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启高一 >

第254章

重启高一-第254章

小说: 重启高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莱坞明星不甚枚举,张谭对蝙蝠侠没什么固定的要求,随便找一个明星来演就成。华纳兄弟推荐了著名男明星克里斯蒂安·贝尔,张谭试镜之后,点头答应。
  至于女主角,凯莉·奈瑟薇欣然接受。
  男女主角搞定,配角方面,张谭也没有太寒酸,邀请了好莱坞最著名的两位黑白老戏骨,迈克尔·凯恩和摩根·弗里曼,一个饰演蝙蝠侠的管家,一个饰演韦恩企业工程师。还找来《哈利·波特》系列里的小天狼星演员加里·奥德曼,饰演哥谭市的警长戈登。
  这个阵容,已经算是豪华级别了。
  电影是由华纳兄弟全资开拍,张谭的庐影公司只参与制片,并且他个人,拿了1000万的导演费,以及15%的全球收益分成。明码标价,不是为自己打工,也就没必要为投资商省钱。
  张谭的导演费用,还有一个补充协议,就是第一部如果票房不赔、口碑成功,续集将提高到2000万的导演顶薪,以及20%的全球总收益分成。这个价码,好莱坞没几个导演能拿到。
  即便是卡神,也就这个级别了。
  张谭在《黑客帝国》续集两部中,给自己开出来的片酬,就是这样的顶级片酬。以他的表现,还欠说服力,本来应该还拿不到这个级别,但是谁叫《黑客帝国》是他的,想给自己开顶薪,别的投资商也不好意思阻拦。
  当然,能拿到票房、影像、周边分成的导演,基本上都是担任制片人,一手打造影片的大导演,一般流水线出品的大片导演,拿不到票房分成,只是固定的薪酬。
  ……
  哥谭市,dc漫画中虚构的城市,布鲁斯·韦恩的故乡。
  布鲁斯的父母是哥谭市首屈一指的富豪,掌握着哥谭最富有的企业韦恩企业,结果在布鲁斯年幼的时候,陪他看电影的父母被坏人开枪打死。目睹了父母死亡的布鲁斯,既想报仇又想继承父母无私奉献的精神。
  但是哥谭市的现实让他彻底失望,于是离开哥谭市,四处寻找打击犯罪的方法,为了了解罪犯还亲自犯罪进了监狱。在监狱中遇到了一个叫杜卡的神秘人,收他为徒,教他消灭邪恶的力量。
  于是乎,布鲁斯·韦恩重回哥谭市,在老管家阿尔弗雷德、韦恩企业工程师卢修·福克斯、正义警官吉姆·戈登的帮助下,化身为了令罪犯闻风丧胆的蝙蝠侠……
  诺兰原版的《蝙蝠侠:开战时刻》,没有后两部那么巅峰,剧本是有不少瑕疵的。归根结底还是蝙蝠侠交到诺兰手里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刚刚冒出头的新人,面对这样一个大制作,很多时候需要看别人脸色,导致剧本的话语权握在别人手中。
  不得不向俗套的商业化大片靠拢妥协,导致瑕疵产生。
  现在,张谭无需向谁妥协。
  在维持诺兰原版的框架下,张谭和dc漫画的编剧团队、自己的编剧团队,详细讨论后,对剧本故事,做了不少细微的调整,力求更加完美。
  只有完美的故事,才能让蝙蝠侠真正重生,取得更大的商业成绩。
  而不是延续商业化的俗套套路,继续扑街。
  否则前面几部蝙蝠侠,也不会扑成狗了,学不来漫威的热闹,就要尝试更加出彩的黑暗风。
  “如果说蒂姆·波顿的《蝙蝠侠》,以黑暗哥特风,带来了超级英雄的经典时刻,随后几部蝙蝠侠全都没落的话。那么25年之后,我的这版黑暗骑士三部曲,不仅要复兴蝙蝠侠,更要让蝙蝠侠成为超级英雄的巅峰!”
  开机仪式上,张谭没有去阐述自己要如何创作,只是以平淡的语气,霸气侧漏的说出了他的野心目标。
  把蝙蝠侠带到超级英雄电影的巅峰。
  如此。
  全新蝙蝠侠,正在启动!


第408章 土星最佳导演

  “谭,道具组那边已经把蝙蝠车定做好,运送过来了。”
  “ok,我们去看看。”
  蝙蝠侠离不来他的座驾蝙蝠车,张谭早早就让道具组,按照他的要求,设计了一辆炫酷到极点的蝙蝠车,基本上就是把诺兰版的蝙蝠车复刻出来——拥有坦克的装甲和重量,同时具备兰博基尼的低矮车身和速度。
  电影还在筹备的时候,蝙蝠车就已经几经修改,等到开拍一个月,蝙蝠车完成,可以投入到拍摄之中。
  巨大的蝙蝠车,停在片场的街道边上。
  一群工作人员,正围着蝙蝠车左看右看,街道已经被封锁了。《蝙蝠侠:开战时刻》的目前拍摄场地,位于英国伦敦的一条大街上。伦敦市政府对于剧组在这里取景拍摄,十分配合,当然,之所以这么配合,是因为钱给到位了。
  事实上除了部分镜头,在冰岛和美国芝加哥取景拍摄,大部分场景,都在伦敦取景。并且在英国著名的谢伯顿电影制片厂摄影棚,以及由飞机库改建的卡丁顿摄影棚拍摄内景。
  “酷!”
  张谭也是第一次见到蝙蝠车的实物,庞大的车身,散发着阵阵霸气。
  “导演,这辆战车帅毙了,非常符合我的气场。”克里斯蒂安穿着厚重的蝙蝠侠战衣,靠在蝙蝠车边,摆着pose供工作人员拍摄宣传照。
  张谭拍了拍蝙蝠车的外壳,十分满意:“既然蝙蝠车已经送过来了,我们抓紧时间把其它戏份结束掉,开车拍一波!”
  蝙蝠车的性能不错,虽然速度并不是很快,但是轰鸣的发动机。配合霸气的车身,在镜头之中散发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而不久之后,蝙蝠车的剧照,作为宣传照,发布在了官网上。
  如此霸气的蝙蝠车,立刻引起了粉丝的激烈讨论。
  老版的蝙蝠侠电影。蝙蝠车的造型更像是炫酷的跑车,帅气是帅气了,但是霸气不足,这一版蝙蝠车,帅气程度或许有所降低,但是绝对霸气侧漏。
  “酷哦!我喜欢这辆车,这才应该是老爷(蝙蝠侠的戏称)的座驾!”
  “感觉更加沉重一些,像是一个坦克,我喜欢老版的蝙蝠车。不过或许这辆坦克更符合蝙蝠侠吊打dc所有英雄的霸气。”
  “如果我有一辆那该多帅。”
  “我不喜欢,它太大了,我怀疑它能不能开上大街。”
  “我看到了一个巨无霸。”
  “虽然我更喜欢开老版的蝙蝠车上路,不过这一辆,我可以收藏它,dc,快点出模型吧。”
  ……
  这边蝙蝠侠开着蝙蝠车,绕着剧组满地跑。
  另一边。《黑客帝国》的领奖征程还没有结束,4月13日。在洛杉矶诺基亚剧院,第23届mtv电影大奖举行了颁奖典礼。
  这个奖项是由mtv全球音乐电视网设立的一个国际性奖项,与奥斯卡等学院派奖项不同,mtv电影奖不以评委眼光来评定影片,全靠普通观众的投票来决定奖项归属。奖杯是按照看电影必备的爆米花形象设计,所以又叫“金爆米花奖”。
  获奖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颁奖典礼就是一场歌舞盛宴。
  《黑客帝国》在这一届mtv电影奖上,收获还算可以。
  入围了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打斗(隆多v赵卓)、最佳反派、最佳银幕搭档和最佳影片六个奖项,最终收获了最佳男演员、最佳打斗场面,以及最重要的最佳影片大奖。
  mtv电影奖没有最佳导演。所有奖项几乎都是和演员有关,就是一个纯粹的粉丝性质奖项,能得奖的,都是粉丝庞大的电影。
  所以张谭根本没有现身颁奖典礼,由隆多、凯莉、赵卓等人出场足矣。
  既是娱乐,也是宣传。
  《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已经定档7月11日全球上映,现在正是大手笔做宣传的时刻。
  现在预告片已经投放出去,炫酷打斗画面,玄乎的哲学对话,高质量的预告片,牢牢勾引住了粉丝的期待之心。
  去年第一部上映的时候,《黑客帝国》在观众的期待中,排名还比较低。今年的话,已经没有一部电影,能够比《黑客2》更加有吸引力。
  《帝国》杂志的2014最受期待暑假大片排行,《黑客2》压过了《变身汽车人4》、《银河护卫队》、《美队2》、《超凡蜘蛛2》,稳居暑期档第一的位置。
  “你问我暑假最想看哪一部电影?当然是《黑客帝国2》,还有谁能比隆多的尼奥更帅?还有什么比子弹时间更加炫目?”
  “看过《黑客帝国》之后,我就在期待续集了,它是一部神一般的电影,我对它毫无抵抗力。”
  “尼奥会飞你知道吗!他竟然会飞了!我完全没办法让自己控制住情绪,而不去想着尼奥会怎么拯救生活在矩阵中的人类。”
  粉丝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电影还没上映,但是专家们已经综合今年所有大片的票房前景,将《黑客2》预定为了年度全球电影票房冠军宝座。
  第一部就破十亿美元,第二部只要不搞砸了,肯定不会低于这个数字。
  随着电影上映日期的临近,热度与日俱增,或者说从去年开始,就没有熄灭过热度。
  到了六月份时,土星奖又来给电影推波助澜一番。
  土星奖是由美国科幻、奇幻及恐怖电影学院举办的电影、电视类奖项,主要是表演科幻、奇幻、恐怖类的电影、电视佳作,提名的影片大多都是在当年具有一定影响力、引起过轰动的影片。
  6月26日,第39届土星奖在洛杉矶的伯班克市举行,张谭参加了颁奖典礼。
  作为2013年轰动全球的科幻神作,《黑客帝国》获得了最佳科幻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最佳剪辑、最佳服装、最佳化妆、最佳特效十项提名。
  “获得最佳特效的是……《黑客帝国》。”
  “获得最佳编剧的是……谭张,《黑客帝国》。”
  “获得最佳导演的是……谭张,《黑客帝国》。”
  “获得最佳科幻电影的是……《黑客帝国》。”
  四个奖项,张谭以编剧、导演、制片人的身份,三度上台领奖,感言说了不少。
  尤其是捧着最佳导演的奖杯时,用中文说了一大堆:“感谢科幻、奇幻及恐怖电影学院,感谢剧组全体演职员,感谢我的家人……这个时刻十分美妙,我喜欢土星奖的奖杯,它充满了一种对科学对宇宙的未知神秘感。”
  土星奖的奖杯,是一个金色的带土星环的星球,乍一看蛮像一个鸡腿。
  “我喜欢这种对未知的探索冲动,但我不是科学家,我不能亲自去研究,我能做的就是发挥我的想象力,给科幻插上一双翅膀。科幻电影,如此美妙,最佳导演,我喜欢这个称呼,谢谢。”
  土星奖落寞,《黑客帝国》成为科幻电影大赢家。
  与此同时,《黑客2》也开启了世界各地举办首映礼宣传的势头,一些零星的超前影评,陆陆续续出炉。
  《时代周刊》美国版,给了《黑客2》封面的待遇:“哲思来到新的深度,动作突破极限,谭张的野心在《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中彻底展现,这是一部续集比前作更加精彩的科幻大片。”
  封面上,隆多、凯莉、赵卓三个人,全都是黑衣黑墨镜,背景是密密麻麻散发绿色荧光的字母符号,一股炫酷的味道,扑面而来。(未完待续。)


第409章 饕餮盛宴

  “你以为《the…matrix》是脑洞的极限了吗?”《好莱坞娱乐报道》的记者,在影评专栏中,几乎是以膜拜的口吻,发表了一篇超前影评,“《the…matrix…reloaded》带你走进真正脑洞!”
  影评中,把《黑客2》形容为一部有着大片气质的烧脑神作。记者称自己在英国看完一遍首映礼,又想尽办法在法国也看了一遍,因为第一遍他很多地方没有看懂。
  “看第一遍,你会被那些炫目到脑袋爆炸的场面吸引,你会一遍又一遍惊呼,‘酷哦,太帅了’、‘哇,导演是怎么想到的’、‘实在太好看了’,然后你走出电影院,才豁然发现,‘该死的,他们说的是什么死’、‘不行,我必须再看一遍,弄懂它’。”
  只看一遍,确实很难彻底弄懂电影里在说些什么。
  原版的黑客帝国三部曲,第一集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惊艳的是矩阵的概念。到了第二集和第三集,整个世界观开始形成,理解起来就充满了各种费解。
  上辈子张谭也不是很懂黑客帝国的所有细节,直到看过了《视觉》栏目的《解码黑客帝国》后,张谭才豁然开朗,明白了电影里的种种细节。
  黑客帝国就是一个关于真实与虚拟、升级与进化的故事,融合了很多哲学上面的思考,再模棱两可的把真实与虚拟的界限模糊掉,最终达到矩阵、器械、人类的三位一体统一,真正的和平。
  可以说,这个故事的内核,是惊天动地的,深度已经不能简单的视为一部电影了。而是一部哲学集合。
  不过好莱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