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赌棍天子 >

第107章

赌棍天子-第107章

小说: 赌棍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诚然是大话,可是众人看到他抖搂钱袋时踌躇满志的模样,不由自主就笃信了,有着这样的希望在心里,便觉得跟着杨寄横竖不会饿死,日子总有盼头。加之他又笑嘻嘻在马上说:“快到雍州了,雍州牧盛铭是我的好兄弟,雍州又有钱粮,自然要接济大家。咱们还能好好过个年哪!”
  话头出来,不仅北府军和原本姑臧的民人,连姑臧到雍州一路没饭吃、但还没饿死的老百姓,也有不少纷纷加入进来,指望着到了雍州城之后,得到接济,可以好好地过一个年。
  一路的艰辛不必去提,当大伙儿远远看见雍州的城墙时,都是欢呼雀跃,都道有了指望了。
  但到了近处,雍州城门紧闭。杨寄安慰道:“毕竟是傍晚了,多事之秋,总要小心防范,咱们一路吃了这么多辛苦,也不差这一会儿。我先进去招呼一声,如若方便,就今天进城,不方便,就过一两日也无妨的。”
  他拿出平朔将军的符令给城门的人看了。守城士兵冷着脸说:“要问过我们刺史才行。”杨寄道:“你只管去问!我就站在这里等。”
  士兵道:“快过年了,刺史家中事务繁忙,今日都太阳落山了,大约不会受理了。”
  杨寄不由有些恼怒,沉下脸说:“你胆子倒不小啊,我好歹也是平朔将军,论品级也不输给你们刺史吧?再说,盛刺史和我是什么关系,你先打听打听再来打我的回票!”
  那守城士兵听他这么一说,倒不敢怠慢,喊了声“那你等着”,一溜小跑离开,大约回话去了。
  杨寄在城门外百无聊赖地等了半个时辰,才见城门“嘎嘎”地开了一道缝,露出守城士兵的脑袋:“平朔将军见恕了,我们刺史说,将军是国之柱石,谁敢怠慢?只是这里这数万的士兵和百姓,别说雍州一时接纳不了,就是接纳得了,也得先审查清楚,万一其中有北燕的奸细,麻烦可就大了。望将军见恕!”
  这话说得还像样,杨寄道:“奸细?千里迢迢跟我到这儿,哪个奸细做这样的傻事?不过,盛刺史小心一点总归没有错。”他看了看马车,里面坐着沈沅和他的儿子,犹豫了片刻,轻声说:“阿圆,你再辛苦一下。你在外头,大家心能定下。”
  他没有说的是:沈沅在外头,防着里面万一有什么幺蛾子,才能不会被裹进去。
  雍州这年大熟,从里到外都过得很滋润。杨寄骑着马一路从街市往盛铭的刺史府第去,一路闻到商贩的铺子里、百姓的家里,飘出的新酒的甜香、饭食的暖香,还有各种鱼肉佳肴各不相同的香味。他一路上与士卒同艰,基本每日家只能勉强饱腹,这会儿被这些香味逗着,口里都是津液,肚子也开始“叽里咕噜”叫着。要不是“将军”的身份支撑着,估计马上就想翻身下马找点吃的了。
  好容易到了刺史府邸门口。门上司阍进去报告。杨寄下了马,抬头看看刺史家的门楣,又看里头的青油瓦,几株高树冒出头,在墙边展着光秃秃的枝条。
  很快,司阍出来,客气地请杨寄进去。杨寄把马交给司阍,抬手招呼招呼自己的几个亲兵,抬脚进了盛铭的府上。
  外头看不觉得,里头方始发现府里地方极大,走了半日才到前堂,侧面是个大花厅,庭中硕大的太湖石,石头上绕着的枯藤上结着无数珊瑚珠子一般的果子,四周种植着蜡梅,腊月里正是开花的好时节,簇簇金黄色的花朵喷吐芬芳。花厅的建筑也很精致,古人说“富润屋,德润身”,杨寄没有真正当过富贵人家,不懂建筑里的门道,只觉得好看,真他妈好看!
  门廊里侍奉的小丫鬟,珠围翠绕,遍身罗绮,躲在半透明的门帘后头瞧这帮子进来的粗汉,时不时听见她们悄然的话语和轻笑。杨寄低头看自己衣衫肮脏破旧,一双手黑乎乎的,脸估计也好不到哪儿去,再一看自己身边几个,唐二严阿句他们,也是神情尴尬,傻笑着在那里搓手扽衣服,妄图使自己的背晦样子瞧起来稍稍顺眼一些。
  领路的小厮进去传话归来,对杨寄他们笑盈盈一伸手:“刺史请将军进去说话。”
  花厅里烧得暖烘烘的,进门的大瓷瓶里插着几枝遒劲的蜡梅,香气腾腾地比外头更加浓郁。屏风旁边跪着两名十来岁年纪的侍女,衣着单薄,请杨寄他们脱履进屋(屋内一般都不着鞋)。
  杨寄他们有些难堪,但是入乡随俗,不能像自己在营房里那副大老粗的模样。他们脱下已经穿了走过好多路途的皮靴子,满溢着梅花香的花厅里顿时弥漫起一股异味。两个侍女习惯性微笑的脸色立时一僵,强忍着为他们摆好靴子,目光便也能顺便瞟见那些个穿着破破烂烂、黑不留丢袜子的一双双粗大脚丫子。
  脚丫子们大概也有些尴尬,努力把袜子上的破洞藏到另一只脚后头。前一只脚上露出的是脚趾,而后一只脚也不太平,袜子的后跟已经磨穿了。杨寄笑着自嘲道:“小女郎们别笑话我们,我们做军的都是粗人。咱秣陵老话说这形象是‘前头卖生姜,后头卖鸭蛋’。”
  大家一忖,嘿,这比喻用得还真贴切,不由都笑了起来。唯有门口侍奉的小丫鬟笑不出来,今日要在这么多臭烘烘的靴子旁边值守半天,那滋味,简直了!
  这时,屏风里头传来盛铭那似乎永远带着笑意的声音:“杨将军到了?快进来坐啊!”
  

  ☆、第145章 浮奢

杨寄走近屏风里头,盛铭一如既往的一脸笑容,招呼道:“杨将军,别来无恙啊!为兄这么久没见到你,还怪想念的!”
  他点着手,招呼杨寄坐到他身边的客位上,而杨寄带来的一应亲兵,则局促地环坐在花厅边上。
  花厅里头用的是焚香,热腾腾的苏合香,绞缠着蜡梅花香,冲淡了粗糙兵汉子们的汗味和脚臭。盛铭气定神闲,吩咐侍女们上酒上菜,供这帮子饿疯了的家伙吃饱喝足,又叫烹茶上来。
  杨寄抚着圆滚滚的肚皮,这真是久违的满足感,但心里还有不着实的地方。他边在茗茶的清香里呷了一小口,边借着袅袅的水汽盖脸,向盛铭提出了自己的请求:“这次兄弟叫阿兄见笑了。姑臧被叱罗杜文那龟孙抢了,但他的兵力还不足以占领整个凉州。我一定要把他打回姥姥家去。阿兄的雍州兵也很强悍,可否借我一用?”
  盛铭呷着茶笑道:“胜负乃兵家常事,不足为奇。既然叱罗杜文无力占领整个凉州,把他看住便也是了,总动兵戈,伤百姓啊!”
  他的话说得慈悲,无懈可击,杨寄对他那时的招待之恩也颇为感念,不作他想,纠缠道:“阿兄!我知道叱罗杜文之前沿着雍州凉州一路骚扰,大家日子不好过。但是也就是这会儿他最自负,我轻骑过去,立时反扑,他人心未定,城防未修,我获胜的几率最大。”
  盛铭含着笑摇摇头:“将军此言差矣,两兵相交,若是不宣而战,我们就不占理,要是兰台那些言官上表弹劾起来,不是说你我私开边衅?雍州遭他一次扰乱,已经一穷二白,再拿出多余的粮草供奉军饷,那几乎要用到日常口粮的三四倍,黎庶哪还有生计在?”
  杨寄这回总算听懂了他的峻拒之意,不由有些难堪,但此刻在别人手里讨生活,不能不低声下气些,点点头陪笑道:“是是是!不想给百姓添乱。那么,帮我安顿下我从姑臧带出来的百姓,可行?”
  盛铭微微蹙眉,半日后道:“其实凉州地广人稀,岂不比雍州好?不过将军既然开口,我自然要帮忙才是。不过打个招呼,壮力男子和健妇,能自力更生的倒也不妨;若是婴孩与老人,这乱世之中,我也是掩面救不得了。”他耸了一耸肩膀,轻声道:“咦,怎么有些凉浸浸的了?”
  屋子里炭火正旺,却见盛铭身边几个最漂亮的侍女,解开外头衣裳,只着小衫绫裤,连领口的抱腹边儿都看得见,贴着盛铭的身体坐下来,把他挤在一堆软玉温香之中。盛铭换了张脸,笑道:“见笑。我怕冷,又闻不得炭火气,只能用这些‘肉屏风’(1),帮我挡着风寒取暖。”
  他笑得自然,可杨寄仍觉得他显得十分猥琐,撇了撇嘴忍着心里的气愤。过了片刻,盛铭又咳嗽了一声,一个侍女忙俯身跪在他脚下,抬起头,张开嘴,盛铭自然而然地将一口痰吐在那侍女的嘴里,盯着她咽了下去,才挥退了。
  杨寄一帮人无不看得目瞪口呆,甚至觉得刚吃下去的饭食也开始在喉头打转。盛铭似在嘲笑他们的见识浅陋,淡淡道:“啊,不必奇怪。女子口气天然芬芳,我叫她做‘香唾盂’(2)。”
  杨寄终于觉得再也无法忍受,起身施礼道:“那么,我也不打扰了。姑臧带来的百姓,辛苦刺史安顿。我帐下主簿沈岭,不知还在雍州么?”
  盛铭道:“啊,沈主簿与王驸马相洽甚欢,所以跟着王驸马去荆州了。若要联系,我这里驿递方便,帮将军带信便是。”
  杨寄道:“劳驾劳驾!”带着自己的人退了出去。
  大家一出门,脸色都变了。雍州刺史不是个东西,谁都看出来了。严阿句大概以前有着被这样贵人欺侮的经历,尤其怒发冲冠,恨声道:“死了胡屠夫,不吃混毛猪!咱们还是去凉州或荆州吧,何苦看他的脸色?”
  杨寄嘬牙花子思忖,好一会儿道:“这里肯定留不得。但是我们带来的人还是得安顿下来,不然,不管是往西打还是往东打,带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幼妇孺,算怎么回事?”他最后长长叹了一口气:“知人知面不知心,姓盛的家伙,我发达时他的那张脸可不是这样的!”
  世情冷暖,就是如此。转天,杨寄安置他从姑臧一路带来的民人。他散掉了一多半的金银,好容易带着这样堂皇的一支人马出来,结果,金银白散了,堂皇的背后根本就是人家的嫌弃。
  盛铭对杨寄本人还算客气,新打扫了官员及家眷所居的公馆。杨寄在公馆里逗弄逗弄新生的儿子,及至沈沅端上饭食,才扭头笑道:“阿火真可爱!将来你会更偏宠儿子,还是喜欢女儿?”
  沈沅笑融融看了看杨寄怀里的小儿子,见他睁着眼睛,舞手舞脚的模样,忍不住疼爱,但却说:“都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都一样。我一路都在想阿盼,虽然她没遭这次姑臧的险,但是毕竟分开这么久,不知她是胖了还是瘦了,也格外怕她生病。”
  杨寄劝慰道:“没几天就要过年了,咱们的人饿了一路的肚子,终于有口饱饭吃,好歹让他们休整一下,在雍州安安心心过个年。这会儿纵使看人家点脸色,看完就忘,总归是填肚子实惠。年后一过正月十五,我们就带点精悍的去荆州瞧阿盼。”他又说:“驿递的信我也送了,别让盛铭觉得我太生分。但另外写了一封,遣了我信得过的人另送到荆州。人心隔肚皮,防着一点好。”
  败仗已经打了,现如今是考虑尽快重整旗鼓才是。杨寄颇有举步维艰的感觉,凉州的何于进非常惹厌,荆州的王庭川又是皇甫道知的妹夫,没一只好鸟,自己老脸皮厚蹲在雍州蹭吃蹭喝,和当年蹲在秣陵的里坊里也差不离。正在算计着,突然有人拍着门叫道:“将军!将军!出事了!”
  事情出在城外,从姑臧一路带来的民众,不少是被北燕劫掠,而又得不到接济的百姓。好不容易到了心目中的天堂之地雍州,却发现日子并没有变化,还是一家老小吃糠咽菜混个半饱,晚来支个简易的帐篷,睡在雪泥地中,这几日恰恰寒潮,突然间天寒地冻的,有些娇弱些的老人和孩子扛不住死掉了。
  活下来的吹着郊外“飕飕”的西北风,不由请求道:“都道‘城里雨大,城外风大’,这个天气,谁吃得消?雍州城里没地方住,我们在街上打地铺也行!同样是汉人,手足一家,怎么待人这么狠呢?”甚至有的说:“早知道,还不如在姑臧待着,不造反、好好听话,未必会死。”
  冲突起于这日傍晚,眼看天色一暗,又要冷起来,有些民人受不住,涌到城门口不让关闭城门。城门口的士兵勒着眼睛骂道:“穷措大,想进来干吗?这里可是雍州!要是城里大户人家丢了东西,谁担负得了责任?!”过了一会儿,见平息不了潮水般的难民,问询了之后又道:“要进城,刺史说,只放进壮力汉子和健壮妇人,十岁以下孩童,五十以上老人,一律呆在外头。”
  这些逃难的百姓并不知道这条硬杠子意味着什么,但听说可以进城,都觉得抓到了救命稻草。士兵们在城门口一个一个检视,觉得够格,就拿绳子捆了手,绑成一串,说是“还要再问话,谨防着有奸细进城捣乱”。大家为了进去,捆手又不疼又不痒,还觉得是个盼头。
  也有些不想与家人分开的,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