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 >

第19章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第19章

小说: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一批道家人士则成为了赵佶眼中的活神仙,备受尊崇,魏汉津、徐神翁、刘混康、虞仙姑、王老志、王仔昔,都成为风光一时的人物。

但谁都比不过林灵素。

林灵素本名林灵,温州永嘉人,出身贫寒,略识文字,曾经做过苏东坡的书童(和高俅看来是同门师兄弟)。据说有一次苏大胡子问小林说你有什么志向,林灵说世人时刻想生封侯死立庙,我看也不过是浮云,只有做神仙,才是我一生最大的梦想,当时就把苏东坡蒙住了,于是对他另眼相看。

年轻时的林灵离开苏门后四处游荡,在佛家的禅院、道家的道观都呆过,但做和尚的经历并不愉快,经常受到师父的责罚而负气出走,后来进入道观一心修道。林本人的特点是机敏过人,口才好,特能忽悠。

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经方士徐知常的引荐,林灵受到了赵佶的召见,二人“一见钟情”。赵佶问小林会点什么道术,林灵素张口就说上知天庭,下识地府,更不用说人间万象。之后林道士给赵佶介绍起了天国的样子,说天有九霄,神霄最高,神霄宫的主人号长生大帝君,就是你老人家啊,其他臣仆有蔡京为左元仙伯,王黼为文华吏,蔡攸为园苑宝华吏,郑居中、刘正夫、盛章、王革及诸巨阉,在神霄皆有名位,而最近颇受赵佶宠爱的刘贵妃刘氏则是九华玉真安妃(以上诸人估计事前都给林道士封过红包)。

赵佶深信不疑,对林道士大行赏赐,赐名“林灵素”,封号通真先生,在皇宫旁修了座通真宫赐给林道士,许其可以自由出入皇宫,并命天下皆建神霄万寿宫,在开封开神霄箓坛,传箓散符,在帝国全民皆道,将帝国道教修习推向了最高潮。

看着林灵素混得如此好,天下道徒趋之若鹜,鼎盛时期门徒竟有两万余人,还拿着政府发的工资。谁都明白,跟着林道长,美衣玉食,富贵无穷。在他的影响下,帝国依照官员的品秩,设定道官道职,内有诸殿、侍晨、校籍、授经等官,相当于政府的待制、修撰等官。林灵素的官职最高,名号最多,被赐予通真达灵元妙先生、金门羽客、大中大夫、冲和殿侍晨,上朝时位列执政官之后。

得势后的林灵素想到了早年他和佛家的宿怨,于己于教,打击不识时务的佛家成了他的重要目标。

赵佶以前的北宋皇帝,虽然尊崇道教,但对佛教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拜完老君再供供菩萨也还不错。但在林灵素的鼓动下,赵佶看“菩萨”也越来越不顺眼,觉得佛家禁欲望、忘父母,教义实在不咋的。

当然,像三武禁佛那样粗蛮的行为,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赵佶是不屑为之的,文化人自有文化人整人的方法。于是赵佶下诏,先为在中土流传了千年的佛家众神仙们改改名,释迦牟尼名字太洋气了,得改改,叫大觉金仙,观世音菩萨改称观世音仙人,十八罗汉称十八无漏,四大金刚称四大力士。

神仙改名字当然还不够,寺院统改名,比如大相国寺就得改成大相国宫或大相国观;对和尚的称呼也得改,僧人改称德士,尼姑称女德,出家人身体发肤也是出之于父母,不准剃头,都必须蓄发戴帽;入寺后取的法号也不能叫了,废除,寺院里大家见面得称张德士王德士李女德杨女德。

帝国还对管理宗教的机构进行了改革,原来只是主管道教业务的左右街道箓院改为道德院,升级为主管全国宗教事务;而原来的僧箓司则改称德士司,隶属于道德院,算是降级合并。

此令一出,天下僧尼哗然,佛家改成这样,还能叫佛家?和尚还是和尚?虽非禁佛,但与禁佛无异。不仅佛教人士,当时的很多有识之士也公开表示了反对,后来的名将宗泽当时知登州,对帝国的宗教机构改革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态度,就被撤了职。而更多的寺院不忍心看着自己崇拜的佛祖神仙们被改得面目皆非,就把佛像埋藏了起来。1996年,在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遗址就发现了一个大型佛教造像窖藏,出土了二百余尊雕刻造像,从佛像题纪纪年上看,从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到北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包括了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北宋共500余年的佛像,考古学家推断埋佛的原因和当初林灵素推动的那场改佛运动有直接关系。

佛教都让林灵素给改了,那么像赵佶为了林道士将他的家乡温州升格为应道军节度那更是小菜一碟了。

就算权倾朝野的蔡太师,宦海生涯几度沉浮,也成为了林大师的手下败将。入宫之初林道士多少还给蔡太师一点面子,在九天神霄宫上给他留了一个位置,可时间一长,林道士得宠之甚蔡太师也看不下去了,两人的矛盾逐渐激化。林道士开始为他的老东家苏大胡子等人翻案,对皇帝赵佶说那帮元祐党人在天上皆位列仙班,职务比我还高,怎么可能是奸臣,据说还题诗一首:

苏黄不作文章客,管蔡反为社稷臣。三十年来无定论,不知奸党是何人?

徽宗时代新党专权,这样敢在公开场合为旧党翻案的,也就林灵素一人,此后蔡林二人关系更加恶化,反倒是蔡家的反骨仔蔡攸和林道士走得很近,二人联手,第四次搞倒蔡京和蔡绦。

一时间,林道士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遇神灭神,遇佛灭佛,好不威风。看着昔日的“苏门弟子”(当然还包括高俅)如此威风,难怪大宦官梁师成要在各种公开场合哭着喊着自己是苏大胡子的私生子,以一染苏门气息为荣。

林大师到了后来真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到了皇宫中,就算是遇到皇太子赵桓也不放在眼里了。

树敌太多,很快林道士就遭到报应了。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五月,大水犯开封,林大师奉旨登城施法退水,这次老天爷没给林大师面子,水一直不退。林大师水退不了,只能张口胡说什么太乙离宫,近年开封必有大难(当然,几年后林大师的乌鸦嘴真灵验了),皇帝得迁都。

虽然迷恋道教,但作为皇帝,迁都这种事不是儿戏,赵佶还是知道轻重的。此事后林大师在赵佶眼中的地位就降低了很多,此时皇太子也适时地参了林道士一本,朝中众臣也下坡羊子争着赶,纷纷出来弹劾他贬毁佛教,擅议迁都,赵佶只得打发这个在开封呼风唤雨了四年的神棍回家。

林灵素走了,他导演的这出闹剧则成为了整个帝国灭亡前的滑稽戏,让帝国的结局充满了黑色幽默。



林灵素只有一个,但在北宋帝国受宠的道士却绝不止一个。

修身养性长生不老、夜夜洞房金枪不倒、呼风唤雨法术变幻,道家的绝活对一个帝王来说是有足够的吸引力的。

对于北宋帝国的皇帝们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在1126年的冬天,对赵佶、赵桓父子来说,他们考虑的只有一件事:谁来帮他们退却第二次光临开封的金兵。

这一次,文无一身正气受百姓爱戴的李纲,武无身经百战的西军领袖种师道,他们还能靠谁?

怎么办?赵桓问兵部尚书兼同知枢密院孙傅,帝国的最后一位军事首脑。

孙尚书给皇帝指了两条出路。

一是求和,答应金人的一切要求,要钱给钱,要地给地。

其次……孙尚书压低了声音,说臣近来读丘浚的《感事诗》悟得天机,要解此次的开封之围,必要找到郭京、杨适、刘无忌三个道人。臣用心去寻,皇天不负苦心人,真让臣找到了。尤其那郭京,是一个道法无边的活神仙,能施六甲法,如果最后金人一定要战,由他率弟子出城迎敌,定能擒宗望、宗翰二贼而归。

赵桓的眼睛放出了希望的光,说上苍见怜,降此神仙佑我大宋,天不亡我也。

皇帝给孙部长放话了,两手都要抓,对郭大师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帮郭大师把队伍组织起来。

在朝廷的扶持下,不知从哪儿窜出来的“神仙”郭京在开封召集了七千七百七十七人的道士敢死队(大多为开封城里的无赖),整日在开封摇晃,却不参加支援激烈的攻防战。

孙部长几次追问郭大师,为何还不出城迎敌。

郭道长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支部队是要用来对金人做致命一击的,继续每日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最后孙部长找到郭大师,说守不下去了,开封只剩一两万守军,成败就看郭道长你的了。

郭京看了一眼孙傅,想问他你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最终没问,喝掉了葫芦里的最后一滴酒,说好,明日神兵出击。

那天是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闰十一月二十五日,围困开封的金兵发现开封宣化门城门大开,而守兵全部撤下了城墙(郭道长要求守兵全部下城不得偷窥大师作法)。

而凭他们的判断,认为是宋人守不下去了,要拼命和金人决一死战了,金人于是搭弓拔剑,阵分四翼,做好了与宋军决战的准备。

城中果然冲出了一支队伍,可是手中持的不是刀剑,而是拂尘。来到阵前左摇右舞,烧符念咒,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金人一时没回过神来,呆了一会,不知宋人演的是哪出戏,到后来回过神来,都笑了,说兄弟们,宋人欢迎我们入开封呢!那还等什么呢?冲吧!

不费吹灰之力,金兵就将这支队伍打得稀里哗啦,并顺势从宣化门杀了进去。

那位“神仙”郭京,早已不知逃窜到何方。

当时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堡,就这样被女真人的铁蹄踏破。

后世在提到北宋的沦陷时,大都叹气说帝国的皇帝当时选择了自杀。

那么赵佶、赵桓父子自杀前,选择穿的一件衣服,其实就是道袍。

第十二章双雄会

引子

宣和三年二月的杭州城,刺骨的不仅有冷风,还有那生生的杀气。

方腊站在城头,看着城下站在阵前的宋江。

方十三,皇上已经下诏取消了花石纲,天下已太平了,你降了吧,放兄弟们回家种田,你也能谋得功名,荫庇子孙。宋江的中气很足。

方腊笑了笑说,公明兄当初你的豪言壮志去哪儿了?他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书信,这可是半年前你写给我的书信,约好了我们兄弟一南一北痛击赵家皇帝,打到开封城,平分大宋江山,这么快就变成了赵家走狗。

宋江的黑脸浮过一丝看不见的红晕,说当初造反是因为官逼民反,现在圣上皇恩浩荡,招安吾等罪民,再不识时务,只有死路一条了。

方腊将目光放到了宋江身后的那百余好汉,声音提高了八度,说宋公明啊宋公明,你身后站着的可都是我平时敬仰的江湖英雄好汉,你就真忍心用兄弟们的血来染红你头顶的乌纱帽吗?

宋江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纵战死沙场又有何妨?

方腊狂笑,说原来名震江湖横行京东的及时雨宋江,不过此等货色。

他脸上杀气渐露,宝刀出鞘,说想吞我方腊,看你有这个胃口吗?来吧,让我也见识见识梁山好汉。

不知过了多久,宋江才从那惨烈的战事中回过神来,残阳如血,战马嘶鸣,满地尸籍。

满身是血、只看得见两只眼的李逵从死人堆里爬了过来,说大哥我们终于拿下了杭州城,方腊那厮已逃往富阳。

宋江问兄弟们伤亡如何?

李逵突然情绪失控,一头扎到了宋江怀中号啕大哭,说哥哥惨啊太惨了,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阵亡过半,秦明、徐宁、董平、刘唐、史进、索超、张顺、雷横、石秀、解家兄弟、阮小二、阮小五、张青、孙二娘、王英、扈三娘、时迁……全死了。

李逵每念出一个名字,宋江的心房便猛烈地颤抖一下,而牙根则酸到了极致。

李逵问哥哥啊,我们为什么要来这个鸟地方征什么方腊,你不是说接受朝廷招安后,兄弟们就可享受荣华富贵了吗?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宋江无语,其实他想告诉李逵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选择了那条路,就不能回头。

而他知道,今后在很长的时间里,每个夜晚伴随他的,是晁盖,是那一个个死在杭州城下的兄弟的幽灵。

最后他只能对李逵说兄弟一切都结束了,我们可以回家了。

属于梁山的时代结束了,属于宋江的时代也结束了。



作为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有无数的误国害民之举,最为人所诟病的是大征花石纲。

赵佶是艺术家,纵然身富四海家天下,他的娱乐方式还是相当有品位的——玩石头、赏花草。

领导的爱好做下属的很容易知晓,拍马屁也有了下手之处,于是蔡京等人就拍着胸脯说现在国库有钱,玩花石烧不了几个钱,天下的花草石木都生于荒野,也与民无争,皇上你放心玩。

于是,在二十余年时间里,赵佶兴建了明堂、保和殿、延福宫、万寿山、万岁山(艮岳)等庞大的皇家园林工程,其间集天下四海花竹奇石、极尽工艺之巧,园林山林茂密、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