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超脑黑客 >

第282章

超脑黑客-第282章

小说: 超脑黑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计算机的早期,是没有硬盘这一结构的,对计算机编程,用的是打孔纸,将程序编制在打孔纸上,然后插入读取设备,从其中过一遍,计算机就将程序给读到了内存当中,然后再交给CPU去执行。

    后来,盘式磁带出现,对于计算机存储设备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一盘磁带所能存储的数据,甚至以GB为单位,并且数据极为可靠,至少可以保存二十年以上,立刻成为UNIX系列主机数据备份的主要存储设备。

    磁带作为存储设备存活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并且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格式,例如QIC、DLT、SLR等。

    1953年的时候,IBM701计算机用了一种新的存储器——磁鼓,利用铝鼓筒表面涂覆的磁性材料来存储数据。由于鼓筒旋转速度很高,因此存取速度快,它是作为内存储器使用的

    磁鼓的出现,给磁盘打下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在磁盘出现以前还有一种过渡的存储设备,那便是磁芯。这是由美国物理学家王安1950年提出的利用磁性材料制造存储器的思想,然后福雷斯特则将这一思想变成了现实。磁芯存储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直至70年代初,一直是计算机主存的标准方式。

    七十年代初期软盘作为便捷的存储设备也出现在大家的眼中,这其实是IBM存储设备部门研发新的磁带设备无果之后的产物,由于其便捷性,后来软盘和软驱,成为了微型电脑的标准配置,直到现在,软盘也还在广泛使用。

    实际上,早在1956年世界第一台机械硬盘存储器就已经由IBM公司发明,其型号为IBM350RAMAC这套系统的总容量只有5B,共使用了5个直径为24英寸的磁盘,其体积有两个冰箱的大小,真是一个庞然大

    没错,又是IBM,这个公司的确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公司,给计算机的发展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如果没有IBM,计算机要想达到今天这个水平,可能还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相对于当时已经比较流行的磁带、磁鼓和磁芯技术,这个庞大的硬盘简直就像是一个玩具,一个笨重的原始恐龙但是其所使用的技术,却又是一个飞跃。

    在计算机的历史上,所有设备都基本遵循一个由大到小的原则首先是科学家们将设备的原型给做出来,证明其可行性,然后再针对这个原型不断地进行优化,微型化,最终进入实用阶段。

    机械硬盘的结构大致是由磁盘和磁头组成的,磁盘不断地旋转磁头不动的话,就能够在盘面上画出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磁道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而磁头读取上面的技术,便是磁阻和巨磁阻技术,其灵敏度的提升,直接引起了机械硬盘存储容量的提升。

    林鸿要想实现存储设备,自然是无法在大脑里面制造出一个告诉旋转的磁盘结构的,也无法制造出超级灵敏可以随时进行寻址的磁头。

    不过,这也没关系,除了机械硬盘,还有一种硬盘,即固态硬盘。这是一种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的硬盘,简单的说就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这种硬盘,实际上在八十年代末就已经出现,不过由于各种原因,至今还停留在实验室中,并没有得到普及和商业化。

    固态硬盘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FLA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不需要电源也能保存数据。另外一种,则是基于DRAM必须专用的电源保护数据安全。这两种技术,说白了,就是之前的ROM存储技术和内存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将其容量扩大而已。

    固态硬盘的特点,就是存取速度快,其速度可以和内存相媲美,其速度便可想而知。美中不足的是,其制造成本也非常的高,比机械硬盘要高多了,其商业化进程非常缓慢。

    林鸿对这些新技术非常关注,他的兴趣之一,就是了解和研究这些还停留在实验室当中的高端技术。

    因为,这些技术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按照电子行业的发展速度,这些东西,在未来的五至十年之内,都很有可能会变为现实。

    林鸿在自己的“天眼”里面制造不出机械硬盘,却是可以制造出固态硬盘,其制造过程,实际上和制造其他硬件结构相差不大,甚至还要更为简单一些,因为这些结构,基本都是一样的,像平原一样平坦,一望无垠。

    林鸿估算了一下,使用开关蛋白代替FLASH芯片的话,其硬盘密度可以超过1TB/平方英寸,1TB也就是1000GB,这个容量,相对于现在的硬盘存储设备来说,是相当惊人的,因为现在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的硬盘密度,最大也维持在100GB/平凡英寸的水平,只相当于几十分之一。

    并且,这个存储结构,不但可以作为硬盘使用,也可以作为内存使用。

    因为其数据读写速度非常快,机械硬盘根本无法和其相比。因为固态硬盘并没有磁头,并不需要消耗寻址的时间,直接就是信号的光速传递,现在实验室的那些内存的存取时间,大概在8纳秒左右,而大脑里面的传输速度要远远低于这个速度,据林鸿的估算,只相当于百分之几。

    由于生物结构的特殊性,林鸿在构造存储硬盘的时候,并不需要像传统固态硬盘制造那样,使用扁平的结构,而是可以使用立体的方式,将整个硬盘给卷曲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结构,这样一来,其所占体积,就相当小,完全可以满足他的需求。

    他要想将文件系统构造出来,就必须先将这个硬件结构给制造出来。

    由于有了时序电路的辅助,他现在对开关蛋白的操作比之前的效率要高很多。

    林鸿先是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先制造出了一小块的存储区域,作为内存结构使用,然后开始开始往里面写入最原始的指令代码,其功能非常简单,就是按照顺序不断地生成开关蛋白并且初始化。

    要让林鸿主动去不听地生成重复的存储区域,那工程实在是太大了,这不像做CPU,CPU各部分还基本不同,做的时候还要动点脑子,分成多个部分一个一个完成这样也就不知不觉。而存储结构则完全一致,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并且数量非常多,如果完全靠“手动”的话,简直要人老命。

    好在到了这个时候,林鸿已经可以对天眼进行简单的编程,这个过程,就好像是最原始的计算机使用打孔纸带编程的阶段类似,虽然里面没有强大的操作系统,但是却可以执行简单的程序。

    林鸿先打了个基础,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让其自动执行。就相当于是先造一个简单的工具,再继续造比较精密的车床母床,母床制造出来之后,就可以利用它再制造更为精密的车床。

    林鸿设定好范围和大小之后,就没有再管它,直接让其自动在里面不断重复生成开关蛋白,并且将其初始化为存储结构。

    接下来,他的超脑系统就进入非常关键的一步——安装LINX的VO。1版,为了和计算机上的LINX以示区别,他将这个系统命名为BLINX,B即为大脑的首字母缩写。

    为了和“天眼”的硬件结构相适应,除了内核,外围的很多代码都必须重新改写,驱动也得根据实际情况而写,当然,BLINX的性能肯定比LINUX要高很多,这是由硬件结构直接决定的,完全没有可比性。

    由于现在“天眼”超脑系统里面的开发环境还没有架设起来,林鸿现在只能在他修改的LINUX平台下进行MLINX的开发,然后再使用涡旋技术传输到“天眼”里面。

    过年的时候,中国人最忙的就是走亲戚,不过无论是林昌明还是冯婉,都没有这个头疼问题。林昌明这边的亲戚从来就不见影子,据说还有,不过跑到台W那边去了。而冯婉这边,他们刚刚从北J回来,早就说过不会过去。

    于是只剩下亲朋好友和同事之间的走动,这些基本都和林鸿没有什么关系。故而大年初一到初四这几天时间内,他又称为了超级宅男一枚,除非吃饭,都是在自己的房间里面度过的。

    虽然宅,但是专注,做事情的效率非常高,他的天眼硬盘在今天已经接近尾声,而BLINX的改造工作也是如此,正好可以赶在硬盘完成的时候,对超脑系统进行安装。



………【第398章 安装超脑系统】………

    吃晚饭的时候,冯婉见林鸿老是呆在家里半步都不迈,终于忍不住念叨开了:

    “小鸿,你这样整天呆在家里怎么行?要多出去走动走动。孙武不是也在家里么?你去找他玩吧,别缩在家里,这样不好。”

    林昌明也点头道:“你妈说得没错,年轻人就应该多出去走走。”

    “我知道了。”林鸿点点头,“只是这几天我正在编写一个软件,不过快要编完了,弄完之后就出去玩。”

    “过年就应该好好休息一下。”冯婉闻言,不由有些心疼,“事情总是会做不完,放假休息的时候还是应该休息,不要老想着公司的事情。”

    “呃……我知道啦!对了,老妈,你给大师兄介绍的那个女孩,到底是谁啊?我认识吗?”林鸿连忙转移话题。

    “是学校老师的一个女儿,你应该不认识。”

    “做什么的?”

    “在省城当警齤察。”

    “警齤察?”林鸿笑道,“那岂不是一个小辣椒?他们两个人能有戏么?”

    “只是文职,对方脾气很好的,人也长得漂亮。要不是你还小,我还想撮合你们两个呢!”

    “呃……”林鸿有点儿冒黑线了,他有些疑惑,“她这么好的条件,还得靠相亲找对象?”

    虽然说相亲是一个自古代就流传下来的解救单身男女的重要传统,但现在的年轻人,应该更追求恋爱自由吧?受到很多影视作品的影响,在林鸿看来,相亲似乎就相当于封建的落后的找对象的方式,要是有人靠这个来解决个人问题,那说明其本身条件也不怎么样,亦或者哪里有一定的缺陷。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例如他大师兄这种类型,是因为工作太忙,事业占据了大半时间。

    女生的话,只要不是丑得影响市容,应该就有不少追求者,更别说对方还拥有公职。

    “这你就不懂了,现在相亲找对象,其实还是最为可靠的一个方式。至于她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找对象,我也不清楚。那个女孩我见过,也托人仔细打听过,是个好女孩。至于合不合适,就看张承和她到底相处得怎么样了。”

    林鸿对这些事情并不了解,也没有什么兴趣去了解,问这个也只是随口问起罢了。

    吃过晚饭,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超脑系统的编写计划当中。

    这个时候,硬盘的制作已经完成,这个结构,可以说是天眼里面体积最大的一个部件了,这是一个球形状结构,直径也有将近2毫米长,足足花了将近十个小时的时间才成功生成。

    从这个方面来说,开关蛋白的生成效率还是比较低的。

    要是让身体自主地进行生成,这么小的一个东西,别说十个小时,一个小时就能长出一个巨大的肉瘤。

    当然,这个硬盘的结构和肉瘤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生物组织。

    林鸿首先花了一些时间,将硬盘和其他部件之间的接口给做了出来。

    为了节省时间,在连接接口和协议方面,如果能够直接模仿计算机的标准,他就直接模仿,先将功能实现再说,要优化,以后再进行优化。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便正式开始进行BLINX的安装,将已经在电脑中编译好的二进制代码程序,传输到天眼当中来。使用的传输方式,自然是涡旋无线协议。

    林鸿已经将这个协议当做是超脑系统的标准传输协议了,这个协议暂时也不打算公开。

    或许,科学家们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也会将这个技术研究出来,而到了那个时候,或许林鸿已经使用另外的协议来进行替代了。

    涡旋无线传输协议,不但速度快,而且稳定,不容易丢失数据。现在林鸿使用的协议,只是双流束涡旋,在以后有以必要的话,还可以增加其流束数目,成为多流束涡旋。

    最终编译后的BLINX代码,体积非常小,使用涡旋无线传输,一秒钟不到就直接传送到了天眼的硬盘当中。

    在通用计算机中,硬件层上面,通常还有有一个BIOS系统,这是一个直接与硬件打交道的输入输出系统,由厂家在出厂的时候,就直接将固件ROM烧制在主板的BIOS芯片上。

    不过,林鸿所编写的这个超脑系统,却并不需要这一步。

    他的超脑系统是实时操作系统,类似于单片机,其部件通常不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