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杂谈 >

第463章

杂谈-第463章

小说: 杂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社会阶层
农民
大陆的中国社会赖以维持的基本力量就在于,中国农民意识到他们一生所得到的是有限的。正因为如此,农民形成了对其土地的特别依附。土地代表了他们存在的有限作用。农民一生的活动范围就是耕耘、收获和在农村集市出售其产品。从理论上讲,农民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但这样的事情实属罕见。
土地成了农民的经济、政治、情感和宗教的基础。土地给予农民一种自豪感和地位,为他们提供维持其祖传基业的场所。这一切因素,加之地主的压迫,往往将农民紧紧地拴在他们的土地上。要想流动是危险的。农民最好还是仿效其先辈,终生在他们的土地上耕种,任凭命运的摆布。
绅士
从古时起,农民和政府的命运就由绅士决定。获得绅士的身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拥有土地,二要有官府的职位。所以,有了绅士的地位也就有了财权和政权。随之而来的则是特权和名望,以及管理农民和政治上效忠官府的义务。
这种特权导致了以维护绅士阶层的秩序和安全为最终目标的保守主义。人们找不出任何绅士阶层试图中国封建王朝的政府以建立自己政权的先例。相反,无论是谁顺应天意夺得政权,他都要依靠绅士阶层来支持他的新政府。另一方面,新的政府将维持旧的秩序,保护绅士阶层的安全。
绅士一般通过几种传统的途径来保护其自身的地位不受损害:第一,至少有一个家族成员必须经考试进入有品位的官僚阶层,因为官职不是世袭的,而是取决于家族的影响。第二,靠征收地租作为其收入对绅士来说是重要的。所以绅士们总是不断地对耕种土地的农民施加压力。第三,地方绅士家族是一个高度组织的机体,与作为独立的从事劳动的小型农民家庭不同,它是由扩展的家庭所组成。绅士家族是在一个家长统治下的几代人生活在一起的组织。族长执行族规族法,操纵全部的财权和社会权。
绅士通常住在一般集镇、中型城镇和中心都市。他们在茶馆和商铺里处理事务所中的日常商务。茶馆与商铺代表着特权和地位,因为悠闲的绅士们往往在这些场所喝茶、闲聊、赌博、谈生意和解决纠纷。解决纠纷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它需要有明确的仲裁以利维护绅士们在农民中的尊严。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了中国的法主要靠当事者面对面的私下解决而不靠什么法律程序。私人解决纠纷要胜于上官府,上官府解决往往要招致麻烦。
地方上的绅士还处理土地所有权这方面的繁杂事务,这包括农民的借贷、抵押、租约和税务等事宜。因此,绅士往往起了农民与官府两者的中间人的作用。在这项工作中,绅士需要救灾计划,管理慈善事务,监督公共设施建设以及组织领导地方民防(其中包括海上防御)以对付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威胁。
政府机构
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政府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详细介绍这种系统的工作情况和它的组织体制乃超出了本书的范围。但是,为了便于下文关于中国海上力量发展的讨论,有必要在此作一交代。
到晚清时期,国家的权力由下列机构所掌握:总理衙门、内务府、军机处(或内阁)和六大部。
总理衙门,实际上是一个由身居要职的大臣们所组成的内阁。大臣人数不等,但在清末时有5人。他们通常在御前处理帝国的事务。
内务府,顾名思义是一个宫廷机构,掌握宫内财务、皇室祭祀、宫殿楼阁以及管理太监事务。内务府下属的其他一些部门则负责一些王室畜牧、宫廷马匹、兵器、花园猎苑以及警卫等。内务府有很大的权力,常常是阴谋与贿赂的重点。
军机处,由皇帝身边一些有影响的顾问组成,尽管他们的权力在清末时已被总理衙门取代,但他们的劝谏和影响仍然渗透在国家事务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军事事务。
六大部代表着****政府的各种具体职能。其名称与职责如下:
1.礼部——该部的两项重要职能是管理考试和掌管御玺。
2.户部——执掌户籍、监管赋税、评定登记土地所有权。它还控制铸币与财政,批准国家贷款。此外,它还管理重要粮仓。
3.吏部——该部主管全国的官吏。它负有广泛的职责,包括官员的选拔、评定和晋升的工作,制定有关贬黜和晋升的规定以及所有授勋和奖赏的条令。
4.刑部——该部在诸多的法律职责中主要是审理案件和颁布法规。它还负责审核地方行政当局作出的判决。
5.工部——这是一个特别庞大的官僚机构。它负责监督道路、运河、桥梁、庙宇、陵寝、城墙和官府房宅的建筑与维修以及船舶的建造等。
6.兵部——该部负责处理一切军事事务。下设诸机构负责军官选拔、军纪、马匹饲养和粮秣等事宜。
省一级的官僚机构更为庞杂。从唐代起就有了省,下面还分府、县。掌管这三级行政机构的官员是****政府的代表,它们的大部分活动均由六大部领导。但是,****政府的直接作用更多的是监督省的行政当局的工作,而不是直接插手其日常容务。所以,在履行****机构规定的职责时,省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
在清代,帝国的一些权势极大的官员是省的总督。他们独揽着所管辖的省(管辖1—3个省)内的军政大权。而在大部分的省份中,巡抚对总督起着钳制的作用。
这些职位构成帝国主要的行政领导层次,****政府则通过这种行政领导层次对整个帝国实施控制。帝国实行的是奏章制度,皇帝可以听取官员的上奏或下达需要贯彻的旨意。此外,总督和巡抚可以就他们认为重要的问题(其中包括外交和军事战略等)上奏皇帝。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运粮机构,它保证地方交纳的粮食送往首都。早在公元735年,通过运河运往首都的粮食就有165000吨。当时形成了一个粮官阶层,每个人都掌握一批负责收粮、移交和船运等事务的人员。其活动包括使用并维持庞大的运粮船队。1831年,该机构仍掌握着6000艘运粮船,雇用大约7万名船工。朝廷当时还派遣了7500名水师官兵在各运粮路上巡逻。
官僚的政治影响与社会影响
中国的官僚在皇帝与朝廷、绅士、农民这三个最重要的阶层之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需要有一个历史上代代相传的等级制的政府。在中国没有形成反上的意识,政治冲突往往是在个人之间发生。
帮派
帮派之形成在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非常普遍。一些传统的联系和交往也加强了帮派体系的存在,比如师徒关系、主从关系、裙带关系、结拜关系以及同乡关系等。
前两种关系对于中国的官僚来说很重要,因为它们是建立在权威和顺从的基础上的,这使得发起人和门徒可以互相支持。而裙带关系却比较松散,因为中国当权者往往挑选最合格的人选来担负重要职位,而并不管他是什么关系。结拜关系一般只加强社团成员之间的联系。
同乡关系比较重要。福建人或山东人有着强烈的本省地方优越感。所以,中国形成了一种风气,在外地做官的高级官员周围所任用的亲信都是自己本省的人。
强调地区区别这一因素就是中国人生活中流行的那种民族优越观念。汉人(北方人)将自己看作是真正的中国人,他们认为自己比其他地方的人(包括南方人,即越人)优越。关于南方人,汉人写道:“越人(南方人)生性懒散。他们使用舟楫如同我们用车马,通过水路行至遥远地方。他们从水路而来,离去时难以追上。这些人好战,不怕死。”
公元十三世纪蒙古人征服中国后,他们改变了种族等级制,蒙古人最优,其次是西部的色目人,北方人第三,南方人最劣。显而易见,这种种族观念常常导致了妒忌情绪的产生以及官府处理日常公务上的分歧。
改革
尽管关于中国历代王朝改革的文章著作为数很多,但这些改革中国政治社会的努力没有一次能最终达到改变中国社会现状的目的。尽管许多改革的意图多么理想,但它们都是官样文章,其结果都是使得官僚政权更集中,更腐败。失败的根本原因可归咎于绅士。野心勃勃的官僚和绅士为提高自己的地位竭尽他们的力量。一旦地位获得了,个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他们便过上消闲的日子。因此,社会改革和政治维新就受到了保守和落后势力的压制。对这些势力而言,稳定和维护儒家思想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那些设法改变落后现象,纠正经济、财政和行政管理中腐败行为的人来说,仍然面临着几乎不能实现的说服官僚的重任。他们必须向官僚说明改革是符合儒家的治国观念的。
造反
那些不满者、被剥夺权利者和被压迫者所依靠的是什么呢?当官府欺压太甚、权力太专断时,中国人民则行使自己的造反权,统治家族,将天授之权交与他人。在封建帝王统治下的中国,造反时有发生。而重要的是,这些造反行为却从来不是革命性的。十九世纪在中国的一名英国领事托马斯&;#183;T&;#183;梅多斯曾对革命与造反作了以下较深刻的区分:
革命是变革政府的形式和政府赖以存在的原则,它不一定要意味着统治者的更迭。而造反则是起来反对统治者的行动,其目的根本不是要改变政府的原则和形式,而往往希图原封不动地保留这些原则和形式。革命运动是针对着原则、而造反则是针对个人……牢记这个根本区别,用一句话便可说清楚4千年的中国历史。在所有取得不同程度的文明国家中,中国人是最不革命而最能造反的。总之,中国只有一次大的政治革命,那就是大约两千年以前的****集权制政府代替原来分封制的政府。
由于造反行动具有流动性和隐蔽性,许多农民起义含有江河作战的性质。例如北宋时期(公元960——1126年),一系列的起义武装力量将官府的军队牵制在长江上游。其中的一支起义武装后来成为十四世纪名著《水浒传》故事描写的原型。毛泽东则根据水浒的故事发展出游击战争的一些基本原则。有趣的是,宋代名将岳飞为了打败水上起义军,不得不将环抱起义军营寨的湖泊的水排光。
另一著名的例子是太平天国的起义。这次起义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前后持续l5年之久。太平天国起义的多数作战行动也都是发生在长江及其支流流域。太平军早期的胜利是由于他们熟练地掌握了江河作战的本领。例如,1852年到1853年间太平天国的水军从无能的官府军手中缴获了数千艘船只。当时,他们成立了一支两栖作战部队,对官府的陆军进行了一系列的游击战。当时一位亲政府人士对这些战术功效能作了以下记叔:“依仗着众多的舟船,造反起义军前进毫无困难,借助有利的风势,可以日行数十里,他们的行踪不可预测,以致我们防不胜防。”
另一个具体的太平军战例发生在1852年末。当时,太平军首领决定攻打防守严密的长沙城。起初,太平军的作战并不顾利,他们很快被迫退到湘江沿岸的防御阵地。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太平军开始在湘江上架起两座浮桥。数周之后浮桥造成,太平军逃之夭夭。在随后的一个月中,正当官府军对太平军的去向捉摸不定时,太平军却已行进了300多里的水路,夺取了一个城镇又一个城镇。
对外关系与藩属制
作为亚洲的文明大帝国的大陆中国实行的是藩属制的对外关系。这是建立在完善的礼治与严格的朝廷控制的基础上的儒家的作法。藩属制起源于汉朝,当时是作为保护中国主权的一种防御体制,随后演变为外交与政治制度,十九世纪最终便成为对外贸易的一种手段。
藩属是居住在中国边缘地区的“野蛮部落”。早期,他们是些零散的少数民族,但后来他们形成了边远地区的发达的国家。他们同中国封建帝国的区别是不懂得而且排斥孔子的儒家学说。
按照天意,皇帝接受藩属的进贡以表明朝廷的显赫。有些藩属的使节来到中国的京城,而大多数的藩属使节则在边塞与朝廷的代表交换礼品。一旦贡品送上,中国皇帝将向藩属回赠贵重的礼品。在这样的话动中,前来觐见的藩属使节施叩头礼,或施行三叩九拜礼,以表示对作为天子的中国皇帝地位的尊重。
在明朝鼎盛时期,中国的藩属数量曾达100多个。清朝时期藩属减少到14个。清朝政府还使用以前朝代所建立的若干机构来执管对外关系。第一种机构称作理藩院,专事北部边疆的部族事务,如俄罗斯族和蒙古族。第二种机构为接待机构,负责处理与朝鲜、日本和安南(越南)这些藩属的关系。第三种机构为监督机构,设在沿海地区,处理与那些海外异邦的关系。这包括居住在琉球群岛、苏禄、荷兰、葡萄牙和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