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杂谈 >

第267章

杂谈-第267章

小说: 杂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匿战争在古代军事学术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篇。陆上强国罗马为战胜海上强国迦太基而建立了海军;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在不拥有制海权的情况下,从陆上翻越天险阿尔卑斯山深入罗马腹地;汉尼拔以劣势兵力围歼优势之敌和罗马海军所采取的接舷战,都是战术史上的杰作,这些对欧洲陆战和海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马在征服迦太基之后,继续向地中海东部扩张,接连征服了马其顿王国和小亚细亚的西部和中部。到公元前44年,即至恺撒死,罗马殖民地已扩张到西自西班牙,北到瑞士和法国,东迄叙利亚,南至埃及。到公元117年,北到英国,东到波斯湾,以地中海为中心,包括了欧洲几乎全部,非洲和亚洲很大一部分。布匿战争使得罗马打开了通向与称霸世界的大门。 
罗马在长期的掠夺战争中,获得了大批的奴隶。横行于地中海各地的海盗,也经常把掳掠而来的人口出卖于罗马,大大促进了罗马工业的发展。罗马为方便商品流通和战争,开辟了许多对外通路。有句谚语叫“条条道路通罗马”,就表明了这个时期罗马的情况
第251章秦帝国的军备发展
           在今天的陕西咸阳附近,咸阳宫曾是秦帝国的心脏。然而两千多年过去了,咸阳宫变成了黄土堆,秦军这支曾经最强大的军队,却包藏着太多令人费解的谜团,这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秦军强大的根源在哪儿?他靠什么建立了历史奇迹? 
1974年,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发现大量兵器,这些兵器让人们看到了秦军鲜为人知的一面。 
在河南省西平县,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古人炼铁的遗迹。2000多年前,这一带是韩国的冶铁中心,铁器生产在当时已有一定规模。令人费解的是,处于同一时期的秦人,似乎没有跟上时代,兵马俑坑中出土的4万件兵器,几乎全由青铜铸成。难道中国秦军是一支装备落后的军队吗?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一次著名的谋杀事件。在秦统一中国前一年,强悍的秦军正准备消灭燕国时,一个叫荆轲的使者带着燕国地图来到秦国,献图投降是假,刺杀秦始皇才是真。史记上这样描述:刺客荆轲手持匕首,绕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图拔剑还击,三次拔剑而剑竟然不出。 
司马迁解释说,秦始皇的配剑太长了,所以不能及时拔出来。青铜剑一般都是短剑,它无法做长的原因是青铜材料易折断。春秋战国时期,最负盛名的越王勾践剑,全长不过55。6厘米。青铜剑普遍宽而短,60厘米似乎是青铜剑的极限。这种长度的配剑随手就可以抽出,秦始皇怎么可能因为剑太长而拔不出来呢?对于这个解释,历史学家一直很困惑。 
1974年,考古人员在兵马俑坑中发现了一把完全不同的青铜剑。令专家吃惊的是,这把剑的长度竟然超过了91厘米!可以推测,当年秦始皇佩带的很可能就是这种加长青铜剑。在刺客紧逼奔跑中,要拔出将近一米的长剑,确实不容易。 
专家很迷惑:秦人将剑加长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19世纪英国古兵器学者理查伯顿认为,在短兵器格斗中,刺要比砍更有优势,因为它更逼近对手。比对手的剑长出约30厘米的秦剑,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这很可能是秦剑加长的主要原因。但这毕竟是青铜剑,秦人用什么方法让长剑不易折断呢? 
在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少了,剑太软;锡多了,剑硬,但容易折断。秦剑做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 
在消灭了中原六国之后,如何对付剽悍的匈奴骑兵就摆到了秦始皇面前。 
当匈奴骑手高速冲锋时,传统的步兵很难抵挡。从历史记录来看,一种叫弩的远射兵器很可能在当时的战斗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兵马俑坑,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弩的木制部分已经朽烂,但完整的遗迹仍可以复原当初的秦弩。与弓不同,秦弩必须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专家估计,这种秦弩的射程应该能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 
在弩腐烂后留下的痕迹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青铜制作的小机械,这些小小的青铜构件就是弩用来发射的扳机。它的设计得非常精巧,令人不解的是,秦人为什么不把它做得更简单一些呢? 
假设一种最简单的方案,制造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但是,射手完全靠手指的力量把勒得很紧的弓弦推出勾牙,就要用很大的力气,在击发瞬间,弩肯定会抖动。今天的射击训练,击发瞬间连呼吸调整不好都有可能影响射击的准确性。 
秦军的弩机通过一套灵巧的机械传递,让勾牙在放箭瞬间突然下沉,扣动扳机变得异常轻巧。这恰恰是弩对弓的优势之一,拉弓要用很大的力气,时间越长,越难控制瞄准的稳定。 
在兵马俑坑,出土最多的青铜兵器是箭头,而这些箭头几乎都是三棱形的。秦军为什么单单选择这种三棱箭头呢?三棱箭头拥有三个锋利的棱角,在击中目标的瞬间,棱的锋刃处就会形成切割力,箭头就能够穿透铠甲,直达人体。带翼箭头有凶狠的倒刺,但翼面容易受风的影响,使箭头偏离目标。 
秦军的这种三棱箭头取消了翼面,应该使射击更加精准。专家对这些箭头进行了仔细分析,当检测数据最终摆到桌面上的时候,研究人员确实感到难以置信。检测结果发现:箭头的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同,这是一种接近完美的流线型箭头。这种箭头的轮廓线跟子弹的外形几乎一样,子弹的外形是为了减低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我们有理由推测,秦人设计这种三棱形箭头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秦人凭经验接近了现代空气动力学的规律,这种古老的箭头是早期飞行器当中的范本,它和今天的子弹一脉相承。 
俑坑中的4万多个三棱箭头,制作极其规整,数以万计的箭头竟是按相同标准铸造的? 
秦军使用的弩机,由于制作十分标准,它的部件应该可以互换。在战场上,秦军士兵可以把损坏的弩机中仍旧完好的部件重新拼装使用。但专家推测:秦人的标准化应该还有更重要的目的。秦人很可能将优选兵器的技术标准固定,国家再通过法令将这些技术标准发放到所有兵工厂。 
秦军兵器制作相当精致,在青铜剑上有三条90多厘米长的棱线,将细长的剑身分成八个面,手工完成这样的表面加工有很大难度。戈的圆弧部分加工得十分规整,箭头上三个流线型表面也完全对称。 
让专家迷惑的是,某些天才工匠制造出几件这样的兵器是可能的,但实际情况是,兵马俑坑中的几万件兵器几乎都是同样质量。怎样才能既保证标准,又大批量生产呢? 
研究人员发现,在兵器上刻着一些文字,它们大多是人名,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相邦吕不韦”。吕氏春秋是秦国最重要的一本历史文献,它的编撰者就是吕不韦。吕不韦是当时秦国的丞相,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总理。吕氏春秋上说: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这些看似普通的文字透露的是秦国军事工业的管理机密。吕不韦作为内阁总理,是兵器生产的最高监管人。他的下面是工师,就是各兵工厂的厂长,监制这只戈的厂长叫“蕺”。在厂长的下边是丞,类似车间主任,这位主任的名字叫“义”。而亲手制作这只戈的工匠,叫“成”。专家由此推断:秦国的军工管理制度分为四级,从相帮、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层层负责,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 
秦国众多的兵工厂能够按照统一标准大批量制作高质量兵器,金字塔式的四级管理制度是根本保证。当世界上大部分地方仍被荒蛮和蒙昧包围时,秦人就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创造出了那个时代最强大的兵器制造业。
第252章t…18坦克
           一提到苏联坦克,人们往往会想起二战中苏联那令人生畏的“钢铁洪流”。而这条“洪流”的源头则可以追溯到苏联的第一种量产坦克“T…18”。
1926年5月,苏联开始了一个三年期的量产型坦克发展计划,目标是开发出一种能够突破由敌人两个师兵力防守的10公里长的防线的坦克。同年9月,苏联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负责此型坦克的研制。1927年5月,设计小组又完成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案并试制出一辆样车 
,在接受了简短的行驶测试后,该方案被命名为“1927年式MS…1小型护卫坦克”,其后被正式定型为“T…18”。
1927年6月17日,对T…18样车的最终测试在莫斯科附近完成。特别委员会一致认为T…18的设计十分成功,并推荐将其量产在红军服役。1928年2月,苏联红军正式订购了108辆T…18轻型坦克。
T…18轻型坦克的总产量为959辆,其中4辆转交苏联内务部队,2辆交给苏联第4委员会,1辆交给了苏联军事化工委员会。其余的全部装备了苏联红军的坦克营、坦克团,以及1929年开始组建的混成化坦克旅。
由于苏联后来研制了一系列性能先进的中型和重型坦克,T…18轻型坦克只能退居二线作为训练使用。1938年,经过改进后的T…18M型性能依旧没有多大改善,这使得这位苏联坦克部队的“元老”前景黯淡。959辆T…18中有862辆被改进成T…18M型,其余的在拆除了所有武器装备后,在废旧钢铁回收厂找到了归宿。
留在部队继续服役的T…18的命运也同样惨淡。大部分不是发动机失灵,就是传动装置出了故障,得不到及时的修理。由于缺少用于维修更换的部件,部队纷纷从这些开动不了的坦克上拆下能用的武器。有鉴于这种状况,1938年3月,苏维埃装备委员会对T…18的最终命运作出了决定:将剩下的700辆T…18用于加固各军区的防御工事。于是,苏军各部队首先将不具备机动能力的T…18炮塔拆下,装在混凝土工事上充当固定火力点。剩下的车体和传动装置都被报废,当做废钢铁处理。至于仍旧能够开动的T…18,也都被换装了45毫米反坦克炮布置在防御工事中当做机动火力点。
T…18的最后命运延续到了卫国战争初期。大约有450辆被改成固定火力点的T…18和160辆当做移动火力点的T…18为苏维埃祖国尽了自己最后的义务。
有关T…18在卫国战争初期最详细的记载是苏联第9机械化集团军。该部队在1941年6月23日至29日间在Rovno、Brody和Lutsk地区的大片战场上同德军展开了大规模坦克战,结果损失惨重。为了补充战斗力,一个轻型坦克营被指派给该集团军。其下属的3个坦克连中,有一个连编制有14辆T…18。该营在随后的战斗中也遭受巨大损失。截至7月2日,全营仅剩下2辆T…18,其中1辆已经丧失了战斗力。
明斯克地区的防线中也使用了T…18轻型坦克。1941年6月23日,一辆安装45毫米反坦克炮的T…18被当做固定火力点安置在Drut河大桥边,狙击试图渡过Drut河的德军。车组成员是高伏兹得夫上士和卢波夫列兵,他们顽强地战斗在Drut河畔长达4个多小时,让德军寸步难行。战斗中,他们总共击毁了3辆德军轻型坦克,1辆半履带车以及数量轮式卡车,并狙击了一个德军步兵连。两位车组成员因此荣获了苏维埃红旗勋章。
T…18最后一次大量使用是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第150坦克旅在战斗中动用了9辆T…18。这也是有关T…18参战记录的最后记载。
第253章日本乙型潜艇全传
           ◎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一种新型的乙型潜艇加入了日本联合舰队的潜艇部队。这种集强大攻击力、远程续航力、水面高速和独特侦察能力的水下恶狼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猖獗一时。但是日本人保守的使用观念使得它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在盟军强大的反潜力量面前损失殆尽。
◆ 研发计划
作为一个通过两次海战的胜利奠定其崛起基础的日本来说,一直重视海军新兵器的发展,潜艇也毫不例外。其早在1905年就着手从美国购买了5艘潜艇,组成了第一潜艇队。购买这些潜艇除了壮大军力的因素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引进的手段,以此来达到学习和自行建造潜艇的目的。很快,在1906年4月,位于日本神户的川崎重工即为海军建造了6号和7号潜艇。之后日本先后引进和自建了多批多型号的潜艇。到了1922年,世界各海军强国在美国缔结《华盛顿条约》,条约规定日本的战列舰吨位仅为美英的60%,日本在战列舰上便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日本提出了能遂行远洋作战,水面高航速,可消耗英美军战列舰数量的大型潜艇。这就是后来的一系列的海大型潜艇。然而,海大型潜艇续航力无法****需要,因为在日美之间爆发战争的构想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