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立国传 >

第322章

华夏立国传-第322章

小说: 华夏立国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族头人们眼睛也不由变得一片金色,这才是真正的财宝,几头牛羊篷什么呢?真是没有见过世面。这些贵族头人们一边狂喜中,一边指示属下扑向最近地干于和木箱,尽量抢夺更多的财宝。
    随着牛羊、马车和木箱越来越多,贝都因人开始混乱起来。这些丢在荒野的牛羊和财宝好像经过计算似,数量不少,但是却远远不够三万多贝都因人平分,于是矛盾和纠纷开始了。
    看着这些财物,没有哪个贝都因人不眼红。开始小规模的争斗,接着是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争斗,而且由于华夏将这些财物和牛羊“丢”得非常散乱,所以贝都因人全部散在各处。
    这个时候,随军监督的波斯人觉得非常不妙了,他们已经嗅到空气中弥漫着的阴谋味道。他们找到贝都因人头领,要求他们立即集合部队,准备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因为现在贝都因人大部分散在原野中,只有少部分人还追在华夏人的屁股后面,不过这些人的心思估计多半是试图“迫使”华夏人丢下更多的财物。
    但是非常不幸,贝都因人没有一个共同的大首领,他们的领导层是由数百个大大小小的部落首领组成的,他们能走到一起来,都是同一个原因,被波斯人用钱雇佣而来,现在要让这些贝都因人放弃远远超过雇佣金的财物,这怎么可能呢少数听话的部落刚收拾好,准备归队,却发现旁边的部落队伍乘虚而入,肆意抢夺他们漏下的财物。这不由地引起了这些部落地愤怒。他们一边谴责着旁边部落的无耻,一边又返回到原地,继续抢夺“原本属于他们”的财物。
    事情演化到最后,波斯人的命令被漠视,甚至也认为是偏袒另外部落,让我们走了,好让别的部落来抢占这些财物。
    随军监督的波斯人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贝都因人在广袤的原野中抢夺,争斗,在一片混乱中丧失了作战队形。但是华夏人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局面任其发展下去。
    一声声低沉的号角声吹响了。很快就象冬天的寒风一样席卷着整个荒野。随之而来的是沉重地马蹄声。首先发起进攻的是第一批一万五千余华夏骑兵,他们是第一批向亚卡多历亚城发起进攻,也最先撤下来,然后分批后退。在指定的地方换上备马后再进入到指定的地区进行伏击。
    他们听到号声后立即从各个丘陵后面飞跃而出,如同潮水一般冲向贝都因人。黑色地大海很快就吞噬了最前面的贝都因人,这些正在抢夺和欣赏自己“战利品“的贝都因人就像沙滩上零零落落的小石块,迅速淹没在黑色的狂湘之中。醒悟过来的贝都因人立即行动起来,他们纷纷丢下手里的财物,翻身上马,寻找自己地队伍。但是整顿队形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他们需要和如电闪雷鸣般的华夏骑兵赛跑。
    首先飞来的是如雨地箭矢,华夏人骑射让贝都因人在大吃一惊的同时遭受了一场五月暴雨般的洗礼。接着呼哨而来的马刀撕开了一个又一个贝都因人的胸口。这些华夏骑兵如同黑色的闪电在贝都因人身边掠过,留下一朵朵飞绽的血花,在贝都因人绝望的眼神中留下一个黑色地背影。远远地消失了。
    对于各自为战的贝都因人来说,华夏人娴熟的战术配合和过人的单兵素质都是他们的噩梦。前面有骑枪开路,后面有马刀跟进,头上有箭雨支援,华夏骑兵的突击就像洪流一样奔流不息,一气呵成。在这流畅地进攻面前,贝都因人地勇敢和彪悍都有些苍白无力,何况华夏人的勇武丝毫不弱于这些贝都因人。
    听到前方隐隐传来厮杀声。穆萨立即知道大事不妙,连忙下令大军加速前进,接应前方地贝都因骑兵。刚走过一个谷底,就看到前面丘陵上出现了几个身影。
    只见两面巨大的旗帜出现在穆萨和四万波斯人的眼前。一面是波斯人熟悉的华夏军旗,另一面却是一面白色的旗帜,黑白相间的阴阳鱼在旗帜的正上方。大家都知道。这是华百人圣教的标识。而在这个阴阳鱼标识下面却有一把垂直的宝剑,这是一把华夏人独有的宝剑一青锋剑。
    在这面大旗的前方。正是一位骑着白马的将军。
    穆萨眯起眼睛,远远地看去,只见这位华夏将军一身白色的外袍,与其座下的白马相映成辉,也正好衬托了出其胸口那个阴阳鱼的标识。他没有戴头盔,而只是在头上围了一方白色的头巾。一张青铜面具戴在这位华夏将军的脸上,让人看不清他的面目。
    穆萨出神地看着这位突然出现在咫尺前的华夏将军,似乎被那张制作精美却面貌狰狞的青铜面具给吸引住了。这张泛着青黄色的面具在阳光下闪着点点光芒,伟岸的身形在飞动的白袍中屹立不动,穆萨甚至能看到面具后面飘动的两缕有点泛灰的头发。在这一刻,这位华夏将军仿佛成了天地之间的中心,无论是他身后千余名骑兵,还是穆萨身边四万波斯步兵,甚至于天上的太阳都无法动摇他的位置和遮掩他的光芒。
    穆萨的目光许久才从这位华夏将军的身影上转移开,注视在他身后的那面大旗。阴阳鱼下的一把锋利的宝剑,难道他想做圣教的一把剑,为圣主的传播劈山开路?穆萨久久地看着不远处的那面大旗,看到最后,他觉得那把宝剑如同悬在自己的头上一般。
    过了好一会,看到主帅一点动静都没有,旁边的将军们便开口提醒道:“大人,我们是不是该行动了?前方的贝都因人正吃紧。”
    “不着急。”穆萨转过头来对副将们说道。“你们不觉得这有阴谋吗?”
    “四万波斯步兵是抵御华夏人地主力,而贝都因人只是雇佣而来的,谁是本谁是末你们应该都分得清楚,而华夏人分得更清楚。击溃贝都因人不要紧,幼发拉底河防线依然在,但是击溃我们,他们就可以安安心心地抢渡两河,直趋泰西封了。”
    说到这里,稽萨吸了一口气道:“我们可以看得出,出现在我们前方的应该是华夏人主帅。他冒险出现在这里,为得是什么?他属下的数万骑兵去哪里了?”
    从曾穆率军出现在两河流域西岸,波斯人从来就没有搞明白他属下的骑兵有多少人,只能估算少则两万。多则五万,正是这个敌情不明,使得原本就谨慎的穆萨现在更加谨慎了。
    “一旦我们散开队形进攻,或者是加入到贝都因人的战场中去,我们就必须展开队形,甚至可能会受贝都因人拖累,造成阵形散乱。而这个时候华夏人以少量兵力牵制贝都因人,集中兵力攻击我们,那后果是什么你们应该都知道。”
    穆萨的话众位波斯将军都听明白了。华夏人的迂回包抄和机动力这些波斯将军在前段时间都领教过,曾经有一支两万人的波斯军队在增援杜尔杜利地路上。被华夏骑兵用灵活骑射和多变的诱敌给引散了阵形,然后被华夏人抓住机会,用连绵不绝的骑兵突击冲溃了整个军队。所以波斯人学习了老对人罗马军团的做法,采用了密集战术,丝毫不敢怠慢,尤其是在这旷野之中,这可是华夏骑兵最好地战场,稍有不慎。只要被华夏人抓住了机会和缺口,后面真的不堪设想。
    波斯人冷静下来了,他们围成一个大密集阵形,弓箭手、长枪手都严阵以待,随时等待大队华夏骑兵的出现,因为华夏人给他们的印象是。只要号角一响。华夏骑兵可能从任何地方冲出来。
    曾穆静静地策马站在那里,深邃的目光通过面具的两个黑洞投射出来。俯视着整个波斯军阵。站在旁边的拓跋有些不敢相信,不由地悄声问道:“总管大人,波斯人怎么不敢行动了?”
    “在波斯人和他们主帅穆萨地心里,波斯步兵军团远比贝都因人重要,是整个西方防线的主力。所以站在他的立场上以为我是借打击贝都因人来引出波斯步兵,所以他舍不得。谁知道我真正的目地却是打掉贝都因骑兵。所以我只带领一千骑兵站在他面前,他却不敢冲过来。”曾穆头也不回地答道。
    “我们此前在河西岸地区打得好几仗,应该好好地敲打了波斯人,他们再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到了荒野,我们就是这里主宰。”
    “总管大人,我明白了。我们以前给波斯人的下马威已经镇住了波斯人,就如同这把剑”,拓跋不由地看了看身后的那面圣主之剑的大旗,“高高地悬在了波斯人的头上。总管大人,你真是厉害!”
    听完拓跋发自内心的敬佩,曾穆的语气没有任何波动,只是淡淡地答道:“穆萨用兵一向非常谨慎和稳重。”
    当一万多吸引贝都因人过来的华夏骑兵换上备马加入到战场后,战事地结局已经非常明朗了,贝都因人的缺点现在暴露无疑。来自数百个部落使得他们毫无组织,毫无配合,虽然他们彪悍,但是他们还缺少最重要的一样东西一狂热,对信仰的狂热。在异世的历史上,贝都因人就是凭借这种狂热和彪悍,向飓风一样横扫了整个中西亚世界。但是现在,华夏人的鲜卑骑兵却拥有这种狂热,他们高呼着圣主之名在贝都因人中横冲直撞,对于他们来说,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回到圣主国度地荣耀开始。
    被打得措手不及地贝都因人终于开始溃败了,他们因为贪婪财物而失去队形和先机,现在又因为失败阴影而失去士气,许多贝都因人开始携带着财物溃逃,尤其是一些贝都因贵族们,他们的地逃跑最后沉重地打击了部分还在坚持作战的同伴们。
    一个多时辰过去了。曾穆策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他和那面“圣主之剑”地大旗一起,仿佛成了丘陵顶上的两棵白色的大树,屹立在波斯人的眼里。而这个时候,无数的黑甲骑兵出现在曾穆的身后,他们带着浓浓的杀气和血腥味,整齐肃穆地站立在曾穆的身后,冷冷地看着波斯人。
    在这一刻,穆萨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华夏人的目标或许真的只是贝都因人。可是他们为什么本末倒置呢?
    带着这个疑问,穆萨下令缓缓撤军,天快要黑了,必须赶快撤回亚卡多历亚城。要不然黑夜会带来更多地危险和变数。
    华夏人不会让穆萨和他的部下走得那么轻松,留下一万人追击贝都因人,五千人打扫战场,其余的华夏骑兵象一群野狼一样跟在波斯人的身后,一点点地撕咬着波斯人。等穆萨率军回到亚卡多历亚城时,他的步兵损失了大约三千人。
    很快,穆萨尝试到失去贝都因骑兵的苦果。他们更加难以发现华夏骑兵的踪迹,虽然他们还有一部分高原骑兵(来自伊朗高原的骑兵),但是却无法与贝都因人和华夏鲜卑军相提并论。
    华夏人继续沿河而下,向富庶的两河入海三角洲进军。一口气攻陷了伊新、苏鲁帕克、乌鲁克、乌尔、拉尔沙,直接威胁到了巴士拉海港,把整个巴比伦西亚、卡尔迪亚和苏美尔三地区搅得黑烟四起,处处废墟。
    穆萨接到华夏骑兵威胁到了巴士拉海港之后,终于按捺不住了。一旦华夏人攻陷了巴士拉,不但美索不达米亚失去了最大的出海口,卑斯支一世也会失去他最富庶地明珠,而且有了这个巨大的海港。难保华夏人不会招来强大的华夏海军,要知道,他们在不远的安曼可是有自己地基地的。
    征集了五万精兵的穆萨小心的沿着幼发拉底河西岸缓缓前进,在此之前,穆萨已经命令幼发拉底河所有的桥梁全部烧掉,船只全部集中在东岸。战船日夜不停地在水面上巡逻。
    但是这次曾稽还不想趁机过河。而是盯上了穆萨的这支精兵。
    首先是由高原骑兵组成的斥候被华夏人群起攻之,迅速灭杀在荒野之外。接着是连续不断的夜袭。更恰当地应该是夜间骚扰。一夜四、五次的骚扰,没完没了,虽然没有给波斯人带来什么损失,但是却让波斯人疲惫不堪。穆萨这次有点明白曾穆的有意,但是他却已经无可奈何了,他的机动部队在失去贝都因人之后,已经在华夏人面前无法机动了,主动权已经掌握在曾穆的手里。
    煎熬了十余天后,波斯人终于能够看到巴士拉城的影子地那天夜里,依然是四次骚扰,然后波斯人严阵以待到黎明前,最后大部分人疲惫不堪晕晕欲睡时,华夏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地突袭,这次突袭不再是演习和骚扰了,而是实实在在地突击。
    四处放火的华夏人纵横在波斯人地营地里,马蹄和马刀一样有效。到天亮后穆萨好不容易收拢军队后发现,自己的军队从五万一下子变成了三万。差点吐血的穆萨躲在巴士拉再也不出来了,他后来干脆放弃西岸所有非靠岸的地区,只是坚守十余座西岸河边的城镇要寨,并利用战船运用机动部队,防备华夏人渡河。
    曾穆却改变了策略,他留下一万骑兵继续在西岸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