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雪染青松(胤祯) >

第37章

雪染青松(胤祯)-第37章

小说: 雪染青松(胤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兵将四周围的密密麻麻。为首一人下马,道:“十四爷,我们主子得知您快到了,等不及您入京,日夜兼程赶到这荒郊野岭,就为了提前看到您。请十四爷入门一见。”说话的正是李卫。

阿尔松阿一脸骄色的晲过去。
胤祯听出不对,翻身下马:“京中局势这般复杂,我四哥居然敢出来?究竟发生什么了。”
李卫心想,既然你还知道叫四哥,那一切都好办。
李卫拿出胤禛的印信:“我们做奴才的不敢多嘴,还请爷亲自进去见一见。”

胤祯看了印信,点点头带一队人往里走,被李卫拦住。
阿尔松阿皱眉道:“你什么玩意儿,要人进又拦着,闪开去。”
李卫可不敢让胤祯带这么多人进去,倘若他们把自家主子挟持了怎么办。他赔笑道:“十四爷,您的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好汉,我们都是敬佩的。只是这屋子小,容不下那么多人。”

“爷,他们遮遮掩掩,谨防他们有诈。”阿尔松阿提醒。
介福收到李卫示意,犹犹豫豫的说:“奴才觉得,四爷总是您同母的哥哥,您用不着太提防。”
胤祯瞧了瞧篱墙里的大门,道:“那好,你们留下。爷一个人进去。”

阿尔松阿道:“爷,倘若奴才觉得有什么不对,一定带人闯进去。”他好像在说悄悄话,其实声音大得很。胤祯的人听的连连点头,李卫的人骚动起来。

胤祯将马鞭放在阿尔松阿手里,对李卫道:“走吧。”
阿尔松阿和介福眼睁睁看主子安安全全的走到门口。

胤祯问:“是怎么了?”
李卫道:“爷就在里面,十四爷当面问吧,请。”李卫转身出来。
等阿尔松阿和介福看不见了,送胤祯进去的四名侍卫立即公报私仇,将他的胳膊反剪在后,推搡到墙上。

胤祯早知道这些下人都是借着招牌狐假虎威的,闷着不喊疼:“我四哥究竟在哪儿。”
四人微微得意的对视,照主子这些时日谈到十四阿哥时的神色,他们估计不会遭到主子不会责怪:“十四爷多有得罪,请往里走。”
大厅却是空的。驻守的人说四爷在内室休息。

走廊里的气息阴冷潮湿,侍卫在门前通报了一声,开门进去,里面要干燥暖和的多。
天色已暗,胤禛套了件石青色的端罩,一个人在里面拨弄着的火堆。他眸中映着火光,正在沉思着什么。容貌仿佛玉雕的一般。
离那次尴尬的接触已经很久了,胤祯还是忍不住心虚了一下。

胤禛听到声音转头,却看见弟弟被侍卫架着上前几步,按着往下跪。胤祯皱眉挣了几下没挣开,那侍卫一脚踢在他膝盖上。
他双拳难敌四手,被强摁着跪下。
胤祯倒不是觉得憋屈,只是想,我空着手来见你,你就这样对我?
“谁给你们天大的狗胆!谁让你们这么对他的!”胤禛直到弟弟跪实了还愣了一会,好半天才上前给那两个侍卫一人狠狠一巴掌,“滚,立刻滚出去。李卫,你怎么办事的,拖他们出去打,他们要是没去半条命,我就让你没命!”四个不知眼色的侍卫连滚带爬。

屋里静下来。胤祯依旧皱着眉,揉揉手腕站起身。
胤禛在他跟前,连他微微抿唇的动作都看得一清二楚。胤禛脸上没什么,心里翻来覆去的想着,你竟然愿意回京,你竟然愿意孤身进来,可你究竟愿不愿意帮我。
时隔半年才看到久别的幼弟,胤禛的心绪就像那跳动的篝火一样不平静。

胤祯先道:“皇阿玛究竟还在不在?”
胤禛想说不在了,可是在他面前怎么都没法说出来。
胤祯从他的表情中得到答案,心放下不少,绕过胤禛走到火堆旁:“你为什么要出来?”
胤禛道:“我接你一块回去。”

他不能冒险。他亲自前来,就是为了表示诚意。京城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由他来告诉胤祯,肯定比让他从别人口中得知来得好。

倘若坐在紫禁城里等胤祯回来,他先听到的肯定是大臣的哭诉,接着太子会告诉他那天的真相,八阿哥再将自己打扮成无辜的样子,责怪胤禛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煽动他为康熙报仇。
只要胤祯首先见的是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胤祯就不太会站在自己一边。不但不会,还可能与他敌对,围攻皇城,逼他下来。所以他不能冒险。

“一块回去?”胤祯背对他很轻的笑了笑,“为了让我回去,四哥真是用了不少手段。皇阿玛的死讯,年羹尧,隆科多,内间,还有两名京官尽职尽责的一路护送。甚至你不顾京中动荡,亲自前来。”

这些事胤禛是做过,可弟弟一样样的数出来,却让他心尖发凉:“我确实是来接你的,抛下对局势的掌控,带这么一千几百人,离京两天一夜,奔驰四百余里来接你,你就这么和我计较吗?”他不禁想,在你心中我究竟算什么。

胤祯看着火光。
胤禛道:“老十四,帮我好吗?”
屋里静了许久,他没得到同意,也没被拒绝。 

作者有话要说:阿臧你的设想好萌~
Ly的长评亲一个╭(╯3╰)╮你眼中的老四很靠谱很萌~




50

50、一寸相思(一) 。。。 
 
 
50 

第二天出发时人多了,气氛平静的有些沉闷。

邬思道在京城给胤禛出主意:赶在太子和大臣之前和胤祯会面。这主意相当简单,而且很冒险。但效果却很大。
兄弟两人提前会面后,胤祯就算不全力帮他,也没法真正和他翻脸。

胤禛自然懂得把握分寸。他并不强硬的要求胤祯一定得站在他那边,也不说你是我弟弟,所以必须维护我。
他只是低声下气的对胤祯说,帮我。
胤祯即使记得前世不堪的回忆,也难以拒绝这柔和的手腕。

胤禛口中当天的情况是,大阿哥想要逼宫,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依附大阿哥手下。

他前去勤王,赶走了大阿哥。那时候他大权在握,见康熙病重,太子无心继位,一时糊涂,就犯下了大错。

“你一得到消息,就能赶到皇宫。你没有兵符,却可以调动禁军。你与大阿哥的人对阵,轻易的掌控了机要重地。”胤祯一条一条的问,“你事先知道多少?你准备了多久?你说你一时糊涂,你到底有多糊涂?”

那句‘我看你是太清醒’,胤祯到底忍着没说。

绕了一圈,还是回到原点。

大概玩弄历史的人,终将被历史玩弄。胤祯无奈。

情况简直是一团浆糊。他决定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先到京城,见了太子和康熙再做决定。

胤祯骑马在前,寒风吹起地面的雪,让他的头脑为之一清。

刚到一处山谷,有斥候匆匆骑马来,在胤祯耳边说了两句,胤祯神色变得严肃,他吩咐自己的人小心,让几名侍卫簇拥着去找胤禛。

“爷,奴才觉得十四爷太骄横了,哪儿把您当哥哥。”几个侍卫围在胤禛身边闲话。

胤禛看见弟弟过来,摆手令他们退下:“怎么了?”

“斥候说,前面有埋伏的痕迹。”胤祯带着警惕和怀疑道。

怎么会有埋伏?胤禛惊讶了一瞬,继而看懂胤祯的目光,吃过味来,冷视回去:“怎么,你怀疑是我派的人?”

胤祯望了望四周的山路和树林,道:“四哥,我不想怀疑是你。”

他怀疑,但是不想怀疑。虽然区别不大,胤禛至少觉得好受了一些:“不是我的人,我猜要么是老大,要么是老八。”

胤祯信了:“他们怎么得的消息?”

胤禛本来没想到,这下想通了:“大概是密信往来被他们截住,他们担心你会站在我这边,干脆就在京外下手,让我们死在外面。”
胤祯叹了口气:“那……你还有后援吗?”

胤禛摇头:“我让老十三在京口等。不知道他们调动的哪里的兵马,竟然没惊动老十三。所以我们两个,一共只有这两千多人了。”

胤祯没时间叹气了,又看了自家哥哥一眼。对方人马至少一万出头。一万对两千,后果可想而知,多看一眼是一眼吧。

侍卫刘洪挠心挠肝:求你们了,紧张一下吧!这么紧急的情况,我都快疯了,你们还一副淡定的样子。你们这样让我紧张都紧张不起来,难受啊!

一只冷箭夹杂着破空之声,从山路外射过来,队伍里的一匹马一声长嘶,将士兵往下抛。

埋伏的人等不及了。

士兵如潮水般涌上来。

“不要暴露目标。”胤祯一把拽下胤禛的大氅,丢给自己的亲卫披上。在战场泡了两年,怎么应对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他对阿尔松阿道:“你带四爷从山脚下那条路回京。”

胤禛的马被胤祯的手下牵的转了半个圈,他在弟弟的侍卫半强迫他出发前赶紧抓住弟弟:“你要做什么。”

胤祯快速道:“我们分成三路,其中一路假扮你我,从中间道逃走引敌。你从山脚下离开。那条路是我们离京的时候发现的,很适合逃脱。我带人走另一条路,明天在凤凰岗的树林里会和。”

箭雨呼啸而至,胤禛来不及思考,被拉着马缰,围在中央携裹着离开。

总算没有人要担心了。

说什么分三路走自然是骗胤禛的。这样做太明显,对方不是傻子,怎么会看不出来。

恰逢对方聚兵攻击前布阵不齐,出现了难得的空隙,胤禛一行趁乱得以脱逃。

他们人数少,敌将大概以为他们是被埋伏吓坏之后抛弃主子的逃兵。不当回事,只派了两队的人去追杀。

空隙转眼就被填补。

对方显然下了大本钱,图穷匕见,不再掩饰,胤祯觉得简直漫山遍野都是人。

埋伏的人打的是围三缺一的主意,围住三面,当胤祯从防备稀疏的第四面脱逃时,会发现早有重兵等在那里,给予迎头打击。

胤祯追着准噶尔打了好几年,准噶尔的逃窜本事学的精,偷袭埋伏更是行家。这种小花招他早就玩烂了,哪会被耍。

阿尔松阿率亲卫骗走了一小半,胤祯与剩下的一大半人周旋。

敌方的指挥似乎打过几场仗,战术的实施都很规整。他们有七千多人,为了吸引主力,胤祯手下有一千出头。对比数字,胜负似乎一目了然。

但胤祯很清楚,有时候优势就是劣势,劣势就是优势。

人少,正可以在包围圈里浑水摸鱼。
人多不一定好。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那是韩信。

当年刘邦问韩信,你说我能带多少人?韩信很不给刘邦面子,说我是多多益善,你最多也就能带十万人。多了反而用不好。

这次埋伏的指挥正是典型的受害者。

在紧狭的山路上控制七千人,比带一千人难的多的多。

胤祯把手下分散成四队,不停的把水搅混,趁机袭杀落单的敌人。胤祯的人滑不留手,而埋伏者发现自己这边人越来越少,惊惶蔓延起来。

但不食不休的杀到傍晚,人数的劣势渐渐显露,胤祯一方成了强弩之末。

胤禛这边总算甩脱敌人。等到了凤凰岗,他清点人数,只有六十来人了。他派李卫去找十三阿哥。

从傍晚等到白天,弟弟没来。

树影从漆黑一片到狭长,又从狭长到漆黑一片。

脚下的雪踩成了混杂的雪水,最后变成黑泥。每一点风吹草动都让他心里一缩,每一点风吹草动也让他开始期待。

期待一次次落空。

京畿道的两营八旗兵第二天下午到了,带着十三阿哥的信,让他快些回京。

胤禛摇头。

每一刻都那么难熬。天上白云变幻,沧海桑田。

追兵一直没来,第三天上午,空无一物的雪地尽头出现一片黑影。

那片黑影缓缓推进,肃杀的气氛让八旗兵打了个寒颤。把总鼓起勇气带人去拦,却发现这帮人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种精兵强将。

人伤痕累累,马也伤疤遍体交错。步步带血,好像再半步就会倒下。

可把总不敢拦。

他不敢拦,他们仿佛马上就会倒下,又仿佛带着股精神,永远不会倒下。他们一步步前进,伴随着那死气沉沉的,视人命于无物的沉默。

把总这辈子没上过真正的战场,但他坚信自己这一刻看到了什么叫杀神。

八旗兵自动退开,胤祯原来的侍卫看见主子和战友,纷纷上去牵马。

分明是紧张的气氛,还带着血和尘土的气息,胤禛却不自觉的放下一切心。

“你回来了。”胤禛压抑住泛起的微笑。

胤祯笑了笑,翻身下马,脚步沉重。

“前天你没有走第二条路。”胤禛等他走近。“你骗了我。”

胤祯咳了几声才道:“这是战术,战场上骗人骗的厉害,结果好就行,别太计较这个。”

胤禛被他的轻描淡写弄的冒火,一拳狠揍过去:“什么战术,你要是死了怎么办!那我……还有什么意义!” 

有个刚回来的伍长见主子被打,捋袖子要上去,被人拽回来:“你搅和啥,人家兄弟打架,你别瞎凑热闹。”

胤祯呼吸有些艰难,另起了个话题,笑着道:“你知道吗,其实粮食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我随时可以去西藏抢,或者从青海征集。上次对青海的欠款我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