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校长法则 >

第21章

校长法则-第21章

小说: 校长法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一民点了点头,转对看向任成发,任成发说道:“今年党员活动开展少,的确应该组织一些活动,我建议开一次党员会,这周末吧,统一思想是必要的,很多党员对支部也有意见,说缴了党费,一次活动都没搞。”

    杨一民暗骂任成发是老狐狸,因为他将杨一民的话题一下子转移到另外的地方,那样的会,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开开会,再吃顿饭,最后学校老师还会不满。

    但话又不能这样说,得将主题绕回来,杨一民说道:“这个想法不错,这样吧,周末开展活动,但问题今天就提出,先让大家结合本期各自在学校管理、教学、包括本次灾害事件的表现进行自查,周末进行有目的性的讨论,到时再针对学校的主要问题进行互查,找出解决办法。”

    任成发终于闻到一点杨一民今天支委会的气息了,他脸色一下子变冷,“现在学校情况很正常啊,我认为大家很团结,这样做不是破坏学校很好的团结局面吗,与文化大革命那一套有何不同。”

    杨一民脸色也变得严肃,这仗迟早要打,说道:“任校长,我们是支委,每一个人的话都是应该有一定觉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光荣传统,怎么能与文化大革命联系起来呢,而且我也明确说,我们的党员同志,在很多方面不如群众,这一点从我们支委自己就要开始自查,今天的话,如果我说得不对,我欢迎批评,但我希望大家站在党的事业,站在学校的发展的立场上来说话,现在学校想解决学生住宿问题这样一件简单事情都推动不走,这种情况正常吗?”

    杨一民不客气地直指任成发。

    “杨一民,你绕了这样大一个圈子,不就是说我吗?对,我那间房子的确无法腾,因为我的东西无法堆放,这点杜强问过我,我也说过。”

【037】局长检查

    “任校长,这不是我绕圈子,而是学校的确有这个必要,五六年了,学校成绩全县倒数、这次受灾,反映出我们管理上的很多问题,不仅是你那间房子的问题,还有其他很多问题,都需要大家去找,找问题,找办法解决。”

    刘主任小心地问,“杨校长,我认为学校哪些问题需要改?”

    “奖金分配问题、各职能处室的考核问题,干部待遇问题都要考虑,房子问题只是其中很小一个具体细节,今天的会并不是针对这一个问题的,而是更多的问题,我希望大家要把眼光看远点。”

    任成发说道:“学校住房安排本来就有不合理的地方,以前也有人占着不让,大家都不好说,现在学生不是没有住处,为啥一定要让腾出来呢,我不是不想搬,真的东西没法放。”任成发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

    杨一民想了想,说道:“学生现在住在教室人太多,相当危险,这点周一大家都看了,对于学校房子安排不合理的问题,这件事不难,所有房子我们从这个月开始收租金,另外如果真的有老师东西没有放的地方,学校在操场边围一个杂物室,先放在里面。”

    任成发叹了口气,说道:“算了,也别收租金了,到时学校老师知道了还不把我骂死,我明天就腾,我到街上找个房子就行了。”

    见任成发改了口气,杨一民说道:“任校长,其实你和刘主任在学校很多年了,可以说是石门中学的元老,我们大家一起,发奋图强,把学校搞好,大家有一天能以自己是石门中学的老师、学生而自豪多好,让大家都能扬眉吐气。”

    “说是这样说,杨校长,这么多年了,能把大家心聚集在一起,真正做到公平,不为已利的校长我真的没遇到。”任成发叹气说道。

    “任校长,刘主任,要不我们一起试试,你们监督我,我们三个支委,就是石门中学的领导者,我们一起努力。”

    看着杨一民真诚的目光,任成发和刘主任身不由己地点了点头。杨一民知道,今天这次支委会,比预想的效果可能还要好,从任成发和刘主任的思想中,应该还是有让学校振兴的希望,只是过分看重自己的利益了,而在学校之中,其实没多大利益的,一年的总奖金也不过两仟多,会有多大差距呢。

    会议结束,任成发就到总务处登记退房,其他老师本来就是看任成发不退所以不退的,此时见任成发退了房,杜强再去找人,六间房的老师都作了登记。

    星期五上午,杨一民突然接到局办公室黄明短信,李局长上午会赶到学校来查看灾情和学校灾后恢复工作。

    杨一民马上发短信问,随同有哪些人,办公室回道有分管财务工作的胡副局长、黄明和负责摄像的蒋元华,估计李局长还得到石门小学去。

    杨一民马上打电话给任成达,让他精心准备十个人左右的一桌菜,然后让马主任通知全休教师、学生穿上金瑞公司捐的衣服,并让他准备几个红包。

    李局长应该也走得很早,上午十一点多就到了学校,此时教师腾出来的六间房已将初三重点班的学生安排入住,所以学生住宿条件大为改观。

    李局长并不急,他将学校的各个地方认真看了一遍,杨一民让叶雯雯进行学校情况介绍,自己陪同大家,这样自己就会显得从容,而且有很多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自己的领导决策,通过叶雯雯的嘴就变得很自然。

    深入教师、学生,深入食堂、寝室,硬件条件真的不行,但灾后的恢复却有很多故事,所以很有看头,看的过程中,李局长并没有多说,直到结束,李局长决定召开现场会。

    会上他给予了学校高度肯定,再三说明这是学校领导努力工作的最好体现,要求大家继续努力,做好后一步工作,同时要求学校要注重人性化管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会上没有表扬杨一民一句,这让杨一民有点奇怪,但也不好多问,会议结束,杨一民一起和早已在学校门口等待的石门小学的正副校长一起赶往任成达家吃午饭。

    办公室主任黄明很没想到杨一民安排以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农家吃饭,脸色很不好看,拉着杨一民走到一边,说道:“杨校长,你怎么安排到这里啊,上次不是给你拨了钱的吗?”

    “黄主任,你放心,李局长开会没表扬我,可能等会为这事会表扬我的。”杨一民对自己的安排很有信心。

    李局长看着不起眼的农家小院,的确很诧异,大家坐上桌,一看桌上的菜,李局长果然高兴,杨一民问:“李局,你还喝得惯石门的玉米酒不?”

    “当然行,今天喝点,不过下午还要到小学去,少喝点。”

    菜只吃了几分钟,李局长就发话,“杨一民,你今天安排吃饭的地方不错,这菜很好吃,环境很好,比县城边的农家乐感觉温馨多了。”

    看见李局长放开了,大家话也多了,酒也多了,任成发作为和李局长以前的老同事,自然要多喝几杯,后来李局长将杨一民喊过去,说道:“一民,以后你有事要多向任校长学习,他是石门中学的元老,知根知底,有些无法解决的事任校长一句话就行了,任校长,你以后多担待一些,年轻人比较容易冲动,但也正是这种冲动,才能推动学校工作啊,我和你都希望石门中学能有辉煌的一天,现在就看这小子了。”

    杨一民敬了很多酒,看到胡局长离开桌子上卫生间,他也离开,待胡局长出来的时候将早已准备好的红包递了过去,对方略一诧异,但没有推辞,将红包放入包中,说道:“小杨,谢谢了,好好干,有啥需要帮助的多联系。”

    两人略一说话,杨一民送他到桌上,他又趁着与黄明喝酒的时候,说道:“黄主任,我预备了一点东西,我们过去看一下。”

    黄明点点头,两人来到另外一间屋,杨一民拿出两个红包,说道:“黄主任,我代表学校和自己感谢你和李局对学校的关心,这是一点心意,请你转交给李局。”

    石门的特产,现在还不是送的时候,而钱,却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但石门中学很穷,拿不出来钱的,领导多批这部分钱的作用,就看校长怎样去理解了,理解对了,领导高兴,以后继续,理解错了,不仅不会给你批经费,而且确实需要的也不可能给你多批一分。

    红包一个是黄明的一个是李局长的,这是林娟告诉杨一民的,作为一把手,李兴辉很注意红包的问题,所以所有红包都由黄明接手,黄明转交,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问题,当然,黄明是没有胆量不给李兴辉的,李兴辉的眼光,黄明无法也不敢隐瞒任何情况。

    杨一民还给蒋元华封了个红包,这一点是蒋元华没想到的,杨一民觉得蒋远华经常和李局长在一起,李兴辉对自己到底如何他应该最清楚,再说自己也是他帮推荐的,所以也应该感谢。

    送了红包,杨一民问蒋元华:“李局今天是啥意思啊,开会时我觉得很平淡。”

    “你啊,与李局接触少,这还不知道,刚才喝酒的时候你还没听出来,他叫你一民,叫你小子,用的是最亲切的称呼,叫任成发是任校长,你没听出这两者的差异?在学校会上没有突出你,是保护你,以免还没站稳就受伤,任成发的为人,他是清楚的。”

    杨一民这才想通这件事,看来一把手的心思真还得好好学习,自己还真没想这样多。

【038】人事安排

    和林娟在一起让杨一民从精神到身体彻底放松,两人相互关心却从不问对方的私人生活,林娟对杨一民更是照顾有加,让杨一民享受到从未有过的欢娱的同时将自己任园长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杨一民,其实与其说是一种经验,更是一种规则,你得按这样的方式去办,你不能另类,不然你就会被这一个圈子排斥在外。

    有些杨一民是体会到了,还有很多林娟也只提了提,毕竟时间太短,林娟都是找紧要的说,杨一民说了自己的办法,林娟总体还是满意的,而且赞扬他有悟性。

    不过杨一民高满的洪水被泄去后,在这方面显得就没有那样过分的紧迫,而近几天比较忙,也没找李小萍聊聊天,毕竟过后两人应该达成某种默契,杨一民见了李小萍几次看见她的眼光不敢直视他,脸也略略红了,这样显然不好,要是有人注意到此事,会有很多猜想的,而且李小萍心里不平静也会影响工作和家里,杨一民在下午送走李局长之后打算安排几位老师的个别谈话,其中就有李小萍。

    今天李局长在与杨一民的个别交流时透露了两个信息,一是在杨一民说起重修学生宿舍的时候,他提示,学校结构将会有一定的调整,明年统一考虑,这让杨一民吃了一惊,这就意味着以后初中和小学可能会合二为一,这里面一定会有校长位置之争,当然,或许会有一种折中的解决办法,但竞争是肯定的;第二件事就是对人员的考虑,教育局可能在明年出台关于学校领导任职年龄的一个内部控制文件,这件事极有可能对杨一民有好处,任成发五十多了,文件一出,他就可能会退下来。

    这两个信息都是在个人交谈的时候说的,所以其他人并不知道,谈这些,杨一民觉得李局长对自己还是挺信任的。

    在权力之争中,杨一民没有经验,但却知道那很重要,十多天的听课和与教师的交流,各种问题和矛盾逐渐显现出来,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团结一批有能力有冲劲的人,但又不能将教师队伍人为地划成几个部分,那样会从自己的决策上给其他一部分人带来怨恨。

    于是杨一民打算尽快进行完个人谈话,将自己的人扶起来,这是开学不久行政会自己的承诺,是兑现的时候了。

    教务处主任刘志明年龄比较大,要让他想法将教学质量提高那是不可能的,但他的位置暂时是无法调整,对于杨一民快出成绩、出好成绩的想法是背道的,其他处室只要调动了积极性,应该能搞好管理。

    在人员上,学校老师个人利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奖金分配,一是各类评比和职称利益问题,其中职称问题主要集中在年龄大的老师身上,他们总体教学质量不很高,但在这些问题上却很看重,年轻人的想法也差异很大,向钱看的观点越来越重,懒散的情绪很重。

    如果在人员安排上单纯地考虑年轻人,这些中年以上的人就会迅速集中在任成发的身边,来反对自己,最后自己就会不得不让步,过分地考虑年龄大一些的老师,学校就会没了动力,新的管理理念和教学观念就很难贯彻,自己根本无法推进改革措施。

    与其到时让步,不如现在就让步,杨一民决定在人事安排上分成两条线,将教研组长让年龄大、近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