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校长法则 >

第127章

校长法则-第127章

小说: 校长法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的话你可以考虑一下,或许你们可以注意一下,这样也可以保护一下病人是不是。”

    杨一民看了看表情已稍微缓和的田甜,“美女,或许你注意了,还是一个创新呢,你挣了奖金还得感谢感谢我,不过,你也可以留意一下,是不是有些东西你平时没注意到,我觉得你和我说得来,我才说这些,不代表学校哈。”杨一民笑着声音变得小声了。

    田甜表情复杂,的确,她真没想到这个问题,但杨一民所提的,似乎又真的有点问题,她倒是暗暗想认真注意此事。

    “行啦,没拉关系了,你是校长,官比我大,我以后哪个亲戚要读书还得找你呢。”

    “最好你的,你的小孩子来读书,我一定欢迎。”

    田甜脸一红,说道:“算了吧,我婚也没结,不知哪年哪月。”

    杨一民看了看田甜,对方也正看着自己,杨一民笑了笑,说道:“哎,这么漂亮的女孩子怎么没有追吗,不可能吧?”

    “没结婚不等于没男朋友吧,你结婚了吗?”田甜笑道。

    “反正我是没机会了。”杨一民不好正面回答,笑道。

    杨一民刚要下楼,向红梅过来了,昨天她突然发现李兴辉对她态度发生了变化,当时只和杨一民握了手,对自己理也没理,知道学校的事让李兴辉很气愤,而且她是负责德育工作,正是处理这件事的分管校长,给李兴辉惹了麻烦。

    平常学校德育工作有政教处做,向红梅除了上几节课,基本上是当甩手掌柜,啥事不管,老师有意见起不了作用,行政有意见却不好说,校长知道她和局领导关系好,有时学校要点钱她还得出面,所以也就听之任之。

    但这件事却非同小可,特别是在李兴辉可能升职的关键时候,她的确没有处理经验,而且当时是校长亲自抓这件事,没想到却有那样的激烈冲突,将家长和学校关系搞僵不说,吕书记和校长还挨了打,家长们已对学校失去了信任。

    所以杨一民昨天安排后,她既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更是知道自己得尽力表现,不然对李兴辉产生了不利影响,自己和李兴辉的关系可能就会划上句号。

【249】履新

    而且杨一民才来,之前除了和她关系好,几乎就不认识学校的人,此时无论如何也得全力配合杨一民的工作,也才对得起朋友关系。

    杨一民说自己早上和晚上要来看学生,她这个分管德育的副校长能不来吗?所以早上吃过早饭,她也赶了过来,不过她怕一个人来有危险,又打电话让政教主任段主任过来。

    两人走上四楼,就看见杨一民和田甜正在说话,杨一民见他们过来,说道:“我已看了一圈了,你们去看看吧,我在这里等你们。”

    他站在护士接待台前面,田甜站在里面,田甜问:“这个领导好漂亮,好有气质。”

    杨一民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田甜又说道:“杨校长,要不要坐,我给你抬张凳子。”

    “不用,我站在这等一下就行了。”

    “杨校长,你咋不和他们一起去呢?”

    “我去过了,不用再去,他们去,学生有啥想法也可以和他们说说,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学校有很多领导老师来看望他们,心情就会好很多,如果我去了,他们肯定认为还是我在看望他们。”

    田甜点点头,说道:“杨校长,看来当校长还真是一门学问啊。”

    “是啊,你想当护士长不,要想当的话,请我,我教你。”

    过了十分钟左右,向红梅和段主任出来,杨一民和护士们打了招呼,对田甜说道:“帮忙看着,别让坏人上来了啥。”

    田甜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虽然杨一民的话让人有点受不了,但她知道是啥意思,所以还是答应下来,而且她想也有确应该注意这个事情。

    三个人来到学校的时候,已接近八点了,杨一民来学校,没课,所以他只考虑管理的事,这已是本学期最后十天左右了,老师和学生们忙着复习考试,只有初三的老师轻松,没课上。

    小学毕业班再过三天就要考试了,这个考试是水平测试,不管考好考差,没上实验中学的学生都会在本校读书。

    向红梅跟在杨一民一侧,进了大门,她说道:“不知道何明把校长办公室收拾出来没有,这人做是就是拖沓。”

    杨一民心思一转,问:“原来校长的东西是不是还没收拾,而且局里怎样安排也不知道啊。”

    “谈了话,肯定知道该怎样做的,他也接近五十了,难道这点都不懂。”向红梅不以为然。

    三个人来到第一教学楼一楼,一楼安排的是学校办公室和会议室,教学楼二至四楼是初中学生,另外一幢楼第二教学楼全部是小学教室,相互有一定距离,学生活动场地也相对分开。

    杨一民刚走到楼前,陈校长就过来迎接,说道:“杨校长,过来了。”然后向向红梅点了点头。

    杨一民问:“办公室何主任过来了吗?”

    “他正在让人清理校长办公室,要不你先到我办公室坐一会。”

    杨一民想了想,点着头,说道:“我先去看看,然后我们三个人先在一起聊一聊,昨天忙了一天,学校情况我一点也不熟悉,我们商量商量。”

    三个人走到校长办公室,何明正指挥两人个请来的人在收拾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从房间右侧开的门,办公桌正对门的对面居中位置,但后面是窗户,窗户外就是围墙。

    杨一民觉得这肯定是原来校长坐的位置,自己用电脑的时间多,这样安放使用电脑时屏幕外来光太强,屏幕看不清,而且他记得这个方向的围墙外是一条水沟,总觉得心里不舒服,他在一本书上曾看到过,办公桌背后是河湖不好,有种背水一战的感觉,如果是一天两天倒无所谓,但一个人一直这样,生命还能安定一下吗。

    于是他对何明说道:“何主任,你让师傅们将办公桌换个方向。”

    杨一民指了指,这样换过来,进门向左,背最里的墙面居中,对面安放沙发,自己感觉舒服多了。

    杨一民觉得此前那位校长肯定也是考虑了位置关系的,但为啥和他不同,他没有考究。

    说了后,三个人来到向红梅办公室,因为她的办公室收拾得整洁得多。趁向红梅给他泡水,陈校长去拿笔记本的时候,杨一民掏出电话打给马永明。

    他走出向红梅办公室,电话只一声马永明马上就接了,“杨校长,你那边情况如何?”

    “马校长,我这边刚松了口气,事态已基本得到控制,现在有两件事与你有关,你注意一下,一件事是阳明晚报的一名记者可能今天会电话采访石门中学,你准备一下,要突出学校领导班子、突出学校老师,别讲我一个人的事,还要将金瑞公司的事突出一下,这样别人才会持续给学校资助。”

    “第二件事,兄弟,是你自己的事,我和领导建议了,你肯定会放在一个重要位置的,所以你也一样,要以稳定为重,平稳过渡,还要注意李的动向,别被对方的一些小伎俩蒙蔽了,当然以后还要合作,所以也不要敌对着做事。”

    马永明一直静静地听着杨一民的话,见杨一民说完,他说道:“杨校,太谢谢你了,你就是我马永明的恩人,我一定按你说的办,你走了,学校很多老师很难过,你那边事情平顺了,回来一趟吧,大家真的很想你。”

    杨一民也沉默了,石门是自己成长的最关键地方,有自己的朋友、同事、学生,还有自己事业的足迹,而且还有几个对自己最好的女人,他说道:“好,我一定会回来的,马校长,我办公室没啥重要的东西,你让叶雯雯帮我收拾一下,用个纸箱子装好,我寝室李小萍那里有钥匙,你让她帮我收拾一下。”

    杨一民原来的打算是利用假期去一趟将东西拿回来就行了,他甚至想让人帮带回来就算了,因为他不愿那种大家很悲情的感觉,自己越是舍不得,越不愿给大家带来伤感,而且,自己到石门不是为了在那里长久呆下去,自己去石门的目的,就是离开石门。

【250】履新(二)

    回到向红梅办公室,陈校长已坐在沙发上,而且他给杨一民带来了一个新的笔记本和笔,杨一民说声“谢谢”,也坐在沙发上。

    向红梅赶紧起身,“杨校长,你来坐这里吧,我来坐沙发。”沙发位置相对要矮一些,而办公桌和椅子的位置要高很多,所以向红梅自然不好自己坐在那里。

    杨一民也不坐上去,说话:“那我们一起坐在沙发上说吧。”

    向红梅将一杯水递给他,自己和陈校长坐在了三人沙发的位置,杨一民则坐在单人沙发位,沙发靠墙呈垂直转角,杨一民将杯子放在条形茶几上,说道:“现在马上期末了,我主要想先听听期末安排是怎样的。”

    陈校长主要将期末考试和小学初中招生的情况介绍了一遍,而向红梅重点放在了班主任安排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城郊中学初中不行,但小学还是比较有名的,因为在平川县,近几年外出打工在县城置业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安家立业总希望在县城里,这样孩子数量一下子多了起来,老城区搬迁困难,所以开发商将开发重点放在了城郊,所选的位置一是靠近阳明市方向,还有一种选择就是靠近学校,而城郊中学刚好就在这个位置。

    所以近几年小学生的数量增加很快,为了整合资源,当时教育局将附近的城郊小学整体合并到条件较好但生源却不好的城郊中学,但小学和初中的管理并没实现融合,而且学生一旦成绩较好,小学一毕业,马上就去找更好的初中学校了,初中的质量一直无法上升,是学校连自己的学生都留不住。

    杨一民边听两位副校长介绍学校情况,自己边考虑其中的问题,因为只有找出问题,才是自己工作的突破口,新官上任,无论是否有三把火,但改变是一定要的,城郊中学这所学校,可能是自己相当长时间工作的地方,自己得从长计议。

    听了两人位校长的介绍,似乎一切都在正常进行,但一切都似乎又浮于表面,杨一民说道:“期末了,在这种时候学校出了这样的事,局里肯定很难再从其他方面支持我们了,一切得靠我们自己,特别是经费,这关系到老师们的奖金,我们得好好考虑。”

    “我有一个想法,一是招生问题,小学招生跨片招生得收费,这得确定一个标准,二是初中招生,初三毕业班的老师不是在休息吗,让他们深入到城区附近的小学,去发掘一部分好苗子,让他们到我们学校来读书,有些乡镇上的也可以,只要成绩好。我们可以利用小学毕业水平考试成绩划线,上线的不收费,没上的收部分费用,这样我们的生源质量才能提高。”

    陈校长插话道:“杨校长,这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难,特别是初中,现在说起城郊中学,除了因为分片招生找不到办法的人,谁还会到我们学校来读书,更不用说好苗子了。”

    “我们有多余的学生寝室吗?”杨一民问。

    “有,多一两百人也没问题,杨校长,我同意你的想法,陈校长,杨校长的名气可大了,我觉得可以利用他的名气进行宣传,城里的学校教育资源优势是明显的,其实很多家长还是很想让孩子到城里来读书的,主要是不放心,如果我们加强管理,我相信肯定能改变的。”向红梅现在很清楚,她得坚决站在杨一民一边。

    陈校长点着头,杨一民继续说道:“这事陈校长马上安排,首先做宣传资料,以最快速度做出来,让初三老师一人一个学校定点,争取在小学水平考试的时候送到学生手上,而且专人负责进行联系,一定要想法将好苗子挖过来。”

    向红梅突然问:“杨校长,这样挖生源,要是其他初中校长不满咋办?”

    “不满也是事后了,只要我们将学生挖过来了,他想改变也没法了,我还想,要是能将一些学校初二好一点的学生招一些更好,但这事不能明说,如果有些老师有亲戚朋友成绩好的,可以让他们转学到我们学校来读,但这得悄悄进行,因为这样做肯定是局里不允许的。”

    杨一民顿了一下,说道:“今年招生不管好与差,我希望我们一定要尽全力,这是学校最困难的时期,一定要齐心,还有一点,今年所有学生的非正常进入,必须由我亲自批,陈校长做一个统一格式的条子。”

    这句话让两人位副校长一下子紧张起来,这明显就是收权,因为以往几年,学校招生管理很乱,只要是亲戚朋友打招呼、有些送点礼,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