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國旗楊 >

第11章

三國旗楊-第11章

小说: 三國旗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笏鄯⒘Γ鄞永疵挥姓饷次裙挥幸凰恳缓恋谋涠P闹幸裁挥幸凰康挠淘ィ图っ脱钇娴乃鄢闪艘惶踔毕撸恋帽手保偈窒蜃拍咀倘ァ
    “轰”的一声就见那根木桩已经变成了两块,木桩被从中间整齐的切成两块、被切断的部分虽然粗糙无比,但是木头的纹理却是一点都没有被破坏,就像是木桩自己裂开的一样。木桩的裂开也让杨奇清醒了过来,见到自己做到了,杨奇脸上也浮现出开心的笑容。一阵火辣辣的疼痛把杨奇从思索中拉了出来。杨奇展开双手,就见到双手的虎口和掌心已经是被磨烂了,伤口处犹如被火燎一般。
    杨奇拿出自己随身带的两块绷带,自己给自己的双手包扎了一下。然后杨奇捡起长矛,来到另一个木桩的前面。双手握矛,心中回忆刚刚的感觉,眼睛紧紧的盯着木桩上“咽喉”的部位。这一次杨奇的心中不再犹豫,不再有“差了一点,改一下”等等念头,心中一片空明。前刺收矛动作连成一贯,一气呵成。杨奇手中的长矛突然从中间断裂开来,没有一丝的兆头。
    抬眼望去,木桩上有洞,可通月光。杨奇欣慰的笑了。
    翌日清晨,校场之上,千余新兵站与其中。胡屯长站在高台上看着下面整齐的新兵队列,心中产生了一股自豪,这是我亲手练出来的。半月时间成军,胡屯长确实有他自豪的地方。
    胡屯长看向下面的时候,不由自主的看向了校场一旁散落的木桩。思绪有些发散,竟然真的让他做到了,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让他完成了,真有他的。想到这里胡屯长也不得不对杨奇产生了一丝激赏,心中感慨道:“凭他的力量,现在可以力透铁甲了,不简单啊!”
    胡屯长放弃继续思考杨奇是不是有才能的问题,眼神重新望向下面的千余新兵。说的更具体也跟实际些是,高台下的“军官们”。二十个队率,一百多个什长,其中队率都是老兵,以前也都是军队中的什长、伍长,因为立功而被提拔上来,至于什长就是从新兵中挑选了。他们站在最前面,就在胡屯长的前面。这是为了这些军官能够听到胡屯长的声音。
    一千多人就算是站的再整齐,甚至拥挤,也要占据好大一块地方。而人的声音能不能传那么长的距离,那就是一个问题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张飞,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是天坛的回音壁。让所有人都听到那不现实。所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把要说的东西告诉下面的军官,然后由军官告知士卒。现在也是如此,只要下面的这一百多人听到了就行了。至于其他人不过是撑撑场面,增加气势而已。
    很多时候,宣布事情,都是在把军官叫道营帐告诉他们了事。至于在校场集合在宣布事情,更多的是将帅的自己的癖好而已。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事情重大,像大军出征,就要祭祀天地,那个时候军队也是完全集合的。集合就是告诉下面的士卒,这件事很重要,你们要注意。当然这些新兵知道不知道,胡屯长不清楚,但是那些“老人”是一定知道的,他们知道就行了。胡屯长在心中也不由的腹诽了几句,这种场面太累人了,下次老胡我可不干了。
    “半个月了,当然也有更长时间的,但是最后一名加入我们的时间是半个月。我们受训了半个月了,而且大家都是乡人,为什么招兵也都是知道的。我们为什么训练?为什么冒着随时战死的可能加入军队?你们说,为什么!”胡屯长双眼严肃的环视四周。
    “你们不说我说,报仇!对,就是报仇,我们之中多少人有过过家破人亡的经历?多少人失去亲人?又有多少人将要失去亲人?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很多。谁造成的,胡人,那些胡人造成的,现在那些胡人又要来了,已经有许多村子遭受损失了,我们其中又有多少人就是因为他们失去亲人。我们加入军队就是为了报仇,现在是我们报仇的时间了。”
    “报仇,报仇……”下面的军官中亲人死于鲜卑人之手的本就不少,那些“老人”更是曾经亲眼看到自己的袍泽兄弟被胡人杀死于面前。他们对报仇这两个字的理解更加深刻,在他们的带领下,后面的什长们跟随着他们高喊着“报仇”。其余士卒又跟随着什长喊了起来,一时间校场上声震四野。杨奇在其中感到自己冰凉的心也有些热了起来,四周传来的“报仇”的声音让他有了些热血沸腾的感觉。
    “是时候拿起我们的刀剑向那些胡人讨回血债的时候了……”胡屯长在一片沸腾中说道。
第十一章 巡查,逃避
    咸阳城外各处,已经是烽烟遍地。遍地都是一片焦土,村落城镇,都是一片残垣断壁的景象。便是在咸阳城外的城镇,街道上也都是一片萧条。能够进城的选择了进城,不过更多的人选择了离开,向着雁门郡迁去,甚至有的迁过常山关,进入冀州。虽然现在时间已经有些晚了,但是还是能够看到陆续离开的人群。
    现在云中郡中四处都是鲜卑的斥候,以队为单位,外出劫掠。东汉军制循秦例,每队五十人,而鲜卑人有袭汉制。五十人虽然不多,但是在云中郡这个地方却是够了,云中郡每个村落的人数多也就是二三百人,少的就是几十人而已。五十人,又都是骑兵,只要不去找县城还有郡城的麻烦,足够纵横云中了。毕竟云中的人口太少了,全郡在册的人口是数万人,就算是加上那些不在册的也不会超过六万人,这些人口在内地甚至只是一个县的人口。毕竟谁都不想生活在随时都可能丧命的地方。
    这些鲜卑的骑兵其实就是鲜卑大军前的斥候、探子,他们的目的就是为大军探明情况和消息。不过自从七年前夏育等人的大败后,这些鲜卑人就再看不起汉军,在汉军境内也大胆了起来。以前斥候都是一两个,利于隐蔽。但是从那之后,探子就是成群结队的出没,为了就是先大军一步劫掠村庄。
    这些东西都是胡队率在校场说的内容,然后就是命令新兵以队(新兵一队百人)为单位四处侦查,见到鲜卑人,就不用说了,只有一个字“打”。这也就是咸阳县的汉军对鲜卑人的一次反击,不过最后的结果如何,那就只有天知道了。胡队率站在咸阳县的城墙上,看着逐渐远去的新兵,心中一时间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他已经做好了减员一半的准备。不过等他们回来的时候,每一个都是一个合格的士兵了,至少在边军是了。
    杨奇也在一个队伍之中,作为什长杨奇的待遇比普通的士卒要好的多,至少也是有了一个半身甲,虽然是皮制的但是比起普通士卒身上的布甲是好多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古代因为各种技术的落后,尤其冶炼和锻造,还有开采技术的落后。使得一件铠甲尤其是铁甲的制造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就算是在极盛时期的唐朝军队带甲率也只是百分之六十三而已。这也是古代地球上的两大帝国,唐王朝和罗马帝国军队带甲率的最大值。至于后来电视上士卒每人都有一件皮甲,那不过是后人的臆想罢了。
    杨奇并不知道这些,杨奇现在心中充满了即将杀敌的激动,还有马上就能够赎罪的轻松。是的,赎罪,在汪伯去世之前曾给杨奇说道:“阿奇,我不行了,在我死后,阿奇多注意北边,我总是觉得北边会出事的。你也知道人到将死之时总是会有些感觉的。”
    可是杨奇他没有在意,杨奇回家后也曾问过母亲,母亲当时说胡人确实有南下的,不过因为杨村的偏僻,很多次都避了过去,因此也不是很在意。杨奇见母亲态度,也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在苏醒后,杨奇经常回想起汪伯所说的话。当汪伯所说的变成现实后,杨奇就面临着对自己的深深的自责之中。每到夜晚杨奇拼命的训练直到把,自己的最后一丝体力都榨干。这未尝就不是杨奇的逃避,逃避自己的责任,杨奇害怕,害怕晚上睡觉得时候会梦到母亲,汪伯和村民们。杨奇不知道如何面对他们,如果杨奇能够相信汪伯一些,搬到其他地方去住,说不定就会避免那惨痛的结果。可是他没有,因此杨奇自从醒来后就陷入了深深地自责之中。深夜之中多少次惊魂而起,多少次泪流满面,其中悲戚又与何人道哉。
    杨奇走在他的一什人前面,一行人为一纵队。跟在大队的后面,行军并不快,至少不像练兵的时候那种急行军。虽然不是很急,但是队列依然不能乱,不仅如此还要保持临战状态。一旦发现敌情就能马上做好准备,能够迅速的展开奔袭,或者做好防护工作。
    虽然说得是寻找敌人的,然后打一场,但是队率也不敢带新兵离开县城太远,至少一天之内能够回到县城。毕竟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如果敌人突然进攻城池,也好快速的回援。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这种说法不过是一种措辞罢了,还不是队率害怕了。当然没有人回去揭穿他,毕竟急着找死的人不是没有,但是那种人万里无一。杨奇也明白,但是杨奇不想刚刚加入军队就和上级的关系搞得很僵。
    为了报仇,杨奇就需要得到军队的支持。所以杨奇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不愉快。对此杨奇保持了沉默,杨奇虽然想要报仇,也或许是为了排遣自己心中的不安和自责。但是不论是那样都不能影响杨奇的智商,都不能影响杨奇是个聪明人的事实,而且杨奇还有些太过理智。正如杨奇爷爷所说,他太冷漠了。杨奇在刚见到村民的惨状后,因为冲击过大而失去了理智,但是当他从昏迷中醒来后,虽然依然想要报仇,甚至报仇的意念更加的强烈,但却已经不会再像开始那样了,以后的杨奇只会是被理智控制着去报仇。
    既然队率因为害怕而不会离开城池太远,那杨奇他们行动的范围就被完全固定住了。县城周围方圆三十里,也就差不多了。这正好可以保证杨奇他们在遇到敌情后能够一口气跑回县城。杨奇对此不以为然,虽然杨奇对鲜卑人的了解不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鲜卑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也就是说骑兵为主要兵种。骑兵打步兵,步兵想要逃走,除非鲜卑人都傻了。
    “两天了,我们都在这里转了两天了,都没有见到鲜卑人的影子,你说他们是不是已经走了。”杨奇他们在野外已经行军五天了,每天都是在缓慢的行军中度过的。连续五天的行军,却没有发现一个敌人,甚至连发现的马蹄印也都是很久以前的。普通的士卒已经是有些埋怨了,军中已经开始有些不稳了。队率齐安已经数次要求下面的什长注意士卒了。
    杨奇下面的人还算是给杨奇面子,杨奇不说他们也知道怎么做。他们也就是在私下抱怨两句,杨奇对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再理会。自从杨奇知道了军中众人的身份后,杨奇就对手下的那些士卒了解后。就知道这次出来如果一直这样的消磨时间,最后肯定会出事。如果真的碰到了鲜卑人,又怕手下的这些士卒又会立即溃散。
    杨奇这一什共有十人,杜佶、范升、刘二、宋七四人是本地的“壮士”,也就是游侠儿。陈元一寒门士子,因为家人被杀而参军。王阿牛、陈林、刘扬、严三、何广五人是猎户和农民出身,他们的原因和杨奇差不多,家人不是被杀就是被掳。
    也就是说十个人中,只有六个人是正常出身,其他四个说白了就是各地的痞子,游手好闲之辈。参军也不过是为了当兵的俸禄而已,在训练的时候就有许多人埋怨,如果不是参军之后,逃兵的惩罚严厉。汉朝虽然已经走下坡路了,但是对地方的控制力仍在。逃兵者斩,这一条在乱世之中可能因为逃兵逃到军队控制不到的地方而失效。但是在世道未乱,却没有乱的时候,对逃兵的惩处之重为最。不过就算这样,训练的时候消极怠工很常见的。
    也就是十个人中有四个人是混日子的,要俸禄的。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如何就不说了,他们能够不当逃兵就已经是万幸了。现在开始抱怨的基本上都是这些人。
    杨奇在一旁擦拭着自己的长矛,还有环首刀。对于其他事一直都是处于不闻不问的态度中,可是别人却不不会放过他。陈元在杨奇的身旁坐下,道:‘什长,他们说的也对,你看是不是问一问是怎么回事。”
    “找敌人是斥候的事,不是队率的事,也不是我的事,你不是伍长吗?可以自己去问。”杨奇头也不抬的回道。
    “不是这个意思,没仗打当然好,不过我怎么感觉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兜圈子。就拿我们待的这个地方来说,不远处就是我们两天前歇息的地方。什长你说是怎么回事?”
    杨奇上下打量着他,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真的想知道?”
    “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