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权术天下 >

第50章

权术天下-第50章

小说: 权术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严景云在朝中的势力果然是不容低估。如今朝中为萧元策说话的人很多。

    我正在胡思乱想,就听贾云光说:“微臣启奏陛下,微臣以为各位大人所言甚是。陛下当下严旨责问振远将军贾兴国,问其愚昧不明,受人蒙蔽之罪。”

    就听皇上说:“贾大人严重了。”

    贾云光似乎是跪下了:“朝中无父子,振远将军贾兴国愚钝无知,为人所蒙蔽,臣请陛下下严旨切责。”

    皇上说:“贾大人快快请起。”

    贾云光说:“微臣谢陛下天恩。”

    就听皇上朗声说道:“昔日北齐擅杀名将斛律光,北周灭北齐时。曾说但使此人在,吾等焉能至此。武威将军萧元策忠心为国,朕素所知。此事定是有人另有图谋,因此朕一定要严查。朕岂能自毁万里长城。今后但有人妄言边关之事,朕严惩不贷。”

    只听群臣三呼“皇上圣明”。

    就听皇上又说:“贾爱卿用心至公,朕准贾爱卿所请。”

    太后听到这里,微微点了点头,带着我回去了。

    昨天皇上来和太后议论这件通敌案时。我从太后和皇上的态度隐约猜到了真相。萧朗的病重使得边关大权成为朝中各派势力角逐的猎物。派谁去镇守边关?皇上恐怕一直是在反复思量。萧元策无疑是最好的人选。萧元策行军打仗地本事不逊于萧朗,而且萧元策为人忠心耿耿,皇上对他是极其放心的。

    但萧元策年纪尚轻。恐怕不足以令众人心服。皇上深知如果自己任命萧元策镇守边关的话,这些人必然会伺机而动,一定会想方设法暗害萧元策。

    而且如今北朝也知道萧朗病重,一定会伺机进犯。如果此时边关内部先乱起来,只怕是无法抵御北朝的进犯。因此皇上打算设一个局为萧元策树立威望,让众人不敢暗算萧元策,以此稳定边关的局势。

    太后也一定知情,否则太后也不会专门让人绣一件战袍给萧元策送去。太后就是要告诉萧元策,太后和皇上对他依旧是信任有加。

    当初有人举荐贾云光之子时,恐怕皇上就已经明白贾云光是要夺边关的军权。而且皇上深知不只贾云光,还有很多人也想趁此机会夺边关的军权。

    因此皇上将计就计布了一个局,只等贾氏父子上当。皇上故意同意派贾兴国去协助萧元策镇守边关,实际上就是要把贾兴国这只“鸡”送到边关,然后再杀给那些“猴”看。

    皇上深知贾兴国这个人志大才疏,虽然阴狠狡诈,却没有什么纵观全局的本事。皇上算到贾兴国一定会想办法暗算萧元策,皇上要以此大做文章,告诉群臣自己是信任萧元策的,任何人都不要试图取而代之。

    贾兴国果然沉不住气,到了边关没多久,就想出了“通敌案”这样一个诡计,意图让那个通敌地校尉牵扯到萧元策,想以此暗算萧元策。皇上故意召集群臣计议此事,就是要昭告天下自己对萧元策的信任。

    贾云光本打算利用空饷案来扳倒萧家父子。贾云光想得很好,因为空饷案牵连到严景云的人兵部尚书林元振,军中虚报粮饷很大程度是因为兵部的克扣。因此严景云为了自保,一定会把过错都推给萧家父子,贾云光打算以此给萧家父子致命一击。而且能借机除掉严景云就更好了。

    此计可谓毒辣至极,因为这意味着萧家父子要与朝中最有实力地两个人物——严景云和贾云光为敌。因此我才会费尽心力把萧元策拉上严景云这条船。

    可贾兴国却破坏了自己父亲的如意算盘,贾云光现在心中恐怕也是对自己的儿子失望之极吧。但却又不得不想法使自己的儿子从这件事中脱身,因此只说贾兴国是受了蒙蔽,让皇上下严旨责问。因为这件事情一旦查下去,就会牵连到贾兴国意图陷害萧元策,那贾兴国的罪名就大了。皇上也知道贾云光地用心,所以放了贾兴国一马。

    经过贾兴国这一闹,再想撼动萧元策地地位可谓是难上加难。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大意,只要贾兴国在边关一日,我地心就不安一日。现在倒是行我的计策的时候了。

    我和太后回到长乐宫,恰好严淑妃来请安。严淑妃一定是知道了早朝地事情,因此脸上流露出一丝喜色。

    太后笑着对严淑妃说:“水音说淑妃为哀家祈福,每日抄写经书,难得淑妃有如此孝

    严淑妃忙说:“太后娘娘过誉了,太后娘娘玉体康健,这才是臣妾之福,臣妾打算将经书抄写完了再派人送到庙里去。”

    太后点了点头,又和严淑妃下了一盘棋。

    到吃午膳的时候,太后特意留下严淑妃。等太后吃完了,太后就将剩下的赏给了严淑妃。严淑妃忙叩头谢恩,这倒是难得的恩典。

    严淑妃吃过了饭,又和太后说了几句闲话,就告辞了。

    我送了出来,低声对严淑妃说:“淑妃娘娘,落井下石。”

    严淑妃看着我微微一笑,我也笑着行了礼,严淑妃就走了。

    看着严淑妃的背影,我轻叹了一口气,现在看来萧元策倒是可以暂时无忧。可皇上为什么还不下旨不再追究空饷案?又为什么要给我表哥赐婚?我恍然大悟,心中却是喜忧参半。

网友上传章节 第98章 密使

    今天皇上下旨严责贾兴国,旨意的措辞很严厉,皇上是要以此给那些大臣们一个警告,告诉大家萧元策的地位不容动摇。这场小小的风波过去了,可我知道皇上绝不会如此罢手,更大的风暴就要来了。

    贾云光心中一定也是惴惴不安吧,但贾云光是个聪明人,懂得避重就轻的道理。据崔连贵告诉我,今日早朝贾云光上了谢罪表,不外乎是说贾兴国受人蒙蔽,险些误国之类的话。贾云光如此做作不过是要皇上不再追究贾兴国意图陷害萧元策的事情,孰轻孰重,贾云光心中很清楚。但斩草要除根,如果不借着这个机会把贾兴国调离边关,将来他说不定还有什么针对萧元策的阴谋。

    崔连贵还告诉我我表哥的婚期也定了,因为我表哥迎娶的是皇上师傅的孙女,加上由皇上亲自主婚,所以朝中的大臣都明白我表哥已经一跃成为当朝新贵,一定会有趋炎附势之徒前来依附我的表哥。

    官场之中拉党结派之风最为盛行,大臣们依附于实权人物,同一党派之间相互提拔,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而朝中又分成几派,为了争权夺利,往往各派之间相互攻击,借党派来打击对方,这是否能站对就变得异常重要。如果依附的这个党派,最后能掌权,那升官晋爵就变得容易了。如果站错队了,就会丢官降职,甚至有性命之忧。所以朝中这些大臣鲜少有不结党地。而且这些人只会依附于有权有势的人。

    我表哥现在已经是皇上的红人,一定会有人奇货可居,依附于我的表哥,以图将来的仕进。

    想到这里,我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如果是以前我会很高兴,可现在我只有叹气,这意味着我要想离开这皇宫就更难了。皇上是个精明的人,他不会无缘无故给一个臣子这么大的礼遇。我地心更乱了。

    我突然觉得很累。现在我只想到边关去,与萧元策携手共看朝霞夕阳。远离这朝中的是是非非,血雨腥风。

    小吉祥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进来,“三小姐,太后娘娘叫三小姐过去呢。”

    我忙随着小吉祥到了太后的寝宫,就见皇上正坐在太后身边说话,我忙给太后和皇上请了安。

    太后笑着说:“皇上告诉哀家御花园里的早梅开了,哀家带你们赏梅去。”

    我陪笑说:“臣女派人去请皇后娘娘和各位妃子。”

    太后忙说:“哀家就是去看看梅花,也不是什么大事。大冷的天。就别让她们来了。”

    太后披上斗篷,只带着皇上、我、小喜和冯成往御花园走去。到了梅园,只见有数株梅花绽放,殷红雪白。宜浓宜淡。待走到梅树下,就有梅花的香气扑鼻而来。

    太后一边赏花一边说:“哀家最喜欢梅花,色正香清,非常花可比。”

    冯成折下了一枝梅花奉给太后,太后笑着拿在手里。轻轻嗅了一下。

    太后在梅树间走走停停。我站在一株白梅树下出神。皇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我身边。笑着对我说:“母后告诉朕表妹的名字与梅花有关呢。”

    我有些不知如何作答,突然皇上咳嗽了几声,我忙说:“万岁爷。小心别着凉了。”

    皇上突然拉住我的手:“表妹的手还是这么凉。朕觉得表妹最近似乎一直有心事,表妹不妨告诉朕,朕一定会为表妹设法地。”

    我低下头去,思索着该如何作答。皇上突然低声问我:“表妹是想母亲了吗?”我只能点了点头。

    皇上似乎笑了:“表妹放心,过几天朕一定下旨准你回家去看望母亲。”皇上说完这几句话,又咳嗽了几声。

    我只能说:“臣女谢万岁爷的恩典,万岁爷倒是小心别着凉了。”

    皇上低声说:“不碍事的。”

    突然有小太监跑来,皇上放开我的手,又变成了那个喜怒不形于色地帝王。

    那个小太监给皇上请过了安,就低声对皇上说了几句话。皇上点了点头,走到太后身边,对太后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太后又看了一会儿梅花,带着我们回到长乐宫。还没进长乐宫,严淑妃就迎了出来。

    太后拉着严淑妃的手往里面走,太后笑着对严淑妃说:“大冷的天,不用总过来请安了。”

    严淑妃忙说:“臣妾见御花园的早梅开放,知道太后娘娘喜欢梅花,一大早就去折了一枝插瓶送来。不想臣妾来了之后,太监告诉臣妾太后娘娘赏梅去了。”

    太后笑着说:“难得淑妃如此孝心。”

    一进去就见桌上放着一只玉瓶,里面插着一枝红梅花。太后走到桌前,看了一会儿,赞道:“这枝梅花很好。”

    太后正和严淑妃说笑,突然听有小太监喊道:“皇上驾到。”

    皇上走了进来,严淑妃忙站起身来,皇上只是对严淑妃点了点头。严淑妃见皇上似乎有话要和太后说,也就起身告辞了。

    我忙送了出来,严淑妃低声对我说:“三小姐,密使今早已经被抓住了。”

    我笑着说:“有劳严大人了。”

    严淑妃看着我笑了,然后点了点头就走了。等我回到寝宫,就听皇上对太后说:“母后,今早在北门抓住了一个人。据执金吾宋光祖称,此人极为可疑。守门的军士盘问他时,他一脸惊慌之色转身就跑。后来军士们将他抓住了,送到宋光祖那里审问,才知他是一个哑巴。宋光祖从他身上搜到蜡丸一个,里面有一封密信,密信中所言均是边关之事,宋光祖连忙上奏儿臣。”

    太后沉吟了一会儿,问皇上:“密信地内容皇上看了吗?”

    皇上说:“儿臣看了,那封密信没有抬头,没有落款,看不出是谁写地。不过说地都是边关的军务,还有很多如何与表哥为难的话。”

    太后看着皇上:“皇上难道猜不出这封信是谁写地?”

    皇上一笑:“儿臣已经想到了,只是他这步棋倒帮了儿臣一个大忙。”

    太后也笑了:“他终究还是没沉住气,不过他设计的倒还高明。”

    我看着太后和皇上,知道萧元策如今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我必须提醒一下严淑妃,免得严淑妃将来埋怨我。

网友上传章节 第99章 渔翁之利

    今天吃过早膳,太后就拿着花剪修剪严淑妃送来的那枝梅花。有个小太监走来,在太后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太后点了点头,对我说:“水音,随哀家去上书房走走。”

    我随着太后到了上书房,守门的小太监忙把太后领到我上次待的那间耳房。太后坐在一张椅子上闭目养神,看来太后是要听听皇上如何处理昨天那件事。

    过了一会儿,就听有个小太监说:“启禀万岁爷,贾大人来了。”

    皇上只说了一句:“让他进来吧。”

    只听一阵脚步声,贾云光说:“微臣叩见陛下。”

    皇上慢慢的说:“贾爱卿,知道朕为什么要召爱卿入宫吗?”

    贾云光似乎是迟疑了一会儿,这才说:“微臣不知。”

    皇上冷冷的说:“贾爱卿看看这是什么?”

    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听贾云光说:“陛下请恕微臣愚钝,微臣确实不知道这是什么,还请陛下明示。”

    皇上似乎冷笑了一声:“贾爱卿再看看这份奏折,这份奏折的笔迹与这封信是否是出自于同一人之手?”

    就听有膝盖磕在地上的声音,贾云光的声音有些微变:“微臣还请万岁爷明察,这或是有人故意陷害贾兴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