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单多了吗?所以,也才在国子监那里试点,试着把大额的银钱交易,改用票据交易,如此,轻便安全,还不出错,免去检验银子成色之烦恼,诸位爱卿,以为如何?”杨改革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这一下,朝堂上是炸锅了,本来不过是说这国子监放高利贷的事,现在好,变成了改革试点了,改实物为银票,票据,这个,皇帝的想法和动作,不可谓不大啊!事先居然没有一点消息。
皇帝的这个动作,实在是有点大,如果真的把这大明朝的赋税什么该用银票,这对大明朝上上下下的利益纠葛,可有着不小的冲击,大臣们纷纷计算起这件事的利益得失。
这件事的牵涉实在是太大,很多人即便是考虑了许久,也没考虑清楚,这件事对自己是有利,还是利大于害。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事过于重大,得从长计议,从长计议啊!”一位重臣领头,提出暂缓议论这件事,这件事,关系实在是太大,这得回去好好的考虑一下,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见有人带头,其他人纷纷如此说,这件事,确实有点大,一下子没有一个好主意,不便发表意见。
杨改革想搞的中央银行,搞票据业务,甚至想储备一些金银,发行纸币,也是被这件事所逼,不得不提前出世的,自己也并没有布置好,听到大臣们说从长计议,也就依了,道:“嗯,确实,这件事,朕也觉得关系重大,所以,也就没打算宣扬出来,准备现在国子监试点一下情况,再看到,没想到,被有心人说成了是朕在放高利贷,这个,实在是可恶,可恶,这个,着有司严查。”
杨改革也就顺坡下,把这借高利贷的事,掩盖了下去,变成了自己试点票据。朝臣们的心思都到了皇帝刚才说的那个什么银子改银票上去了,这件事,对自己有很大的影响,是赞成,还是反对,这个,还得仔细的考虑,也就没有什么心思考虑什么皇帝在国子监放什么高利贷了,即便是皇帝真的在那里放高利贷,那又如何?难道你还能把皇帝咬两口不成?对这件事,也就不咋关心了。
左佥都御史的脸一直就是黑的,心中懊悔得要死,这件事,他被人陷害了,被人当枪使了。
第210章 商议中央银行
杨改革幸亏早有准备,从容的应对了这件事。虽然有左佥都御史这样的高级言官告自己的“自己人”,但是好在自己早有准本,从容的应对,没有让这件事酿成大祸。
见众朝臣的心思都不在放高利贷那件事上,知道自己算是过关了。又用目光搜索群臣,看那位有作案的嫌疑。
扫视了一圈,还是没有发现谁有嫌疑,只有那个左佥都御史黑着脸,一副我很委屈的模样。
没有得到有用的信息,这件事,肯定不会是那个左佥都御史干的,要是他干的,不可能当堂出来告这件事,起码得指使别人干,自己站在一边敲边鼓。
“众卿家,还有什么事要奏吗?”侥幸过关的杨改革,准备接着议事了。
群臣的心思早已不在这早朝上了,都飞到皇帝刚才说的事情上去了,都在考虑如何应对这件事。
问了半天,也没人出来说话,杨改革觉得今天的早朝,可以结束了,道:“既然诸位卿家没有其他事要奏,那今天,就到这里吧。嗯,朕想起来一件事来,说完这件事,就散朝吧……”杨改革准备散朝了。
群臣又好奇的看着皇帝,不知道皇帝又要说什么事。
“大伴,把那些东西都送上来吧……”杨改革今天准备了一点小小的礼物,为的就是“贿赂”大臣,在自己处理高利贷一事的时候,如果处于下风,或者说,和大臣们搞得比较僵的时候,拿这个来缓和和群臣们的关系用的。却没料到今天自己的说辞如此的给力,把那个左佥都御史打得大败,群臣也没什么心思和自己战斗,草草的收场,这用来“贿赂”大臣的礼物,也就用不着了,不过,这个礼物,还得送出去,因为,这不光是一次送礼,还是一次做宣传的好机会。
王承恩领命,很快,一群小太监,就端着一些盘子上来了,揭开黄布一看,里面是一个小玩意。中间是玻璃,玻璃外面用银子包裹了住一圈,这圈子的一端,还有一个把柄。这个,正是杨改革的放大镜,目前,准备用来当成初级的眼镜使用的。
群臣们看着盘子里端得奇怪的东西,纷纷好奇这是什么东西。
有人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就是最近搞得热热闹闹的玻璃做的。
“启禀陛下,此物,可是琉璃斋里所出的玻璃做的?”一个大臣很识货,很快就看出这个放大镜的来历了,看材质,和玻璃是一模一样啊!
“呵呵,不错,这位卿家好眼力,最近这琉璃斋做的玻璃,诸位卿家怕是也有所耳闻吧,这个放大镜,正是用玻璃制作的,有着神奇的功能,诸位卿家,不妨拿起一个来,看看,就会明白这放大镜的神奇之处了。”要使这初级的眼镜成为时尚品,成为上了年纪的文人的不可缺少的东西,要使这放大镜,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故此,杨改革在这金銮殿里,使劲的推销自己的放大镜。要不是这琉璃斋是自家的,杨改革吃饱了撑着了,如此卖力的推销这东西。
群臣纷纷拿起盘子里的东西观看起来,一拿起,就纷纷惊呼不可思议。这放大镜神奇的一面,算是震撼了一把这些明朝土著,杨改革看在眼里,心中暗暗得意。
“如何,朕说它神奇,没说错吧。”杨改革微笑的说道。
一个大臣也实在是好奇这个什么放大镜,居然有如此的功能,透过它,这细小的东西忽然在眼前变大,这一下子,自己看得清晰,明白了许多。当下就道:“启禀陛下,这件东西,果然是神奇,臣透过它,发现,观察细微的东西,能看得很清晰,这,简直不可思议啊!”
群臣也是议论纷纷,这个什么放大镜,确实稀奇,算得上是一件宝物。纷纷说这放大镜是好东西。
“呵呵,是吗?这位卿家说得没错,这个放大镜,确实有这种功能,能把细微,看不清的东西变大,看得清晰,这个功用,让朕想到了,许多卿家上了年纪,这为国操劳,未免也会落下个老眼昏花的毛病,这朕又推行写小字,节约用纸,这更加造成了一些卿家的麻烦,为此,朕也是烦恼得很,所以,朕思量着,这放大镜,可不可以用来当成观看小字的特殊工具,供那些为看小字而烦恼的卿家使用呢?朕试了一下,觉得还可以,确实可以把小字变大,变得容易辨认,所以,特地让琉璃斋进贡了不少,赐给诸位卿家,以此来解决这朝中许多大臣看字吃力的问题……”杨改革一番忽悠,为的就是要让朝臣们替自己宣传这个商品,为日后的真正的眼镜打下基础。
一群大臣听说是皇帝为了解除看小字吃力的麻烦,特意让人进贡的,有不少人是落泪了,这皇帝推行写小字,纸张、笔墨是节约了,不过,他们的眼睛,也倒霉了,以前的毛笔字,斗大一个个,眼神再差,也看的见,这皇帝一写小字,这眼睛就不好使了,如今听皇帝这样一说,当下,就有不少老臣老泪纵横,这皇帝,还是很会关心人的啊!给皇帝卖命,值啊!
“老臣多谢陛下关怀,老臣上了年纪,这看小字,确实是吃力,能得陛下如此关怀,臣实在是无法言语,只能是多谢陛下的恩赐……臣谢主隆恩……”其中的一个老臣,自从皇帝推行写小字,这往来的公文,写小字的就逐渐的多了起来,他这眼神,就一天比一天不好使,看东西越来越吃力,搞得他告老还乡的心思都有了,现在忽然有了这个宝物,能够使小字变成大字,解决自己的这个烦恼,那自己岂不是还可以再干几年,当下就老泪纵横的感谢皇帝,感谢这个宝物,挽救了自己的当官生涯。
其他大臣有的本来还想推辞这个东西,以此来证明自己眼不花,头不昏,一看这老家伙老泪纵横的夸奖皇帝和这个东西,也就不在说什么,皇帝赐东西,多少给点面子不是?
“呵呵,既然如此,那卿家就拿一个吧,算是朕送你的礼物,日后也可以更好的为国事操劳。”杨改革笑呵呵的送出自己的礼物,送出自己推销的东西。
那个老泪纵横的大臣拿了一个放大镜,不住的擦眼泪。
“嗯,众位卿家,上了六十岁的都拿一个吧,没到六十岁的,觉得看小字吃力的,也都拿一个吧,这个东西,算是朕体谅诸位卿家,为诸位卿家准备的一个小小的礼物,千万不要推辞,嗯……好了,就这样吧……”杨改革迅速的把自己的礼物送出去,这送出去了,这大明的官场上,这放大镜,就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日后,要卖这眼镜,怕是得用箩筐装金子啊!
群臣本来还在犹豫,要不要拿一个放大镜,要不要拿一个这样的宝物,神奇的物件,这拿了,显得自己老眼昏花,不拿,心里又痒痒,现在皇帝如此一说,那就拿吧,再不济,这放大镜它也是一个神奇的宝物呢。就算不用来看字,也是件了不得的东西,也是贡品的,在外面,怕还没地方买去,拿回家也可以给家人显摆显摆。
大臣们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手一支放大镜,有不少年纪还算“轻”的,也拿了一个,反正皇帝说了,觉得看字吃力的都可以拿,自己不拿白不拿,于是,杨改革准备的这批放大镜,一下子被抢空了。
杨改革暗自高兴,日后搂钱,可全靠这些家伙替自己宣传了啊!
散朝了,杨改革刚出太和门,就对王承恩道:“大伴,去把两位师傅,户部侍郎毕自严都请来,朕有话说。”
虽然处理掉了国子监放高利贷的事,但是,这件事并没有完,还得把这银子改银票,使用票据的事搞下去,这就得和人商量。
“遵命,陛下,奴婢这就去。”王承恩答应下来,立刻让人去请这几个人。
平台。
这里,杨改革不经常来,以前,只在这里虐待过袁崇焕,把袁崇焕虐的体无完肤,把袁崇焕虐得整天埋在家里想对策,不敢出门。
孙承宗,徐光启,毕自严,这几个自己的嫡系,很快就来了。
一番见礼,杨改革也不废话,直接就进入主题。
“今日召两位师傅,还有毕爱卿来,是有一件事,要和大家说说,看看大家的看法。”
孙承宗领头道:“陛下有何事?只管问,臣等必定无所不言。”
“嗯,这件事,国子监放高利贷的事,是真的,……李若涟就是朕让他放高利贷的,这件事,有人从中作梗,只是暂时还不知道是谁,……”杨改革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交代了一下。
几个人也是大吃一惊!原本以为是皇帝叫人这样做的,那里知道,这件事有人从中作梗,幸亏皇帝及时发现,否则,这件事一牵扯下来,这皇帝不讨好不说,他们几个,差不多也别想讨好。就连孙承宗,怕也要落个教导不力的罪名。
“这件事,朕暂时也不想追究了,告诉诸位,也是想让诸位多留个心眼,有所防范。”杨改革的心思现在不在追究这件事上,而是想怎么把这票据业务推广开,把中央银行搞起来,这个,才是目前自己的重点,如果一味把精力放在追查幕后人的上面,未免有点“不务正业”。自己穿越来,不是和别人玩躲猫猫,完猫抓老鼠的游戏的。
毕自严听了皇帝的话,更是额头冒汗,这李若涟在国子监放贷,他是其中的推动者,他不过是想方便户部,让户部把银子尽快的收齐,那里知道,这件事,居然是有人从中推波助澜,想想,也是后怕,如果不是皇帝发觉的早,一肩担下来,今天,怕自己也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杨改革看自己的几个心腹,嫡系都低着脑袋,道:“这件事就让他过去吧,现在重要的是,把朕在朝堂上所说的票据业务,用银票代替银子支付的事,好好的说说,这件事,朕觉得十分有益,如果操办的好,可以为朝廷凭空的变不少的银子出来。”杨改革现在的重点,就是准备推出票据业务,搞中央银行了。
这票据汇兑的业务,在古代,也不是没有例子的,比如电视剧《乔家大院》那个里面,说的就是票据业务,搞得就是汇通天下。杨改革想的就是也在这明朝搞一搞乔致庸那一套,搞汇通天下,然后用纸币代替小额的货币,完成货币纸化,这个,自己一份储备金,储备银,就可以发行一两倍以上的纸币,这个,凭空的就能多变出一倍银子出来,如果自己的信誉够好,发行三四倍的纸币也是可以的,这就是一个货币放大器。十分给力的金手指。
皇帝的这个话题,十分的沉重,牵涉的实在太大,刚才在朝堂上,就没人干说它的好处或者坏处,原因就是它牵涉的实在太广了,而且没有先例,这让习惯了从先例中寻找答案的明朝人很不适应。
孙承宗,徐光启和毕自严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