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启高一 >

第36章

重启高一-第36章

小说: 重启高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考是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方式,真正的靠着题海战术演练出来的。
  张谭每次一想到,自己整天对着题海埋头苦干,就从灵魂深处产生恐惧感,骨子里更是深恶痛绝。上辈子从大专毕业后,或者说从高中毕业后,他就甚少摸笔杆子了,好不容易逃离苦海,如何还会再回去。
  他可以板着脸教育自己的大外甥:“你妈这样做是为你好,现在不好好学,出社会后你就完蛋了!”
  内心里,他却是份外同情自己的大外甥,尤其是每当去老姐家,看到老姐把大外甥锁在房间里做功课的时候。
  人生,难啊!
  重活一次,他是为了什么?想做什么?
  绝对不是再重游一次苦海。
  就是想要潇洒的活着。
  随心所欲不逾矩。
  心里张谭很明确自己的答案,当然表面上敷衍还是有必要的:“余老师,我懂,数学么,我会请教班里数学成绩最好的同学,争取提高。”


第066章 崭露头角

  承诺好好学习数学的张谭,表面工作做的还可以,乘着雨天,中午和下午休息时不能出门,他便向前排的高洁求指导,希望高洁能指点他几道不明所以的数学题。
  高洁长得还可以,人也热心肠,关键是,她的数学成绩很好,班级前几名。张谭记得,她应该是高二的时候,去了高二一班,理科快班。最后考上了安微工业大学,再后来,就留在了马安山市。
  请教高洁的同时,张谭还去学校老师开的书店,狠狠的买了一堆的数学资料。
  甭管看不看得进去,埋头苦干的架势,先摆出来再说。
  反正兜里有钱,不差这一本两本资料费。
  “……这道题的解体思路就是这样的,你明白了吗?探长?张谭?张谭!”
  “啊?”张谭从走神中回过神,正看见高洁翻着白眼,瞪着自己,手指还夹着圆珠笔,指着数学资料上的一道题。
  小手长得挺漂亮,手指白皙修长,跟小葱一样。
  高洁生气的说:“我说的这道题,你听懂了吗?”
  张谭讪讪一笑:“差一点就懂了,麻烦再说一遍,呵呵。”
  高洁气结:“你在干嘛啊,窗户外面有什么好看的。”
  “刚有一群大雁飞过去。”
  “跟你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大雁南飞,这表示天气已经开始变得寒冷,该想办法过冬了。我最讨厌的就是冬天,裹着厚衣服,一点不自由。”
  “能不能不要在解题的时候,想这些东西啊。”
  “好吧,我尽量。”
  ……
  张谭的屋子里,已经点上了暖气片。
  大雁南飞,的确是天气变寒的信号。
  十二月悄然来临,一股冷空气从西伯利亚袭来,带来了大幅度的降温,最低温度已经低到了3摄氏度。
  此时,外面正下着雨,夹杂着盐粒子,噼里啪啦的打在窗户上,听着就有丝丝的冷意。
  盐粒子是安微这边的方言,就是冰粒,也叫冰丸,一颗一颗小的丸状冰粒。
  桌子上的电水壶,咕噜噜的冒着气,正好冲泡一杯牛奶。
  奶气香味中,张谭翻开一本空白的笔记本,提笔写写画画,他在做总结,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在过去的9、10、11三个月里,张谭统计了一下。
  他一共向《今古传奇》杂志社寄去了十六万字的稿子,也就是一部完整的《四大名捕震关东》,合计拿到稿费两万八千四百一十六元,缴税三千五百八十四元。既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为国家税收做了贡献。
  现在正在写《四大名捕会京师》,只是,还有些问题没解决。他想要提高稿费,千字两百感觉贱卖了,当然,也不一定要提高稿费标准,只要《今古传奇》那边能帮他走上出版路线,也是可以的。
  “只要出了一本书,以后,我就能自己拿着书,去向其它出版社咨询出版意向,推销我的书了。”
  张谭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把《今古传奇》作为自己,进军出版界的敲门砖。出版才是一名作家,真正价值的体现,而不是整天为杂志打工,赚取连载的那点稿费。也只有出书了,才能让影视公司看到他的作品的改编价值。
  张谭的写作,从来都是目的性明确。
  除了写稿赚钱,过去的十一月,在他的撺掇下,家里的网吧成功扩充到五十台机子,在这个人多电脑少的年代,网吧日进斗金毫不意外。收入有了保证,张全顺和谭明霞再也没有愁眉苦脸的时候了。
  姐姐张燕,在张谭的资助下,也不再出去散传单了,安心读书。
  在学校里,张谭的名气越来越响,乃是高一五班的张半壁。
  足球队成功夺得双墩中学足球比赛冠军,运动会上勇夺一千米、五千米冠军,并破纪录。期中考试地理取得第一名,据说还是全校第一,怎么说也是高光表现了。高中生的价值观很单纯,体育好的学生、学习好的学生都能成为偶像人物。
  张谭无疑就是偶像中的偶像。
  “唉,不知不觉就混成同学们心目中的偶像,实在有违我低调的做人原则啊。”
  ……
  《今古传奇·武侠版》创刊号,总第二期,正式发行销售。
  《四大名捕震关东》第二部《亡命》,连载其上。
  张谭自然收到了杂志社寄来的样刊。他自己也去买了一份,因为他打算收藏《今古传奇》,所有刊载了自己的小说的杂志,他都要好好的收集一份,留给年老的自己。
  届时,坐在摇椅上,晒着太阳,婆娑着杂志,缅怀当年的风。骚,肯定也是人生一桩惬意的享受。
  而伴随着《亡命》的发表,《四大名捕震关东》收到了越来越多读者的欢迎和好评,杂志社经常收到读者打电话来催稿,还有很多读者写信过来,关注张谭。
  在小说的后面,还有一篇对张谭的专访。
  《江山代有才人出——专访名捕作者谭张》,采访人碧晚枕。
  采访稿分为三个段落,第一个段落,介绍《四大名捕震关东》这本小说,以及很多读者对这部小说的感官。
  “特别喜欢这个冷血追杀十三凶徒的故事,尤其是对断剑的描写,非常的传神。”来自煳南湘覃的读者。
  四汌城都的读者则这样评价:“故事很短很简单,就是一个名捕追杀十三个坏人的故事,但激斗环节环环相扣,对人对物的描写入木三分,初看觉得文章很朴实,细读之后,觉得有一股堂皇大气扑面而来。”
  北亰的一位读者评价:“质量很高,在武侠小说中,风格独树一帜,看到作者是个高中生,我就知道大陆也要诞生一位武侠大师了。”
  甘粛的读者则评价:“有些过于纠缠在打斗中,情节略显单调,总体还可以。”
  “于无声处听惊雷,写得好!”江酉的这位读者,言简意赅。
  在吹捧了《四大名捕震关东》后,就是另一段,对张谭整个人的简单概述。
  “1986年4月24日,张谭出生于安微省合淝市长沣县岗集镇的一户普通人家庭,母亲务农,父亲退伍后在镇上粮站上班。因为婚后分家没有多少积蓄,为了盖房子,在张谭年少的记忆中,家里一直省吃俭用。”
  “贫寒的家境并没有束缚住张谭的天分,他从小就聪明伶俐,在一次作文被当作范文全班朗读的误会中,张谭爆发了对写作的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初中时就帮助班里的学生写情书,并且经常在日记中写诗。”
  “后来偶读卧龙生先生的《仙鹤神针》,自此被武侠所吸引,向往刀光剑影、侠骨柔情的江湖生活。高中之后,终于不可抑止的拿起了笔,开始尝试创作武侠小说。《四大名捕震关东》就是他第一部构思创作的小说。”
  “‘这部小说在我脑海里徘徊了很久,开学后有点无聊,就列了一份大纲,然就开始动笔,写了一万两千字就寄给了《今古传奇》编辑部,然后就中了。’张谭说起投稿的事情,并没有多少兴奋的意思,在他看来,这是理所当然。”
  “他对自己的笔很自信,同样也很敬业,四大名捕是一个系列故事,在创作的过程中,张谭一点一点完善了整个世界观架构:‘我不知道我会写多少部,但是四大名捕的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而精彩的故事。’”
  “《四大名捕震关东》目前正在《今古传奇·武侠版》火热连载中,而张谭已经开始创作下一个故事,《四大名捕会京师》了……”


第067章 谁干的

  张谭将杂志翻页,在吹捧小说、吹捧作者结束后,就是采访的正文,跟张谭上次接受采访时,内容差不多,只是把一些俏皮的调笑删除了,然后把顺序整理了一下,大概意思并没有多大的变动。
  对这篇采访稿,张谭很满意。
  删去了可能会给人以轻浮印象的调笑,保留了幽默风趣的内容,一下子就把张谭的气质形象,升华到了另一层境界。
  张谭其实很有自知之明,他做吊丝做了十几年,一身小人物的浮夸习气,不是短时间能够洗去的,总会不自觉的流露出来。以后出名是迟早的事情,要面对广大粉丝,做一名公众人物,再这么吊丝下去,逼格就太low了。
  所以张谭一边搞创作,一边学音乐,就是渴求让自己更加文艺范,提高品位,升华气质。
  争取早日能等大雅之堂,接受万千民众的欢呼崇拜。
  万一、一不小心就成了男神呢。
  对于“男神”这个称呼,张谭还是有点企图的。
  长得不够帅,达不到男神标准,那就只能从才华、气质方面着手了。
  总而言之,这篇《江山代有才人出——专访名捕作者谭张》只是他张谭,展露的冰山一角,以后他的名气会越来越响亮,最终走上人生巅峰。
  带着满意的心情,看完自己的专访。
  张谭又看了看杂志上面,刊登的其他作者的小说。
  创刊号的份量很足,总共刊载了六篇小说,除了张谭自己的《四大名捕震关东》,还有小椴的《乱世英雄传》,叶润的《青梅情仇》,逸谦的《新武器传说》,香巷敖飞扬的《天下第一剑》,以及杨金树的《少年横刀侠客行之警局惊魂》。
  了解其他作者的小说,明白他们的水平,对张谭来说,是个很关键的参考标准。
  让他知道自己写的小说,水平大概处在什么位置,然后才能根据这个水平,去跟杂志社谈稿费问题。
  看完之后,张谭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这里面的小说,都还可以,但都上不了大台面啊,一看就知道,只能混混杂志了。不过,小椴的《乱世英雄传》还是很惊艳的,想不到世界改变了,小椴竟然还是冒出来了。这部《乱世英雄传》,就是后来改名出版的《杯雪》吧。”
  小椴是个很出名的武侠作者,张谭上辈子就读过他的成名作《杯雪》,《杯雪》挺不错的,当然距离五大家的经典,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大陆武侠作家中,也算是一顶一的作品了。
  对比杂志上的小说。
  张谭对自己提高稿酬的要求,更加自信了。
  于是张谭拿起吉他,即兴开始拨弄,准备对着窗外已经渐渐从盐粒子,演变成飘雪的夜晚,演唱一首歌曲。
  抒发自己现在的傲娇。
  “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
  没有马头琴,张谭用吉他来代替。
  没有刀郎那大漠风沙般饱经沧桑的嗓门,反而有些靠近张杰曾经唱过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风格。
  坐在窗户前,张谭一边弹着吉他,一边摇晃着脑袋,唱出这首稍微有些应景的经典歌曲:“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带走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
  现在是2001年12月,距离2002年还有一个月时间界,只是一眨眼,他就重生了三个多月。这三个多月,他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甚至有些“小富即安”的偷懒思想,在这个悠闲的校园里,惬意的生活。
  张谭不想承认自己胸无大志,但,似乎真有点儿不思进取。
  按照正常的剧本,他应该立即辍学,选择投入即将到来的互联网风云;或者立刻写歌出名然后拍电影,震撼全世界;亦或者重生打游戏,称霸《热血传奇》,成为一代玩家的偶像;要不然就埋头苦读,考上名牌大学,登坛学霸大牛。
  但张谭都没做到,他偷偷地觉得,自己现在生活得很快乐。
  瞌睡了就去睡觉,饿肚子了就有饭吃,想运动了就去踢球打球。和小孩子们扯扯淡,逗一逗青涩的小妹妹,偶尔跟余老师喝喝茶,写点小说挣点儿钱。还能享受到别人的敬仰,接受不知美丑的编辑采访。
  收获了一些儿粉丝,还会收获更多。
  小日子挺美。
  “打住!”
  张谭一下子按住吉他,使劲的摇了摇头:“张谭啊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