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防化兵的故事 >

第24章

防化兵的故事-第24章

小说: 防化兵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吉林理发速度快,理出的发型也好,让大家开了眼界,不到1个小时,就理完了6个人,刘兴国在一旁帮忙做各项准备工作,一边做还一边不停地说:“解放军同志,今天我是义务帮你的忙,不图报酬,但有空你也教一下我理发的技术行吗?”
  “想学理发是好事呀,一会我给你留个通信方式,有空来找我,包教包会,包你满意。”肖吉林一边理着发,一边愉快地答应高个青年的学习要求。
  看热闹的人把理发摊点围了个严严实实,排队等待理发的人也越来越多,不一会儿,把附近的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也吸引到这边来了。
  这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要问这次活动最终效果如何,第二天中午,指导员把肖吉林叫到了连部,递给肖吉林一份当地的报纸,其中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年青战士手艺如何,理发排队彰显奇效》,并登出了一幅肖吉林给人理发,旁边众人排队等候的照片。
         

  ☆、18、 天公数月不下雨  军民携手抗旱

  4月的天气本应该是细雨蒙蒙,春暖花开的季节,但今年的气候却极不正常:开春后几乎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雨。
  这种少雨的气候对北方的沙土地来说,干旱就显得更为严重:一有风吹,地面上的沙土就漫天飞扬,厚厚的一层沙土直接盖住了麦苗;大大小小的水塘里,水位明显下降,不少的河流甚至一眼可以看见裸露出来的河床;虽然连接黄河闸口有一条多年前开发的人工河渠,但由于年代已久,用于灌溉农田的河水几乎断流;沙土的沉淀,使得河床与地面的高度相差无几,即使开闸放水,水也会向四处扩散,灌溉不了远处的农田。
  人畜生存离不开水、地里的庄稼也离不开水。
  为了当地百姓和生产和生活,地方政府采用了多种节水措施,拨出专款抗旱,想方设法打井、挖沟引流,最大限度地利用附近水库的水来灌溉农田,但效果十分有限,抗早成了地方政府十万火急的事情。
  靠着黄河没水用,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可要把黄河的水引到农田来,尤其是将其引到远离黄河岸边的农田来,其工作量太大,等待的时间太长。远水不救近火,怎么办?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子弟兵!危难时刻,地方政府想到了解放军。
  面对严重旱情,直属队首长根据当地政府的请求及野战军首长的指示,立即成立了抗旱指挥部,副参谋长亲自挂帅。
  此项工作拟派出包括防化连在内的几乎所有能动用的官兵立即奔赴抗旱第一线。主要工作是疏通人工河床,引黄河水救急。
  司令部作训处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当天就制定出了行动方案,计划用18天时间完成河渠拓宽任务,尽早让河水灌入农田。
  直属队首长对这个行动方案并不满意:工作时间太长,当前抗旱情况紧急,能争取早一天将黄河的水引入农田,群众的生产、生活就少受一天影响,方案要重新进行调整。
  作训处经过反复计算和方案修改,最终决定用不超过15天的时间,将黄河的水引入农田,尽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影响。
  需要疏通的河床源头在黄河岸边,距离营区约20公里。
  接到命令的第二天上午09:00,满载抗旱人员、工具、生活用具的车队浩浩荡荡地开出营区,驶入抗旱现场。
  防化连驻扎的营地离黄河大堤约200米距离。
  堤下,种植着不少的杨树,一片一片的,郁郁葱葱。虽然是干旱季节,但靠近黄河大堤,因为得天独厚的原因,植物生长茂盛,周围的大、小水塘还可以看到不少的积水。
  到达指定地域后,连长立即去指挥部报到并受领任务。
  指导员带着3位排长在准备扎营的地方勘察地形,确定扎营方案。其他人员则在原地休息待命。
  文书传达连部的命令:人员不得走远,20分钟后集合。
  战士们放下身上的背包和生活用品,在营地周边好奇地走动。
  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几千年来她哺育着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被称做“母亲河”,大家对黄河充满了好奇和期盼。今天终于来到了黄河大堤,能一睹黄河的风采,让战士们格外兴奋。
  一些没见过黄河的新兵不约而同地跑到大堤上欣赏美丽的风景;喜欢凑热闹的肖吉林自然不会错过早点目睹黄河风采的机会,拉着憨老张随新兵们一起冲上了大堤。
  大堤高出地面8、9米。站在大堤上向回看,不仅可以看到堤下郁郁葱葱的树木顶部,还能看到远处城市的轮廓;大堤内,河床很宽,但水位不高,很长的岸边都是黄沙裸露,中间部分的水流看起来很大,但水流并不湍急。
  不知谁发现了一个可以下到堤内的小道,大家立即冲向河床,找了一个可以摸着水的地方,洗手、洗脸,与黄河水来了一个亲密接触。
  “你们怎么想到用黄河的水洗脸,没听说过一句词叫作‘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吗’?”随后赶来的憨老张笑着说。
  “为什么?”同班新兵魏安不解地问。
  “因为黄河的水流经黄土高原,带入大量泥沙,水的含沙量高,河水浑浊不清,用黄河水洗脸,当然洗不干净。”憨老张解释说
  “我们还是上到大堤上去看风景吧,那里地势高,视界也开阔,而且人也多,热闹。”肖吉林建议说。
  “说得不错,关键是能看见大堤下的情况,连队要集合我们也能看得见。”憨老张赞同地说。
  “走呀,上大堤上去。”肖吉林向堤下的人群说道,并带头向堤上冲去。
  “盼了多久,想了多久,今日终于见到了黄河闸口。”78年的新兵江鑫此时正站在大堤上,望着黄河发出一声感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赵方受其影响也大声地背诵起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片段。
  “不到黄河不死心,我今天终于见到了真正的黄河!”面对黄河,魏安也大声地抒情。
  “你知道‘不到黄河不死心’这句话的前一半内容是什么吗?”憨老张问。
  “什么内容?不知道。”魏安想了想,还真没注意过这句话的前一句内容。
  “这句话的完整说法应该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憨老张继续说。
  “你这人怎么搞的,别人高兴的时候,你尽泼凉水,扫人家的兴。”刘华不客气地说。
  “这怎么是扫兴呢,这就是一个成语意思的完整表达。”憨老张认真地解释。
  “得了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看你和刘兴国在一个班,相处了一年多时间,别的本事没学会,却学会了拿人取笑开心的本事!”刘华自以为是的说。
  “冤枉呀,看来我今天真的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抄写词典的工程派出了用场,憨老张很自然地就蹦出一条成语来。
  “怎么就洗不清了,我们都是讲理的人,有什么话只管说,说得有理没理,大家自然会分析。有句话说得好,‘有理走偏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刘华煞有其事地说。
  “咳,无知真可怕,无知还自以为是的人更可怕,无知还要教训别人的人就更更更可怕了!”肖吉林站在一旁面对黄河大声长叹。
  “肖吉林,你什么意思?这是在说我无知吗?我怎么就无知了,你怎么什么事都向着憨老张呢?”虽然没有对着刘华说话,但肖吉林的话语此时冒出,谁都知道矛头所指。
  “你也别生气,你知道吗,刚才说的这两句成语看似简单,可里面都包含有典故。‘三日不见须刮目相看’,现在憨老张文化水平真是见长,我都快跟不上了,要不请憨老张给我们说说其中的典故如何?”肖吉林没做过多的解释,却十分巧妙地转移了话题。
  “肖吉林,你别拿我开心好不好,我只是知道成语的大概意思,细说典故那是你的专长。”憨老张赶紧拒绝。
  “别谦虚呀,你们大家说,请他讲一个好不好?”肖吉林鼓动大家。
  “好!”周围人一片赞成。
  “你们听,班长好象在喊我们集合呢。”憨老张突然说,“快,快,是叫我们,赶紧跑!”憨老张找着个理由,带头向堤下跑去。
  憨老张还真不是找由头,果然是队伍要集合了。大家迅速跑下大堤,按队列顺序找到相应的位置站好,2排长将队伍整理完毕,指导员简单介绍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然后宣布任务:“下面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搭设宿营帐蓬:按照一个排2个,连部1个,炊事班1个的标准,共搭设8个帐篷。在营地的两头,还要建二个简易厕所。
  解散后1排、2排各抽1个班搭设2个临时厕所,3排抽1个班帮炊事班搭帐蓬;炊事班抓紧时间做饭,中午12:00准时开饭。”指导员宣布完毕,各排抓紧时间开始落实。
  1排长将本排战士们带到准备搭设帐蓬的现场,提出了几项要求后就对工作进行了简单分工:1班和3班负责搭设2顶帐蓬,2班负责建临时厕所。
  排长将工作安排完毕,交待1班长几句后就带着2班人员拿着工具去建临时厕所了。
  搭设帐篷在连队是一个熟练工作。1班长立即指挥大家首先用铁锹铲出两块约10*10米的平地,因是沙土地质,不一会功夫,场地全部清理完毕。然后众人一起连接撑杆、系绳子、打铁钉,2个帐蓬很快就搭好了。
  1班全部和2班一部分人住一个帐蓬,2班剩下的人和3班全部住另一个帐蓬。大家将床板按平时队列顺序一个挨一个地排开,排长在第一个,然后再把背包解开、铺好,东西放置到位,一切安排妥当。
  此时连长也从指挥部开会回来了。
  12:00,炊事班的饭菜好了,连值日员吹响了吃饭的口哨,大家打好饭菜,以班为单位围成一个圆圈,抓紧时间吃着香喷喷的午饭。
  “今天的菜可真不错,好久没吃到这么香的回锅肉了。可油水这么厚,洗碗的水却很少,这可怎么好。”吃过饭,洗碗成了问题,大家开始四处找水洗碗。
  “找什么水源呀,你们看我的。”肖吉林喊住几个新兵说:“这里有现成的沙子,把筷子在沙土里插几下;抓起一把沙,把碗、盘擦一擦,餐具就干干净净的了。”肖吉林一边说,一边演示。
  “嗬,确实是干净了,但应该不卫生吧。”大家看了后,觉得效果确实不错,但也有人提出了异议。
  “如果不放心。晚上吃饭前,再用少量清水洗一下。水不用很多,这样餐具用起来心里也舒服了,还有什么问题吗?”肖吉林得意地说。
  “这方法还真不错,而且手上、碗上完全没有油污,你小子点子就是多。晚饭时让炊事班提前准备好一桶干净水,一个水瓢,每人将碗简单地洗一下,就可以盛饭了,好!”不知何时,连长也围了过来,对肖吉林的方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13:00,全连集合,大家带着铁锹、十字镐、扁担、铁桶、竹筐等工具,排着队,唱着歌,在连长的带领下,直奔抗旱现场。
  抗旱的工地离临时驻地不远,10分钟左右就能走到。
  虽然部队还没有全部就位,但工地上早已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五颜六色的彩旗插在沿河两岸,一眼望去,格外壮观;通信分队的动作真快,已经把高音喇叭从指挥部广播站沿河岸线接到了工地现场,此时高音喇叭已开始播放欢快的音乐。
  河床两边,指挥部已提前用白石灰画上了醒目的直线。为了保证开挖河床的平直,隔几十米还打了一个木桩,供大家随时校正现场作业面的平整;
  连长站在河边开始介绍任务:“这里就是我们作业的现场。与我们相邻的部队:左边是侦察连,右边是警卫连。衔接的界限有一个明显的木桩标志;我们的任务是清理、拓宽300米长的河道。这个河床约20…30米宽,除了河床中心有一点水外,基本上都是干土。我们要把河床加宽到30米,并向下挖土约2米。大家可以看到,河床的上面一层基本是沙土,很好挖,但河床下面和中间部分可能有淤泥,清除的任务较重,尤其是河床中间,不仅有淤泥,有的地方还有水。
  为了按时完成直属队首长下达的任务,我们将作息时间进行了调整:每天早上6:00起床吃饭, 6:50出工,18:20收班。下面就正式开工。”连长说完手一挥,带着大家直奔河床而去。
  多个连队同时展开在一条河床上抗旱,大家你追我赶,工地上热火朝天,指战员们冒着初春的寒意,穿着单衣单裤,奋战在工地上:为了提高效率,挖土、挑土轮班进行;力气大的是一人挑两小框,力气稍小的是两人抬一大桶。
  连长、指导员及各位排长,分别带着一部分人,挽着裤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