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163章

宋王-第163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吗?”得知宋朝使团要来,董毡早已把使臣的情况打听的一清二楚,和梁乙埋一样,他同样也很惊讶。

宋朝皇帝年轻不假,可能少不更事,但不还有那么多老臣嘛,何以如此轻率,派出个少年出使?

使臣的身份往往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外交策略,以及重视程度。

一个二十岁的使臣,在常人看来,怎么都有些轻率。宋朝如此做,到底是不把西夏放在眼里,还是有意怠慢吐蕃呢?董毡心里不由开始犯嘀咕了,宋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些无疑对吐蕃和宋朝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影响。

还有宋朝使团为什么要经过河州呢?虽说有天气原因,和抄近道的因素。但是在河州与木征把酒言欢又是个什么心态?毕竟河湟吐蕃与河州之间关系众所周知?

难不成宋朝也要和李元昊当年的做法一样,两面三刀。利用兄弟之间的矛盾来分化瓦解吐蕃吗?自小受到良好教育的董毡深知,这是中原王朝惯用的手段。

些许的疑惑萦绕在心间,让董毡对于宋朝使臣有些疑虑,有些负面情绪。

“还有其他的吗?想必你对宋朝使臣的情况也有所了解,有没有什么看法?”董毡沉声询问。

某种程度上,这是关系到吐蕃外交策略的事情,是吐蕃的国事,大事!董毡这么问。是一种试探,也是一种考校,阿里骨自然要分外慎重。其实从刚才就开始了,阿里骨也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故而不敢随便多说什么,顾左右而言他,提起宋使臣年纪的事情。

本来想着就这么糊弄一下就过去了。但是董毡似乎有刨根问底的意思,阿里骨知道今日是躲不过去了。

但是事关重大,这事可不敢随便表态,弄不好后果会相当严重。尤其是现在身份未明,对些许事情有所想法和图谋,阿里骨就更需要慎之又慎了。

阿里骨沉吟片刻。脑海中浮现过许多的念头,最后沉声道:“赞普,我以为既然宋朝有名义上的册封,而且此番来是为太夫人贺寿的,所以至少在礼节上应该隆重礼遇。不失我吐蕃气度,不落人口实。

至于其他。既然宋使臣与西夏使臣都在,且先看看他们分别开出的条件,权衡之下再做决断。不过不管怎么着,宋朝和西夏都不能太过信任,不管哪一个都不安好心,都是与虎谋皮,壮大我们自身的实力才是根本。

当然了,在以我们吐蕃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在宋朝和西夏之间周旋,游刃有余是最好不过。如此重大的事情,以阿里骨的资历和水准很难考虑周全,也不是我一个小将能轻易揣度的,一切还是要听从赞普决断。”

一番话说与不说的区别不是很大,隐约似乎什么都没说,阿里骨并未表露出一丁点主张与偏向。但是表明了吐蕃现在的情况,已经选择的原则等问题,并且强调,所有的决定都应该是赞普董毡说了算。

强调董毡至高无上权威的同时,也间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与为难之处,相信这些董毡都能听的明白。

果然,董毡轻轻点头,说道:“不错,是这么回事,此番宋朝与西夏使臣同来,到底如何决断,还是等见过两国使臣之后再说吧!这样吧,两日之后,召开欢迎各国使节的宴会,我会亲自出面主持。在此之前,你先负责招待宋朝使臣!”

“我?”阿里骨有些迟疑,似乎也有些愕然,只是不知道是发自内心,还是佯作惊讶!

董毡自然知道阿里骨惊讶迟疑的原因,轻轻点头道:“不错,你去!蔺逋比去接待西夏惹了,所以宋朝这边你去!”

“是!”阿里骨领命的同时,也在疑惑养父的意图,故意点明这个事实是什么意思?是想告诉我什么?还是要试探我?抑或者是在对宋朝和西夏的立场上,董毡已经有了决断?

阿里骨走了,身旁一个人说道:“赞普,阿里骨有野心,也有想法!”

敢于当真赞普的面,议论其养子,并且涉及到将来国之储君的问题,足可见此人与董毡的亲密和信任程度。

“是啊,当着我的面不肯多说,怕说错了,或者不合我的心意,这孩子蛮会看人脸色的。”董毡叹道:“不过在这一点上,倒是比蔺逋比强的多,那孩子太直率,心里装不住事情,殊不知为君王者,需喜怒不形于色……”

“赞普,难道你有意……”

“唉!”董毡轻叹一声,说道:“论才能,蔺逋比远不如阿里骨,可阿里骨终究不是我亲生的……”

在立皇储这件事上,按理说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储君人选对国家的影响。可是君王毕竟也是人,亲情与好恶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儿子多了还好。不管是按照祖制礼法,还是选择贤能者立之,选择余地都比较大。

可是像董毡这样,亲生儿子不成器,养子却是好苗子,该当如何是好呢?尽管阿里骨很优秀,但试问哪个父亲不愿意传位给亲生儿子呢?董毡的处境与当年的宋仁宗如出一辙,养子赵宗实很好,很受人爱戴,可是宋仁宗依旧努力地想生个亲儿子传位。直到最后,实在迫不得已,才立赵宗实为太子……

与此相同,董毡处处优先考虑的依旧是蔺逋比,只是儿子的表现着实……恨铁不成钢啊!

董毡续道:“现在河湟的局势很不好,现在看着是一团和气,实际却是危机四伏。我从父王手中接位尚且很忐忑,都不知道是否能守住这份家业。蔺逋比就更让人担心了,我不想将他推上那个位子,最终却害了他,也害了吐蕃,毁了父亲的一番心血……”

旁边之人似乎很理解董毡的心思,劝慰道:“赞普你还年轻,身强力壮,有的是时间,可以好好教导蔺逋比。抑或者再添上几位小王子,将来可以择优而立……”

董毡叹道:“想法很好,只是不知道能否天随人愿……”

那人提议道:“赞普,不管将来作何打算,阿里骨这边都该注意这点。他的名声与威望已经很高了,有军功卓著,而今实力已经不小。若是将来赞普另有打算,只怕会尾大不掉啊!”

这一点,董毡心里很清楚,沉吟道:“这个我会注意了,阿里骨到底还年轻,他翻不出我手心的。不过有些事情以防万一还是有必要的,你注意着点阿里骨平日里的作为。还有,让青宜结鬼章回来,此子才能非同一般,我要着重培养!”

“是!”那人也想着,将来赞普百年之后,抑或者有什么三长两短,能治住阿里骨的恐怕唯有青宜结鬼章了。阿里骨是优秀,但必须要给他树立一个对手,树立一个竞争对象才行……

阿里骨出了王宫,刚刚回到府邸,弟弟苏南党征便匆匆而来。这位好汉也是以勇武著称,能征善战,是阿里骨的头号帮手。

阿里骨之所以能在军队中建立起很高的威望和实力,与苏南党征的支持密不可分。他匆匆而来,本来是有事情要和哥哥说,却发现阿里骨眉头紧锁,似乎有什么事情十分为难……

“怎么了?大哥!”

阿里骨道:“赞普让我去陪伴宋朝使臣!”

“这有什么?是好事啊!”

阿里骨摇头道:“不见得,赞普同时让蔺逋比去陪伴西夏使臣了。而且近日言语之间还对我多有试探!”

“啊……”

“到底蔺逋比才是他的亲生儿子啊!”阿里骨有种生不逢父的无奈……

苏南党征道:“大哥不必担心,蔺逋比什么熊样子大家有目共睹,他虽然是赞普的亲生儿子,但是将来未必能担得起河湟重任,赞普肯定也会多方考虑的……何况而今我们的实力正在不断扩大,将来……”

“不要动歪脑筋,赞普一定会防着我们的!”阿里骨摇头道:“你可能还不知道,青宜结鬼章这次回来,可能就不走了!”

阿里骨沉吟片刻,问道:“对了,你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苏南党征这才道:“哦,对了,大散关的那些客人们到青唐城了!”

第二二七章少年的大手笔

今日到王宫面见董毡,阿里骨的感触很多,故而与弟弟多说了几句。

到最后他才发现,自己似乎说的太多,有些事情即便是自己的亲弟弟,也不能多言。故而立即闭口不谈,岔开话题,问及弟弟的来意,没想到结果也让他有些惊讶!

“大散关的客人来了青唐城?”很显然,阿里骨并未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不错!”苏南党征道:“我以为没去大散关,他们心里就明白了,会放弃,后面不至于再有什么联系,没想到他们竟然亲自来了。

这份执着与胆量道真是非同一般,我之前设想着,即便他们真的有想法,最多也只是会到兰州,联系我们,却没想到他们竟然有胆量,有毅力直接来青唐城。”

阿里骨笑道:“看来这些货物对他们很重要,而且要的很着急,否则何至于如此冒险呢?”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苏南党征道:“既然他们亲自来了,这么有诚意,我们是否答应他们,价格略微提高一些可好?”

“别总想着钱财!”阿里骨摇头道:“对方到底是什么人?身份可确定清楚了?毕竟这事事关重大,容不得马虎轻率!”

“来人是个十几岁的小青年,不过看样子倒是很有气度,也很有头脑。一行只有十几个人,能够单枪匹马来到青唐城已经是本事了,胆量更加让人钦佩。”

又是十几岁的青年?阿里骨忍不住好奇。这个时代是怎么了?宋朝使臣不过二十岁,西夏国相不到三十岁。如今谈生意的竟来个十几岁的小娃儿……到底是自己老了,还是这个世界变化也太快了吧?

苏南党征继续道:“至于身份,那人自称叫辛文哲,是宋朝陕西路的,其他具体情况并不知道。”

“就这么点信息?他们的真实身份就没有一丁点的了解吗?”阿里骨脸上多了几分凝重与疑惑。

“可能是宋朝环庆路或麟延路的,他们主要是和西夏人有冲突,不会妨碍道我们吐蕃的!”苏南党征沉声回答道。

“他们要多少战马?”

“两千匹!”

原来他们口中的货物竟然是战马,着实让人有那么点惊讶!

原来苏南党征的部落靠近吐蕃边界。那里有良好的牧场,出产的马匹不少。除了供应本国之外,他们还将一些马匹辗转卖出去。

要知道吐蕃所出产的河曲马,体质结实干燥或显粗糙。头较大,多直头及轻微的兔头或半兔头,耳长,形如竹叶。鼻孔大,颚凹较宽。颈长中等,多斜颈,颈肩结合较好。肩稍立,鬐甲高长中等。胸廓宽深,背腰平直。少数马略长。

腹形正常,肢长中等,关节、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前肢肢势正常或稍外向,部分后肢略显刀状或外向;蹄大较平,蹄质略欠坚实。少有裂蹄挽力强,速力中等。能持久耐劳。

最重要的是,河曲马对高寒多变的气候环境有强的适应能力。是作为军队装备骑兵的优良马匹,尤其是在气候相对严寒的西北,更是一等一好战马。

在古代战争史上战功赫赫,汉朝时,朝廷为改良中原地区的马种,曾引西域的优良马种汗血马放牧于青海一带,这些马的后代为汉朝征讨匈奴立下“汗马功劳”。在后来的蒙古大军南征大理时,忽必烈也曾指挥大军在水草丰美的河曲地带大量牧养军马。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吐蕃所出产的河曲马成为一等一的抢手货,宋朝人、西夏人,甚至是纵横陇右的一些马匪都是他们的常客。

因为靠近边境,每次出售的行为比较隐秘,数量也不是很大,所以一直未曾被人察觉。

至于出售马匹的获利资金,对阿里骨大有用处,这些年他四处收买人马,发展壮大自身实力,这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和倚仗,意义颇为重大。至于这么隐秘的事情则是直接交给弟弟苏南党征在负责。

之前有中间人联系,宋朝那边有人要购买马匹,约定好在大散关见面的。后来因为大宋使臣要出使河湟,吐蕃上下对东方都颇为关注,加之一些其他原因,苏南党征并未前往详谈。

却不想客商竟然亲自赶到了青唐城,这是他们所不曾预料的!最重要的是此番的客户一张口要两千匹,而且很快能以黄金直接交付款项。如此一单大生意,苏南党征迅速有些动心了。不过因为事关重大,他觉得还是需要先和大哥商量一番!

“这么多!”阿里骨顿时有些惊讶,问道:“到底是什么人?需要这么多战马?两千匹啊,可是能够装备一支实力颇为强大的骑兵军团,什么人能有这么大的手笔?”

“管他们那么多呢?这可是一笔难得的大生意,若是做成了,收益可不少……”苏南党征悍勇威武,在战场上是一流的勇士好手,但是思维就不是那么睿智了。很多事情考虑的都比较单纯,眼光也相对不是那么长远。

阿里骨摇头道:“此事必须慎重,陇右的马贼能有这么大的手笔吗?如果是宋朝那边……”

“会不会是宋朝官方的行为?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