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旗楊-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能!”袁应大叫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我们怎么可能不知道,而且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四个月了,却一点消息都不知道,这怎么可能。“
“你们当然不会知道,这件事被上面压了下来,这件事当时可是惊动了圣上,天子脚下发生暴乱公然袭击上官,圣上可是暴怒异常,活了下来的两名军侯,立即被斩首,随同的还有上百名的士卒和军官被杀。而且圣上随后严令任何人不得说出和讨论这件事。司徒杨彪,太尉黄琬,司空袁逢听说都被申斥过。你们自然是不会知道的,但那一百多个头颅可是被挂在军营之内数十天,直到臭了都未曾取下,我可是绝不会记错的。所以我也就明白的告诉二位,这件事我是绝不会参合的。多谢二位的款待,兄弟还要回家看望母亲,就此告辞了。”
说完不看二人的脸色,转身就向着楼下走去,“蹬蹬”下楼的声音越来越小。周建翻身上马,抬头看着福缘的招牌,嘴角冷笑不断。
在周建离去之后,那个屏风被人从后推开,三人从屏风之后走出,袁应和淳于元二人立即从地上爬起,躬身相迎。
三人以一名从红齿白,面如白玉的书生为主,只是书生的脸色却并不好,阴沉的脸上几乎可以滴下水来、二人诚惶诚恐的看着来人,双腿竟然有些不自然的发抖。
来人看着二人的样子,脸色更加的阴沉,沉声道:“两个废物,这么简单的事情我是这么交代的,即便不能拉上周建,也要从他那里得到一些消息,你们到做的好,就这样让人走了,连一句话都不会说。我怎么就找了你们两个人,从开始道最后,你们两个加起来说了几句话!十句都不到,从开始到最后都是姓周的的自说自话,你们就只有听的份,最后就是要走了,你们还说不上一句话,你们这说客当得真是成功,我怎么就听信了你们两个话,现在好了以后就是想要和周建谈,都不容易了……”
一旁一名身材和其他人相比略显矮小,却显得精炼无比的人开口道:“本初,好了,也怨不得他们,周建说的那个消息太惊人了,就算是我们当时不也是有些震惊的感觉,他们两个当时还能够保持平静就已经是不错了。不过我们以前也是小看了这个周建,以为他不过是一个武夫而已,却是忘了他也是师从名师,后来是被周将军强硬的送入军队之中。”
“他不简单,我自然清楚,如果没有些本事,也不能把这两人耍的团团转。”袁绍阴沉的眼光终于从二人身上离开,这让二人放松之下几乎呻吟出来,二人在袁绍那有如实质的目光之下,几乎被压的起不来身,现在竟感觉有些虚脱。
袁绍转头对着跟出来的二人到:“阿瞒,子远,今天这件事我要去找人问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你们有什么注意?”
“主意倒是没有,不过在不知道真假之前,还是不要对付那个杨奇的好。”
“也好。”袁绍说完转身走下楼去。
曹操看着还僵在那里的两人,温和的说道:“本初也是被周建给气到了,刚刚有些失态,不要放在心上。”
一番话下来二人几乎都是感激涕零的走下楼的,一旁的许攸看着曹操,心中暗自叹道,曹操却是比本初会做人,如果不是家世的问题,曹操有有着一个宦官祖父,跟着曹操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一百六十一章
曹操二人结伴下楼,许攸有些疑惑道:“周建的事也就算了,不过本初如此发怒,却也是不应该的。”
“这却也怪不得本初了,若是我听到周建说的那些也会勃然大怒。”
“哦?”
“那周建你以为他真的不知道屏风之后有人?他的那一番话不是对袁应说的,也不是对淳于元说的,而是对我们说的。”
“孟德以为周建所说那件事是真是假。”
“是真是假重要吗,只要明白其中的含义也就是了。不过也真是因为如此本初才会如此动怒。既然是去年九月就发生的事情,而且还有着皇上不许告之他人的意思,他现在说出来是什么意思?不过是警告我们罢了,虽说这些武夫都是简单人?”
许攸也不是简单人,曹操只是点了一下,许攸便明白了。皇上对士人防范之严,几乎是历朝之最,黄巾贼尚未平息,雒阳脚下又发生了叛乱。军中的将领也多是世家子弟,就算是周建家中也是累世名家。在朝廷严密控制下的北军突然产生暴乱,皇上只会对世家更加防范,对三公所说的话恐怕不是为了保密,而是警告。这种情况下,如果非要动杨奇,圣上心中会如何想,许攸简直可以想象雒阳血流成河的景象。想到那恐怖的景象,许攸打了一个寒颤。
杨奇从沉睡之中醒来,柔滑的薄被从身上滑落,微冷的空气刺激的身上的毛孔一阵的紧缩,也让杨奇有些昏沉的头脑一清。虽然还是在严寒之中,室内因为被烧的暖烘烘的地龙,犹如暖春一般。
杨奇把手掌从右侧丽人的身体之下抽出,随着杨奇的坐起薄被滑落到丽人的腰部,雪白的双臂连带着胸前那对粉丘露出令人血脉贲张的凸起,新剥鸡头肉,鲜嫩笋尖头,宛然在目。
杨奇起身的动静让身旁丽人从梦中惊醒,“没事,你继续睡好了。”
“恩。”慕容嫣然慵懒的轻声应道。
杨奇起身披上一件武士装,那种宽大的文士衣饰,有着前世的记忆和习惯,杨奇穿不习惯,而且和他的身份也不相符,杨奇虽然尊敬文人,却也没有认为文人比起武人有多高贵,因此到没有其他人那种羡慕的样子。黑色的武士服,虽然没有文士那种飘逸和高贵的感觉,却也显得精神无比。
走出房门一阵冷风迎面而来,吹散了屋内的气闷的感觉,让人感觉清爽无比。
“大人,您醒了。”正好亲兵这时跑来。
“恩。”
“大人,周建来了。”
“他来做什么,好不容易给了他们两天时间,却跑到这里来?”
“他在哪里?”
“我让他在厢房等候。”
“哦。”
和周建的见面和简单也很成功,恐怕袁绍和曹操都不会想到,周建第一天见过他们,第二天就把他们都给卖了。
“也听够了,进来吧。”周建走后,杨奇说道。
成公英走入厢房之内,脸上的神色并不好看,但也可以看出他的平静。
“刚刚宫里传出消息,皇上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昨天夜间已经吐血。太医院诊治,应该是中毒。”成公英的声音沉稳而又平静,任谁都听不出他的情绪如何。
“中毒!”杨奇心中微微一叹,却也不觉得意外,第一次见到皇上也是唯一一次,也是杨奇第一次进京之时。当时皇上并不像传说的那么虚弱不堪,皮肤有些白皙,但那只是长期呆在阴暗之中不晒太阳而产生的,却不是病态的苍白。而且皇上的右手虎口有着厚厚的老茧,那是长期握剑的证明,可见皇上并没有疏于锻炼。当时也非常精神,快到新年是突然传出病重的消息,这让杨奇很是不能理解。无论怎么看,皇上都不是那种会突发疾病的人。中毒或许是最正确的解释。
“而且是长期服用毒药造成的,张让已经开始着手调查,他怀疑他们之中有人参与了此事,让大人从今天开始没有他的手令,其他人的命令不予理会。”
“还要看住其他北军。”杨奇笑了笑,“屯骑、步兵、越骑、长水,我倒是不担心,北军上下不仅军官,便是士卒也多是勋贵子弟,来历复杂。这些人都精明似鬼,除非整个雒阳的勋贵士卒同时发难,他们也多是观望而已。”
“我担心的是西园,那里士卒虽然战力不行,但却来历单一,从上到下都是莫一士族之人,这些我倒是担心的很。”西园八校尉自从设立之后,杨奇就没有放松过。
西园八校尉的设立本来就是为了平衡大将军何进的权利,何进这个大将军在黄巾之乱之后权利爆增,就连皇上恐怕都感到了压力,郑玄,荀爽等一批士人被征兆,已经可以看出士人在借用何进的力量,同时也在增加他的力量。北军五校有名义上隶属于大将军麾下,兵权,民心,何进都有了,也怪不得皇上会慌慌张张的设立西园八校。
只是西园八校尉在杨奇看来更多的只是一个笑话而已,宦官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冯芳为助军校尉,夏牟、淳于琼为左右校尉。其中除了鲍鸿、淳于琼和蹇硕外都是士族,便是鲍鸿也勉强可算的士人。
在这里杨奇没有看到对何进的任何牵制,袁绍和曹操都是何进府上座上客,淳于琼又紧跟袁绍,这是分权还是增权?更重要的是八人中五人是士人,这就更加的可笑。仅仅一个蹇硕,一个小黄门而已就可以节制其他校尉?即便是有着皇上的指令也不可能,更不要说西园军的组成了。便拿曹操属下来说,多是跟随曹操征战的家仆和家丁还有就是夏侯族人,除了曹操其他人若能够指挥的动他们才是怪了。
总体来说,皇上设置西园兵平衡大将军和士人实力的作法完全失败,只是增加了何进的实力,给了士卒在雒阳掌握军队的机会。
按杨奇看来,若真的想要平衡权利,直接从董卓手中调兵,不放心的话让皇甫嵩从各军中挑选精锐之士,也都是简单而又有效的办法。
第一百六十二章 血幕拉开
“还有皇上移驾了,现在皇上已经移驾嘉德殿。”
“嘉德殿,好像是在南宫?”
“恩,嘉德殿,也就是永乐宫。这意味着什么,我想你明白。”
“恩,”在到雒阳之后,杨奇对雒阳城和宫城进行了一番恶补,嘉德殿一个很有名的地方,章和元年(87年),章帝在嘉德门责令曹褒修订《汉仪》。到当今即位时,追认他的亡父为孝仁皇帝,尊称他的母亲董氏为孝仁皇后,奉居嘉德殿,称其为永乐宫。“皇上是决心要让协皇子即位了。”
“这不也是你想要的?”
“不是我想要的,而是皇上想要的。这些不都是皇上的选择?”
“如果不是你让皇上认为董卓有着足够的能力,而且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也就不会这样不顾一切了。直接和掌握重权的外戚对抗,这种不智的行为,如果是在平常时刻皇上绝不会如此做的。如果不是受了你的蛊惑,皇上有岂会如此做?”
“我从到雒阳直到现在不过是和皇上见过一面,所有的事情我或许知道,但既没有接触过,也没有直接交谈过,你的问题有些武断。”杨奇站起来说道。
“还不都是一样。”
杨奇默然,对于现在的情况杨奇知道的比他要多得多,现在发展到现在,杨奇,不,董卓,准确说来也不对,应该是李儒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董卓究竟是谁的人,恐怕这谁都不知道。只有杨奇从经常的联络之中发现了一些端倪。不过杨奇想象一下董卓犹如走钢丝一般在几个势力之间左右逢源,这简直就像是走钢丝一般的危险,这种技巧不是那种心思深沉而又智慧超人的人。恐怕也就只有李儒可以做到了。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阉党认为董卓是他们的人,何遂高也认为董卓是他的人,才让他们觉得能够控制局面。也让他们都动了想要在这个时刻分个胜负的念头。现在所有人都在布置一切吧。想到这里杨奇微微叹息着。
“明天我会回北军之中,这里你多注意一些,还有让家人分批撤离,以后这里怕是要有一场大乱。”
“我明白。”
“如果出了问题,我让你偿命。”杨奇眼神如刀在成公英的脸上划过。
“我明白。”成公英同样笑着说道。或许对杨奇他们会有不满,但却也不会因此而反感董卓他们,反而成公英有着一丝的期待,期待日后的到来。原因很简单,利益而已。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这句话是对关东和关西两地的一个表述,关西因为民风彪悍,多出将帅,而关东作为战国六国之地,百家争鸣的主要地点,又是儒生之师孔子的出生地,因此悠久而又繁华的文化,成为朝堂上官员的主要来源。
而这种情况在东汉建立之后,表现更加的严重。光武帝刘秀因为出身关东,在起兵之时有多受到关东士族的帮助,即位会对关东士族多以优待,东汉末年,朝堂之上几乎完全被关东士族所把持。即便是关中士族也少有人在,而西凉士人更是稀少,即便是有,也多是以军功起家。这种情况已经隐隐的造成了关中士人和关东士族的对峙。西凉士人更是同行无比,学的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这几乎是所有读书人的愿望,就算那人不需要钱财也不要权势,名留青史的诱惑却也少有人能够阻挡。
但实际上的情况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