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启高一 >

第14章

重启高一-第14章

小说: 重启高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伟摇摇头,带着鄙视的语气说:“真搞不懂他们,一天到晚为什么要打架,都是吃饱了饭撑的,我们是来上学的,不是来打架的。”
  陆静瞥了一眼梁伟:“是高二学生先欺负人。”
  看到陆静跟自己说话,梁伟立刻兴奋起来,拍了拍张谭的肩膀,开始卖弄口舌:“不是我说,本来就是道个歉的事,范文涛踢球不长眼,就应该道歉。道过谦,忍一忍,高二不会怎样。张谭你们非要把事情闹大,搞的大家都下不来台,幸好没被学校知道,要不然真坏事。”
  张谭将梁伟的手打掉,敷衍一句:“可能大家的想法不同吧。”站起身,就准备回自己的座位,他可没兴趣跟高中生斗嘴。
  梁伟提高音量反驳:“你们的想法就是不对,打架闹事,影响我们班级的形象。”
  张谭嗤笑一声:“学生不应该打架,但学生更不应该被欺负不还手。”
  “我们是来学习的,一切都要以学习为重。”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做人同样要学习。”
  “做人没让你去打架。”
  梁伟振振有词。
  张谭感到十分无语,真懒得理会这家伙,就他还好意思说上学要以学习为重,上辈子写纸条传情书的好像不是他一样。跟他对话,张谭明显感觉直线拉低自己的档次,还是回去写小说吧。
  张谭懒得说话,直接离开座位,这反倒是助长了梁伟的气焰,得意洋洋的冲着张谭的背影说:“真要做人,首先就要管好自己,别一天到晚想着打架,那是小痞。子的行为。”
  哟,得寸进尺了。
  张谭脾气可没多好,当即就转过身,拍了拍梁伟的头:“小朋友,教你个做人的道理,站着才叫做人,跪着那叫做狗。”
  他眯着眼,卡尺头,笑太假,有点凶。
  梁伟一瞬间就想起来,张谭是敢跟高二打架的凶人,虽然长得不高也不壮,名头却不小,令人发怵。
  原本因为张谭拍他的头,导致的想要翻脸动作,霎时间萎了下去。
  闷着头不说话了,也就是个没卵蛋的怂货。
  张谭看也不看他一眼,回转过身,冲着抬头观望的同学们,特别是女同学,笑了笑:“不好意思,侮辱了一下狗,其实那只是一个比喻,修辞手法的一种。”
  一出短暂的闹剧,在张谭的小玩笑中收尾。
  梁伟阴着脸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张谭也吊儿郎当走回自己的座位上。
  他并没有任何成就感,相反,还有些鄙视自己:“竟然欺负高中生,逼格瞬间就low了有木有!”


第026章 艺术人生

  下午有一节音乐课。
  这让很多学生都精神抖擞,迫不及待想要奔向音乐教室。
  高一的课程绷得很紧,周一到周五是正常课时,上午四节课,下午三节课,晚自习也是三节课。周六周日全天候补课,一个月才放假一次周末。可以说来到学校,整天就是上课,没有多少休息时间。
  学生们只能苦中作乐,对某些课程爆发出更大的期待。
  两节体育课,一节微机课,一节美术课,一节音乐课,这就是每周学生们最爱的课程。
  音乐老师是朱云飞,名字很有气势,跟《仙鹤神针》里面的白云飞有一拼。哦,值得一提的是,《仙鹤神针》是武侠大家卧龙生的封笔作,在这个金古黄梁温不出的新时代,《仙鹤神针》几乎就代表了武侠小说的最顶峰。
  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其中1993年由陈木胜执导,梁朝伟、梅艳芳、关之琳主演的《新仙鹤神针》,风靡大江南北。
  音乐教室位于教学楼前不远处的平房中,距离自行车棚很近。
  在这里,张谭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上辈子有一次音乐课,朱云飞看到有人在自行车棚偷自行车,当时他一声令下,全班男生都跑出去斗小偷。小偷看到大部队冲过来,吓得自行车都不要了,拔腿就跑。
  学生们就在后面追,张谭也跟着队伍一起追,整整追了两三里路,终于在路边把小偷给按倒了。
  也活该小偷倒霉,平时跑一圈操场(200米)都气喘嘘嘘的众多学生,追小偷的时候却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吃了炫迈一样停不下来。
  那一次,校长亲自来高一五班,表扬了同学们的见义勇为。
  年代久远,张谭也只记得这么一件与朱云飞有关的事了。此外就是毕业后,同学聚会,听别人说朱云飞把一个女学生的肚子搞大了,被学校开除了,再后来又被女生家长逼着,跟女生结了婚。
  很难想像,个子矮小,笑容温和、气质儒雅的朱云飞,竟然玩了这么一手,把女学生肚子搞大。
  好吧,这些都跟张谭无关。
  此时朱云飞正带着大家,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他坐在黑板前,拉着手风琴:“我拉一便琴,唱一遍歌,稍后你们跟着我的琴声节奏,把这首歌唱完。”
  手风琴声响起,朱云飞不算好听但调子完好的歌声,也飘荡在教室里。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
  “树叶也不再沙沙响。”
  “夜色多么好。”
  “令人心神往。”
  “多么幽静的晚上。”
  “小河静静流微微翻波浪。”
  “水面迎着银色月光。”
  “……”
  “长夜快过去天色蒙蒙亮。”
  “衷心祝福你好姑娘。”
  这是一首经典的苏联歌曲,当年苏联是中国的老大哥,苏联对中国的影响很大,很多电影、歌曲都是那个时候,传到了中国。歌曲中,最经典的,无疑就是《喀秋莎》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直到现在,这两首苏联歌曲,依然传唱很广。
  张谭不太懂音律,但是很喜欢唱歌,不仅仅是流行歌曲,一些民俗歌曲他也喜欢。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他就很会唱,而且,还会唱俄语版,当然,可能发音并不标准,因为他是用注音法,把俄语翻译成了汉语。
  别人在唱中文版,他就轻轻哼着俄语版,感觉特有意思。
  “捏(斯)勒(式)馁(屋)撒度,达日硕r拉黑。”
  “(屋)siao(兹)界(斯)杂灭r拉嗒屋(特)r拉。”
  括号内是轻读的辅音,r是表示大舌颤音,siao是找不出汉字替代,直接用了拼音。
  很多外文歌曲,张谭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学习演唱。
  音乐课上,朱云飞并没有教大家什么“哆唻咪发嗦啦西”,就是带大家唱唱歌,仅此而已。事实上学校里就他一个音乐老师,负责高一七个班的七节音乐课,至于高二、高三,很不幸,已经没有音乐课了。
  除了七节音乐课,朱云飞还有兼职,他在双墩镇开了一家音乐补习班。同时学校里还会有四五位学生,想走音乐生路线,需要他来教授。
  唱歌唱了三十分钟,剩下的时间就是自习了。
  朱云飞出了教室,去外面洗手。
  张谭趁机跟了出去:“朱老师。”
  “有事吗?”
  “我想问问老师你私底下教学生吗,我想学一些音律上面的知识,像是乐谱,还有吉他之类。”
  张谭喜欢小说,也喜欢音乐,但是困顿在双墩中学,他实在没办法去汲取音乐方面的知识,光靠看书自学,效果太差。又不想直接辍学,虽然不爱学习,但他总抱着一点奢望,希望能考上大学。
  上辈子去了大专,这辈子总得弥补点遗憾,进大学见识一下。
  “你想学音乐啊,可以啊,我会在晚自习的时间,带一个音乐班,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报名。”朱云飞点头。
  “老师会同意旷晚自习?”
  “当然会同意,这是学校安排的,作为艺术生培养课程。而且高一只是培养兴趣,一周也就抽一个晚自习,不会太耽误时间。”
  “那老师我可以开小灶么?”张谭没有转做艺术生的兴趣,“我的意思是,我并不想跟别人一起学,我只是希望老师你能教我识谱,知道音调、节拍之类,这样我就能看得懂乐谱,甚至自己写谱子了。然后就是,我想学吉他。我就这两个目的,老师你能教么?”
  朱云飞皱了皱眉:“教是可以教,但单独教你,这不合规矩。”
  张谭笑了:“老师,我可以出钱,就像是请家教那样,抽空教教我就可以了。”
  在农村,家教这个词显得高大上,但是补课却是很常见的。朱云飞在双墩中学带课,在双墩镇也开了音乐教室,自然不介意再接下张谭的补课。他可以抽出一周的两三个中午,来教张谭乐谱和吉他。
  费用方面,没有按小时算,而是一个月一百块,一周教三个课时。
  相当于一小时八、九块钱。
  相对于城市家教费用,不高,但对于农村高中生来说,也不低。好在张谭承受得起这样的价格。
  ……
  和朱云飞达成了补课协议后,张谭又让朱云飞帮着买了一把吉他,花了两百多块钱。自此,在写小说之余,他又多了一项学音乐的课程。
  感觉自己是越来越有艺术范了。
  “潇洒的艺术人生!”


第027章 名捕与英雄

  “风吹落最后一片叶,我的心也飘着雪,爱只能往回忆里堆叠oh,给下个季节。”
  二楼小隔间里,张谭拨弄着新买的吉他,深情款款的自弹自唱。
  “忽然间树梢冒花蕊,我怎么会都没有感觉oh……”
  歌是好听的歌,唱也没有唱跑调,只不过这吉他弹得有点离谱,压根就没有一点儿章法。张谭只是刚摸到新吉他,拿来装个逼而已,他看了一段时间《吉他速成秘籍》,但还没有应用到实践上来。
  “从回忆我慢慢的穿越。”
  “在这寂寞的季节。”
  啪嗒,最后一个音符结束,一首《寂寞的季节》也唱完了。
  “咳咳,演出结束,写小说。”
  小隔间里点亮灯,《四大名捕震关东》第二部《亡命》创作继续。
  写作、唱歌、上学,平静的生活慢慢的抚平了张谭因为重生,带来的许多彷徨。他已经可以很好的投入到新的世界。一只蝴蝶可以因为扑腾翅膀,导致万里外的一场龙卷风,但蝴蝶终究只是蝴蝶,依然在那翩翩起舞。
  9月21号下午,高一七个班的足球队长,高二六个班的足球队长,聚集在一起,开始抽签分组。
  双墩中学的足球比赛就是单纯的一个比赛,没有“第几届”、“某某杯”这样的冠名,比赛采取单场淘汰制,也没有分成a、b、c、d等小组,就是弄了一号到六号的双份号码,抽到一样号码的就是一组比赛。
  第一轮有十三支球队,捉对厮杀后,会诞生六支胜利球队和六支失败球队,还有一支轮空球队。但是六支失败的球队,可以再捉对厮杀,最终决出一支球队,复活。
  这样一来,六支获胜球队,一支复活球队,一支轮空球队,正好凑齐八支球队,继续单场淘汰制,八进四、半决赛、决赛。
  张谭的手气不好也不差,没有抽到高一班级,但抽到了高二三班,高二三班是文科班,男生人数少,实力应该不算强。
  “你们运气不错,高二三班,男生就十五个,足球队差点没凑齐。”徐伟东看到张谭的抽签对手,又看看自己的对手,郁闷的说,“我们就倒霉了,高二二班,理科班,里面有四个校队的学生,估计踢不赢了。”
  张谭安慰说:“败了也没事,还有复活赛,你们班实力很强,应该能冲出来。而且,还能多踢几场比赛练兵。”
  徐伟东还是很担心:“就怕一不小心脚软,直接跪了。”
  这时高二二班的足球队长靠了过来,搂着徐伟东说:“别灰心,你们班就算输了,你还是能进校队,你跟张谭,你们两的实力都很不错,赵总有想法把你们选进校队。”
  赵总是高二体育老师赵权,也是校足球队教练。
  对于进校队,张谭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校队的最大好处,就是县里会有个高中足球赛,在长沣县一中、二中、城关中学举行,夺冠就可以去参加市里的足球比赛。至于再往上,还有没有省里高中足球赛,甚至全国高中足球赛,张谭就不知道了。
  反正他对校队在县里夺冠,没抱过希望。
  以前他总以为,好学生的运动很差,运动好的学生成绩差。但事实上很怪的就是,差生不一定体育好,相反,很多体育好的学生,成绩也相当好。长沣一中就是例子,年年的体育生都是全县最好的,足球队也最强。
  或许这也跟学校硬件有关,双墩中学只有泥土地的操场,坑坑洼洼,一到雨天就成养鱼塘了。
  譬如今天,从晚上开始,天突然就阴了,然后在下晚自习的时候,下雨了。
  “烦,起码好几天不能踢球。”
  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点,张谭叹了口气,马上就要正式踢比赛了,但班级足球队的训练,效果并不明显,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