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孀-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念。
监护着青霞地葬礼。顺顺利利地安葬。还亲自带领士兵。在青霞地幕地周围。种植了十几亩地柏树。以喻对青霞一生所立下地丰功伟地称赞和纪念。
整个尉氏县城。在青霞下葬地当天。市民是心情悲痛。几乎是万民空巷地去参加青霞地葬礼;而尉氏县乡下地父老乡亲。得知青霞故去。灵柩运至违尉氏归葬地消息。是纷纷奔走相告。有地几乎是全村出去。成群结队地赶往县城。心情悲痛地来为青霞送行。
在青霞故去地好长时间。青霞都沉浸在缅怀青霞地悲痛之中。特别是贾鲁河两岸地黎民百姓。把青霞捐款修筑地贾鲁河大桥地功绩。编成了炙人口地歌谣。世世代袋子工地传唱。以示对青霞地感激和颂扬:
青石桥呀青石桥。
伟壮观双路道。
青霞贤绩垂青史,
万民同济乐逍遥。
……
时至今日,青霞已辞世将近百年,当年青霞筑建的师古堂,已成为尉氏县委招待所也就是今天的尉氏宾馆;而青霞为孤寡妇女修筑的寡妇村,依然保存在尉氏宾馆的东北角,全国各地的旅人每在尉氏宾馆住宿的时候,可免费参观游览;青霞当年创办的河南省第一所女子学校华英女校,已成为尉氏县师生力最强大的南花园小学,也被称为实验小学;青霞当年出资为刘氏族人筑建的刘氏祠堂,现在依然保存在尉氏县大桥乡政府的院子里。
现在尉氏的教研室,也是尉氏县最早的教育局,曾经是刘青霞手下的刘家盐店;现在的尉氏北仓粮库的所在地,是青霞当年创办华英女校之后,因为在星期天给学生设有植桑养蚕的活动,是青霞专门购置土地,为学生种植的巨大桑园。
现在开封的模范商场,就是曾经的国贸商场,也就是刘青霞当年掌管的刘家新桐茂典旧址的一部份,另一部份即是豫省最早的银城银行及中州中学;豫省最早的河南医院,即是河道大街的刘家老桐茂典铺旧址。
青霞捐资创办的北京豫堂,在民国以后更改为嵩云中学,或河南中学。为河南和北京培养了数千名中学生。一九五六年的北京,各私立中学并入市立中学,嵩云学校北京河南中学从此结束。
在南京孙中山博物院中,仍然存有刘青霞慷慨捐资,支持辛亥革命的有关资料。而青霞,之所以在《告四万万男女同胞》一文中,没有披露给孙中山的捐资,第一,是数额巨大,怕引起刘氏族人对她的更加欺凌;第二是因为,当时,虽说袁世凯已辞世,黎元洪为总统,可是,黎元洪只不过是一枚虚设的橡皮章,真正的实权,却掌握在内阁总理段手中。而段,却仍然执行的是袁世凯的政策,对以孙中山为的国民党恨之入骨。所以,青霞怕引起烧身祸端,才在《告四万万男女同胞》一文中,只字不提经孙中山捐巨额的事情。
在河南文史资料中,有关于刘青霞捐资革命、捐资社会、乐善好施的资料和记载;在开封文史资料中,有关于刘青霞捐资革命、捐资社会、乐善好施的资料和记载;在我们尉氏,有关于刘青霞捐资革命、捐资社会、乐善好施的资料和记载。
现在,我挑选二三篇篇幅短小的史料记载,供读飨读:
一:《女士沿义》:尉氏县刘青霞女士,富而不甘为守财虏也。留学东洋,素多热心桑梓,日前以汴绅筹办中州公学、中州女学,经费竭蹶,特来函告捐银一千两,以资应用。若刘女士,诚加人一等矣。本文原载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汉口的《公论新报》上。
二:《刘女士热心公益》:尉氏县女士刘青霞,家道素殷,乐善不倦,声名早达于乡闾。日前,该县贫民工厂无款开办,该女士捐洋五万元作为该厂开办经费,如是女界中诚所罕见也。兹闻该县长备文呈报该女士教予义方,急公好义,捐资兴办工厂,实属贤德可嘉,善勇为。当轴准此,核阅所呈,实为杨条例相符,当即咨部立案,从优协,以昭激劝云本文原载民国六年四月二十四日的《大梁日报》上。
三:《刘青霞捐助开封难民收容所》:所内留养妇孺五十余名,衣裤亦多破烂。除该所自行购物各衫裤外,有桐茂典东家刘青霞女士捐大洋二千元,托难民所所长赵惜为所内小孩购备新制衣裤四十件整,分给服用。本文原载一九二二年七月九日的《新中州报》上。而此时的青霞,已经将家资全数捐给冯玉祥充为公有,她当时捐出的钱,是自己的养老钱。
……
全文结束(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Www。paoshu8。。章节更多,支持&;泡 书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