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

第244章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第244章

小说: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只是他的一个起点而已!”唐绍仪想了想,继续说道:“毕业之后的罗斯福帮助本杰明?哈里森助选,虽然失败了,但是随后的罗斯福出任纽约市警察总局长,虽然在任短短两年,但是罗斯福的大刀阔斧和雷厉风行使警察局焕然一新。”

“后面的事情想必总统比我还要清楚吧?”唐绍仪说到这里,看着唐健。

唐健点头,说道:“自从甲午之战后,我其实一直留意这美国海军的发展,1897年罗斯福被总统麦金来任命为海军部副部长,而他的上司海军部长根本不理政事,麦金来也对海军不敢兴趣,所以罗斯福大权独揽,全心致力于美国海军的现代化,大力推进美国的造舰能力。”

“特别是18989年的美西战争,罗斯福抓住机会,干脆跳过海军部长越俎代庖,直接向美国海军的加勒比海舰队司令和停泊在香港的舰队发出战备命令,并最终导致了美西战争的爆发,罗斯福在这场战争中大显身手,彻底摧毁了西班牙远洋舰队,从此西班牙沦落为列强中的小角色。后来罗斯福担任纽约州长,在1900年的总统大选中,他成为了连任总统麦金来的副总统,后来也不知道他走了什么好运,当时的美国总统麦金来被无政府主义者刺杀,他竟然继任为美国总统,呵呵,他也是美国一个自副总统继任为总统的人吧!”唐健说道最后,不禁感叹罗斯福的好运。

唐健在这个平行的时空中,有两个人对都他产生过一种巨大威胁的感觉,一个是丘吉尔,另一个就是这个罗斯福,因为罗斯福和唐健有一点极其相似的,都是具有海权之上的思想,而且都想急剧扩张海军力量和欧洲列强平起平坐,都致力于本国海军现代化的发展,增强和推进本国的造舰能力。

美国华盛顿白宫总统办公室。

罗斯福正仔细批阅着刚刚秘书送来的文件,突然,罗斯福用了打了两个喷嚏,罗斯福扶了扶鼻梁上的无框眼镜,打开文件一看,一份来自远东的情报让他不觉坐正了身子:华夏总统唐健不日携舰队友好访美!

“唐健!”罗斯福低声喃喃道:“终于要来了啊!”



第五卷 横扫太平洋 第九十四章 袭击日军军火库

就在平壤局势一触即发的时候,唐健的访美舰队此时已经进入了广阔的北太平洋之上,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平壤以及北太平洋的那支华夏舰队时,伊藤博文已经悄然乘坐一艘美籍油轮返回了东京。

然而,当伊藤博文返回东京的时候,日本海军大将山本权兵卫立刻冲到了首相府质问伊藤博文。

山本权兵卫一脸的怒气,问道:“伊藤阁下,你不是说帝国的归国舰队将会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回到佐世保么?可是现在帝国已经建造好的舰队仍然锚泊在英德法等国的造船厂中!”

伊藤博文脸色异常的难看,没有了归国舰队的支援,帝国的联合舰队很难击败华夏的黄海舰队。

在唐健访美之后,华夏太平洋舰队的南海舰队沿路北上,已经和黄海舰队合兵一处,现在华夏太平洋舰队已经彻底封锁了整个黄海,源源不断的华夏陆军正从南浦港登陆。

而日本的联合舰队因为要保护帝国至朝鲜之间的海上补给线,始终不敢出战,抢夺黄海的制海权,只能困在对马海峡,如今整个黄海都已经是华夏海军的天下,日本的陆军在朝鲜战场之上显得十分的被动。

山本权兵卫气哼哼的说道:“伊藤阁下,难道你不知道黄海制海权对于帝国的重要性么?只要此时的华夏陆军愿意,他们甚至可以在仁川登陆,直接包围汉城!”

伊藤博文解释道:“英德法等国态度转变之快是我无法预料的,我已经让驻各国公使对英德法等国的不公平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让他们早日放行停泊在造船厂中的帝国舰队!”

英德法等国急速转变的态度让伊藤博文始料未及,本来日本的归国舰队早在三个月以前就应该从英吉利海峡返回日本,可是自从华夏对日宣战之后,英德法等国纷纷表示中立,并遵循中立法规,而德国和华夏已经有过了盟约,因而德国竟然决定扣押了日本定制的两艘先进的巡洋舰。

当时在美国的伊藤博文听闻这个消息后,立即向这几个国家提出了抗议,最后迫于压力的英国和法国已经同意了按照合同决定近期放行日军定制的三艘战列舰和其他二十几艘战舰。

山本权兵卫这个时候开始有点后悔推荐东乡平八郎担任联合舰队的司令了,现在各国极具转变的态度对于日本的归国舰队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由于归国舰队的三艘主力战列舰的吨位都在10000—16000吨之间,无法取道苏伊士运河以缩短航程,唯有顺着非洲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和当年俄国的太平洋第二舰队一样,几乎要横渡半个地球的距离。

虽然此时归国舰队采用的都是世界先进水平打造的新式战舰,但仍然需要近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够返回国内,由于日本在海外没有基地可以提供补给,一切都要依靠舰队本身的补给舰补给,漫漫长途,所花的时间就更久了。

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如果华夏海军在黄海之上找联合舰队决战的话,联合舰队根本就没有必胜的把握。可山本权兵卫以为归国舰队会及时赶回来,所以才会推荐东乡平八郎担任联合舰队司令,那样的话,联合舰队还有一战之力。

然而以现在联合舰队的实力,真的在黄海之上和黄海舰队遭遇的话,胜利的机会很渺茫,那作为联合舰队司令的东兴平巴郎的处境不是更危险了,所以这个时候的山本权兵卫很后悔,他甚至觉得是他将东乡平八郎推向了火坑之中。

伊藤博文看着脸上神情阴晴不定的山本权兵卫,解释道:“山本君,不要如此悲观,可能是天佑我帝国,唐健竟然在这个时候派遣东海舰队远洋访美,那么华夏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不是大减么?以我和唐健交手这么多年的经验来开,唐健在没有必胜的把握之前是不会轻易动手,虽然黄海舰队加上南海舰队在实力上比联合舰队要强上不少,但是他们想要真正消灭帝国的联合舰队时也需要付出极为巨大的代价,我想以唐健的个性,他是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决策的,他必定会等到东海舰队访美结束之后,集中华夏太平洋舰队的所有力量后才会和联合舰队决战,按照唐健的行程,等他从美国访问归来的时候,帝国的归国舰队也差不多这个时候到达印度洋了。”

山本权兵卫何尝不知道这一点,他只是为英德法等国这种落井下石的举动感到万分的气愤,德国和华夏有过盟约,德国扣押已经完工的战舰,这个还比较容易让人接受一点,可是英国可是曾经力主支持日本的,可到了这个时候,英国竟然和德国一个德行,连法国也附从了英国。

山本权兵卫最后有些无奈的说道:“只能够如此了,希望东乡能够撑到归国舰队回国。”

“帝国联合舰队的安危暂时可以放在一旁了,在唐健还没有回国之前,至少联合舰队是安全了,现在最关键的还是朝鲜战场上的事情。”伊藤博文说道道,在他去美国的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密切关注着平壤局势的发展。

山本权兵卫说道:“失去了黄海制海权,黄海舰队在黄海之上横行无忌,南浦港已经被攻克,大量的华夏陆军已经开始在南浦港登陆,准备和聂士成的第一军合围平壤城,寺内君那边的局势并不太好,虽然他派出了五个联队层层阻击段祺瑞的第二军,然而,段祺瑞的第二军仍然在不断向前推进,已经快接近平壤了,山县阁下已经命令各军收缩兵力,准备依托平壤城的有利地势和华夏陆军进行一场主力决战。”

伊藤博文问道:“山本君,你对接下来的大战有何看法,你觉得帝国的将士们会通过这次严峻的考验么?”

山本权兵卫摇了摇头,说道:“山县君在平壤集结了三个师团,总兵力达到了近十四万,而且三个师团在平壤外围修筑了大量永久性工事,占尽了地形优势,可是这一次华夏陆军不断增兵平壤,等华夏的三个军合兵一处的话,那么他们在平壤城的外围同样集结了十五万的兵力,两方兵力大致相等,胜负不是一眼就能够看出来的,但是有一点想必伊藤阁下也很清楚,当初一直视为由农夫组成的义军却是一个大麻烦,这些义军就像是四处乱窜的老鼠一样,仗着熟悉当地的地形,一直在后方滋扰,使山县君一直无法击中精力对付华夏陆军。”

“这些该死的义军,当初就应该听从山县君的建议,在这些义军还没有成气候的时候就将他们全部扑杀,而不是像对付当初的东学党人一样,选择用招抚的方式,不然现在也不会弄的如此棘手了!”伊藤博文有些悔恨的说道。

当年东学党起义的时候,朝鲜的政府军惨败,朝鲜国王李熙请求当时的宗主国清国平定叛乱,清国只是派出了数千的兵力,以招抚为主,兵力围剿为辅,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取得了《全州和议》的战果。

令伊藤博文没有想到的是,他当初也想仿用这种方法,以最小的代价换取吞并朝鲜,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义军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是越剿越多,最后竟然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境地。

事到如今,伊藤博文心中那个悔啊!可惜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

其实,伊藤博文只是看到了表面,当初东学党起义的原因是,当年作为朝鲜最大贸易者的日本,在朝鲜灾荒之年大量用廉价收购朝鲜大米、大豆和棉花等农产品,然后运到日本高价出售,从中牟取暴利,这种掠夺性贸易引起朝鲜粮食奇缺和物价飞涨,当时朝鲜以闵妃外戚集团为首的实际统治者在这种民众生活困苦的情况下更加贪污**,奢靡无度,这才加重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阶级矛盾。

说起来,东学党只能算是一次由日本掠夺式贸易引发的一场农民运动而已,当在外力介入的情况下,再加上闵妃统治集团的妥协,这才很容易的就被镇压下去了。

而朝日战争就不一样了,对于朝鲜,不管是地主阶级还是农民阶级,日本的这一侵略行为是一场民族危机,在民族矛盾面前,阶级矛盾可以暂时放置一旁,继而朝鲜举国上下都会众志成城一起抵抗日本的侵略,在这种情况下,伊藤博文的招抚政策当然不会奏效(就如同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暂且撇开阶级矛盾,一起对抗日本!)。

……

朝鲜汉城某地,日军弹药库。

王建川和一众伪装极好的朝鲜义军匍匐在草丛中,王建川嘴里叼着一根草根,眼睛密切关注着远处的一个日军军营。

王建川将手中的望远镜递给了崔景恩,说道:“崔首领,你看,这就是日军在平壤城外最大的一个弹药库,只要咱们炸了这个弹药库,那么我们华夏陆军的压力就会大减,到时平壤也会很快就光复!怎么样?有没有胆量干一场?”

第五卷 横扫太平洋 第九十五章 珍珠港

崔景恩愣了一下,今天他只是答应了王建川来探查一下这个军火库的具体情况,准备等到探查清楚具体情况后再作打算,可是当崔金恩看到这里竟然有日军两个大队三千多人驻守时,心里已经开始犹豫了。

自从他听从王建川的建议之后,整个义军都已经化整为零,现在他的手边也就只有二千多人而已,当初在兵力相等的情况下都不敢直面和日军对抗,之前偷袭日军的运输队或补给站,都是集中优势兵力对付小股日军,更何况现在兵力少于日军,对面的可是是日军重要的军火库,守卫这么大的一个军火库的日军必定是精锐。

这个时候去不是送死么?

王建川见崔景恩面露犹豫之色,便劝道:“我们只是炸了日军的军火库,又不是直接和日军硬碰硬的干,炸完就跑,崔首领,你要知道这次偷袭日军军火库的意义,毁了这么多的军火,你知道有多少你的同胞免受屠戮么?还是你不相信我?”

崔景恩怎么可能不相信王建川呢?自从王建川带领孤狼支援义军之后,帮忙训练义军,提供武器弹药,制定作战计划,义军如今是战果累累,比之前被日军撵着到处跑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特别是王建川亲自训练自己的这一支义军,战斗力明显增强了,在数次和日军交锋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吃多少亏,反而是把日军给逼的鸡飞狗跳。

自那以后,崔景恩对王建川的话那是言听计从,现在怎么可能不相信王建川呢?

崔景恩这一次犹豫是因为兵力悬殊实在过大,这个军火库离日军的大营很近,万一被这么多的日军咬上,可不是那么好脱身的。

然而,王建川说的也没错,这个军火库是日军在平壤城外最大的一个军火库,只要毁了这个军火库,那么不知道有多少他的义军兄弟就会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