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杂谈 >

第236章

杂谈-第236章

小说: 杂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卡洛斯&;#183;梅尔中尉在某次战斗中曾经有幸驾驶过他们队长的那架著名的战斗机。实际上,这架福克Dr。I三翼战斗机是与“红男爵”的鼎鼎大名联系在一起的,里希特霍芬驾驶着它取得了19个击落记录,是他所有81个击落记录的四分之一。但是就卡洛斯&;#183;梅尔来说,即便他驾驶过福克Dr。I,次数也很有限,因为在这种三翼战斗机大批装备第11狩猎中队之前他就离开了,转而进入第4狩猎中队继续服役。在第4狩猎中队中,他可能驾驶过的战斗机包括:信天翁D。V、法尔茨D。IIIa以及福克Dr。I。在战争的末期,他驾驶的战斗机是性能先进的福克D。VII。
1917年9月6日,卡洛斯&;#183;梅尔加入第4狩猎中队,该中队与第11狩猎中队同隶属于里希特霍芬的第1战斗机联队。当卡洛斯&;#183;梅尔来报到时,第4狩猎中队的基地位于马克贝克,指挥官是库特&;#183;冯&;#183;多林上尉,他也是一位王牌战斗飞行员,在一次大战中总共取得了11个得到确认的击落记录。
此后不久,第4狩猎中队的指挥官职务由德国空军中第二伟大的王牌飞行员恩斯特&;#183;乌德特中尉(在一次大战中总共击落62架敌机)接掌,在他的领导下,卡洛斯&;#183;梅尔取得了空战生涯中的第二个击落记录。1918年6月28日上午9:50,他驾驶着光彩眩目、机身上涂着“口水斗牛犬”标志的福克D。VII战斗机击落了一架法国空军的斯帕德S。13型战斗机。当时第4狩猎中队驻扎在伯格纽克斯地区,据卡洛斯当时的战友回忆,他在第4狩猎中队是一个非常走红的家伙,并且是乌德特的好友。
同第11狩猎中队一样,第4狩猎中队也有自己的吉祥物:一只叫“斯帕德”的狗和一只叫“贝蒂”的小猩猩。一位飞行员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有时甚至把“斯帕德”也一起带上蓝天,但更多的时候它是乖乖地在机场上等待这位飞行员的返航。终于有一天,这位飞行员在空战中牺牲,永远也回不来了,而“斯帕德”却苦苦地在机场守候着它的主人,一连数天之久。据卡洛斯&;#183;梅尔在他三十年代的回忆录中写到:这件事为全中队所铭记,提醒他们在家乡还有亲人等待着他们回家。
卡洛斯&;#183;梅尔的第三个空战胜利发生在1918年7月15日16:40左右,被击落的敌机也是1架法国空军的斯帕德S。13型战斗机,空战的发生地点是在佛塞伊以北地区的上空。当时,中队的指挥官是拥有9个空战击落记录的约根&;#183;科伊布奇中尉。
三天后的7月18日,第4狩猎中队转场至蒙沙萨特&;#183;佛姆机场,当天上午9:30左右,在马苏尔地区上空,卡洛斯&;#183;梅尔取得了平生的第四个,同时也是最后一个空战击落记录。这是1架英国皇家空军的索普维斯骆驼式战斗机,我们清楚地记得在1917年7月17日,卡洛斯&;#183;梅尔曾被诺尔&;#183;W&;#183;韦伯上尉驾驶的“骆驼”击落,对于这次战败卡洛斯&;#183;梅尔一直耿耿于怀,现在他终于对骆驼式战斗机复仇成功。
除了这4个得到确认的空战击落记录以外,还有很多文献——特别时委内瑞拉的文献——称卡洛斯&;#183;梅尔在一次大战中还取得过三次空战胜利,这样,他总共击落过7架敌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王牌”。然而这些文献大多含糊其辞语焉不详,总之无法提供确切的数据:何时、何地、被击落敌机的型号、敌飞行员的姓名、军阶、所属部队番号等必要的确证信息。因此,很有可能一些南美洲的“民族历史学家”们夸大了卡洛斯&;#183;梅尔的战绩。然而无论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卡洛斯&;#183;梅尔是委内瑞拉历史上最强的战斗机飞行员。
★ 大战的结束
1918年9月19日,23岁的卡洛斯&;#183;梅尔转入Jastaschule II,作为一名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以及优良战绩的飞行老手,他担任起了为德意志帝国空军培养新飞行员的任务。七个星期以后,德国宣布投降,大战结束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卡洛斯&;#183;梅尔&;#183;巴尔多获得了如下一些荣誉和奖励:1917年8月15日冯&;#183;胡伊布内尔中将向他颁发“空战胜利奖杯”(Ehrenbecher),以表彰他在第11狩猎中队服役时首次击落敌机。同年9月25日,冯&;#183;赫尔里希少校以德皇的名义向他颁发“一等铁十字勋章”。1918年8月,他获得了二级铁十字勋章。此外,由于1915年间在步兵部队中服役时表现优异,他还获得了“公会十字勋章”(HanseatenKreuz)。
大战结束之后,卡洛斯&;#183;梅尔仍旧留在德国,与他的父亲一起经营家族生意:从委内瑞拉进口咖啡豆。1925年在柏林,他参加了他的前队长、“红男爵”曼弗雷德&;#183;冯&;#183;里希特霍芬的葬礼。最初“红男爵”被击落后,他的遗体被澳大利亚军队按照正式军礼安葬在伯唐戈尔;此后,法国人在1920至1922年间又将他的墓地迁移至位于福里康特的德国军人公墓,直至1925年法国人才将他的遗体交还给德国,德国人在柏林举行了庄严盛大的下葬仪式。
★ 返回委内瑞拉
20世纪20年代,德国国力衰弱,无力偿付《凡尔赛条约》所规定的战争赔款;物价飞涨,国内陷入一片混乱,工人阶级发起大规模的罢工;由于通货膨胀,中产阶级在银行的存款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此时的德国危机四伏,各种矛盾尖锐化,社会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些因素可能是促使卡洛斯&;#183;梅尔于1926年离开他的父母和几个姐妹,独自返回委内瑞拉的原因。梅尔…巴尔多家的其他人仍然留在德国,从卡洛斯&;#183;梅尔的母亲玛丽亚&;#183;阿米莉亚&;#183;巴尔多夫人和他的通信中可以看出德国在纳粹党的统治下经济好转的迹象,但是梅尔—巴尔多家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离开了德国,返回了他们在南美洲的家乡。
在委内瑞拉,卡洛斯&;#183;梅尔没有继续经营咖啡豆生意,而是从事了摄影与航空测绘这门新兴的产业,他一直相信航空、摄影和摄像将是“20世纪的热门产业”。此外,他还担任了加拉加斯一家门诊部的经理职务,巴尔多家一直有行医的传统,时至今日,卡洛斯&;#183;梅尔的表弟阿尔贝托&;#183;圭南德&;#183;巴尔多医学博士仍然在加拉加斯一家医院任职。
安稳的日子没过多久,热爱冒险和刺激的他就感受到了蓝天和飞翼的召唤;签约加入了委内瑞拉陆军航空分队(后来成为委内瑞拉空军)。由于他已过而立之年,年龄偏大,因此不适合担任飞行员,所以他选择接受顾问的任命。
1928年,卡洛斯&;#183;梅尔中尉被委内瑞拉独裁者约安&;#183;维森特&;#183;戈麦兹派到美国学习,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美国航空工业近期的发展情况。在美国,他在许多机场都学习过,比如米切尔军用机场以及罗斯福民用机场等等,作为飞行员,他还亲自驾驶过很多飞机,亲身体验这些飞机的性能。关于卡洛斯&;#183;梅尔在美国游历学习的经历,都被他详细地写进了书里,书名就叫做《学习游历记》(Viaje de Estudios),该书于1933年出版发行。
卡洛斯&;#183;梅尔于1931年返回委内瑞拉,开始着手参与委内瑞拉空军的组建工作,同时,他还以中尉的军衔担任空军司令的参谋官。此外,他还是委内瑞拉空军早期的一名巡查官员。
1933年11月27日晴朗的早晨,在委内瑞拉北部城市马拉凯,卡洛斯&;#183;梅尔驾驶一架波音史蒂曼PT…17双翼飞机起飞,坐在后座的是他的机械师赫克托&;#183;阿里亚斯。在做一个高难度的机动动作时,飞机的一个机翼突然折裂,飞机随即坠毁在拉斯&;#183;德里西亚斯机场附近的原野上,机上的两人全部遇难,他时年38岁。
事后,对于这次事故进行了许多次调查,根据委内瑞拉籍德国历史学家库特&;#183;纳吉尔&;#183;冯&;#183;简斯得出的结论,这次事故的原因是法国人的阴谋破坏。因为法国人想向新生的委内瑞拉空军出售他们制造的飞机,而卡洛斯&;#183;梅尔则更倾向于购买美国或者德国的飞机。
在委内瑞拉空军的奠基人,同时也是卡洛斯&;#183;梅尔的朋友之一的戈麦兹…努内兹撰写的一本书中曾经提到过,在航空业的发展初期,委内瑞拉空军所使用过的飞机基本都是法制的,例如高德隆G3、高德隆G4、法尔芒F40轰炸机、昂里奥HD1以及布里格茨Br19轰炸机等等。此外,事故发生后对史蒂曼PT…17残骸的检查发现飞机的起落架以及上机翼确实存在着安全问题,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这两个事实似乎支持了冯&;#183;简斯的“法国阴谋”推论,但是由于缺少进一步的直接证据,这个结论一直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次事故的真相恐怕永远也无法搞清楚了。
在他的葬礼上,一个由冯&;#183;W&;#183;布里特纳男爵率领的德国空军代表团列席了仪式。布里特纳男爵在致哀悼词时这样说道:“我受命将这顶花冠献于卡洛斯&;#183;梅尔&;#183;巴尔多中尉的墓前,以表达我们对他的爱和友谊。他是委内瑞拉人也是德国人,在大战中他是著名的里希特霍芬中队的一员。以热血和友谊所锻造的紧密感情纽带的名义,我请求你们,先生们,请和我一起向这位勇士鞠躬致敬,他在战斗中忠实地履行了战士的职责、勇往直前保卫他的祖国德国,现在又为了祖国委内瑞拉忠勤效力而牺牲。”
时至今日,在委内瑞拉空军中的最高荣誉是“卡洛斯&;#183;梅尔&;#183;巴尔多中尉勋章”,它被授予那些为委内瑞拉空军做出贡献的军人和平民
第227章南亚犀牛
           印度陆军装甲部队目前共有3个现役装甲师和8个独立装甲旅,编为63个坦克团(其规模大体上相当于西方国家的1个坦克营),装备有大约3800辆主战坦克。其中老式的T…55和胜利式坦克共有1700多辆,最新型的T…90主战坦克约180辆(另有130辆尚未交付),而其中坚则是1900多辆T…72M1坦克(T…72M1主战坦克在印度陆军中的编号为Ajeya,装备35个T…72M1坦克团,每团55辆T…72M1坦克)。印度阿瓦迪重型车辆厂一直在以许可证方式生产T…72M1主战坦克,按照印度方面的统计,最后一批92辆T…72M1在1997…1998年出厂。阿瓦迪重型车辆厂在15年时间内共生产了超过1100辆T…72M1(阿瓦迪重型车辆厂有能力每年生产400辆坦克,但实际产量从来没有超过200辆)。
过去的20年里,在印度陆军中服役的T…72M1已经充分证明了它卓越的作战能力。印度陆军简直对它爱不释手,这不仅仅因为它低矮的外形和仅仅41。5吨的战斗全重(后面一点对印度非常重要,作为发展中国家,印度的国内交通网很不发达,阿琼坦克遭人诟病的缺点之一就是全重太大令印度国内大部分公路系统都难以承受。相对较轻的T…72M1坦克显然在战术机动性方面拥有优势);也不仅仅是因为它强大的火力(125毫米2A46滑膛炮、12。7毫米高射机枪和7。62毫米并列机枪);还因为它对后勤较低的依赖性和坚固皮实的结构。印度陆军坦承,T…72M1的制造工艺在很多方面都比较粗糙,无法同西方同类产品相提并论,但印度陆军相对比较落后的后勤供应能力和印度国内基础工业的缺陷使得T…72M1这样相对比较粗糙的装备反而能有较好的表现。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尽管T…72M1坦克代表的只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技术水平,但它至少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是印度陆军装甲部队的脊梁。
国际防务观察家已经注意到印度陆军在现代化进程中显得非常谨慎,时间拖的很长,而且范围也相当有限。在有充分的财政支持的情况下,印度陆军为什么不在短时间内将所有的T…72M1坦克升级,这一点确实令人迷惑。实际上,印度陆军也很清楚T…72M1坦克的技术缺陷,为了保持装甲部队的作战效能,印度陆军很早就已经制定了一个坦克升级改进计划——“犀牛项目”(Rhino Project)。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国内陷入大范围的经济危机,政府严重的财政赤字使得军方没有资金来支持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这些计划统统叫停。当时印度陆军唯一可以利用到的经费就是阿琼主战坦克项目的经费——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并没有把它自己的预算同陆军分开。但是否挪用阿琼的开发经费用于陆军其他装备紧迫的升级项目引发了陆军内部以及陆军和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之间旷日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