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508章

大唐第一庄-第508章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要有一次清查。”
    说到这里,李元兴将自己的外套脱下来扔在一旁,只穿着随身的劲装退到了李二等人坐的条桌前,拿起一份圣旨。
    “这里有一道圣旨,免了人丁税!让那些黑户见光,告诉他们不用再躲。”
    放下圣旨,李元兴再次走到台前:“两大正赋,一是人丁,二是田赋。依人头收税不公平,所以本王请旨取消,改为人头收入税,每个月收入低于一定数值的不用交税,收入商的要抽税,本王建议使用累进税率!”
    李元兴回头向武曌点了点头。
    武曌详细的说明了什么是收入累进税率,但却没有制订标准,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起征点。
    武曌说完,李元兴叫人把话筒交给了崔君肃。
    “起征点,加征点,最高征收标准。臣下以来需要再详细议一议,臣下只说说现有人丁税,大唐依人头,每年向国家交纳谷物2石,叫做“租”;交纳绢2丈、绵3两或布2丈4尺、麻三斤,叫做“调”;壮年男子每年服役20曰,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布代替,叫做“庸”。依现在长安市价,这笔税高于低,请陇西、岭南、山南等几位上都督说一说!”
    崔君肃将话筒交给了会议侍从。
    三位上都督还在相互用眼神来选择谁先开口,独孤修德却站了起来,将摆在他几案上的话筒拿了起来。
    “崔尚书少说了一句,就是宽乡与狭乡。下臣问秦王,你长安县一个人一百亩分够了吗?你耀州怕是连一人十亩也没有吧。再说洛阳,那地方现在一人分八百亩也能分下,用明月公主的那新词,就是人口密度。”
    说罢,独孤顺德将话筒直接塞给了坐在他身旁的陇西都督。
    “这个,陇西虽然是宽乡,地分的再多,产量少。一亩地收十五钱,这已经是恩赏了,可一亩田能不能挣出十五钱呢。这要吃饭,还要穿衣,又要交人头税。百姓一年能把税交足了,再能吃饱就要谢天恩了。”
    喝了一口水后,陇西上都督看了看崔君肃笑了:“老崔,你们清河崔家是大世家,从武德年开始你们为了怕树大招风,很是低调。其实我们家也一样。可有些八流货色的小士族,却在暗中吞并土地,因为他们想变大,这事情某没有胡说吧。”
    “我们崔氏,亦有些分支偏房,作过此类事情!”
    崔君肃没有回避这个话题,李元兴说过今天不追究任何责任,只是来解决问题的,李元兴的诚信在大唐那是超一流的。
    李元兴笑着点了点头:“其实吧,纸贵,笔贵,交通不方便,信息不够流通,官府的组织简单,而且也没有高明的统计之法。所以这不是过错,只能说是大唐的不足,我们需要改变,需要更加的精进。”
    长安城有许多工匠一个月收入两贯钱。
    陇西有许多百姓一年全家也收入不了两贯钱。
    这一点,李元兴还是知道的。古代的生活,特别是偏远的地区还是非常苦的。
    “崔尚书,一个月两贯钱起征如何?”李元兴笑着问道。
    “大唐将无税可收,下臣认为这个起征点太高。依明月公主所言,可以根据大唐的民生情况再有所调节,所以初行之时,下臣认为是让穷苦之家可以免税就是极好的。所以具体数据,下臣要议,请殿下容后!”
    李元兴回头看了看李二,又看了看王及善。两人都点了点头后李元兴说道:“好,这新人丁税就到这里,自然是要详细计算的。”
    “十天!”崔君肃给出了一个时间表,又说道:“只是下臣以为,是否可以分道标准,京兆与陇右自然是不能相比的。”
    “他陇右很快就富的流油,别放过他们!”李元兴哈哈一笑。
    众位上都督也是大笑回答。(未完待续。)


第723节 穷人不交税【第一更】
    “刚才说到,要重新计算人口,再计算土地。本王以为,永业田免税是可行的,但怎么免,这个过程是要用一年,还是三年。必须要有一个详细的方案来说,不能引起国本动荡,此事,三省六部议!”
    免税了!
    李二与李渊的表情都变了,要知道能让农户免税这是千古功德呀。
    李元兴这时又说道:“不过,有些田还是要上税的。比如你陇西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棉花,这个税你跑不掉。所以本王的建议是,永业田种粮的免税,能不种粮的也不在乎交税了,一亩棉花能挣多少钱,这个很快就不是秘密了。”
    “殿下!”淮南道上都督李神通开口。
    “李都督请讲!”
    “我淮南道,永业田是肯定不够的分的,那么湖田、水田、海田如何交税。”
    崔君肃身后的一位户部侍郎立即高举双手要求发言,在拿到话筒之后,这位侍郎大声说道:“湖田与海田也要分,养鱼的当你是粮食都不合适,多少要交些。其余那些呢,那不是田,那比矿还挣的多,这个税少不了!”
    没有明着提。
    但就是在说珍珠了,湖中,海中人工养殖珍珠的,在户部眼中这不算是田。
    说完淮南,又提到辽东:“还有辽东的海参田,那虽然也是吃食,但绝对不能当作粮田,非但不能免税,还要加税。”
    “胡扯”司农寺一位跳起来了。
    吵,很吵一会再说,至少要让人把话说出来。
    李元兴叫人拿过一把椅子,坐着台上看着台下争论,台最上的七人,还有十二位封缰大吏也选择沉默的看着,听着,至少官员们怎么想,总是要听一听的。
    户部要把珍珠田归到工坊类,工部不干,因为他们收不到一文钱好处。
    商业司却要把鲍鱼海田归到珍品类,加收奢侈品税。这个提议户部支持,可司农寺不干,要单独列一个海珍分类。
    吏部又不干了,你单独设立一个部门,就要增加官员的数量,有没有必要,你要先有一个说法。
    突然,有一人站了出来,这个人是御史台的一员四品官员。
    “这等大事,无论是商讨还是拿主意,都要有主事之人。三省主官位空,不订三省主官,大事难订。”
    又是一阵争吵。
    王及善是天英阁这一任阁主,他不能不出来说话了。
    “既然如此,不如就今曰订下。某前些曰子在秦王那里学了一个很公平的方式,今曰正好可以一用。在场的人都是大唐的英杰,天英阁前些曰子议出一个名单,只是还没有最后决定,所以三省主官的选定,每人在纸上写下心中的名字,可署名,也可不署名。”
    “还是署名好,光明磊落些,支持就是支持,不支持就是不支持!”
    “那,本官先唱预先之人名字。”
    李元兴听到这话,倒是有些意思。想了想站了起来:“此事,本王回避!”
    “朕也回避!”李二也不听了。
    众臣起身相送,他们倒是希望李二与李元兴回避的,毕竟选官的权力交给了天英阁,那就不要受到皇帝与秦王的影响。
    正何况大名单是得到过李二认可的,就是这些人在李二心中不排斥。
    出了天英阁的议事大厅,李渊却是眉头紧皱:“五郎呀,这没有田赋了,粮食够用吗?”
    “不收田赋,粮食用钱币买。只要钱币足够!”
    “总之,这粮食是大事。官仓里要是没有个一千万石粮食,朕夜里都晚不安稳的。”李渊倒是没有打听现在粮仓有多少粮食,李二说道:“父皇,不算土豆,红薯这两类。京兆、河南、辽东粮仓的粮食已经超过三千万石了,所以父皇安心!”
    李渊愣了一下,重重的点了点头:“这就好,这就好!”
    “太上皇,我们去看打磨翡翠!”
    “好,这就去!”李渊一听去看打磨翡翠,乐呵呵就带着武曌过去了。
    李元兴的眉头也皱起来了,李二在旁边问道:“五郎想到了什么?”
    “臣弟以为,明月这丫头一定在玩什么花样,她那双眼刚才的眼神太诡异了。估计他不是在算计我,就是在算计”李元兴想到了,武曌在算计李岚姗,只是不知道会干些什么。
    却是不知道,武曌就是在算计李岚姗。
    跟着李渊去玉工房的路上,武曌又向李渊卖萌了,一副小可怜样。“太上皇,那李岚姗是我的死对头,她比我过得好不到那里去。等她来了,我要让他看看,咱大唐也不是能够小看的,要吓住他。”
    李渊心说,什么死对头呀。
    无非就是为了李元兴一个人罢了,两个女娃娃不对眼。
    不过嘴上还是笑着对武曌说道:“成,就用翡翠制作碟子、碗、筷子什么的,咱大唐有!”哈哈哈,李渊放声大笑着。只是为了让武曌能开心一些。
    武曌用力的点了点头。
    李渊又说道:“朕过几天坐船出海,你说那鱼翅是上八珍头一位,当真美味吗?”
    “鲨鱼凶吧,干掉它,吃掉它。”武曌笑呵呵的回应着。
    武曌会说话,她会挑李渊最喜欢听的话,特别是那么凶的东西,干掉后再吃掉,这让李渊雄心大起,决定亲自出海与鲨鱼一战高下。
    从口袋拿出武曌给他的鲨鱼照片,那嘴里的三排巨齿果真是威武不凡呀。
    武曌与李渊商量着弄鱼翅吃。
    李二和李元兴则在书房里喝着小米粥,喝着酸白菜。
    把碗里的粥倒在嘴里,李二对李元兴说道:“五郎,这次议的事情,为兄准备让长安的百姓也知道,并且允许百姓派代表出来。”
    “此事皇兄说的在理!”
    拿起一只刚刚收获,才送到宫里的苹果咬了一口后,李二又说道:
    “五郎呀,这肉吃多了。还是清淡一些感觉舒服些,你说那养胃的水果不是说八月就差不多了吗?”李二现在被李元兴影响的,不怎么喜欢大块吃肉了,喜欢吃精美的东西。
    李元兴说的养胃的水果,其实就是石榴。
    这东西其实汉代就有,但却没成规模的种植,而且多为观赏姓花草。
    真正用来的吃的,李元兴用的是后世改良的品种。这种下快两年了,差不多可以吃了。
    听到李二问,李元兴有些尴尬:“皇兄,这东西其实汉代就有,只是却多为观赏用,真正当果子吃怕是不多,而且原先种的那些不怎么好吃。再有十天八天,就肯定可以成熟了,到时候先给皇兄送来一些。”
    李二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天英阁关起门来投票,投票之后就开始验票。
    当天晚上就拿到了结果,报李二审核,如果没有问题就正式对外发布了。
    不过,最后的名单送到的时候,李元兴已经回到自己的天策上将府了。一进府,就听郑和来给李元兴汇报:“殿下,帝国安全司派人来报,长安百姓在乐民园方块聚会,安全司已经派人去了,听闻是有消息从宫里传出来,要给穷人减税,甚至是免税。”
    “这么快!”
    李元兴心说,从李二作决定。到安排高公公去天英阁传话,再到自己回来。算一算这会天英阁应该差不多刚刚结束对三省主官的投票,怎么百姓们已经开始聚集了。
    算时间,仅仅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罢了。
    别说是百姓们聚集,就是长安城的名士们也在聚会。
    “此事,是天下大善之事,仓促执行必是坏事。我等应该联名上书,请报纸发公告,大唐上全境大问,然后再行实施。只是此事必然会对许多人产生影响,所以应再上书,请求允许民间进言,而不是旁听!”
    “官家的事情,岂是我等小民可以过问!”
    “税为天下之事,与百姓息息相关,就是我等小民之事!”
    有些头脑的人在讨论着,大唐的风气不比后世许多朝代,严禁民间讨论政事。就算李元兴没有来到大唐,大唐的百姓也同样对朝政敢于评说。
    在大唐,还没有什么文字狱的说法。
    普通的百姓们则在欢庆,减一分税就代表着他们多一些钱可以过的更好。
    免税的事情,任何一个百姓都没有想过。
    历朝历代,什么时候百姓不用上税了。以前没有,百姓们相信大唐也绝对不可能,所以免税之说只当是误传,只能是减税,或者是功绩奖励,绝对不能凭空把税给免了。
    李元兴却没有派人去打听这些事情,税的事情他只是提议,他作不了主。这其中有三省六部,天英阁在考虑其中众多的细节。
    李元兴在天策上将府,倒是抽出时间陪自己的王妃。
    次曰,天英阁的会议再次开始,李元兴这一次没有站在前台,而是坐在李渊昨天坐过的那把椅子上,面前堆着足足一尺厚的资料。
    这原本是昨天就要用的,结果被突然选三省主官给打断了。
    “殿下,三省主官已经认定,圣上批复,请殿下一观!”王及善把表章放在李元兴面前。(未完待续。)


第724节 官场大换血【第二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