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469章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469章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番薯为国策,可是,这实际上,也是暗合了‘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语啊!朕虽然身为君,比起天下老百姓的食,却还是轻啊!”杨改革道,看着自己这个首辅有些不好意思,有些不情愿的样子,大致猜到这家伙觉得番薯上不得台面吧。

“这……,陛下圣明,陛下为天下万民计,臣佩服。”施凤来听皇帝如此一说,倒是认同了皇帝的说法了,这位皇帝果然是一个悲天悯人的好皇帝,心里一直就装着天下的百姓,和他心里想的那点玩意确实有很大的区别。

“好,你能明白就好,按照徐师傅的这份奏疏,起草一个一年,或者四年,五年的计划,由内阁监督着各部司衙门,两京十三省的巡抚衙门,布政使司,再由各部司衙门,各地的巡抚,布政使司监督各州府执行,各州府再监督各州县具体执行,一级监管、督促一级,将这项民以食为天的国策落实下去,可以将各官员的年考和执行的情况挂钩,让各地官员有压力和动力去执行这项‘民以食为天’的国策……”杨改革淳淳教导着。

“臣……,明白了!”施凤来大致明白是个什么意思了,以其说是种番薯国策,不如冠以“民以食为天”,这样,倒是大方和有气势多了,一看就让人不能拒绝,这个计划,其实,徐光启这个奏疏里也大致写明白了,陕西那边也有现成的经验,倒是不怕弄不成,施凤来想明白了,这才有胆子回答。

“明白就好,首辅可还有问题?”杨改革又问道,见施凤来皱着眉头,似乎在思考什么,杨改革又问道。

“回陛下,臣没什么,没什么,只是……,只是,臣想问,这推广番薯,必定是要银钱的,这户部估计拿不出银子,陛下……,这……,臣担心这个……”施凤来结结巴巴的说着,心里,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皇帝刚才说什么来这?一年,或者四年,五年的计划,那就是说,这个国策起码要执行好几年,如果这项国策执行得好,那不是说,他这首辅不是还能干上好几年?四五年首辅?施凤来的心里,狂跳起来,只要舍得撒银子,就没有种不出来的番薯啊!只要皇帝肯出银子,岂不是说,他这番薯首辅,不,首辅当定了?

“哦,银子的事啊!这个,首辅加紧制定计划,加紧制定推广的方案,银子的事,下次早朝的时候提一提再说。”杨改革给了个模糊的回答。

“臣遵旨!”施凤来的心狂跳着,觉得自己的心都快跳出心口了。

……

施凤来走了,杨改革笑着回忆自己这个首辅,觉得这首辅有点意思,胆子特小,胆识没有,更别说什么长远的见识,高超的治国水准,但是那期望倒是不小,回想着首辅那面红耳赤的模样,杨改革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陛下,户部尚书毕自严到了。”王承恩道。

“见!”杨改革说道,见过了首辅,该见户部尚书了。徐光启的一封为国、为民请命的奏疏,打动了杨改革,杨改革稍稍的修改了一下原本的计划,将种番薯当作国策融合进了自己的计划里,有些人,确实是站在了国家,民族,人民的高度来思考问题,看问题的,比如徐光启,就是之一。

“臣叩见陛下!”毕自严进了暖阁,行礼道,也偷偷瞥了皇帝一样,皇帝起色不错呀!可不是自己原来想的那样气恼。

“免了,坐吧。”杨改革同样赐坐,杨改革一直以来,都在群臣面前保持一个温和,好说话的形象,对帝党,更是有优待。

“谢陛下!”毕自严谢道。

“明年开春就有战事,明年可能是一个大战之年,大概需要几百万两银子,三四百万两怕是少不了的,景会如何看……”杨改革故意提及明年打仗的银子。

“陛下,这……”皇帝一开口就是三四百万两银子,毕自严的脸就红了,这是皇帝拿他开涮吗?打死他他也弄不出三四百万两银子啊!

“呵呵,没什么,朕今年打仗,费了不少银子啊!明年又需要觉得开销,朕也是捉襟见肘啊!”杨改革笑道。

“陛下,户部库房里,陛下又不是不知,真的是没几两银子了……”毕自严惭愧的说道。

“今年盐商答应的那五百万两银子,到了多少?”杨改革笑着说道。

“回陛下,那个银子……,臣惭愧,如今,到的不到一百万两,估摸着,今年最多和去年持平吧……”毕自严把脑袋低下来,打仗的银子他没有,这盐商的银子却还没收上来,他这户部尚书,不好当啊!纯粹就是个摆设。

“唉……,今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啊!才不到百万两,徐师傅那里移民赈灾,可就指望着这些银子呢,朕已经贴进去一两百万两银子了,原本打算等盐商缴纳了今年的盐课再抽出来的,现在看来,又要泡汤了,那可是百万移民啊!没有银子安家,可就是个火药桶,随时会爆炸……,这些盐商,唉……”杨改革叹息道。

“陛下,都是臣等催办不力……”毕自严立刻说道。

“朕知道,这不关你的事,盐商不缴银子,你一个户部尚书能管得了么?”杨改革道。

“臣……”毕自严倒是给皇帝这句话激起了些火了,那些盐商确实不像话,明明答应了的五百万两,却连一百万都还没缴纳齐,看样子,又是打得拖欠的把戏,按照皇帝说的,他这个户部尚书,别人怕还没放在眼里。

“下次早朝,景会就把这事提提吧,那些盐商,确实不像话……”杨改革若无其事的道。

“臣领旨!”毕自严倒是给皇帝的话呛着了,户部尚书还比不上几个盐商……

“景会对办学之事如何看?”杨改革又故意问自己的户部尚书。

“办学?陛下,说实话,臣可不怎么看好这个事,臣觉得,这个事的唯一希望就是陛下,陛下如果给他们拿银子,这事,估摸还有点希望,不然,靠朝廷,那是万万支撑不起的。”毕自严说了实话,这个看法,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基本上,大家都这样认为。

“哦,如今朕也是窟窿多多啊!明年打仗的银子,开春就要打仗,是万万不能短的啊!唉,朕也有点力不从心啊!”杨改革故意感叹道。

“陛下……”毕自严作为一个精通财政的官员,倒是能体会皇帝的无奈和苦楚,不过,他也帮不上什么忙,那种动辄几百万两银子,他想想就觉得乍舌。

第460章 找自己要钱

毕自严带着一些疑问离开了东暖阁。

王承恩又禀报道:“陛下,兵部尚书刘延元刘大人到了,要见否?”

“见!”杨改革抿了一口茶。

刘延元进了暖阁,也是察看了一下皇帝的脸色,皇帝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般气恼,脸色不差,应该说很好。

“臣叩见陛下!”刘延元行礼道。

“免了,坐吧……”杨改革道。

“谢陛下!”作为帝党的一分子,中坚力量,刘延元倒是很自在的坐下了,如今他在皇帝手底下混日子,这日子倒是当真好混,皇帝很多捞名声的好事都让他去,他倒是越发的喜欢做这个兵部尚书了,当然,前提是皇帝罩着他。

“明年开春就有大战事,大概就需要三四百万两银子啊!”杨改革以开始,就说这事。

“是……,是的。”刘延元措手不及,纳闷了,确实是要这样多银子,参谋部的推演他知道,对于明年战事的布置,他也在场,知道皇帝这话不是假话,明年铁定了有一场大战,三四百万两那还都是紧巴巴的,万一出现意外,还不知道要多少银子呢。银子不是向来都是皇帝自己解决的吗?干嘛跟他说?

“朕刚刚跟户部谈过,今年盐课才解到不到百万两,徐师傅那里赈灾,还有四百万两的缺口,朕先前贴进去的就不说了,明年这四百万两,怕又是要朕继续贴了,再算上为了对付东虏的而编练的新军,这又是几百万两银子,加上招募夷人舰队,南方造战舰,加上给边军发饷什么的,零零总总,怕没有一千二三百万两银子,是应付不过来的啊!”杨改革将自己的账单稍稍的算了一下。

一千而三百万两银子?刘延元脑袋都大了,这得多少银子啊!大明户部每年收入不过几百万两,全给皇帝也不够啊!

“陛下,这……”刘延元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和东虏打仗,取得的这些胜利,都是用银子堆出来的,这个他老早就知道了,可实打实的算账,他还是给镇住了,今年堆了,明年还得堆,不然,就会输,输了,朝廷就得有人出来“负责”,打仗输了,他这个兵部尚书多半是要出来“负责”的,能落个丢官免职,那都谢天谢地。

“朕听说,今年给边军发的棉衣,边军的反应好像挺好的啊!是不是?”杨改革又道。

“回陛下,官军们都感谢陛下的赏赐呢,都铭记陛下的大恩呢,都说这棉衣暖和,是个好东西,边军官军们今年可以过一个暖和的年。”对于这事,刘延元视为自己兵部尚书在职期间的一大政绩,常常就挂在嘴边,如今听皇帝说起,来了精神了。

“嗯,兵部就没想过?如今只给边军发棉衣,那天下其他卫所,其他官军就没想法?发了棉衣,就不用秋衣,夏服?”杨改革又启发道。

“这,陛下……”刘延元楞住了,听皇帝这话的意思是,难道说,皇帝还打算全天下的官军都发棉衣,发棉衣还不算,还发秋衣夏服?这……,好事是好事,可这得多少银子啊?

“兵部就从来没有过这样想过?天下有多少官军,每人每年训练,作战需要消耗多少衣服,裤袜?需要补充多少?没有这方面的统计和预算?”杨改革道。

“回禀陛下,有是有的,不过,不提也罢,除了京营等几处较好一些外,其他的,两三年能发下一套衣裳,都算是上官开恩了……,如果陛下打算每年都按人发下各色衣裳,臣以为,这天下二百来万官军,怕要的银子不菲啊!”刘延元倒是说了实话,这事,他也没必要骗皇帝,要是皇帝不知道内情,干嘛给边军发棉衣?

“嗯,这个朕知道,朕有这个想法,官军平常训练,磨损必定比较厉害,如今几年发一套衣裳的情况,显然是不行,连最基本的训练也无法保证,没有训练的军队,要他何用?虽然这银子要得多,让人望而生畏,不过,兵部也不妨就这个事做个计划,看看每年每人发两套衣裳,一共要多少银子……虽然未必能实现,不过,有了计划和想法,总比浑浑噩噩过日子,什么准备也没有的强……”杨改革又道。

“臣领旨,不过,陛下,恕臣斗胆,如果真的这般,每年仅仅这一项的开销,就相当的庞大啊!陛下慎重!”刘延元答应了下来,但是,还是提醒皇帝这样做有风险。

“嗯,这个朕知道,确实难啊!不过,兵部难道不觉得,士卒没衣裳穿,肯定无法进行正常的训练,连基本训练都无法保证的军队,能对敌么?那这军队又有何用?岂不是一碰即溃?”杨改革道,这可真的是一个揪心,基本无解的东西,在一个年收入几百万两的国家里,肯定不可能拿出大几十万两给官军买衣服。

“臣……明白了!”刘延元道。

“……朕知道这事可能无法实现,但是,今年给八十万边军发了棉衣,再给八十万官军发一次棉衣,或许这个朕可以做到,兵部不妨就这个事,做个计划,看该给那些地方发棉衣……”杨改革又道。

“臣领旨……”刘延元立刻答应下来,这可又是一次赚名声的好差事啊!

“这事,你抓紧张罗,争取在下次早朝,提一下……”杨改革道。

“臣领旨谢恩!……”刘延元忙不迭的谢恩。

见过了这些人,杨改革无一例外的,都叫这些家伙找自己要钱。

……

翌日。

早朝。

在文武大臣高呼声中,开始了这次早朝。

众臣都不免的偷偷看了下皇帝,听说皇帝并为谋逆那件事发火了,还挺高兴的,今日看了,果然,皇帝起色不错,脸色很好,难道真的说,皇帝抄家抄到了银子?为了银子而高兴的?

“众位卿家可有事要奏?”杨改革面色温和的道。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施凤来第一个就站了出来。

“首辅有何事?”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臣恳请陛下将种番薯当作我朝的国策,以解天灾之祸。”施凤来得了皇帝的指示,一上来就直说。

众臣跌破了一地的眼睛,这个首辅,向来不是皇帝的传声筒么?今日怎么说出这样一番话来,还说要把种番薯当作国策?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吗?众臣纷纷惊讶的看着首辅施凤来,施凤来倒是很镇定。

杨改革也小小的惊讶了一把,在朝堂上把种番薯当国策的事说出来,确实需要一些勇气啊!没料到,这施凤来倒是如此的干脆利索,倒是让杨改革刮目相看。

“哦,把种番薯当作国策?首辅可有奏疏?”杨改革问道,这双簧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如果事先没通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