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 >

第34章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第34章

小说: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江,赵佶也快呆不下去了,特别是金兵退却后,江浙一带的官员又都重新听从了东京那边的调令,搞小朝廷的想法成了泡影,虽然很不情愿,但他还是磨磨蹭蹭地回到了东京。

赵佶回到东京后,赵桓开始秋后算账,拥护太上皇的童贯和蔡攸均于贬地被诛杀。

其次是对付西路金军和解救太原的事。

西路军主帅完颜宗翰(粘罕)比较郁闷,眼睁睁地看着东路军完颜宗望(韩离不)直捣东京,在东京城下吃肉喝酒拿银子,而他的西路军滞留太原城下,却啃不下张孝纯、王禀这块骨头。

当然,宗翰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虽然太原城没有打下,但是却成功地阻击了北宋方面对太原的援军。太原被围后,河东名将朔州知州观察使孙诩带两万宋军(一说为两千)援助太原,孙诩离开朔州后,朔州城发生了叛乱,很快落入金军手中,而孙诩的队伍知道后方失守后军心不稳,与金军交战很快溃败,孙诩战死太原城外。

孙诩兵败后,府州知州折可求、军马使韩权、晋州知州罗称、延安府路援兵刘光世几路人马合兵于一处,前来太原城解围,在太原城郊与金军展开大战,双方激战一天,胜负难分。宗翰后来命一支部队悄悄潜伏到折可求营寨后方,突然出击。刘光世部看到折可求被抄后路,先顶不住,开始向后方撤退,宋军阵营大乱,罗称、韩权战死,整支部队基本全部被歼灭。

两支援军被灭后,太原城成了孤城,但在知府张孝纯大将并州府副总管王禀的坚守下仍固若金汤。

宗翰看到东路军那边将赵桓的竹杠敲得当当响,自己也很动心,于是派人去东京也要求宋人给西路军劳务费。不巧的是,使者到达东京时,正是东京援军涌至、赵桓信心满满的时候,宗翰敲竹杠的想法遭到了拒绝。

宗翰生气了,看来要银子得亲自跑一趟,于是他命手下大将银术可继续率一部分兵力围困太原,而自己继续南下,相继攻破威胜军(山西沁县)、隆德府(山西长治)、高平(山西高平)。

西路军南下的消息惊动了赵桓,原来就同意了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给金军,赵桓派大臣路允迪拿着割让太原的诏书至高平宗翰营中。

宗翰大喜,得来全不费工夫,他带着路允迪回太原,让路允迪入城宣读诏书。

路允迪人太原宣诏书,但张孝纯和王禀却拒不受诏。王禀带着路允迪到太原城楼上让他看看太原城中的军民,说太原城的男儿们每一块骨头都是硬的,你去告诉女真人要城只管来打,要降没门,我们是山西纯爷们。

招降不成,宗翰一时也无招,只好命大将银术可继续围城,自己率兵回云中整休。

无独有偶,东路军回军途中也拿着北宋政府的诏书到他们未攻破的中山、河间二府去招降,说你们老大同意把城给我们,你们降了吧,结果两地的守将同样选择了拒诏,东路军只得动兵攻城,不克。

听到三镇都不降的消息后,再加上李纲、种师道反复向赵桓强调三镇的重要性,赵桓下诏固守三镇,并派兵驰援三镇。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五月,赵桓派秦凤经略使种师中由井陉进河东,熙河经略使姚古由德隆、张颢由汾州北上,三支部队共同援救太原。

种师中就是《水浒》中常提及的小种经略相公,种师道的弟弟,历任环滨邠州知州、庆阳府知府、秦州知州,侍卫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房州观察使,奉宁军承宣使。

金军入侵的时候,时任秦凤经略使的种师中率二万秦凤军奔开封勤王,还没到开封,金军已退,只好率军驻守于滑州。

东路军撤军途中完颜宗望(韩离不)收降中山、河间不成,留兵围攻,种师中率秦凤兵先解中山、河间之围,金兵没有和援军过多交锋就北返幽云。

随后赵桓命种师中由井陉路出兵,和姚古成掎角之势,一起援救太原。种师中进驻平定军,乘胜克复寿阳、榆次等地,但由于姚古、张灏的部队还未及时跟进,秦凤兵势单力孤,种师中又返回屯兵于真定。

此时在东京,知枢密院事许翰收到军情,说宋军三路大军逼近,西路军已经准备从太原城撤退逃跑,于是几番下令让种师中快速进军,并责备小种经略畏敌不进。

种师中接到枢密院的命令后叹了口气,说逗留怯弱,是从将者的大罪,我从少年即在西边从军,现在老了,岂能接受这种罪名,于是约姚古、张灏分道俱进,自己则留下辎重快速向太原驰进。

种师中的部队由此陷入了金军的包围,一直杀到了离太原二十公里的石桥,但是姚古和张灏的部队没有如约赶到,种师中部转战榆次、杀熊岭,在杀熊岭,种师中陷入金军重围,率亲军与金军死战,最后以身殉国。

姚古的部队一开始也是初传捷报,收复了威胜、隆德府等地,但当种师中约他一起进击太原时,他却接到部属焦安节谎报的军情,说完颜宗翰的主力屯兵太原,导致了他逾期不至,让种师中身陷于绝境。而种师中被吃掉后,女真人转过头来对付姚古,在盘陀(今山西祁县东)与姚古发生了遭遇战,姚古兵退,败守隆德府。

随后女真人又在交城击败张灏部,帝国三路并发救援太原的计划泡汤,并搭上了小种经略相公的命。

此次解救太原的三支部队近十万人,均是西北军精锐,虽然作战英勇,但却缺乏一个统领全局的统帅,再加上东京不懂军事的枢密使们的瞎指挥,最终导致了失败,失去了解太原之围的最好机会。

解救太原失败后,主和派的声音又响亮了起来,李纲竭力反对,而此时,种师道在听到其弟种师中丧命疆场的噩耗后,原本已经很虚弱的身体终于撑不住了,病垮了,不得不以老告病,在靖康元年九月病逝。

主和派们于是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你李纲不是天天喊着要解围太原吗?那你就带兵出征。

于是他们建议由李纲代替种师道任河东河北宣抚使,率兵解太原之围。

李纲很无奈,说我只是一个文人,站出来进行开封保卫战,那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怎么可能天天带兵呢,带兵是武将的事。

赵桓不满意他的回答,因为帝国眼中的顶级文人是进得书房上得疆场的,文武两手都要硬,何况他李纲现在是帝国上下眼中的救星,当年寇老西做的事,他同样得做。

李纲只得担任起第二次解围太原的军事总指挥,其间他多次向赵桓提出缓期出征,而且向皇帝说如果征集大军去解太原之围的话,东京河北一带兵力必然空虚,一定要把各地的勤王部队调集于东京,以防女真人秋后再度举兵南下。

李纲的建议赵桓等人听不进去,只觉得他是为逃避自己出征而找的借口,多次逼迫李纲出兵解太原之围。

李纲只得于靖康元年八月离开开封,去隆德府设置宣抚府,召集四路兵马,制置副使解潜屯兵于威胜军,都统制折可存、张思正屯兵汾州,范琼屯兵南北关,刘韐屯兵辽州。

此次解围太原,赵桓一狠心大出血,四路大军近二十万人马,是太原城下金军的数倍。

结果却只能用一塌糊涂来形容,事实证明,让孔夫子来舞大刀是不行的,李纲确实无法有效地指挥这几支部队,各部将领都把在隆德府的宣抚府当成了摆设,各自为政,很快被女真人各个击破。先是刘韐在辽州被金军击溃;随后解潜部与金军在南北关遭遇,也被击败;张思正在文水夜袭金军大将娄室部,大败,几近全军覆灭;折可存部也在子夏山溃败,这位剿灭了宋江起义的西北名将也栽在了女真人的手里。

自此,曾经在西北战场上不可一世的三大世家(种家军、折家军、姚家军)均被金军击败。而北宋帝国最精锐的西北军经过南征方腊、北伐幽云、解围太原三大战事的折腾后,基本损失殆尽。

完颜宗翰(粘罕)进击太原的时候,没有想到他会在太原城下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让他在东路军主帅的面前颜面尽失。当然,他同时也没有想到,顽强的太原也给他另一个机会,一次次地将北宋方面的援军吞食,给予北宋帝国军事上一次次致命的打击。

太原城下的攻防战成就了金军一次次无意识的围点打援案例。

对于帝国来说,被东路军杀到开封看似惊险,但与女真人的真正角力与较量,其实却在西路,围绕着太原这座赵家兄弟最不喜欢的城。

一方面是一座城小兵弱的弹丸小城如此坚不可摧,另一方面是帝国的几十万大军如此不堪一击,两者的反差太大,让人看不明白。

再坚固的城堡,也敌不过现实的残酷。靖康元年九月,太原城坚守十月后,终于城破。

王禀一直率部抵抗到了最后,城破后率部巷战,身中数十枪,最后投汾河殉国。

张孝纯被俘,降金出任伪齐丞相,很快隐退归田,虽晚节不保,但对比同时代的士大夫们,他骨头硬了很多。

李纲因为太原解围战役的失利,被罢免除去宣抚使的职务,出知扬州。其实他从出开封的那天起,就知道这是他的政敌们为他挖下的一个陷阱,而他却不得不去钻。

开封他再也回不去了。

太原城破,女真人再无顾忌,靖康元年九月,东西两路大军再举南下,完成了合击开封的战略构想。

此时的东京,没有了李纲,也没有了种师道,更没有了昔日英勇的西北军。

帝国的末日,已在眼前。

第十七章赵佶的江山与爱情

引子

靖康二年十一月的金线巷,一片空荡,高空孤挂着一轮冷月,映着李师师的楼阁,一人一灯一影。

昔日的莺歌燕舞已是过眼云烟,而此时只有说不尽的凄凉。

李师师枯坐在古琴前,琴已布满了厚厚的尘。

昔日憎恨那些轻浮放荡的酒客们,师师不止一次地在这里麻木地拨动琴弦,对牛弹琴。

李师师忽然觉得其实人生知己难寻,有“牛”相伴的时光也是一种幸福。

这时候她听到了轻盈的脚步声传来,兵荒马乱的时节,谁还会光顾这青楼小阁呢?

她抬头看见了燕青。

燕青轻声地说姐我来了。

燕青笑了,笑容灿烂得像春天里的花儿,在李师师心里慢慢开了。

小乙你怎么来了,时局如此混乱,你还能想到我这个姐姐,难为你了。师师亦惊亦喜。

燕青说只要姐姐有难弟弟定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师师笑了,说我没白认你这个弟弟。

你知道当日我为何接见你和你大哥宋江几人吗?李师师问。

没等燕青回答,李师师转身指指楼下的庭院,说当日你在院中苦求干娘,那模样让我想起了我童年时的玩伴——我的弟弟。姐姐命苦,童年流落街头受尽凌辱,相依为命的弟弟也不知所踪,我总在想,如果弟弟在那该多好,结果,让我看到了你。

燕青也感叹道,当日如不是姐姐心善,我梁山兄弟也不会如此容易被招安,我知道姐姐并不是为钱,当日我们在赵元奴家,连门槛也没让踏进半步。

但也许没遇上师师,梁山兄弟现在还在山上快活地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呢,燕青随即想到。

也许这就是梁山好汉无法逃脱的命运。

他无法去责怪眼前的女人,对她,燕青只有感恩,只有敬畏,还有几分朦胧的爱意。

姐姐跟我走吧,金兵马上兵围开封,再晚就走不了了,我们去南方,打鱼结网,耕田种地,终了一生。

师师笑了。在她的青楼生涯中,曾经无数次梦见挣脱现在的牢笼过着燕青所描述的生活,而眼前的人,确实值得她托付终身。

今生能听到小乙这样说,姐姐这辈子没白活,李师师紧紧抓住了燕青的手。

可是姐姐不能走。

姐还要等一个人。

那个在牢笼里的人。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北宋帝国的江山,是宋钦宗赵桓丢掉的,但后世史学家们显然很公正:那真不是在帝国崩塌前临时接手的倒霉孩子的错,帝国之亡,亡于赵佶。

赵佶亡国之君的名头是板上钉钉。

在中国历史上的亡国之君中,赵佶已经公认是最有才华的一个。

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康熙大帝等天之骄子比起来,赵佶的政绩单很羞愧,但如果是矮子们里面拔将军,在亡国同行中比起来,我们依然认为赵佶同学的业务单是很“优异”的。

首先赵佶同学的上台很平和,具有合法性、非暴力性和偶然性的特点。

端王的上台很幸福,天下掉了大馅饼,六哥赵煦英年早逝且无子,老十一赵佶被幸运女神眷顾(女神的名字叫向太后),以一个文艺青年的身份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整个过程平和与偶然,相比较起来,令亡国之君队伍里的哥们羡慕:秦二世胡亥,改遗诏,杀扶苏;西汉末帝汉平帝刘衍,是上任皇帝八竿子打不着的堂兄弟,王莽随便闭着眼睛乱挑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