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雪染青松(胤祯) >

第42章

雪染青松(胤祯)-第42章

小说: 雪染青松(胤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保笑着说,阿玛你是去谈判,又不是去俄罗斯打仗,当然能活着回来。乖,别怕,去吧去吧,等我在云南任期满了,又逢阿玛从俄罗斯回来,咱们就把京城的尚食斋全包了,好好吃一顿。

常保背着行李被儿子推上马,溜过一个弯才哽咽,你小子在阿玛膝下混了那么久,不用说话阿玛就知道你动的什么心思,打的什么主意。你这次玩的太大,阿玛怕的是回来再也见不到你。

对曹家来说,曹顒的仕途实在困难重重。跟着不省心的十四阿哥不停地荡到高峰,跌至谷底,还逼了两次宫。等十四阿哥撒手了,他被迫跟着新皇帝,再次宦海起伏。曹家人都说早知不淌这浑水。

不过既然一开始为了仕途而咬了爱新觉罗家的鱼饵,再想抽身而退就迟了。

新的任命危机暗伏,曹家人哭天抢地。老太太吵着要看孙儿,曹顒送小宝玉回江宁,独自面对前路。

曹顒默默的站在空荡荡的院子里,看着唯一如旧的庭中老树。

这间院子是当初胤祯替他置办的。

记得当时胤祯带他进来,笑着说,你是要长久的在京城住下去的,因此得有个歇脚的地方。这间院子是爷从一个离京的四品官手里买下的。就在爷的府邸旁边,建的有苏州园林之风。

爷瞧着,你将来就是升了一品二品,这院子也必不辱没了你。

主子说的都很平常。

许多他以为会记一辈子的话,都随着时光渐渐淡去了。这几句简简单单的,却一直在心里,未曾忘怀。

他住进去后,这院子胤祯也常来。闲时筹办诗宴,下棋品茶。到了秋天,庭中老树挂着一串串红果儿,玛瑙般油亮,被风一吹,会响似地。

那记忆如此鲜活,他总觉得当他转身时,胤祯应该像第一次带他进来一样,笑吟吟的站在门口。

可每当回头,半月形的门洞总是空荡荡的。

他想,主子,我没有背叛你。从前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逼宫,反抗,我做的不比来保少,我只是没有来保那么疯。

我只是想活下去,看宝玉健康成长,免去父母担忧,让曹氏得以生存。

“曹顒。”有人淡淡的说。

他转身,夕阳太过耀眼,他看不清门洞前的人影是谁,却控制不住的哭出来。

太子走近了:“曹顒,我只要你一句话。在你心里,你的主子究竟是谁。”

五月中大阿哥带蒙古兵发生叛乱,胤禛忙了几天几夜平叛,没精力管别的,甚至没来得及发现,过了离京的时限,来保仍未出发。

来保施施然进入京口的兵营。这群大老爷们从青海回来后,就被打散编制,安插到各个队伍下面。怀庆营里,老人最多。

一群兵痞,打苍蝇的打苍蝇,玩色子的玩色子,极度闲散,比街口的混混还流气。几名早已串通过的老人看见来保,互相递了递眼神。

将领不知这陌生人所为何事,呆站着看他。

来保对老兵们道:“青海湖,埋骨处,还记得吗?”营中安静起来,仿佛每个人都在聆听。

“刀已钝,马已老,心在否?”

大大小小的头头们突然发现,那群永远都死气沉沉的老兵,开始骚动起来。

胤禛得知来保不仅还在京城,而且带人闯入宫中,是在一个下午。

禁军和侍卫在数量上与来保的人势均力敌,不过来保想要带人出宫,那些人也够了。

胤禛第一眼看的倒不是来保,而是站在来保身前,静静与他对视的弟弟。

几个月以来,让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笑容,一丝也无。

你想起来了?

你要走?

和我在一起不好吗?

我们在一起的日子,你在乎吗?

那些日子,你可还记得?

这些问题似乎一个都不用问了。从弟弟的眼中,他就能明了一切。

胤祯说:“四哥,一个禁宫就这么多人,要全部掌握,也不容易。你一定不知道有多少侍卫和将领早就是我的人了吧。”

他一句话让侍卫和将领、禁军们面面相觑,互相猜疑。默契的配合顿时差了几分。

胤祯说:“四哥,皇阿玛若是活着,我必要救他出来。若是崩了,我便让你赎罪。”

胤禛的心,冰凉如铁。

胤祯最后说:“这个紫禁城不属于你。所以,我会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就大结局了,大家想看啥番外?说给我听听。




56

56、百年孤独(完) 。。。 
 
 
60

胤禛深深觉得,自己这个弟弟就是个没心的。这些天的相处,对他好像就是过眼云烟,没在留下任何印记。

多少次胤禛看着弟弟冷淡陌生的目光,都想开口说一句:我们半年的相处,真的就什么也不算?
大臣们很奇怪,明明好的如胶似漆的两兄弟,怎么忽的就成了敌人。

胤祯摆出搭救康熙这张大旗,大臣们纷纷开始站队。

战争已不必赘言。

从五月到十一月,暗涌变成明流,最后化作铺天盖地的大潮,席卷了京城。大至亲王宰相,小至无品末流的差役,全部深陷其中,没有一个人能幸免于外。

对京城百姓而言,这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一年。

先是一场让所有人讳莫如深的逼宫。接着康熙皇帝大行,四阿哥代为摄政。摄的好好的,突然走了,京城被大阿哥接管。然后四阿哥回来登基。

平静了几个月,大阿哥起兵被抓,最后开始了十四阿哥与四阿哥之间的斗争。

一直到十一月,十四阿哥掌握了北京城乃至天下,四阿哥被封到天津做了个闲散亲王,百姓们还惊魂不定。

因为康熙皇帝被救出来了,八阿哥也对皇位也有些意思,这二位爷绝对不好惹,谁能保证着三股势力不会再来新的一出。

政治混乱,钦天监的官员们也乱。京城的百姓们十二月份才拿到新一年的年历。

对农民来说,这才是大事。没有年历,就无法按照历法干活,甚至清明祭祖也闹不清是哪天。

为了不耽误农时,其他偏远地区都派专人快马加鞭的送了下去。

前一年康熙在位,年号是康熙五十年。去年四阿哥登基,年号雍正。新皇帝准备把去年称做雍正元年。

百官劝新皇帝,您没取四阿哥的性命,让他在富庶之地做亲王,已经是傻的不能再傻的妇人之仁了。当然,您要愿意,也可以说是宽容。宽容这种品德,还是很不错的。

新皇帝泼了为首的王大人一脸墨。

王大人擦了擦脸上的墨汁,淡定的继续说,可您居然把去年定做雍正元年。臣知道皇上是出于诚实和自信,但您若这么做了,就等于承认四阿哥曾当过皇帝——当过和承认当过是两回事,性质上差别很大——倘若这位四阿哥和他的子孙将来想推翻您,资本就相当充足。

新皇帝有点下不来台,说此事容后再议。

刘大人步步紧逼:请皇上现在就给个说法。

新皇帝含恨退步。

鉴于康熙皇帝当时未崩,去年仍定做康熙五十一年。新的一年称乾明元年。

新皇帝下朝回乾清宫,气呼呼的抱怨,反了反了,这帮汉臣真是反了,一点面子都不给朕。朕说东,他们偏要说西。长此下去,干脆朕当大臣,他们当皇帝算了。

新皇帝一拍桌子,朕当年在青海的名声难道是白来的,他们怎么就不怕朕。

曹大人笑着说,皇上,他们再怎么跟您争,不都是为了您江山永固吗。您跟他们生什么气。若不是您政治宽松,将满臣和汉臣一视同仁,他们也不会如此为您卖命。

一个满臣大大咧咧的往圈椅上一座,喝了杯茶,爷,是您自个儿把他们惯坏了。(曹大人:叫皇上!)瞧瞧,大阿哥在边疆杀敌,二阿哥去了湖南,四阿哥当了亲王,八阿哥在朝为官,当初那些站在您对立面的大臣,除了贪太多财的和手上有人命的,几乎全都活着。

您还鼓励他们实现抱负,一展宏图,让他们和言官一起挑您的错处。您能说不是您自己惯的?对了,据王大人所言,这似乎叫宽容。

新皇帝指他的鼻子:朕把你也惯坏了!

满族大臣想到别的,摸了摸鼻子,讪讪的。

曹顒笑道:“皇上,您其实很欣慰吧。”

介福孤零零的端茶倒水,没人管他。来保捧着茶杯,满腹心思。

胤祯收敛了表情,慢慢踱到窗前,望向雪景。空气清冷,又是一年大雪。

康熙被奉为太上皇,住在前面的畅春园里养身体,脾气大得很,一直懒得见胤祯。

这也难怪。康熙本来以为自己病的快死了,忖度着挑新皇帝。

结果儿子们一个两个不省心,自有想法,不让他挑。

老大老八逼宫,老四来救他,结果等老四把老大和老八赶走了,老四决定自己逼宫。

唯一被他误解了的是老二。然而仔细想想,也不算误解。后来老十四赶走老四,自己上台,老二不就充当了他的死党兼帮凶么。

康熙很疲惫。这些儿子,有他爱的,有他不爱的;有他细心呵护的,有他随便放养的,结果不管怎么对待,都殊途同归,走上了一条路。什么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临近一月,康熙在畅春园的湖上钓鱼。水岸雪堆环绕。

水波颤了几颤,康熙知道有船过来了,就是不回头。

胤祯踩上康熙的小船,低头穿过乌蓬,坐到康熙身边,看着冷清的苍玉般的水面。

“皇阿玛,冬天也有鱼可钓吗?”

康熙懒得理睬混账儿子的搭讪。

又坐了小半个时辰,儿子仍然没有离开的迹象,他才爱理不理的说:“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钓的是个意境。”好了滚吧滚吧,我已经回答你了,别烦我了。

当时康熙被胤禛软禁了一年,终于等到十四阿哥接他出去,本来很高兴。但十四阿哥背后的禁军,让他渐渐息了心思,懂得了胤祯的用意。

康熙呆站在院子门前,面色发黑,胤祯挥手让禁军下去。康熙道:“你真的是来救朕的?”

胤祯迟疑了一下。

康熙爆发道:“你反你四哥,其实你们没有区别!你们口口声声说是来救朕,不就是为了取得好名,谁会真正把皇位送还?你会?你最终也还是要囚禁朕吧!你们一个一个,真是朕的好儿子。”

“皇阿玛。”胤祯有些无奈的看着他。

五十年前他看着满目疮痍,问胤禛这一切都是为什么。五十年后他将胤禛软禁在天津,请康熙退位,然后回答自己,一切本当如此。

他有想要实现的理想,而大家道路不同。狠不下心,就一事无成。

所以一切本当如此。

但他与胤禛终究不同

等康熙终于平静下来,胤祯说:“皇阿玛,我们出去吧。”

康熙叹息一声,认命的闭上眼睛。

钓意境?

“哦。”胤祯坐定了不动,跟身边奴才要根鱼竿,也钓起来。

康熙说:“你怎么还不走,滚去批你的奏折,见你的大臣,别在这儿烦我。”

胤祯说:“我想陪皇阿玛坐坐。”

康熙一时说不出反驳的话,闷闷不乐的坐着。

天空飘了一阵雪,又晴了,晚霞映在湖面。

胤祯放下钓竿,站起来,说出在心里盘桓了许久的话:“皇阿玛,你和四哥的治国之道都很好,但只能保得一时安稳。我想要的,是一个永远强盛的大清。”

背后的小舟渐渐远去,船下漾起一圈一圈的波纹。

康熙虽然憋着一口气对儿子爱理不理,其实他这些天也想明白了。不论新皇帝由谁做,都难得有胤祯这份既懂休养生息,又能励精图治的自信与宽容。

胤禛在睡梦中醒来,面前是一条漆黑的路,路的尽头有一道亮光。身边的人来来往往,表情漠然。

他走到亮光处,是一座桥。奈何桥。他忽然明白过来,他死了。

一个接鬼的小太监前来对照,姓名籍贯生辰年月无一不差。

小太监笑道:“雍亲王是吧,爱新觉罗胤禛,八十二岁,寿终正寝,真是难得。请跟我来。”

胤禛说:“你不是太监吗,怎么当了鬼差。”

小太监说:“阎王挑鬼差,专爱从太监里选。因为我们在阳间做惯了琐碎事,有经验。”

胤禛跟着他走,无意间看见自己的手,倒是光滑,大概回到了最好的年岁。他抚摸着桥柱,渐渐想起往事。

他在天津当了二十多年亲王,仍心心念念见弟弟一面。

可乾明二十五年,皇帝崩了,在最风华正茂的年纪。

举国哀哭后,为乾明皇帝盖棺定论。宰相说乾明皇帝消除了满汉之分,战功赫赫,兼通商四海,万国来朝,令大清真正有了泱泱大国之风。决定将谥号定为武。

有人拍马屁,说加几个字,叫仁孝武皇帝好了。一个大臣指指康熙不说话。那人也不敢说话了。康熙皇帝被迫当了太上皇,还能叫孝吗?

康熙开口说,这个小混蛋最不孝的地方,就是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他想了想,让他们把孝字加上算了。立刻万人称颂。

接着新皇帝继位,将胤禛这名四叔请回了京城。

胤禛知道新皇帝的小名叫白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