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赌棍天子 >

第52章

赌棍天子-第52章

小说: 赌棍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看,但是渐渐就看不清楚了,但见远山带着紫色,江水映着霞光。大家屏息凝声,直到看见船夫又摇着船回来了,才欢呼雀跃:送完第一拨,来接第二拨,说明对岸一切安好。
  曾伯言面露微笑,鄙夷地看了杨寄一眼,自己带头跳上了第二拨的船。其他人见没啥事,牵马的牵马,搬辎重的搬辎重,也都上了船。
  船在船夫一桨摇下后,慢慢劈开一条水道,翻着洁白的水花,从红艳艳黄橙橙的江波里驶了开去。
  杨寄先还着实有些羞惭,但最后一条船驶离时,他突然觉得不对,偏过头问身边那位:“咦,我记得这个船家先带着一个十岁的小女孩的,孩子怎么没了?”
  旁边那位漫不经心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来来回回要多少趟呢,小孩子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无趣,大概丢在江对岸自己玩呢。”
  杨寄凝思了一会儿,突然大声道:“不好!中计!”
  “什么?”
  杨寄额角已经布上了冷汗,顾不得回答,大步冲到江岸边,对刚走不远的船只大喊:“回来!对岸桓越有伏兵!”
  可惜他的声音散在悠阔的江面上,谁都听不到了,那几十条船,分开几十道波纹,朝江对岸驶去。杨寄怔怔然看了半天,似在自语,又似在对旁人解释:“船家是被逼着过来渡船的。你们想,他们都是被抓来的人,从对岸回程时没有人看押着,他为什么不逃走呢?他家里孩子留在那里,只能是有人拿他们的妻儿胁迫。我们的人要是早想到,早该在江这边就把人扣下了,不该在那里扣。所以只有一个可能——在对岸守株待兔、引我们上当的,就是桓越!”

  ☆、第71章 初战告捷

大家听杨寄这一说,再连起来一想,果然不错,个个都是倒抽凉气。有主张杀掉船家泄愤的,有主张先回建邺召集战船的,大部分则是群龙无首,张皇四顾而已。
  杨寄咬牙想了想:他近乎是给庾含章立了军令状来的,如果临阵脱逃,万一落个把柄给皇甫道知,自己和阿圆的往后就很难说了。他抬头看看江面,日头更晚了,江水半是浓绿的碧玉色,半是浓赤的玛瑙色,晚上的雾霭升腾起来,江面一片模糊,渐渐开始看不清楚远方了。
  杨寄骨子里的赌徒性又开始在这样一个夜晚即将来临的时刻,升腾起来了,他对周围的人说:“现在回去,我们就是十足的逃兵,谁愿意做太傅杀鸡儆猴的那只‘鸡’的,就大声和大家喊一喊‘回去’二字好了。如果没有——”他环顾四周,果然没有人说话了,他便张嘴:“既然没有人打算带头回去。这里,我职位最高,我说了算。”
  夜色像浓墨洇在宣纸上,渐渐由东向西渗开,压得晚霞红得发紫,余下窄窄的一片光亮,远远地,看见船只一条条又慢慢摇了过来,船夫哼着悲戚的小曲儿,一船声动,船船呜咽。杨寄心里一酸,陡然又想起沈岭曾对他说过的话,强迫自己把心里油然的情感压制了下去。
  船只靠近,他若无其事一般,举着手里照明的火把,上船蹭了两下船板,回头挥挥手招呼道:“上来吧。把家伙什儿也都带上来。”
  船家行到江中,杨寄左右看看,船队以他为中心,集中地向西对岸行驶,江流至此转折,江波也有些小漩涡,杨寄突然一挥手中的火把,向左指了指,又向右指了指,然后把火把埋进地上的沙盆中,镇定自若地对船家说:“向东去。”
  船家磕磕巴巴地说:“军爷,你们向东……不是要到广陵了么?”
  杨寄笑道:“不必那么远,挪开三里地就成,江上转一转舵,三里地轻飘飘的。”
  船家犹豫了一会儿,又笑道:“还是直线最近。”
  杨寄“呼”地把刀拔_出_来,架在船家的脖子上,狠狠道:“我知道你家人在对岸被扣着,但是这会儿你不听我的,我立刻杀你,到时候你以为自己家人能活?”船家几乎吓傻了,半日才结结巴巴说:“军……军爷……这……这是做什么?”
  杨寄见他老实巴交的可怜模样,那刀其实根本使不上劲,可他还是用力在那人脖子上蹭了蹭,硬是拉了条浅浅的血口子:“听我的,没你的事,不听我的,我就杀你。我也是水乡长大的人,游泳摇船都会——奶奶的,死了胡屠夫,就吃混毛猪!”
  船家唬得浑身发抖,差点连摇橹都掉江里了,他看看旁边,自己右边的几十条船也都纷纷驶离原先的航道,往东而去,这才知道这群当兵的是有预谋的,他颤着声音说:“我这就往东去……军爷手下留情!”
  杨寄握着刀,刀尖戳在隔板上,双眸炯炯地盯着船家,见他果然是个憨厚老实的渔民,一丝不敢错乱地朝他指定的方向去了。杨寄略略松了一口气,主动攀家常:“大叔,原来船上还有谁啊?”
  船家抖了半天才回答:“就是老婆和俩皮小子。”
  杨寄想着阿盼,不由轻叹一声,放下刀说:“大叔,你放心,我是过去打那些抓你老婆孩子的坏蛋的。等救下你老婆孩子,还放你回去过好日子。”
  船家瞥眼望望杨寄,还有那十来个虎视眈眈的军士,没敢做声,眼泪“吧嗒吧嗒”往水里掉落。好容易到了江对岸,杨寄他们脱下甲胄丢在船上,又留下一人看守船夫,等其余的船也来齐之后,带上弓箭刀枪,跟着杨寄,小跑步朝历阳的方向摸去。
  三里地在一番疾跑之后也不过一刻钟的事,江岸都是新生的芦苇,从密密层层的干枯老苇叶中探出头来。杨寄他们果然看见历阳的江堤边,密密地埋伏着人。两边都不点灯火,但是沿江的桓氏军士,其剪影恰恰落在夕阳的最后一丝紫红色余晖里。他们屏息凝神地望着江面,点着渔火的船只慢慢驶近,但始终不到硬弓的射程,那些埋伏的人们似乎也一直焦灼不安地起伏乱动着。
  杨寄打眼看去,并不能看出沿江安排了多少人,他带的那些人也不免有些犯怵,压低声音问道:“杨校尉,我们这里区区四百人而已,他们不知道有多少啊?万一悬殊太大,再是背后偷袭也没有用啊。”
  杨寄愈是心里紧张,愈是语气平淡,低声笑道:“放心吧。我和桓越赌过几场樗蒲,这小子好大喜功,脑子却不大转弯,那时棋枰上就是喜欢分散各子儿,想着能多赢一个是一个,而实际是输完这里输那里,一个空子都钻不着,一处领地都保不住。今日他布阵,想必也是这个思路,沿江分散他的人,想着防线越长越好,越多捉我们一个是一个,却不想背后藏着偷偷而来的我们呢!”
  江上骤然起了一阵东风,说时迟,那时快,杨寄用他最快的速度,点着火折子,在浸透油脂的火把头上一晃,火便熊熊燃烧起来,他把火把一举,江上得到信息,也纷纷点起了火,远远望去,只觉得江面上影影绰绰全都是船只,少说也是数百艘!
  桓氏的军士们看得愣神,怎么都没算过来:敌军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他们还未注意背后的火把,倒是远处在城墙角楼上放哨的瞧见了,可惜又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杨寄更知自己以少战多,事不宜迟,喝一声:“快!”那些训练有素的虎贲侍卫,已然把手头包着油布的箭搭到弓上,点上火,朝着江堤上射过去。夜空中,如同划过点点红色的流星雨,而江堤上的烂泥滩里,全是干燥的枯芦苇,瞬间着了大火,蓬得半天高,桓家的军士,半是身上着火,半是吓的,几乎全数蹦了起来。
  而江上,以火光为号令,突然逆着风一阵加速,眼看那百十盏渔火已经到了眼前。桓军以为不敌,已然乱成一锅粥,狼奔豕突。杨寄的人都是轻身上阵,也不肉搏,只远远地放箭,带火的箭中夹杂着锐利的锋镝寒光,瞬间把江堤变成了一片赤红的人间地狱。
  渔船上的虎贲侍卫们也跳了下来,他们身着重甲,裹着潮湿的斗篷,近身打这些已经没有斗志的桓家士兵简直是切菜砍瓜;大火中,更多人翻滚呼喊,却也无力抵御无情的烈焰,有跳进江里求得清凉的,更多不会水的,瞬间就被江流冲走了。
  但也只有跳进江里的士兵,才算死得清醒:建邺来的船只根本没有数百之多,不过是杨寄他们把船桅上系上绳子,连在一起,在绳子上高高地挂了一串灯火而已。
  敌人杀得差不多了,两支队伍会合,给那些没死的补刀。大火映在每个人脸上,照得人脸半黑半白,汗血交流,个个宛如厉鬼从修罗地狱中爬了出来。
  昏昏昧昧中,杨寄有些恍惚,手中刀刃上滴下的血,敌人颈中溅出的血,在他的衣裤上画出一道道暗红色的豹斑虎纹。突然,谁在后头狠狠揍了他一拳,杨寄本能地回身一刀,那人动作也快,起刀搁住,然后一口带着腥味的唾沫喷在杨寄脸上:“混蛋杨寄!你什么馊主意!这场乱杀,我叔父——我们的中领军——被绑在芦苇丛中的,活活烧死了!”
  杨寄怔怔然愣了片刻,突然狠狠一甩手,劈面给了骂骂咧咧的曾川一个耳刮子,怒声道:“横竖是死罢了!要问罪,回建邺再问!现在这里,我是校尉,我是最高领军长官!”
  曾川给他蓦然的一爆发居然吓傻了,捂着脸连疼都觉不出。而其他人,早就为杨寄指挥这区区数百人打赢的逆犄之战服帖得五体投地,怒冲冲看着曾川,护着杨寄左右。杨寄在火烧芦苇的“哔剥”之声中,看了看已然委顿的那些碧绿的新苇,冷着脸环顾四周,说:“这会儿计较,简直是蠢透了!历阳城里的援兵正在赶过来了。你们听见马蹄声了吗?”
  众人都愣住了。
  “走,也来不及了。”杨寄战神一般,高大的身躯挺立在火光中,鲜血纵横的脸一闪一闪地映着火光,忽明忽暗,又如同鬼魅,他勾起唇角,露出一个引领众生的微笑:“既然来了,兄弟们,像个男人一样打吧!!”
  

  ☆、第72章 进城

他这里抱着赴死的决心,桓越却和杨寄所料的一样,自以为勇猛,实则却是莽撞;自以为缜密,实则却是瞻顾。
  一支骑兵派出来救援,马队却被熊熊的火势拦住了。马匹毕竟是牲畜,看到火光本能的畏惧;就是马匹上那些人,闻到人肉烤熟的焦香和血液的甜腥味,也忍不住作呕。天色暗沉沉的,少许几颗星子也毫无光泽,鬼魅般的身影排列在火阵之前,而江面已经没有了光线,船桅上挂着的数百只灯笼忽闪忽闪如红色的鬼火一般,除却在江水中映出诡异的绛红色蛇纹,也不能照见其他。
  马队犯着踌躇:建邺城里到底派出来多少人?!庾含章那个老狐狸手持兵符,若是急急调动周边的秣陵和丹徒的军伍,那么,小小历阳,城池再高大坚硬,被打下来也是迟早的事情。
  双方试探地互相放了一阵箭,都在射程之外,也都不管,仿佛箭放完了,任务就完成了。马队很快圈过马脑袋,乱糟糟地又离开了。
  离江岸不远的历阳城,金鼓声乱蓬蓬响到二更天,城楼上火把乱晃,但增援的人一个都没出来。
  建邺的人已经唯杨寄马首是瞻,过来问:“怎么办?天若亮了,我们这出鬼影戏,就唱不下去啦!”
  杨寄道:“他不是先把战船从建邺开过来了吗?我看到就停在埠头上呢。船在我们手里,往建邺方向逃跑是我们顺水,怕他个魂!大家分拨儿,三分之一值守在岸边,三分之一上船检视,三分之一——养精蓄锐睡大头觉!”他气定神闲分配了一下,自己第一个找了江边一块平整石头,拿斗篷裹着自己,在火苗越来越小、但暖气犹存的芦苇荡边,闭上眼睛睡觉了。大家伙儿顿时有了主心骨,忙中竟然也带了三分胜利在望的喜悦。
  其实杨寄本人并没有睡着,他闭着眼睛,琢磨下一步的路数:既然打了,庾含章和皇甫道知就不能说他临阵脱逃了,但是,如果再继续下去,天亮自己的谎就会被桓越戳破了,下一步大约还是得逃。逃到哪里、怎么逃,才能做成沈岭所说的那种乱局呢?他又怎样才可以让自己强大起来,理直气壮地要回自己的阿圆呢?
  怕手下人心慌,杨寄刻意连身子都不翻,直挺挺地躺了半夜,然后才假做惺忪地起身,责怪身旁的人:“哎呀,都五更了吧?怎么不叫我换班?”
  旁人体贴地说:“杨校尉今日指挥辛苦,也该睡一会儿。咱们这么点人,三分之一都中了桓越的埋伏而被俘了,刚刚乱战中,这些人活下来的没几个。不过,我们其他人伤亡极少,三千人还有二千多。而桓越带出建邺的不足五千人,估计这会儿也就是三千的样子。”
  杨寄望望暗沉的晨光里远处的历阳城墙。这座饱经战火的城市,因它是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给百姓带去多少苦痛。那灰色的城墙砖,此刻和灰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