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赌棍天子 >

第132章

赌棍天子-第132章

小说: 赌棍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就谋取自己做她的新欢!这个女人,心太毒了!
  他对漂亮女人偶尔也会产生的那种出于本能的意乱情迷,也因为她蛇蝎般的可怕个性,而荡然无存了。
  夜,渐渐深了,烛泪一点一点在烛台上积蓄了好大一滩,如鲜血一般赤红,“哔剥”爆响的烛芯因无人敢剪,光焰越来越淡,照得屋子里所有人的脸上明暗不定,惊惧色都掩在跃动的光影中。
  皇甫道婵愤怒冲头时说了错话,自己也有些后悔,又无从解释,偷眼觑着杨寄平淡无波的神色,几回之后终于忍不住说:“你明日还有早朝,早点休息吧。”
  杨寄点点头,简短地“嗯”了一声。旁边的侍女们像松了一口气似的,赶紧上来帮两个人宽衣,又小心翼翼地退到了门外。杨寄穿着中衣,在坐榻上坐了好久,直到听见皇甫道婵说:“晚上有些冷,上来睡吧。”才起身到他们的卧榻。
  睡在一张床上,他的心里却是冰凉冰凉的,他感觉着皇甫道婵的手慢慢抚在他的背上,手指依然冰凉得像条滑腻潮湿的蛇游过,所到之处,粟粒就一层一层地泛起。杨寄想着王庭川和风霁月的笑容,想着他爽朗大气的性格,更想着他正人君子的行事,觉得眼眶直发胀,恨不得扼死后头这个女人。
  皇甫道婵的手穿过他的腋下来到胸前,轻轻地抚弄,少有地小心翼翼说:“郎君,刚刚有没有打疼你?”
  杨寄身子让了让,说:“没有。”
  她有点小委屈似的,额头在他背上蹭:“你气我咯?”
  “没有。”杨寄有些不耐烦,生恐她再纠缠下去,他就要掐死她了,身子又让了让,“我好累了。”
  皇甫道婵却愈发抱紧了他:“郎君,你不知道,我心里有多喜欢你。女人家拈酸吃醋,总是因为喜欢嘛。”
  杨寄忍不住冷语道:“好像你也吃过王驸马的醋嘛?”
  皇甫道婵明显语塞,手都松开了,好一会儿方说:“我虽然是公主,国事上也不能自专。王庭川与我不和已经多年。可是太原王氏,虽没有多少兵权,却因文才出众,一呼百应,一直控制着朝廷的清议,惹了旁人不少恼恨。那个人命我不要声张,不要和盛铭闹,许了我一个更‘好’的丈夫,许了我那许多好处。我也纠结了很久,后来想明白了,我根本无力回天——又不是我动的手!”
  “就算不是你下令,你总归知道,而没有阻止。”
  皇甫道婵冷笑道:“阻止?那位是陛下的娘家人,好容易竖起来的亲信,我怎么阻止?你后来杀盛铭,我也没阻止,就当为王庭川报仇了,一日夫妻……百日恩……”松开的双手又箍了上去,她在背后深深地吸气,不知是为了平复心中的悔痛与悲伤,还是只不过想好好感受他的气息而已。
  她过了半天,才听到杨寄的问话:“那么,你嫁给我,‘他’,又有什么要求?”
  皇甫道婵许久不说话,最后只是抱紧了杨寄,泪水蹭在他薄薄的丝绸寝衣上:“这次,凭他怎么说,我都不会理睬。我喜欢你,是真的!”她疯狂似的带着眼泪热吻他的脊背,轻轻啃啮他厚实的肌肉。杨寄推开她,换掉湿了的寝衣,抛下一句:“证明给我看!”
  朝中局势波诡云谲,小皇帝的亲信宦官徐念海赴广陵,担任扬州郡的刺史,很快以扬州存粮不足,会威胁建邺为借口,切断了对雍州的所有军事供给。而建德王皇甫道知,出于小皇帝的抚慰,又加领了本属于杨寄的东西掖门的领军职位。那么杨寄被剥夺了职务,却是由永康公主哭到了后宫,当着庾皇后和小皇帝皇甫衮的面,以“遥祭父皇母后”的名义,在宫中大闹了一场。
  皇甫衮脸色铁青,但又没有办法,答应了加封杨寄为新平郡公,又把义阳郡和庐江郡的郡牧职位一道给了他。私下无人的时候,皇甫衮硬邦邦地对永康公主说:“姑母何必如此?为自家男人争这些蝇头小利,将来还指不定便宜了谁!当年王庭川的事,朕也是为了国家,姑母时不时拿出来说道说道,真不怕朕翻脸?”
  皇甫道婵冷笑道:“男人靠得住,母猪能上树!我知道靠不住男人,可我又靠得住谁?陛下对姑母,难道不是用完就扔?翻脸就翻脸吧,今日也差不离了。”说罢翩翩而去。
  但是形势并没有如皇甫衮想象的那样发展,庾含章在雍州,非但没有被逼入绝境,反而因为凉州和荆州都派了援军,送来了军粮,反倒扬眉吐气起来。叱罗杜文又不傻,见势不妙,立刻撤回黄河北岸,静观情势。
  而朝中清流的风向则开始变化,纷纷赞杨寄大义而骂徐念海龌龊,甚至有人上书,叫徐念海把扬州交出,给杨寄来坐这个位置更加合适。
  皇甫衮怒不可遏,失态地把那份奏疏撕成两截掷在地上,在朝堂上指着上书的官员道:“朕的决议,中书省和尚书省都是通过的,难不成到了你这蕞尔小吏这里通不过?你还想骑到朕的脖子上不成?!”
  那个人居然也是个“强项令”,梗着脖子跪着说:“中书省发令,尚书省执行,却都未听见朝堂上商议扬州刺史的来去——唯一一次商量,也是提议给杨大将军。臣等不明白,何时又轮到宦官任职?东汉时宦官专擅的恶例,难道今日还不能警醒陛下?”
  皇甫衮脸涨得通红,他平素很会装样,今日却装不下去了,他这些年压抑着,灰孙子一般被皇甫道知和庾含章玩弄在手掌心里。好容易积累了一点实力,却还伸不出头来!他瞥眼望着皇甫道知,这位摄政王坐在尊位上,漫不经心拨指甲,丝毫没有为侄子解困的意思。
  皇甫衮终于爆发了:“好歹朕也是天下之主,若是这点主也做不了,你们何必还让我坐在这个位置上?”他三下五除二摘除头上的通天冠掷在地上,冠上的珍珠“滴滴答答”散落了一地,小皇帝发簪斜仄,披散着半边头发,气哼哼的模样,想证实自己的地位:“这个犯上的不死,就算是你们逼宫!”
  这狠话出来,大家才有些慌乱,纷纷来劝,皇甫道知皱着眉头说:“陛下!如今也不是小孩子了,何必使小孩子脾性?”但见皇甫衮脸色铁青难看,亦知这十七八岁年纪的小伙子气急起来和牛犊子似的,惹不得,低了头自顾自叹气,显得很是无奈。
  上书的那位,自知被逼到极处,他也有几分骨性,坦荡荡俯身给皇甫衮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举着笏板道:“臣绝无逼迫陛下之意,但大楚危难存亡在此一际,臣愿意以一副热血肝肠,换得陛下警醒!”然后淡定地解下发簪,拿下冠带,突然发足向朝堂上那根粗壮的檀木柱子撞了过去,立时满头满脸鲜血,倒了下去。
  皇甫衮惊得目瞪口呆,盯着死人“汩汩”而出的脑浆鲜血,红红白白混合在一起,回头掩口作呕。
  一次朝会以喋血收场,皇甫衮达成了心愿,却赢得非常难看。
  

  ☆、第178章 天象

下了朝,皇甫衮左右望望,身边的人个个脸熟,却没有心理上能够贴近的,在这样一个亟需安慰的时刻,他终于见到了他的一抹春光——出自寒门的邵贵妃。她大着肚子,只能远观不能亵玩,但彼此见面放松。挥退了所有的宦官和侍女,皇甫衮侧身倚在邵贵妃的膝上,捏着自己的睛明穴,唉声叹气。
  邵贵妃轻柔地帮他揉着头顶,柔声说:“陛下,前面又有头疼的事了?”
  皇甫衮落寞地点点头:“这个位置,真是不好坐。我恨不得还回到建安郡,衣食无忧,倒可以做一个富贵闲人。”
  邵贵妃笑道:“陛下已经是至尊,徐总管如今也占了高位,徐徐图之,陛下总有夺回一切权力的一天。如今,只是欠缺些自己人,只靠徐总管一个,到底力量单薄。”
  “可信的人太少啊……”皇甫衮摇摇头,“原来想试试杨寄这个家伙,现在发现也是个油盐不进的滚刀肉,趋炎附势得厉害,等闲不能入彀。而那些朝中世家重臣,哪有把我放在眼里的?”
  邵贵妃抚着肚子,举重若轻地说:“我家的几个兄弟,才具差些,只是对陛下忠心不二。”
  皇甫衮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过了好一会儿,突然又睁眼道:“太史局这段夜观天象,说东方尾宿移徙,而太白星又犯轩辕。然后吞吞吐吐告诉我,这天象,不是皇后失势有疾忧,就是朝中大臣闹不和,又或者,两者皆有。这段日子,明明没有到黄梅,偏偏连日霖雨不息,雾光蔽日,只怕是要有事。”
  邵贵妃偏头捂着嘴咳嗽了两声,掩住了面上的喜色,换了正色说:“陛下还是留意些吧。”
  皇甫衮“哼”了一声:“我早就想换皇后了!”
  邵贵妃心里窃喜,更是极尽温柔。皇后失势,下一个不是她还有谁?
  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一直天象有异,先时一道白虹横贯太阳,接着又是从庐江到广陵的地界竟然鲜有地遭了蝗灾,夏季青嫩的水稻被乌云般飞来的蝗虫啃得精光,农人们欲哭无泪。流言蜚语在民间传开,都说皇帝无道,上苍示警,又说有人看见一只遍体朱红的凤鸟落于梧桐树上,化作一道赤光飞到了建邺南边覆舟山中的某处。
  神乎其神的传说虽多,并无敢传到皇帝耳中的。而朝中众臣,多是敢怒而不敢言,对于徐念海在扬州尽心为主子聚敛钱财、收买人心这类事,侧目而视,却又无一提醒。
  杨寄发现,跟公主吵翻了也挺好,自从拿住了她的弱点,那娘们儿反而伏低做小起来,自己天天在外头与建邺的武将们喝酒吃肉,大赌特赌,她虽然不快,但也只限于说说,急了就拿府里的侍女宦官们撒气,连梁长史都被罚了好几次俸禄。
  这日,杨寄约好了与台城禁军的几个统领一起赌樗蒲,他对沈岭道:“沈主簿,前方的事情你拢一拢,明日陛下没有大朝,我来慢慢处置。”沈岭点点头笑道:“已经拢好了,无非是将军兼领的两郡,亟需开仓放粮。雍州凉州,暂时无事。”
  杨寄笑道:“嘿嘿,你这么着急把事情都办好了,是不是晚上也有约?”
  沈岭毫不避讳:“是呢。画舫里请了几个新友,一同赏石榴花,赏石榴裙,顺便写些诗赋,明日向将军请教。”
  杨寄顿时浮想联翩,笑呵呵说:“我肚子里墨水少,当不起‘请教’二字,啥时候梳拢,要请我喝酒的!”
  沈岭眉棱一挑:“梳拢请啥酒?啥时候喝合卺酒,自然要请将军赏脸。”
  杨寄心里道:得了!那个娼户的女子,你娶回家不给父母打折了腿?不过日子美快,没必要相互拆台。杨寄到外头呼朋引伴,很快召集了一群同好喝酒赌博的,找地方寻乐子了。
  没成想出门便被梁长史逮着了:“驸马,今日又是要去哪儿?”
  杨寄看看这位原本光风霁月的长史,夏布的衣领都磨毛了还没换新衣,大概近来罚俸被罚得狠了。他从褡裢里掏出一块金子抛过去:“喏,先拿着花。等今晚我赢几局大的,明日再好好赏你。”
  梁长史捧着怀里的金子,拿人的嘴短,那些劝谏的话竟然出不了口,又被杨寄身边几名武将威吓道:“诶,小子,长点眼,耽误了大将军赌钱发财,你哪里又能有好日子过?”眼睁睁看着杨寄和那群狐朋狗友勾肩搭背走了,他也只能叹口气,把金子揣兜里,盘算着怎么花用了。
  一场赌到夜半,杨寄坐庄,手里拿捏着平衡,大家赢也赢得不多,输也输得不多,皆大欢喜。赢钱的主动表示要请大家喝酒,喝到半醺了就开始胡言乱语,无外乎拍拍大腿发牢骚,都道是现在的皇帝脑子是不笨了,大家的日子反而没有以前白痴皇帝在位时好过。
  杨寄跟着说着醉话:“算了算了,只能我们兄弟们自己提携自己,每日家过点舒服日子,今日不犯愁明日的事。”
  大家都觉得杨寄实在是个好人,对兵丁好,对老百姓好,对属下自然更好,是个值得一跟的人。
  第二天,杨寄从赌场的客榻上醒来,揉了揉眼睛,摸着自己的衣包,重新换上朝服,打着哈欠去上朝。他连着好些日子都在外头赌场度夜,睡得晚又疲劳,白天显得萎靡不振。但是皇甫衮的眼睛偏偏盯上了他,和煦地说:“杨大将军,你治下的义阳、庐江、历阳都遭了蝗灾,国库空虚,无力拨粮救赈,但你既然封疆治郡,还是得劳烦了。不知可能抽出时间,到三处看一看?”
  杨寄听见了身后的窃窃私语——皇甫衮这小子又想把他支应出去,大概又有鬼点子冒出来了吧?但他毫不犹豫答应下来:“是!臣守土有责,更应护百姓安康!青苗遭了蝗灾,现在虽然不至于饿死人,但入秋后难免颗粒无收,还是要早作赈济的准备。臣明白了!即日就出发往庐江。”
  对于他而言,这是个多么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