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立国传 >

第305章

华夏立国传-第305章

小说: 华夏立国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们的监视之下。他们通过铜镜反光或者鸟叫等各种手段像蜘蛛网一样传递着战场上所有的情报,而战场上的指挥官利用这些情报,调动和指挥分在各处的兵力进行穿插、伏击和包抄。
    率军攻击菲列迪根部的正是乌洛兰托率领的两厢六千骑兵。在萨伏拉克斯和菲列迪根一动身的时候,他就接到了探马用铜镜发过来地信息。早就将这里的地形了解地乌洛兰托知道菲列迪根想要奔袭的话,必须经过一处丘陵,于是就迅速赶到这里严阵以待,等到菲列迪根率军过来时就直接杀了出来。给他来了个拦腰一刀。
    由于乌洛兰托所部都是连人带马卧在地上,隐在了丘陵的后面。时机一到立即连人带马站立起来,然后如旋风一般从哥特人的眼皮底下冲了出来。这段距离非常的短,还没等哥特人回过神来列队迎战,华夏骑兵已经呼啸着冲进了哥特人队伍的侧翼。
    华夏人以十个人为一个作战单位,前面有骑矛开路,后面有骑射手掩护,左右有马刀手照顾,直接就这样杀入哥特人的队伍中间。这个阵型威力巨大。尤其是两边的“马刀手”,他们将锋利马刀平放着,迅速地割开一个又一个哥特人地身体。
    不一会华夏骑兵就冲出一个大缺口来,把正在行进的的哥特人斩成了两截。乌洛兰托马刀一挥,六千华夏骑兵立刻分成了两部分,一营骑兵立即向前冲去,很快便与已经停下来的前半截哥特人平行,然后在侧翼用弓箭急射。由于距离太近,哥特人又是静止的,一阵箭雨立即将哥特人射得人仰马翻。这一营华夏骑兵在前半截哥特人的前面绕了一圈,带着一圈腾起的尘烟便绕到了哥特人的另一边,然后又是一阵急射,动摇着哥特人地阵脚。眼花缭乱的奔射,犀利的箭雨,让前半截的哥特人一时慌了神。菲列迪根连连下令稳住阵脚,根本没有功夫去接应后半截队伍。
    乌洛兰托率领五千骑兵,分成两路,如同一个血盆大口,一口就把大约两千人的哥特人后半截吞了下去。五千骑兵分成数百个小战斗队形。然后相互配合协调地形成了一把大剪刀。几个来回就把这两千人的哥特骑兵队伍剪得支离破碎。等菲列迪根好容易在一千华夏骑兵转圈奔射中稳住队伍时,后半截哥特人已经大势已去。只剩下七、八百人了,正在那里苦苦挣扎。
    乌洛兰托又一挥马刀,传令官大声发号施令,分出两营骑兵继续歼灭最后少部分华夏骑兵,其余的两千多骑兵呼啸一声又杀进目瞪口呆的前半截哥特骑兵队伍中,而刚才还在转圈地一营骑兵也从另外一个方向冲进了哥特人的队伍中。
    菲列迪根这个时候才明白,先不说其它,这些华夏人的确是骑兵战术的高手,刚才几下眼花缭乱的战术已经将骑兵地机动性,侧翼攻击力和华夏人特有地骑射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当菲列迪根看到另两千华夏骑兵收拾完最后一部分后半截地哥特人,汇集到正在前半截哥特人队伍中穿插突击的华夏骑兵队伍中,他明白自己战败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
    当菲列迪根下令投降,并举起了白旗却被华夏人拒绝时,斛律协已经下令吹起总攻的号角。
    随着华夏人独特的号角声在多瑙河河畔,默西亚大地上响起时,地上所有的生物都被这悠长而浑厚的号角声所震撼,它们匍匐在地上,感受着这充满天地的雄壮气息,然后在四处响起的马蹄声中瑟瑟发抖。
    一万华夏骑兵分成两路,从左右两边冲了出来,配合开始返身作战的正面五千骑兵,分成三路,如同三把尖刀向一万哥特人插去。
    下默西亚大地很快就被一个巨大的声音所笼罩,这个声音有散乱的马蹄声,凄厉的惨叫声,清晰的骨肉碎裂声,刚脆的刀剑碰击,还有若隐若现的伤痛呻吟声。在这个巨大的声音中,黑色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就像一片黑色海洋,将哥特人无情地淹没。虽然哥特人以身材魁梧和狂暴著称,但是战争更讲究的是整体配合和战术,以及士气和勇气。训练有素,紧密配合的华夏骑兵让哥特人的勇气和狂暴在钢刀面前是那么的脆弱。
    战争一直延续到下午,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哥特人死在战场上,但是活着的哥特人依然在坚持,他们挥动着手里残缺的斧头和罗马短剑,如同大海岸边上的礁石,苦苦抵抗着化成惊涛骇浪的华夏骑兵。这些华夏骑兵如同是这片大海的主人,他们踏着海浪而来,猛烈而迅疾地攻击着哥特人,造成一定伤亡后又随着海风远去,只留下疲惫的哥特人。
    但是还没等哥特人将视线从突然远去的华夏人背影中转移过来,另一队华夏骑兵随着海浪又汹涌而来,继续猛烈而迅疾的突击。华夏人的马刀就如同是海面上闪过的雷电,带着一股血腥味横冲直撞。
    哥特人在坚持着,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坚持着,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坚持到现在。他们就如同遇上暴风雨的渔民,在肆虐的海面上守着孤舟绝望地与海浪做斗争。他们知道自己迟早要灭亡,但是求生的本能在驱使着他们,让他们挥动着麻木的手臂,一次又一次地在华夏人的冲击中活了下来。同伴临死的惨叫声,伤口剧烈的痛楚都不能让他们从暴风雨的恐惧中回过神来。
    当一队华夏骑兵驰进战场时,所有的华夏人都为之欢呼,而所有的哥特人都为之胆怯气丧。这队华夏骑兵举着十几杆长矛,而长矛顶尖上穿着一个个人头,都是他们的首领,其中就有大首领菲列迪根,后来还加上了萨伏拉克斯的人头。
    看着华夏骑兵举着首领们的人头在战场上耀武扬威地奔驰着,所有的哥特人仿佛被击碎了最后一根脊柱骨。终于,开始有人放下武器了,接着是更多的人,哥特人终于崩溃投降了,他们就如同丧失最后希望的渔民,放弃最后的求生信念,漠然地下马,漠然地在华夏人的吆喝下站在一起。或许这些生还的哥特人有不少人会这一辈子再也没有勇气拿起武器了吧。
    此役,哥特人只有六千人最后活下来了,其余的人都战死在战场上,而华夏人伤亡四千余人,所以这场决战算得上是异常惨烈。
    战后,斛律协为了让默西亚的“异教徒”记住华夏人在纳伊苏斯的这场胜利,下令割下所有战死哥特人的首级,把他们堆成一座座小山,立在多瑙河畔。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一章 报酬和交易
     更新时间:2009…1…7 0:15:07 本章字数:7611
    大败菲列迪根之后,斛律协没有继续指挥部众继续扬鞭前进,他反而和乌洛兰托率部在纳伊苏斯住了下来,毕竟这次大战可以说是从第聂伯河一路杀下来的,现在得暂时休整一下。不过他们也没有闲着,一方面派遣小队骑兵和探马对西边的潘诺尼亚和达尔马提亚进行侦查,另一方面向统领余下一万骑兵的窦邻通报战况,要他不要继续南下了,在多瑙河北岸调头向西,直取上达西亚地区。当然了,斛律协也不会忘记捎带给给君士坦丁堡的送去捷报,而且也毫不隐晦地向这位罗马帝国东部皇帝挑明,哥特人已经帮他收拾了,罗马帝国也该付些报酬出来。
    在纳伊苏斯等了十几天,很快便收到了窦邻和狄奥多西的回报。窦邻同意斛律协向西转移作战目标的计划,而且已经将慕容令的先遣部队和自己的本部合兵一处,沿着多瑙河向西行进,准备在上达西亚与斛律协部隔河呼应。在信中,窦邻也提醒自己的好友,现在充任西征主将的斛律协,现在是冬天了,天气一天冷过一天,该做好过冬的准备,任何作战计划都必须谨慎。
    斛律协非常接受这个提醒,他清楚好友的担忧。多瑙河地区虽然比漠北暖和,但是对华夏西征军却是他乡异地,这水土、食物等等都有不小的差异,本身对华夏骑兵的身体就是一个考验。现在又天寒地冻,一个不小心很容易生病,虽然军中有军医和医护兵,但是部队病员太多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不过做为一个很有经验的将领,斛律协早就有了准备。在纳伊苏斯驻下来之后,他不但将哥特人随身携带的牛羊粮草全部接收,而且以罗马帝国盟友的身份向默西亚各地要求征集粮草。伴随着这个命令而去的还有凶神恶煞的华夏骑兵。不是这些骑兵的威力还是多瑙河畔那堆京观地威慑,默西亚各地的贵族和官吏大部分都老老实实地缴纳了一定数量的粮草和牛羊。让华夏骑兵动粗的不多。
    除此之外,斛律协还加紧补充军械、药品和茶叶。军械、药品不说,茶叶却是华夏远征军另一项很重要地“战略物资”。因为曾华以前在“异世上网”的时候无意看到一个故事,说英国军队四处征战。茶叶对他们帮助甚大,因为茶叶里某种物质(茶多酚)可以减轻和预防水土不服而引起的腹泻。所以从北府开始,华夏军队一旦远征,易于携带的茶砖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物资从乌水河入海口的城镇乌头城装船经过里海、伏尔加河、顿河最后经黑海运到多瑙河入海口附近地托米亚,然后再转运到纳伊苏斯。由于是在帮罗马帝国打仗,所以这海运和陆运都是罗马人在出人出车。华夏人只是负责押送就是了。
    狄奥多西的回复却让斛律协大吃一惊。在信中,狄奥多西非常爽快地告诉斛律协,罗马帝国心甘情愿地支付多达一百万奥里(Aureu)金币和一千万第纳尔银币(奥里(Aureu和第纳尔(Denariu)都是古罗马的金银币单位,一奥里等于25第纳尔。一奥里原重1/30磅。后逐渐减小到1/70磅。),而且保证是成色很高的金银币,绝不会用赛斯特提之类的青铜币来支付华夏人的报酬。这些金银将在华夏商人和使节监督下由君士坦丁堡装船,直接运往乌头城,然后再由那里等候已久的华夏官员验收完毕进行接收。
    而在信的结尾,狄奥多西用非常诚挚的语气说他将不日来纳伊苏斯拜访诸位英勇地华夏将士。原因是他将携带大量的美酒美食美女和大量粮草物资来慰问犒劳劳苦功高的华夏勇士。
    斛律协看完这封狄奥多西口述,华夏使节秘书执笔,然后有狄奥多西签名盖章的回信,再算算日期,发现这位罗马东部皇帝已经在半路上了。
    斛律协把书信交给乌洛兰托,待他看完后便感叹道:“狐狸不会轻易到狼窝串门,这位罗马帝国的皇帝恐怕没有什么好事?”
    乌洛兰托似乎不在意这件事,只是忿忿地说道:“他娘的,这罗马人怎么这么多皇帝,听说东边有一个。西边还有两个。”
    “你也看出一点苗头来了?”斛律协笑着问道,乌洛兰托虽然以勇武出名,但是也是一位颇有头脑的人物,要不然也不会带着弱小的部族在强敌环视的情况下生存得那么久,最后还搭上了北府这趟顺风车,他很快就从这封信里看出一些门道来。
    “你难道没听精通罗马事务的通译解释过吗,罗马人地皇帝跟我们所说的皇帝可不一样。据说罗马帝国的皇帝其实从字面上理解是凯旋大将军(Imperator)的意思,估计跟明王以前那个北府大将军级别差不多。然后再由他们的什么元老院加上例如最高的代行执政官、终身执政官、保民官、大祭司长、第一元老、奥古斯都、祖国之父等称号,于是便成了罗马帝国的皇帝。”
    斛律协优秀之处就在于非常好学,在跟随曾华之前他会敕勒、柔然、突厥、匈奴、中鲜卑等七种语言,后来成了北府的将领又开始学习汉字,并开始阅读诸多地书籍。这次西征。他一路上都在向熟悉罗马事务的随军通译请教学习。
    “在六七十年前。罗马有个皇帝叫戴克里先,他实行四帝共治。在东西部各设有两帝,一为正职,称奥古斯都,一为副职,称凯撒,最高权力属于他自己,并且还规定,副职为正职的养子和女婿,正职在位二十年后必须让位给副职。”
    说完这些斛律协感叹道:“罗马帝国这么大,而且北部有日耳曼人、哥特人等蛮族,东边有波斯人争霸,南边有阿非利亚人不服王化,所以才迫不得已分设皇帝治理,这样下去迟早是要分裂的,至少这东西两部。在延续数十上百年恐怕就会分成两国了。罗马帝国的现在,真地值得我们借鉴……”
    斛律协刚说到这里,但是却发现这些东西不是自己操心地,马上转口言及其它。
    “我们的目标原本就是向西。如果狄奥多西地意图也是想让我们继续向西地话也没有什么问题,我只是担心狄奥多西会不会有其他阴谋诡计。虽然我们现在大杀四方,但是我们毕竟孤悬万里之外,要是这些罗马人暗地里给我们挖什么坑就麻烦了。”
    乌洛兰托点点头应道:“的确如此,我们就好好跟狄奥多西套套口风,小心应对就是了。”
    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