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启高一 >

第76章

重启高一-第76章

小说: 重启高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月三日在安微省淮楠市,三联书店。谭张签书会,到时候可以近距离跟谭张畅聊《神雕侠侣》。八月十日,签书会在南亰举办,八月十七日,签书会在广洲,八月二十四日、八月三十一日还有两场地点未定。支持谭张的书友们,请接力传递这条消息。”
  “淮楠签书会吗,我家就在淮楠啊。到时候一定去!”
  “八月才上架,好着急。现在就想看。”
  “虽然去不了淮南签书会,但是新书上架后,一定去捧场,谭张是我最喜欢的武侠作家。”
  “同去同去。”
  消息,如同插了翅膀,传遍网络。
  不得不说。张谭的人气已经超越了以往历史,最有名气的武侠名家。或许论及地位,他还差一些,但无疑在现在,他是最具人气的武侠作者。港台的张非凡和李铁臂,都得避其锋芒。站在巨人肩膀的张谭,起步的高度实在是夸张了一点。
  须知金庸在武侠小说圈子里,就是bug一般的存在,据说他的小说卖了有一亿多册盗版书,简直逆天。就算每卖出这么多,能无数次改编成影视剧,作品魅力可见一斑。
  就算张谭写得没有金庸好,依然不是一般作品能够比拟的。他的文笔本就不差,写作方面也有才华,况且有充足的影视资源可以让他借鉴创作。就是比金庸写得好看,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如今两本四大名捕,一本射雕。
  赚足了人气。
  有了足够的人气基础,发布新书,影响力可想而知。
  ……
  薪浪文娱:“大陆武侠领袖谭张,新书《神雕侠侣》震撼发布!”
  当当网:“《射雕英雄传》作者谭张新书《神雕侠侣》预售震撼开启。”
  馊狐网:“还记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武侠巨著《射雕英雄传》吗,三部曲第二部《神雕侠侣》即将掀起下一**侠狂潮。”
  《中国青年报》:“平凡少年的不平凡文学之路,名捕、射雕、神雕缔造武侠传奇。”
  《生活新报》:“华语小说看武侠,武侠小说看谭张。”
  《今古传奇。武侠版》仍然在连载《射雕英雄传》,但不妨碍给张谭新书打广告:“射雕三部曲第二部《神雕侠侣》,八月一日在全国各大书店有售,敬请关注。”
  七月的炎炎天气里,全国的武侠迷,都在期盼着张谭的新书《射雕侠侣》。
  可以说不知不觉中,张谭的名气,已经能够跟娱乐圈歌手发新专辑、导演出新电影一比了,一些小歌手、不出名导演,还没张谭这份人气。
  不过张谭都没有理会这些新书上架前的喧闹。
  他跟父亲张全顺一道,紧随着李艳之后,也飞去了北亰,因为那边已经谈成了《射雕英雄传》的影视改编权。
  《射雕英雄传》的电视剧改编权,以50万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了张大胡子工作室。改编权是一次性的,等电视剧播出后,改编权自动收回。同时张谭将担任电视剧的文化顾问,主要负监督都剧本改编。
  这一次飞去北亰,就是专门来签约的。
  “小张同学,闻名已久啊。”
  来到张大胡子工作室,互相见了面,大胡子一把就握住了张谭的手,显得十分热情。
  对方热情,张谭觉得气氛不错,半开玩笑说:“张导大名,我也是如雷贯耳。”
  “客气客气。”张大胡子哈哈一笑,又跟张全顺握手,“你是小张的父亲吧,你可是培养出来一位了不起的儿子。”(未完待续。)
  ps:  白天有事耽搁了,老白正在努力码字。
  希望大家能够订阅支持,推荐票和月票也能够支持支持老白!
  拜谢!


第138章 地下道

  合同看完后,确定没有问题,双方爽快签字。
  签完字后,张大胡子笑说:“我们工作室下一步片子,就拍《射雕英雄传》,所以最近两个月,先把剧本写好,还有选角和场景,前期工作都要准备好。剧本我交给了于敏负责,小张你是作者,你得帮我们把好剧本这一关。”
  “张导客气了,这是我的小说第一次改编成影视剧,我比任何人都重视,希望到时候大家能求同存异吧,争取制作出一部精良的武打片。”
  “对,求同存异。”张大胡子跟张全顺碰了一下杯子,说,“全顺,你儿子不简单啊,我刚开始把他当个小孩看,但是现在,我都差点忘了,他才十七周岁对吧,比我家丫头还小三岁。”
  张全顺被工作室的人,挨个敬了一杯,喝了不少酒,舌头都有点大了:“这小子我都没办法把他当儿子看,有时候我觉得他倒像是老子,老气横秋,说写小说就写小说,说出名就出名了。我这个做老子的,滋味莫名啊。”
  赵剑啃着鸡爪说:“那也是你教的好。”
  张全顺转眼看了看正慢条斯理啃着烤鸭腿的张谭,虽然他嘴上说着自己被儿子比下去了,但心里面得意着呢,当下谦虚说:“唉,我教了他什么,都是老师教得好。”
  张谭其实有点不好意思。
  多大个人了,还被当孩子一样夸来夸去,的确难为情。不过这也无奈,谁叫他才十七周岁。遇到年长的人,工作往来时可以在商言商的平等交际。但私底下饭局应酬,免不了要摆出晚辈的姿态。
  索性就装作听不见。吃自己的。
  “北亰烤鸭,味道真不错。”
  一顿饭吃了两小时。
  散席的时候,张全顺已经酩酊大醉。
  好在张谭身体完全长开了,独自一人就将张全顺搀扶进了宾馆里。这是一家四星级宾馆,张谭和张全顺住一间房,当初张全顺为了省钱,要求的。
  给老爸留了张“我出去逛逛夜景”的字条,张谭就离开了宾馆。
  来到光怪陆离的北亰街头。
  这里是北亰三环。
  张谭上辈子出差时,来过一次北亰。但匆匆来匆匆离开没有多逛。北亰对他来说,依然是那个小时候特别着迷的地方,北亰有什么,有烤鸭,有长城,有人民英雄纪念碑,有**和故宫,还有毛爷爷。
  以及张谭比较向往的北亰电影学院。
  街灯将他的影子拉长又缩短,不断的重复这个过程。
  即便是夜晚。
  依然能感觉到夏天的热浪。
  在路灯下面。来来往往的行人中,颇有一些穿着短裤t恤的美女。
  在这里、在这个时刻,谁也不认识他。
  所以他也就放下姿态,吊儿郎当的迈着八字步。欣赏擦肩而过的美女。张谭喜欢的女生类型,是丰腴有型的那一款。他之所以对高中生没兴趣,就是因为高中生都瘦瘦的像是小萝卜头。没有能诱。惑他的动人胴。体。
  俗话说,二十岁的小伙看脸。三十岁看胸,四五十老爷们看腿和腰。
  张谭也是早早过了看脸的标准。
  “呵。不知不觉重生有两年整了吧,静下来想一想,时间还真是过得飞快。我和自己年轻的身体,融合的很快,和这个社会也融合的很快,甚至于有时候,我都感觉到,我就是这个时代的人。”
  可能是晚上喝了一点酒,张谭突发的感慨万千。
  “尽管还很微不足道,但是我也努力在这个世界里,烙下属于我的印记。”
  晃晃悠悠。
  走到了一座地下道。
  明亮的日光灯,让地下道明亮如白昼,行人很多,三三两两结成对。
  里面有个街头歌手,正抱着吉他,一只腿撑地,一只脚往后伸搭在墙上,甩着长头发,用沙哑低沉的声音唱着:“夏天夏天悄悄过去依然怀念你……”
  他的歌喉很不错,音质很出色。
  但一首《粉红色的回忆》,却被他用各种炫技的方式,唱得惊悚不已。
  行人纷纷避退,他还自以为是的陶醉着。
  脚尖处,放一只铁皮罐子,里面只有散落的几张五毛一块的票子。
  挺失败的一个街头歌手。
  张谭走过去,也是无聊到了极点,竟然嗓子痒痒的想要一展歌喉:“喂,兄弟,吉他借我行么,我也来唱一首。”
  街头歌手再次甩了甩头发,用不屑的眼光看着张谭:“哪来的小孩,一边去,不要扰乱我的音乐创作。”
  张谭翻了白眼,你丫这也叫音乐创作,不是把甜蜜的歌唱得惊悚就是创作了。
  想了想,从兜里掏出来十块钱,放在铁皮罐子里:“十块钱,我唱一首,怎么样?”
  街头歌手低头看了看,依然很不屑的说:“切,有点钱了不起啊,音乐不是用钱能买到的……给你,就唱一首啊。”
  嘴上不屑,行动上却不迟延,街头歌手将吉他递到了张谭的手里。然后弯下腰,从铁皮罐子里,把十块钱捡起来,揣进了兜里。
  “你应该把大钱摆罐子里,这样别人才会觉得你唱得好,有人捧场。只留着一块五毛的小钱,谁稀罕你啊。”张谭忍不住传授了一点生意经。
  “我还用你说?”街头歌手没好气的说,“赶紧唱完,别耽误我的音乐创作。”
  一边说着,一边很顺从的从兜里把三张皱巴巴的十元钱,放在了铁皮罐子里。
  张谭对此,只是摇头笑笑。
  他就是兴致上来了,过来弹弹吉他唱唱歌。
  当当当。
  手指在吉他上,随便的拨弄了一下弦。试试音准。
  旁边的街头歌手,又没好气的说:“你会不会弹吉他?”
  张谭没理他。
  而是抱着吉他。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看着走过来走过去。却对这边丝毫没兴趣的路人,缓缓地弹起了吉他。
  对他自己来说熟悉,对别人却陌生的旋律,缓缓地传出来。
  短暂的前奏,张谭张口开始唱了。
  “那是我日夜思念深深爱着的人啊,到底我该如何表达,她会接受我吗。”
  清脆干净的歌声,霎那间将眼神不屑的街头歌手给震住了。
  这是一首从第一句起,就能深深吸引人的歌。
  “也许永远都不会跟她说出那句话。注定我要浪迹天涯,怎么能有牵挂。”
  唱着歌,张谭仿佛回想起了上辈子的嬉笑怒骂人生。
  即便是个小人物,也有自己的爱恨与梦想。
  那准备直接飘过的路人,有三个女生靠得很近,闻听歌声,忽然很惊讶的转过头,找到了正在弹唱的张谭。
  驻足脚步,继续听着张谭的歌声。
  张谭微微眯起眼睛。昂起头,看着地下道顶上的日光灯,穿过光晕后面,仿佛是另一幅画卷:“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花开花落又是一季,春天啊你在哪里。”
  街头歌手不屑一顾的眼神。早已经丢掉了。
  听着张谭唱歌,目光里满是惊讶。
  而这一句过后。他浑身一震,双眼顿时失神。似乎想起了自己的过往。梦想遥不可及,所以他人才会在地下道里,用音乐挣扎出一口饭吃。
  路人一个两个,一双两双,围了过来,安安静静的站在一米开外,围成一个圈,听着张谭认真唱歌。
  吉他声高昂了少许。
  张谭深吸一口气,音调也提高了许多:“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
  地下道理的人越聚越多,越多人越是凑过来。
  但是谁都没有发出声,只是那么站成一个圈,寂静无声的听着场中,在吉他声的伴奏下,干净的歌声。
  带着浓郁的情感,仿佛宣泄着什么。
  “看那满天飘零的花朵,在最美丽的时刻凋谢,有谁会记得这世界他来过。”
  “转眼过去多年时间,多少离合悲欢。”
  “曾经志在四方少年,羡慕南飞的雁。”
  “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渐行渐远。”
  “未来在哪里平凡,啊,谁给我答案。”
  “……”
  当最后一遍旋律,随着张谭收起吉他而结束,场外里三圈外三圈围绕着的路人,忽然从安静状态中,爆发出了最热烈的掌声。
  街头歌手从未装满过的铁皮罐子,第一次溢满而出。
  “这是什么歌啊?”
  “太好听了。”
  “我眼泪差点都要掉下来。”
  “喂,帅哥,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围观的人纷纷询问,流浪歌手也振奋的看着张谭。
  张谭微微一笑:“这首歌叫《老男孩》。”
  理所当然,没人听过。
  这个革命。
  张谭也不详细说,而是弯下腰,将自己之前掏出来的十块钱挑出来,重新揣回口袋里,再将吉他塞给街头歌手:“十块钱我拿回来了,吉他还给你,没意见吧?”
  “没。”街头歌手头似拨浪鼓一般摇动。
  如此,张谭冲着还不愿意散场的围观路人们挥挥手,潇洒的转身朝前面走去。
  “他不是跟你一起的吗?”有个眼圈湿润过的女生,询问街头歌手。
  街头歌手将铁皮罐子抱在怀里,木然的回答:“不认识,他走过来,给了我十块钱,说是要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