午餐配食的做法或有区别,再加上当时起示范作用的政嗣不在身边。)
    而我又不能多提条件,要求学校既教他课堂知识又在午餐指导方面迁就彻之一下,倘若这样要求的话,就进不了普通的年级,我决定随他骈吧。儿子为了适应学校生活,肯定竭尽全力,身心疲惫吧。我没有为他充分打理好周围的环境,迟到他吃了不少苦头,至今我仍然为此而内疚。
    与此同时,彻之的食物逐渐趋向模式化——汉堡包、咖喱饭、炒面之类,再也不像以前什么都吃。我也不知不觉投其所好,只做他喜欢的东西给他吃。

*心情好,吃饭也香
    彻之将升小学二年级时,因他父亲工作调动,举家搬到九州佐贺。转到当地的小学以后,他依然不吃学校配给的午餐。我觉得不好意思,当面向老师道歉,谁知班主任园田老师毫不介意,反来劝我:即使不吃也不要紧,饿不死的。每天看着同学们吃得津津有味,到一定时候自然而然就想吃了,我们就静等他的食欲出来吧。
    彻之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和同班同学开心地做游戏,有个比较要好的同学(可爱的小女孩)几番催他吃饭:“挺好吃的。小彻也吃呀!”这才开始断断续续地吃了起来,时吃时不吃。
    午餐不吃也罢,午餐值班工作还是要做的。擦擦桌子,发发饭菜,边念一个一个小朋友们的名字,边开心地一份一份地把午餐分发给同学们。
    也许体验到了学校配餐的乐趣,彻之开始正常吃饭了。
    此前得到过校方的默许,他可以参观配餐厨房。走上正轨之后,厨房门上贴上了“小彻,不能进入!”的纸条,取消了他自由出入的待遇,和其他小朋友一视同仁。彻之好几次走到门前,看到告示,只得放弃折回。这段经历既是克服偏食厌食的过程,又是一个接受规则、学习克制的过程。
    在佐贺的新家,也借了庭院的一隅之地,栽种了蔬菜。为了帮助理解 ,还标上大字,画好烧菜的程序图,一星期与彻之一起做三次菜。
    彻之不吃白米饭,我至今不明白原因,总是在上面撒些拌饭料,或者撒些海苔末,浇上热开水做成茶泡饭吃。现在每天去单位之前,他肯定会确认一下带去的便当里是否撒好拌饭料。因为有一次我忘了买拌饭料,只好让他带上白饭便当去上班,从此他长了心眼,自己主动检查一遍,以防疏漏。如果家里库存的拌饭料快用完了,他就在下班路上去一下便利店,自己买齐备好(平时保证预备量为五包)。
    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一次野营时的情景。当时不巧没带拌饭料,已过二十的彻之也不吵闹,冷静地想了一会儿,就洒上酱汁将就一下,念着“调味酱”,对付着把饭吃完(他慢慢学会通融了)。
    纠正偏食的努力,持续了四五年时间。还好当年没有刻意对他进行就餐指导,强制他就范用餐规矩。否则只会引起他对吃饭的反感,影响他的食欲。总之,宗旨只有一条:吃饭要开心!
    (要纠正偏食,不要只关注吃饭一事,还要考虑到培养人际关系、掌握社会性,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捷径。对人逐渐亲近,体验不断增加,其社会性必然会随之拓展,在此基础之上再逐步改善,使彻之的偏食问题消失在无形之中,一切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说到底,开心吃东西才香。于是再也不去超市买零食了,改为和彻之一起自己动手做。真实做些炸薯条、饼干、煎饼,随后做起苹果派、乳酪蛋糕。我也做上了瘾,技术水平也日益提高,甚至做做天鹅形状的泡芙裱花的生日蛋糕了。
    零食归零食,一日三餐还是最重要的。用餐时间要有规律,平时要注意让孩子空腹的状态下用餐。用餐时也留意彻之的心情,经常哼些儿歌调节气氛,在轻松的心态下,他会把饭吃得干干净净。
    (以前偏食问题发生的时候,我很泄气,心想反正他不吃,也没认真做。再加上我的育儿方式也有问题,成天在紧张不安的情绪中度过,也许受这种氛围影响,彻之并不把吃饭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这也是造成他偏食的原因之一吧。)

*从拉面店到家常菜餐馆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纠正了偏食问题,可以带他一起到外边的餐厅吃饭了。当然,还花了很长时间才使他学会按用餐礼仪愉快地享用饭菜(毕竟对当时的他来说,去厕所探查远比享用食物更有吸引力)。
    最初我们去了拉面店之类的单点的餐馆。去之前先让他在附近的公园里跑个够,玩得心满意足;进入拉面店之后,只允许他去一次厕所探查,坐回椅子后,说完手放膝盖上,静等拉面端过来(长时间的等待还是办不到的,因此要算好回到椅子上的时间,使他屁股碰到椅子之后数分钟之内拉面会端到眼前)。①【①译者注:最近在青聪泉听了罗意妈妈的讲座,深受启发。她向大家披露育儿八点心得,其中一点类似美国国务卿杀拉里正在提倡的巧外交:要利用巧外交,签约是有效的双赢方式。不让彻之在公园里耍个够,进饭店探个险,恐怕这碗拉面吃不安生。】
    拉面上来,开始享用;吃完之后,马上回家。我的目的是教他“食堂、餐厅是吃饭的地方”这个道理。如果彻之中途离席,到处瞎逛,我马上让服务员把他的饭菜撤下,算做用餐完毕,绝不拖泥带水。即使他还想吃,也不给他吃。从座位上站起来时,让他必须说一声“吃好了,谢谢”。因为我想让他明白离开坐席的话就意味着用餐结束。这样,彻之就学乖了,在吃完之前不会中途离席了。
    再进一步,带他去家常菜餐馆。菜单在手,菜肴五花八门,他可以从中点自己喜欢的菜。餐馆真是个练习选择的绝佳场所——在那里挑选自己想吃的东西。
    (如今彻之所向披靡,无论去哪里——即使是美国、韩国——都能从餐饮的菜单里点出自己喜欢的东西。点菜是他的拿手好戏,他选择菜肴的拘一式,富于变化,有时点些菜名比较独特的,有时点个菜名含有他中意的字的。让人科不敢相信他以前极端偏食!)
    在用餐间歇,彻之偶尔念念有词:“吃饭时不到处乱逛,不走来走去。”似乎在提醒自己,克制住想起身离席的意念。当然,倘若理由充分,比如:想去趟厕所,扔好垃圾就回来等,还是允许他离座的(多多少少智慧见长了吧)。
    (虽说之前教育还是严格了点,但先苦后甜,如今才能出入餐厅,遵守用餐礼仪,悠然大快朵颐。彻之一定会感谢我的良苦用心吧!)
    升入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园田老师看到彻之已能吃学校配餐,心想问题不大了,就趁机解决其他同学的偏食问题,以毕其功于一役,于是号令全员:“配餐必须吃完,不得剩下一口。”为了贯彻此精神,又下了道死命令:“只有全员全部吃完,才放大家走。”【译都注:中国古代的连坐法在日本小学倒用上了。礼失求诸野啊。】
    这样,平时喝剩牛奶的同学、吃饭留口粮的同学、吃饭爱挑食的彻之一伙难兄难弟,首当其冲,这下倒霉了。大家为了早点被放出来,只好留下来围着彻之,拼命地鼓励他:“快吃呀!这个可好吃了!”只等他吃完大家好全体解放。彻之不得不使劲吃了。也许他自己也想早点吃完,好出去和大伙一起玩吧。
    据说偶尔彻之实在吃不下,也趁老师不注意耍点小花招,偷偷地把剩饭倒进垃圾桶,一亮空碗:“吃完啦!”然后跟大家一起趾高气扬地走出食堂。
    大多数情况下,他会唠叨着园田老师的语录——“配餐,一点不剩,全部吃完,把学校午餐吃得干干净净。”时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