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医女芳华 >

第194章

医女芳华-第194章

小说: 医女芳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为何独独对此事却这般记着,难道除了撒谎,你还知道些什么?”芳华走上前去,将卢婆子扶起来:“你先坐着,别折腾,我相信沈家大婶要找的是那幕后主使的,不仅仅是对你兴师问罪,你先将你知道的事情说出来,或许沈家大婶会看在你将功补过的份上,宽恕了你也未知。”

    沈家大娘盯着卢婆子看了半日,咬着牙说了一句:“你且说来听听,若是你说的是真话能帮我找出那幕后主使,我便宽宥了你。”

    芳华提醒得是,现在不是跟这看门婆子纠结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是要从她嘴里挖出些话来,能帮助他们去寻找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幕后主使。

    “我为何这般记在心中,是因着我看见了……”卢婆子的脸色依旧是一片苍白,带着些惊慌:“那日未时,有几个人朝角门走了过来。”

    那一日,卢婆子正端了条小杌子坐在门口,伸了伸腿,看着院墙那边一排桃花树上飞下片片花瓣,笑得心满意足。

    刚刚才得了块二两的银子,又能缓解下家里的压力了,为了给老幺娶亲,她省吃俭用的把持着家里的开支用度,老大和老二都已经不满了:“凭啥为了给三弟娶亲就要我们半个月看不到肉?”

    她的老三是个没用的,天生就左腿短了几分,而且时常生病,有时虚弱得站都站不起来。卢婆子对于自己这个老幺,心里是十分疼爱的,总觉得是自己没有将他养好才成了这般模样,故此想要多多补偿他,可是没有姑娘愿意嫁她那老幺,直到二十五了,才有个媒婆来说亲,有个人家愿意将女儿嫁过来,不过要二十两银子做聘礼。

    这二十两银子对于那些富贵人家不算什么事,不过是多添两件衣裳罢了,可对于卢婆子来说却是一桩大难事,她虽在高国公府做下人,可却是个粗使婆子,捞不到什么油水,家里还有这么多张嘴要吃饭,老大老二在外头挣的钱都收得严严实实,没有谁愿意主动交一些给她,总得她三催四请的,才不情愿的拿出点碎银子来。

    为了老幺的亲事,她已经攒了好几年,二十两银子勉勉强强够凑合,可是用完了手头就没什么银子了,故此卢婆子开始节俭家里的开支,又引得老大老二不满,真是愁得她脑袋都大了。

    没想到今日天上掉了银子下来,卢婆子攥了银子在手中,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脚步声沙沙响起,那边小径上走来了几个人,卢婆子一愣,这些人好像都没怎么见过,瞧着像是下人,可穿着的衣裳也不是高国公府里发下来的。

    来人是几个穿着蓝灰色衣裳的汉子,几人还拥簇着一个女子,看那打扮应该是个丫鬟,那丫鬟背上负着另外一名女子,苍白着一张脸,双眼紧闭。

    “我们家小姐忽然生了急病,要送她回府请大夫过来瞧瞧。”一个人奔到她面前,朝她手心里塞了个小银锞子:“还请妈妈行个方便。”

    高国公府今日办桃花宴,卢婆子知道得很清楚,这园中来了陌生脸孔也不足为奇,更何况还拿了银子,她点头笑着道:“那赶紧去请大夫罢。”

    站起身来,从腰间掏出了钥匙来将角门打开,那几个汉子飞快的从角门过去了,那个丫鬟背着小姐吃力的朝前走,经过她身边时,伸手拉了拉她的手,眼中出现了一抹乞求的目光。卢婆子见着她那模样,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她要作甚,旁边一个汉子赶了上来,呵斥一声:“小姐都病成这样了,你还只顾着贪玩?还想留在高国公府不想回去不成?”

    那丫鬟被他这一呵斥,全身发抖,什么话都说不出来,苍白着一张脸,被那汉子扭着胳膊走过角门,就在过去的时候,她抓着门槛扭了下,回头冲着卢婆子喊了一句:“大婶,救救……”

    话还没说完,两个汉子将她架着拖着走了,塞银锞子给卢婆子的折了回来朝她笑了笑:“府中的懒货不听话,你不必惊讶。”

    卢婆子站在那里没敢吭声,等着那汉子转身,她赶紧追了过去,仔细打量了下那位小姐,一抹刺眼的光亮射了过来,只将她的眼睛耀花了,卢婆子擦了擦眼,再朝那边看了过去,忽然间心便凉了。

    这位小姐的穿着打扮,不正跟先前那来塞银子的丫鬟说的一模一样?

    不是说和一位年轻公子走了吗?为何会是背着走了出去的?而且看上去一副不省人事的样子,莫非……卢婆子的心提了起来,贴着角门朝那边探头看了过去,就见院墙外边停着一辆马车,几个人将那小姐塞到车上,不多时,那马车就缓缓的走开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卢婆子只觉一头雾水,手里握着那两块银子,一颗心忐忑不安,要不要去告诉主子出了事儿?可里边的人没闹,自己却跑去说出了大事,这不是在丢国公府的脸?更别提到时候这罪名会落到自己头上来——你怎么就把人放走了呢,玩忽职守,这样的人还能用么?

    自己不能丢了这份事情,家里头还等着这里的月例银子来买米买菜哪,卢婆子想了许久,最终将银子藏了起来,慢慢坐回到小杌子上头。

    “后来,我听说楮国公府有位小姐暴毙了,我……”卢婆子的眼泪唰唰的流了下来:“我一直在懊悔,若是那日我不这么自私,赶紧去找了人说这事情,或者小姐也不会死……天可怜见的,这事情折腾了我多少年!好在小姐没死,我也算是安心了!”

正文 276||%#&276

    屋子外边阳光灿烂,天窗上有一线阳光漏了下来,正照在褚二夫人的脸上,温暖的颜色衬得她的肌肤有些透明的苍白,就如那细致的白瓷一般,胎底上多了一分白,只是那白瓷隐约透着点微粉,而现在褚二夫人的脸上却带着点黄。

    门帘儿一动,上头绣着的牡丹花也跟着动了起来,绿色的叶片顷刻间将一朵粉色的牡丹花盖住了一半,花朵旁边的蝴蝶蜜蜂也不见了踪影,被那打门帘子的丫鬟攥着,嗡嗡嗡的只是飞不出来。

    “母亲。”褚昭涵与褚昭莹两人齐步走到了褚二夫人身边,每人拉住褚二夫人一只手:“母亲又在胡思乱想了。”

    “母亲怎么是胡思乱想?”褚二夫人望了望站在两旁的女儿,声音里充满了一种悲戚:“我昨晚做梦看到了你们兄长,他全身是血的站在那里看着我,神色惊怖,看得我心中异常难受,登时便姓转过来。唉……他这么多日没得消息,我只恐他是出了什么事,半夜里头托梦于我……”说到此处,褚二夫人已经是涕泪如雨,哽咽得没办法再说下去。

    褚昭莹有几分心急,扑到了褚二夫人身上:“母亲,你快莫要这般想,哥哥哪里会有什么事儿呢,你千万别要自己吓唬自己了。”

    褚二夫人双眼无神,枯涩得就像一片秋日的落叶。

    “母亲,你快别心慌,大哥肯定没事,刚刚听梨花说,去找个人测字卜吉凶,定然会得个准信儿呢。”褚昭涵轻言细语的安慰着褚二夫人:“府中的人都在尽力寻找大哥,说不定明日便找到了。”

    “府中的人?”褚昭莹轻轻哼了一声:“若是靠着他们,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呢。”

    “莹儿,别乱说,还会有谁怨不得你大哥好不成?”褚二夫人慌忙捏紧了她的手:“咱们不要凡事便往牛角尖里头钻。”

    褚昭莹看了褚二夫人一眼,欲言又止。

    跟自己母亲说这些话,她总是不爱听,也不愿意相信,只怕是昔日在外祖家中做闺女时,家中一团和气,没有那利害冲突,总是想着只要是一家人,便是相亲相爱,哪有什么利害冲突,即便是有些小打小闹,也不过是带手就能过场的事。

    褚二夫人出身并不高贵,乃是国子监五经博士吴承业的女儿,闺名唤作吴蕙莘。

    昔时褚二老爷在国子监里念书,正是吴承业授课,期间跟着同学去给老师拜节时,遇到了吴家小姐。也是姻缘前定,褚二老爷只见了吴小姐一面,便对她格外倾心,不顾一切要娶她为妻。

    那时候褚老太君上头还有个婆婆,尽管褚老太君百般不愿意,可禁不住她那婆婆心痛孙子,见褚二老爷因着家里不答允他的亲事,身子日益消瘦,心里难受,最后干脆做了主,让褚二老爷娶了吴小姐。

    就这样,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只是褚老太君心里一万个不满意,自己的儿媳妇怎么能是这样的人家出身,五经博士,不过是从八品而已,几乎不入流,吴小姐如何配得上国公府这般门第!

    褚二夫人在家做闺女的时候,家中只有一个兄长,兄妹关系十分好,亲密无间,父母对于两人也是平等相待,并无更宠男子看轻女儿家一些,故此吴小姐习惯了家里这种一团和气,只觉得旁人家跟自己娘家都是一般无二,等及嫁入褚国公府,见着周围的人都是一副笑脸,热情得很,心中自是欢喜,京中都说褚国公府和睦无间,果然如是。

    当然,国公府也有一个人让褚二夫人觉得有些不对付,那便是她的婆婆褚老太君。

    昔时老祖宗在,褚老太君还不敢太显露出对媳妇的不满,等及老祖宗过世,褚老太君多年媳妇熬成婆,总算是到了自己想怎么样便怎么样的时候,于是对于褚二夫人,自然脸色便有些不好看。

    褚二夫人心中自然知道原委,可又能耐几何?只能小心侍奉着婆婆,只愿她不要过于计较才好。

    褚老太君表面上对这儿媳妇还是客客气气,只是暗地里却总喜欢给她添堵,比方说给褚二老爷房里塞人:“老二到现在还只一个阿钺,这可怎么成?这事儿本来不该我做,你要主动挑几个合适的人出来伺候着老二,好让咱们褚国公府人丁兴旺,可我心里思量着,你出身小户人家,也不知道这高门大户里头的规矩,那我就越俎代庖给你将这事给办了,你千万别要在心里恼了我。”

    她的声音又冷又硬,没有一丝温情,可那几句话说得褚二夫人无言以对,一个不字也说不出口,只能默默的低头,领了那两个打扮得跟花朵儿似的丫头回去。

    好在褚二老爷并未违背当日许下的诺言,那两个丫头,他一个也没有收用,只是将他们留着做了前院的粗使丫头,就连后院的门没有跨进过一步。

    为了这件事,褚二夫人心中对褚老太君颇有怨怼,只是却不敢出声,回到娘家诉苦,她母亲劝慰她道:“这大户人家里的男人三妻四妾不是常事?你婆婆这样做,京城里绝不会有人说她做错了什么,只会讥讽你不懂规矩,连通房丫头都不给女婿放一个呢。既然女婿没那份心思,你也可以不用再想了,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家和万事兴,怎么着也该欢欢喜喜的过日子呢。”

    褚二夫人的娘家全靠着褚国公府才开始有了起色,她父亲由五经博士擢升成了正六品的司业,现在眼睛正盯着那祭酒的位置不放,哪里敢来得罪褚老太君,女儿吃点亏也没有什么大事,再说男人这三妻四妾也是常事,更何况女婿没有收用,这又有什么好堵心的呢。

    吴司业在褚二夫人回府的时候,特地还谆谆叮嘱:“蕙莘,你须明白,吃亏是福,你越是吃亏,越是在给自己攒福气,更何况那褚国公府,钟鸣鼎食簪缨世家,都是明白人,哪里还会有婆婆故意来压着媳妇的,你这可是年纪越长,越不懂这世事了?凡事都要往好里头想,我素日都是这般教你的,如何进了褚国公府才几年,就变了思想?定然是被一些小家子的奴婢们给带着上了歪路,我吴承业的女儿,可不是这样拎不清的。”

    父母都好好的将褚二夫人说道了一番,褚二夫人自己仔细想想,觉得他们说得颇有道理,自己本不该这般与婆婆去置气,只能按着孝道,好好侍奉着她才是。

    这样日积月累的下来,褚二夫人对于褚老太君的偏心,竟然视若不见,总觉得无论婆婆做了些什么,都是应该的,对于婆婆的挑剔,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必要去想得太多,忍气吞声的也就过了。

    褚二夫人有三个孩子,老大褚昭钺乃是褚国公府的长公子,另外还有两个女儿,在小姐里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其中褚昭涵跟褚二夫人的性子特别像,十分软糯胆小,每逢遇上了什么事情,便慌忙躲到一旁,不敢出声,而老三褚昭莹,也不知道是随了谁,格外泼辣,嘴巴跟刀子一般,有时候说出的话直直扎到人的心窝子里去,褚二夫人劝过她许多回,做女儿要有做女儿的样子,要温柔敦厚,只是收效甚微。

    “母亲,这测字之说,也未必见得准,还真的跟着他测出来的方位,不去寻别的地方不成?我瞧着不如多派几个人,细细寻访大哥的下落,到京城之外各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