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或许他是岳飞 >

第33章

或许他是岳飞-第33章

小说: 或许他是岳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也不能听秦桧的片面之词,从这点可以看出,赵构他并不是脑子有毛病,不是个傻子,不过要比傻子更可怕,因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如果他是小人到也罢了,但伪君子的所作所为才是最可怕的,这样岳飞又一次辞官不成,还要继续忍受着赵构那张假仁假义假慈悲的丑陋嘴脸。

第八节。金国这边也不好过

 其实,金国归还宋朝大片国土,也并非是实打实的想与宋朝和议。这种小伎俩岳飞早已经看出来了,故此才说金国不可信之类的话。

完颜昌与宋朝求和,表现的也十分积极,并且能够将黄河以南以及陕西一带的土地归还于宋朝,他这样做完全是一种战术上的策略。

可以想象,他们在淮东、襄阳府诸郡、川陕等地区吃尽了苦头。可说是酸甜苦辣全部尝试了一遍,结果战事大部分属于屡战屡败的局面,被打的那叫一个狼狈不堪。

故此,完颜昌打算将以步兵为主的宋军引致平原一带,到时候无非是来个出尔反尔而已,有没啥可说的。

平原之上的女真铁骑可是将其实力发挥到极致的作战兵种。宋军的步兵自然是不如骑兵,这样的话便会相继溃败,那么完颜昌的阴谋也就可以得逞了。

而且按照当时和议的约定,在河南一带的金国官员,宋朝是无任何权力罢免的,这样的话,到时候金军再次南侵,就真成了里应外合的局势。对于宋朝来说也是相当不乐观的局面。所以说,天下并没有免费的午餐,赵构只是把这件事情想的太过于简单罢了。

不过,赵构在看待金国和议一事上,并不是很戒备,甚至完全相信金国的信誉,就好似金国有一张宋朝的信用卡一样,说透支多少就能透支多少。赵构是对他们绝对的信任。

让赵构最不放心的不是金国,反而是那些不听话的热血青年,如果说光是个愤青也就算了,但这些热血青年手中还握有重兵,这样一来怎么会让赵构放得下心去呢?

这里面最为让赵构担心的便是岳飞,因为在赵构看来,岳飞的很多“不良”举动,都足以得罪到自以为是“好兄弟”的金国。

毕竟作为一个“仁君”,他是最不愿意看到“两国交战,生灵涂炭”的悲痛局面,这样的话,他每次都会热泪盈眶呜呼哀哉!

没办法,谁叫他是表演系科班出身呢,纯粹一个演员而已。

这样的话,赵构是必须要阻止岳飞这一切不良举动,否则,便会一发不可收拾。于是乎,赵构便发了一道手诏,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其大概的意思便是让岳飞禁止前往中原之地,更不能招纳河东、河北以及燕云之地的起义者。若是有起义者主动过来归宋的,那么也一定要再将这些人归还于金朝。

还有便是岳飞所派出来的联络人员,也必须要全部给退回来。思忆也就是禁止岳飞有任何不良举动,而且要老老实实的在原地待命,啥事你也别干,就在军中养膘即可。

而实际上,岳飞也根本就没把赵构的手诏当回事儿。你发你的诏书,我继续做我的工作。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如果真的去按照赵构的意思办事,那么他便不是岳飞了,况且若真按照他的方式做,那么连结河朔的计划也会破产。更不好的情况便是,岳飞可能必须要放弃北国那边的同胞,这么一来,就对于今后北伐一事,没有任何好处可言了。

当然,岳飞也不会把赵构的手诏当作圣经捧着、供奉着,所以自然而然也不会放弃连结河朔的计划。

这边,金国也并非是啥省油的灯,在大片土地上统治者汉人,推行的并不是封建制度,而是极为落后的奴隶制度,这样也难免会遭到人民群起而攻之的结果。

在沦陷的中原地区,如果欠下债务的人,还不起债务,那么那个人就要用自己的老婆、女儿来抵偿,今后她们也就不是以人的身份自居,而是奴隶,从此以后便毫无自由可言,只得任人摆布。

在这种屈辱条件之下,很多汉人是容忍不了的,更是十分不爽的。那么,起义反抗金国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中原地区,民间百姓自发的组织起来抗击金军的运动,这种运动也是由岳飞制定连结河朔计划之后,才慢慢的有了气色。

金国作为统治阶级来说,他们看到民间有这么多人都暴动了,那么自然是很不爽民间起义军的做法。于是便想办法切断起义军与宋军之间的联系。

岳飞帐前听令的“统领忠义军马”李宝,便是在岳飞制定的连结河朔计划中,表现的最为出色的一位。专门给金国这边使绊儿,这位将军,在二十多年以后的【唐岛之战】,又称【黄海奔袭战】中,崭露头角,大显神威。以三千水军歼灭掉金国七万水军,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也证明了,岳家军之中不乏能征善战之人,并且也是禁得住时间的考验。

而这时候,与岳飞没有取得联系的起义军也纷纷高举“岳”字大旗!在金国起义军铺天盖地的出现在中原一带后,也不得不使金国的统治者感到万分的头疼。

不过,这一切也只是初步的策略而已,随着时间的流逝,岳飞相信第四次的北伐似乎是在向他招手。而且收复燕云、直捣黄龙之壮志也并不遥远。

第一节。邻邦友好是讲信义滴!

 宋金之间和平了,本来赵构应该值得去开个party,去乐和一把。

但在绍兴九年的七月份,在金国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情,这是一场政变,也是主战、求和之间的一个转折点。

发动政变者,便是主战派老大右副元帅完颜宗弼以及领三省事完颜宗干。他们主战派的一帮子开始发动朝中政变,直接讲领三省事完颜宗磐以及领三省事完颜宗隽杀掉,而身为左副元帅的完颜昌也没有逃过此劫,直接驾鹤西游去了。

现在金国朝中,完颜宗弼等主战派趋于主导地位,完颜宗弼挥师南侵也是迟早的事情而已。

现在完颜宗弼可是风光得很,身为金国的都元帅又领行台尚书省,可以说是文武方面一手抓,成了金国朝中的大拿。既然掌握了朝中大权,那么侵略也是注定的。

于是乎,完颜宗弼便调集了各路兵马,集结于祁州的元帅府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安国市。

本来女真族是不擅长夏季用兵的,通畅的情况下都是秋季以后开始用兵,可这次完颜宗弼反其道而行,一改往日作风,直接在夏季用兵向南宋发动攻势。

在绍兴十年的五月份,完颜宗弼亲率大军,兵分四路进犯中原。

首先西路由元帅左监军完颜杲负责发动猛烈的攻势,而中原西京一带的河南府则由李成挂帅出征“收复”。完颜宗弼则亲率主力军负责打入开封府。而聂黎孛堇则由京东路出兵进犯。

金国铁骑再犯中原之际,不少中原地区都不曾设防,导致金兵一过来,大部分州郡便都降了。而且当地的官员反抗的也很少,故此中原整个地区也就相继的沦陷了。

这个责任应该怪谁呢?总不至于去怪当地守备人员吧?试想,皇帝老子都不设防,没有精兵驻扎,怎么个守法?对于金国的出尔反尔,高宗赵构以及秦桧早有耳闻,但是他们似乎觉得不可能。

此时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也不觉得吃惊,因为在他们看来金国根本就不值得去相信。像最终出现这种状况,不能去怪岳飞,也不能怪韩世忠,更不能怪出使金国的使臣王伦。

因为赵构早就知道完颜宗弼发动政变的消息了,也知道金国之中求和派的重量级人物也相继被完颜宗弼所干掉。

这个消息可靠吗?理论上是可以相信的,因为这消息是宋朝的使臣王伦密奏给赵构的,并且把事情的经过全部告诉了赵构,可以说这件事情不会是假的,王伦不仅告诉了赵构这项机密,而且还苦劝赵构,希望赵构能够在中原之地调遣能征惯战的将帅,固守中原地区。

可赵构只是当王伦放了个臭屁而已,他在看来金国是不可能出尔反尔的,况且出尔反尔伎俩明明是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之一,怎么有可能让金国学到呢?

赵构很疑惑,也很不解,但他始终把金国的话当作宝儿,所以自然而然不会在意王伦的屁话,他还是维持了一副“仁君”的形象,活脱脱的一个“热爱和平”的形象大使!

秦桧老贼也自然给赵构帮腔作势,反正对老贼秦桧来说,他脑子里面没有爱国,只有卖国。可惜王伦的忠告被赵构无情的无视掉了,并且让王伦继续出使金国,以便维持两国之间的和睦发展。

当王伦继续出使金国之时,金国二话没说就把王伦给扣下来了,一点情面也没讲,这次金国的官员对待王伦可并不热情了,并且让宋朝的副手使臣蓝公佐回到宋朝。

其目的只有两项,其一要钱,其二废止宋朝年号,并且改用金国年号。人家可都欺负到自己头上了,都这个时候了,赵构还是一副阳痿的样子,到了关键时刻死活也挺不上去,反而是相当窝囊的样子。

关键时刻挺不上去,这就是赵构,一个生理阳痿,间接导致心理阳痿的阳萎男!其实按说如果赵构当时肯派岳飞、韩世忠等人驻守到河南之地,那么也不至于全部沦陷。宋代的带病制度就是弱智,在加上一个生理阳痿,导致心理阳痿的阳萎男统治天下,中原之地拱手相让那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不过,赵构并不是不想调兵遣将,而是不敢。想他这种小心小胆的人也办不成什么大事。他傻吗?他不傻!往他身上插几把毛,那么赵构可就比猴子还精。

赵构也想过派遣兵将过去驻守,但又怕岳飞他们那帮子主战派不听话,万一与金国闹出点儿小摩擦来,反而对他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他并不敢派岳飞他们前去驻守,反而调派刘锜前去开封当副留守。毕竟刘锜还是比韩世忠、岳飞等人听话的多的多,调他去赵构也放心。

在宋廷主战派之一的韩世忠,看出金国那边状态有点不对劲儿,于是他便上奏于赵构,希望赶快出兵一战。

对于韩世忠来说,怎么着自己也算是一个有功之臣,同样也救过赵构的小命,在“苗刘之变”中,韩世忠可算是功居第一。

为赵构稳住了皇帝的位子。况且功高莫过于救驾,保住了赵构的皇位,也算是一个救驾的大功臣。赵构这小子不看僧面也要看自己的面子,怎么说也不至于博了自己的面子。

韩世忠想的到挺好,不过赵构并不是这样想,因为他就是一个白眼狼。他根本不顾及这些事情,而且对韩世忠也极其鄙视,还对他说:“人家内政都乱了,咱们要是趁虚而入,如何取信于金国呢?”

呵呵!好一个赵构!好一个取信金国!你真是个信守承诺的人!自己的老爹、老母、老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已经在北国受尽屈辱,作为自己的亲人受辱,他始终是无动于衷!赵构更是无仁义道德可言!更没资格去讲信义!说他是狼心狗肺看来还都是轻的!他或许觉得金国给他这么一大块土地,真是太多了,宁愿再分给金国,也不愿意自己独享。这是一种多吗高尚的“品格”啊!

不过,朝中处境最为尴尬的不是赵构,而是老贼秦桧!他作为“爱好和平”的大使,对于金国这次的变卦也有些傻了。他可能是没有料到,也有可能每天晚上躲在被窝里面偷着乐。这都很难说。

不过,弹劾秦桧的大臣可是只增不减。又侮辱了国体,又失去了大片国土,弹劾秦桧也是正常的事情,本来以为秦桧能够将这件事情谈成,结果却闹了这种结果,秦桧也注定面对群臣的口诛笔伐以及如滔滔江水的吐沫星子。

当然,老贼秦桧也不可能因此而惧怕,因为他上面毕竟还有个赵构为其出头!而且老贼秦桧也摸清了赵构的心思,赵构也不会因为此次和议的失败而罢免掉秦桧的相位。

不过,赵构确实也没有动机这么做,这次虽然有n多弹劾的奏章,但是赵构却没有罢免秦桧的相位,反而将这件事情给压了下来,再怎么说秦桧也是自己最为放心的人,所以,赵构也不可能这么做。这次到好了,连嘴瘾也没过就把事情一带而过了。

现在秦桧此时也有他的考量,见到现今情势不妙,于是便立刻见风驶舵,自己一下子变成了主战派人士,而且支持抗战,还非常自美的说,要亲临前线与诸路统制一起抗击金兵!不过也是说句废话而已,赵构怎么舍得让秦桧,秦爱卿去送死呢?

这回赵构也没闲着,为了弥补秦桧的过错,自己也发布了一道声讨诏书!声明,如果谁干掉完颜宗弼,那么就授予节度使之职,并且给白银五万两、绢五万匹、良田一百顷、第宅一区等等丰厚奖赏。可说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来投!

之后,又任命韩世忠、张俊以及岳飞三人为河南、北诸路的招讨使,好像是一副欲复山河的架势,豪情万丈的模样。但这不过是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