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赌棍天子 >

第115章

赌棍天子-第115章

小说: 赌棍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细地吻着:“清嘉……这个抉择不好做,可是,不管是你,还是我,只有咬着牙去选。我们俩,为何不能同心同德一回?将来,我好好补偿你。”
  庾清嘉鬓边是他湿热的气息,心里酸楚难耐,她侧过头,忍着吻回去的冲动,冷笑道:“郎君,你不过是想自己当皇帝,不是吗?”又道:“可惜我年幼时算过命,命格不厚,承不了这样的福气。”转身挣开皇甫道知,决绝离去。
  她侧身背对皇甫道知躺在榻上,不看肚腹,便觉腰间的曲线依然动人,可是皇甫道知心里的那些热情却一层层被抽掉了。他们隔着一层透明的幔帐,上头画着青绿色的山水,一名披蓑戴笠的渔翁在一弯江水中独钓,这些半透明的情景印在庾清嘉素白的寝衣上,看上去缥缈灵动,竟似活了一般。
  可他们心中,却如这幔帐上的图案一样,隔着的是千山万水,是永远无法逾越的距离。
  皇甫道知在床榻外的坐席上枯坐了一夜,醒来时人歪倒着,头里昏昏胀胀。庾清嘉躺在床帐内,此刻已经换了姿势,面朝着他侧着,细细一看,眼睛瞪得滚圆,眼白里血丝隐现,却抿着嘴一声不吭。皇甫道知双腿已经麻了,挣扎着站起来,陪笑道:“我去上朝了。”许久,方始听见身后庾清嘉轻轻的一声“嗯”。
  他两条腿像被蚂蚁啮咬着一样,每一步踩下去都是难受的疼痛。出了二门,他最贴身的小厮过来附耳道:“大王,刚刚递出来的消息,大早,庾含章就派人去接了杨寄。”
  皇甫道知目光一懔,点点头上了自己的马车。到了皇帝临轩的明堂上,四下一望,果然没有看见庾含章的身影,问了问黄门令,说早晨接到了庾含章身体不适请假的消息。皇甫道知冷冷一笑,恰好此时皇帝皇甫衮出来,端坐在正中面南的坐榻上,众人给皇帝行了大礼,皇甫道知则是深深长揖,起身时目光向皇甫衮一瞥,又看了看庾含章的位置。
  皇甫衮眼皮子一眨,表示会意。
  朝会结束,作为摄政王的皇甫道知,经常被皇帝单独召见。他们熟门熟路地来到太极殿侧面的一座小阁中,里面一如既往地摆放着皇帝的御座和紧靠着的摄政王的坐席。皇甫道知也不需片语的客气,直接坐到了他的位置上。
  开门见山:“杨寄现在是块香饽饽,庾含章的势力一直在扬州、青州、兖州,与杨寄所辖的荆州、雍州、凉州正好形成一脉,如果他们俩臭味相投,便称知己,那么我们这里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了。”
  皇甫衮显得很是谨慎,双手局促地放在膝盖上:“叔父,我也知道杨寄这个人重要。可我这里,除了给他施恩之外,别无节制的法子,只怕会酿得他越来越猖狂,若再做出一个桓温来,难道又有一个谢安之类的人去拦阻他?”
  皇甫道知半日不说话,开口时已经有些沮丧:“时机不对,才叫这竖子成名立万了。”他早就该在杨寄还没有发达的时候就处置掉,或者,在杨寄刚刚对付完了桓越时就处置掉,再或者,趁杨寄在凉州失利的时候处置掉……可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时畏首畏尾、优柔寡断,现在就后悔莫及。
  皇甫衮安安静静等着叔父发表意见,可见他并没有什么意见说出了,不由微微一笑,掩饰掉了面部一些细微的鄙夷之色,他诚恳地说:“叔父,杨寄和庾含章相互间也并不对付。当年桓越伏诛,庾含章主张兔死狗烹,杨寄是知道的,对于庾含章,他难道心里全不忌讳?再者,现在庾含章想与杨寄修好,又凭借什么呢?他庾家还有女儿好联姻么?”
  “我们又有什么呢?”皇甫道知反驳道,“你两个兄长,一个废黜,女儿全部没入宫掖为奴;一个根本就没有生育能力便死掉了。余外先帝的公主们都已经嫁人……”他突然想起了什么,紧接着就看见皇甫衮会意含笑的表情。
  皇甫道知眨巴着眼睛,喃喃道:“我要想想……阿婵她那个脾气……”
  皇甫衮笑道:“若不是姑母自己的意思,我也不敢来找叔父商量。现在郎虽无情,妾却有意,我好歹是皇帝,这点主做不得?”
  却说杨寄被庾含章邀请到府一叙,他虽然警惕,但料想现在自己以“功臣”身份回朝,庾含章绝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来下套,所以还是大方落落地去了。
  和皇甫衮与皇甫道知这叔侄俩相比,庾含章显得没有那么客客气气的,他的须发白了许多,皮肤倒不怎么褶皱,看上去越发仙风道骨。见杨寄来了,他只是淡淡地抬手示意杨寄坐下,亲自为他斟了一杯茶汤,然后打量了杨寄一番,笑道:“杨将军在边塞一番磨洗,与之前大不同了。”
  杨寄笑着端茶呷了一口,问道:“我自己倒不怎么觉得。大概晒黑了?”
  庾含章亦笑道:“仅就这话,大度从容,有得道之风。”
  杨寄是真心不懂他在说什么,只好自失地笑笑,掩盖自己无知的尴尬。他心怀着警惕,等待庾含章首先开口,准备听明白他的意思,再后发制人,随他出什么歪招,自己一定不能上当。
  但是庾含章却并没有向他提什么要求,也没有讨好拉拢他,默默地陪着杨寄品了半天的茶,每见杨寄饮牛似的把茶汤一口闷了下肚,他就默默地提壶为他续上。杨寄大早上灌了一肚子水,“哐啷哐啷”的一动就响,终于受不了,抬头问道:“太傅请杨寄来,有何吩咐?杨寄正听着呢。”
  庾含章抬头微微一笑:“吩咐不敢当。杨将军好涵养修为,老夫往日倒是小瞧了。”他提壶又要续茶,见杨寄摆摆手敬谢,手腕一转,把黄褐色的茶汤注入自己的茶碗里。然后才抬眼又看着杨寄,仍是一副笑微微却觉得冷漠的面孔,对杨寄道:“将军在雍州,比较胆大。”
  杨寄顿生警惕,笑道:“呵呵,刺史盛铭,太不是个东西,我忍不了他了。太傅是找我问罪?”
  庾含章摇摇头:“我找你问什么罪?盛铭虽然富贵,实则却是从寒门爬上来,几年之间家大业大,在雍州穷奢极欲、只手遮天,你知道他仗的是谁的势力?”
  杨寄摇摇头表示不知道。庾含章便说:“如今太极殿的这位陛下,原是前头简安帝的庶子之子。简安帝皇后姓桓,生了太子和建德王、永康公主;贵妃姓庾,原是我的妹妹,生了前头废帝;余外,简安帝还有婕妤、淑媛、淑仪、美人等后宫女子,多是民间选来,前前后后四十多位,封皇后前就生了六七个皇子公主在宫中了。其中有个不得宠但生了儿子的淑仪,便是姓盛。”
  杨寄眨巴着眼睛听,终于渐渐明白过来:“盛淑仪……和盛铭是一家子的?而盛淑仪和当今陛下……”
  “嗯。”庾含章抿着茶,口里含糊不清地说,“虽然淑仪去世得早,且碍于建德王的权势、桓皇后的身份不容他人逾越,但是,舅家的人,又是唯剩的亲戚,情分总归不同。”
  杨寄如雷轰顶:怪道盛铭那么有钱,又那么猖狂,连永康公主的夫君都敢暗害。但是,自己居然也那么猖狂,竟然把盛铭给灭了满门!
  

  ☆、第156章 圣旨

庾含章看着杨寄怔在那里呆若木鸡的样子,微微一笑,举起白瓷的茶盏轻轻弹了一下,薄瓷特有的脆音如在杨寄耳边一炸。庾含章道:“将军也不必害怕,只是要警觉些。少年儿郎有这样深沉善忍的心思,不知是我大楚之福还是大楚之祸?”
  杨寄终于磕磕巴巴说出话来:“我自去向陛下请罪便了。”
  庾含章摇摇头:“不必不必,撕破脸反而不好。何况,里头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事,还是看准了再说。”他停了片刻,目不转睛盯着白瓷茶杯里的绿褐色茶汤,似在自语,又似在对杨寄说话:“将军守着黄河,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建邺来的命令分外奇怪?应当乘胜追击时,偏偏圣旨叫将军赶紧退兵?”
  杨寄现在已经明白了一些,道:“总归是不放心我吧。要是我把陇右晋中也拿下了,北边半壁……”
  “还有,”庾含章打断他的话头,又说,“叱罗杜文近乎现成捡了一个皇帝做,说得好听,是叫我们与北燕修好;说得不好听……”
  杨寄把当时的情形、庾含章的话、叱罗杜文的话,前后连起来一想,终于明白过来:说得不好听,就是建邺的小皇帝皇甫衮,勾结北燕扶风王叱罗杜文,来扶植自己的舅家盛铭,想在杨寄和庾含章的势力范围之内,蚕食出一块自己的地域——“玩兵养寇”这条战略,杨寄玩得可比这位年纪轻轻的小皇帝差多了!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但是,这样做,也意味着身为皇帝的皇甫衮,里应外国,出卖信息,带头在背叛自己的国家,卖掉胜利的大好机会,来为自己获得私人的势力。杨寄想着雍州、凉州被叱罗氏抢掠得那副惨状,想着那些流亡颠沛的百姓,直想骂皇甫衮真是个心狠手辣的混账行子!不过,回头想想他杨寄自己,又不好意思骂了。乌鸦落在猪身上——人家黑,自己也黑!
  杨寄等了半天,喝下去的茶水都化作尿液,憋得他难受,庾含章也没有出语拉拢他。杨寄终于熬不住了,赔笑道:“太傅见恕,今日茶喝多了……”
  庾含章立刻对帘外道:“带杨将军去圊厕方便。”杨寄在庾含章家香喷喷的厕所哗哗放了水,心里也慢慢清明起来,庾含章今天一番譬解,就是告诉他皇甫衮不靠谱,那么,朝中最大的势力有两支,自己不靠着皇甫衮、皇甫道知,自然就是靠着庾含章他喽?
  回到会客的地方,杨寄已经气定神闲多了,进门就对庾含章拱拱手:“今日见教,杨寄感激不尽!”
  庾含章眯着眼睛笑道:“不必不必。将军是聪明人,老夫多一句不如少一句,留待将军自己忖度。简安先帝,尚有不少庶子,子孙也算众多,为大楚国祚计,为天下黎庶计,为千秋万代的功德计,都不妨从长计议的好。”说完这段终于有点色彩的话,他便亲自送客了。
  杨寄回到自己新得的将军府邸,抓耳挠腮地想了许久,终于等到他大舅子沈岭回来了。沈岭一夜未归,回来时神清气爽的模样,脸色显得格外滋润,一双凤眼也显得格外水光潋滟。杨寄嗅到他身上淡淡的花香,不由先放下正经事,揶揄道:“二兄昨夜一定有喜事。”
  沈岭毫不避讳他,笑道:“谈不上喜,久别重逢,聊得欢畅。”
  杨寄贼兮兮笑道:“一夜都秉烛而谈?二兄未免太不解风情了!不过嘛,看二兄的脸色这个好……”
  沈岭微微地红了脸,但语气一如以往的平和稳重:“鸾凤和鸣这样的美事,也可以锦上添花。”
  杨寄见他不否认自个儿污了一夜,不由喜上眉梢,倍觉亲近,上前哥们儿似的拍拍沈岭的肩膀:“二兄要真喜欢,我这里有的是钱,为二兄赎回去!”又道:“不过,若家中我岳丈他们不高兴,我觉得正室还是要正经找一个。”
  沈岭摇摇头:“好好地耽误两个女子做什么?情到处,可以不娶,两情相悦即可。她好,我也不麻烦。”
  杨寄目瞪口呆,这位屠户家的读书种子,想法还真不是一般的奇怪!沈岭恰好也在问他:“阿末,今日在庾太傅的府上,怎么样?”
  “妈的!”杨寄对沈岭抱怨道,“别的就算了,单灌了一肚子茶,简直闹了一场水灾一样!以后再不敢去庾含章府上了!”
  “水灾”一说,格外别致,沈岭也不由“噗嗤”一笑,放松下来听杨寄慢慢谈后来与庾含章的交流内容。他越听表情越凝重,最后终于点点头说:“我这也算弄明白了先前难以解释的那些疑惑!这样看来,庾含章还算是个正气的人,而现在这位陛下,心机深重不谈,还不择手段……”他摇摇头:“将来羽翼丰满了,只怕会是百姓的祸患!”
  杨寄慎重地说:“我今日听庾含章的分析,感觉若是趋利避害,还是要投靠他庾含章来得稳妥——毕竟在建邺附近,我的势力只有京口和历阳两处的北府军、西府军,还得先找棵大树靠一靠。”
  沈岭却又摇头:“阿末,你的思路,要变一变。你现在首要考量的,不是谁好谁坏,甚至也不是谁亲谁疏,而是谁有利谁无利。”他见杨寄一副懵逼的样子,想了想例子,终于譬喻道:“《孙子吴起列传》中田忌赛马的故事还记得吧?”
  杨寄在沈岭面前,始终有一种被文化知识碾压的感觉,好容易听到一个自己懂得的故事,要紧点头。沈岭继续道:“那么,道理是相通的。庾含章和皇甫道知谁是谁都可以不管。但想一想,你的力量加到谁那儿,谁就赢定了。然后,和赢定了的那个人比,你的胜算还剩多少?”
  也就是说,找个弱一点的结盟,将来瓜分了对手的势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