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夫纲为正 作者:莫非小妖 >

第68章

红楼之夫纲为正 作者:莫非小妖-第68章

小说: 红楼之夫纲为正 作者:莫非小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侍领命而去。
不多久,在宫门口站了一夜的贾琳终于等到了宫门大开。秦恕是被两个人扶着走出来的,他从昨天上午就跪着了,一直跪了一天一夜,这天又不算暖和,着实很受了一些罪。贾琳立刻凑上去,从宫人的手里接过秦恕。
秦恕对贾琳抿嘴一笑,将怀中的圣旨递给他。
“这是什么?”贾琳下意识地问。
“皇上赞咱们是天作之合,日后,没有人能插进我们中间了。”秦恕咬了咬嘴唇,“你……喜欢吗?”
自是喜欢的,此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番外:靖德帝番外。贾府十年后番外。
犹豫要不要写的:忠义忠勇番外,生活趣事番外,看你们的意思了。

番外

   、第98章

很多年以后,当靖德帝老了;当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男人成为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依然记得那一天一夜。
秦恕跪在那里,一动不动;像一座碑。
情爱究竟是什么呢?
靖德帝不懂,也不愿意去懂。
他从小看尽了生母的卑微;养母的难堪;以及皇姐闵柔公主的艰难;所以他愿意给他的皇后尊重,但也仅此而已。
但是,在那一天一夜之后;秦恕跪在宫里,贾琳站在宫外;无法相望,却有默契。
靖德帝忽然觉得自己有点懂了。
但也仅此而已。
靖德帝其实远比一般人更看重秦恕,而这自然是因为闵柔公主的缘故。
真计较起来,靖德帝能安稳活到成年,是因为闵柔公主以己命换了一命。她怀着秦恕的时候,还曾挺着肚子入宫了一次,谁也不知道她和宣正帝谈了一些什么,但自那以后,尚在幼年的靖德帝就被放到继后面前抚养了。因着宣正帝偏心,继后无甚手段和后妃们抗衡,但是自保的力气却是有的。而闵柔公主,在几天之后,艰难生下秦恕,撒手而去。
靖德帝后来知道了,闵柔公主其实是探出了镇南侯府的势力分布,将这些交给了宣正帝,以换取一位不得宠皇子的平安长大。那个时候,老镇南侯刚刚被命回京荣养,宣正帝其实是忌惮他的旧部的。
大概,在那个时候,闵柔公主就已经知道了自己丈夫全然靠不住,而且已经和清灵郡主暗通曲和了吧?大概,在那个时候,闵柔公主就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体被人下药毁了,以至于能不能平安生产都不确定了吧?
但无论怎么样,靖德帝是感念闵柔公主的恩德的,更何况,在闵柔公主出嫁之前,他们姐弟两个说是相依为命也不过。而在闵柔公主去世之后的很多年,靖德帝作为一个皇子,却偏偏时刻被继后教导着要隐忍,他自知万万不可有丝毫打草惊蛇的动作。因着清灵郡主那做起事情来不管不顾的缘故,靖德帝竟然也无法给秦恕安稳的生活。
因此,对于秦恕,靖德帝又多了一层愧疚。
种种情绪合在一起,靖德帝自以为,在他君临天下以后,秦恕要什么,他就能给什么,比如说家财万贯,比如说娇妻美妾……而全然不是现在这种,秦恕只求要和一个男人一生一世,再无其他人能以任何名义插、入其中。
靖德帝是个成功的政客,他只觉得茫然。
情爱二字到底有怎么样的咒力?
等某日,伺候梳洗的宫人战战兢兢跪地磕头,只因为他不小心梳下一根白发的时候,靖德帝挥手免了他的罪,却惊觉自己果然在一日日老去。私底下,靖德帝笑着问贾琳——这个年纪的文瑾公子已经是个中年美大叔了——朕是不是真的老了。贾琳那个老滑头却笑嘻嘻地说:“皇上更为威严了。”
终是在一日日老去,靖德帝站在摘星楼上,这处是皇宫中,及至整个京城中最高的建筑,只可惜却是一眼望不到西北。
一眼,望不到的西北。
水忟自娶了窦氏之后的第三年,举家去了西北,又花了四年的时间,全盘接手了忠勇王的势力,如今,西北是水忟的天下了,这个爱玩爱笑爱美人的男孩,也终于长成了留着胡须的威仪男子。
水忟是前太子的儿子,名义上是靖德帝的侄子,其实和靖德帝大不了几岁。
当靖德帝还是个不受宠的小皇子的时候,忠顺王这三个字对他而言就已经是如雷贯耳。所以,当他在御花园的小角落里发现那个抱着膝盖哭的小孩子的时候,他一点都没觉得,这应该是宫人口中那个骄纵的无法无天的忠顺王爷。
然后慢慢就熟了。
水忟只是需要一个玩伴而已,一个不会巴结他,不要害怕他,不会用怜悯的目光看着他的玩伴。靖德帝亦然。
水忟的任性和宣正帝对他的放纵就成了一个很好的掩护,没有人知道,这样一个稍不顺心就会闹脾气的孩子,每日在御花园里横冲直撞还不许宫人跟着的孩子,会和一个如影子一般安静的小皇子成了朋友。
身为亲王的水忟其实没有多大的野心,即使他身上还背负着前太子阖府的仇恨。靖德帝却是有野心的,这东西深深刻在他的骨子里,平日里不显山露水,其实无时无刻不在鞭策着他前行。他们一个随遇而安,一个隐忍谋划。
靖德帝其实及早就发现了自己的心意,偏偏水忟爱看美人也爱收藏美人,在情爱一事上却反而没有开窍。如靖德帝这样的人,爱上了,并不是非要在一起不可的。他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是江山社稷,是九五之尊,是这天下传承。
爱你,是我一个人的事情,并不是要惊动你不可。
所以,入主皇城,迎娶皇后,每一步,靖德帝都没有走错过。终其一生,靖德帝只有三个子嗣,皇后生下的嫡女,和一位庶妃生下的双胞胎皇子。那皇子还是靖德帝中年之后才得的。皇后生下嫡女之后,身体极有亏损,甚至连承受宠都不能够。所以,很多人都以为靖德帝不爱女色,是因为帝后和谐,靖德帝独爱皇后一人,倒是传为佳话。
所以,水忟娶娇妻,去西北,意气风发,一生恣意。他与窦氏是真的琴瑟相谐,一生育有三子两女,水忟常笑称靖德帝保的这一桩媒是再好不过的。他可以什么都不知道,但他是真的快乐。他每年只有在年末的时候才会回京述职,不过半月,住的也是京中王府,而非皇宫。
我爱你,除了我自己,谁也不知道。
呵,都说情爱二字最是伤人,可偏偏我却能把一切都安排得这样好。
也不过是情爱罢了,不过是一声叹息罢了。
靖德帝有时候极其瞧不起贾琳,即使他们君臣相得,定然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靖德帝瞧不上贾琳在秦恕面前的温柔小意优柔寡断,但也许,贾琳也瞧不上他的冷心冷情。
靖德帝六十岁的时候退位,把皇位交给了长子。他在位的时候虽刚强果断,一退位却彻底放开了权利,于是朝堂安稳无事。荣升太上皇的靖德帝最爱找贾琳下棋,还远远不到退休年纪的贾琳笑骂:“原本是给太上皇您一人卖命,如今却是给你们父子两个卖命,这日子没法过了……”值得一说的是,靖德帝的继任者清仁帝也是个好皇帝。
清仁帝尚为太子的时候,贾琳是太子太傅。清仁帝对贾琳很是尊重,所以贾琳那话不过是夸张而已。
水忟去世的时候,靖德帝已经很老了,他头昏眼花,甚至都看不见眼前的人了。水忟的长子领着自家长子的小儿子(其实就是水忟的曾孙)入宫报丧的时候,靖德帝招了招手,把那十五六岁的小娃娃招手唤到面前,道:“真好,还能见着你。”他微微一笑,便闭眼睡了过去。若是有宫中旧人在这里,定然能认出,这孩子长得和水忟非常相似。
在一边衣不解带伺候了整整一个多月的清仁帝松了一口气。
只是,这日傍晚,宫中丧钟长鸣。
靖德帝的三个孩子,取名从心,公主名唤水恋,两个双胎皇子,一人名唤水思,一人名唤水念。
此生挚爱,此生无言。

第99章
沈家五兄妹里面,沈二妹是出落得最好的。
这时候虽有男女大防;可农家的孩子哪有那么多讲究。女子也就是在十二岁之后;才会被关在家里拘一拘;把肤色养养白,家里人好给她们议亲,但在这以前,女孩也是要抛头露面忙里忙外的,诸如去打个猪草啊,或者往田间给家里劳力送顿饭啊什么的。
沈二妹自小就长得好;既然不是养在深闺的;小小年纪;她的美名就传遍了方圆十里。
沈家家贫,再加上还要供养沈曰这个长子念书;日子就更紧巴了些。但是沈曰有天赋,夫子都说他日后定会有好造化的。于是,家里再怎么艰难,倒是一直咬紧牙供他一路走科举之路。
年纪最长的沈大妞到了婚配的年纪,只配给了邻村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倒也是门当户对了,那汉子疼大妞,大妞的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却也甜蜜。等沈二妹到了年纪,因着有那名气,来沈家求娶的人还真不少。沈二妹自己挑挑拣拣,选了一户地主人家,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下了。
待沈曰入了国子监,又认识贾琳唐泽等一帮子人之后,他原本就不是个死要面子的,唐泽既然愿意把他姐姐姐夫安插到自己铺子里做事,他倒也谢了唐泽的好意,就把姐姐姐夫也接来京城了。沈姐夫是个感恩的,也常接济妻子娘家,沈家的境况才一点点好起来。
等沈曰中了举,身上有了官名,沈家一下子就从农家成官家了!村子里的人不懂什么,即使六七品的小官在京城一抓一大把,完全不够看,可对乡下的人而言,那可是官老爷了啊!哎呦,日后见了沈家的长子,可是要下跪大拜了的吧?
这个时候,分明是自己挑中那家地主的沈二妹却不甘心嫁了——明明她之前都很沾沾自喜的,只觉得自己比姐姐命好多了呢——沈二妹自以为自己有如此好样貌,如今哥哥既然成了官老爷,那她也是官家小姐了,一个乡下地主,她如何看得上眼?自然也是要嫁入官家做官太太去的!
要死要活,闹了大半个月,再加上,这个时候传出消息来,那地主家的长子竟然在外头养了个小的,沈家便退了亲。一时之间,说沈家要攀高枝的有,说那地主家不是的也有。沈家都是老老实实的人,沈父沈母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自然是要脸面的,就被流言气得够呛。而且,无论怎么说,退亲一事,无论是因何缘故,女方的脸面也都没了。
沈曰是个有孝心的,既然在京城中置办了房产,而且沈二妹在乡下的确不好再议亲了,便把一大家子都接到城里来了。刚来的时候,沈二妹很是得意了一阵子,还闹着要沈曰去买几个小丫鬟来伺候自己。
慢慢的,沈二妹就明白了,沈曰尚未娶妻,而沈母又无诰命——沈曰倒是上了折子给沈母求诰命,可是每年这样的帖子在礼部积压了不知道多少,一时也遥遥无期——根本没有人会带她出去交际。无交际,就无法被人相看,她还怎么去嫁给达官贵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荣国府闹出了那么多事情来,王夫人被休了,贾母要给贾政娶续弦。沈二妹去首饰铺子里挑拣新样式的时候,正好听到了这个。当然,说这些话的妇人其实是看不起荣国府的,那话自然说得很难听。但是,沈二妹却是个有想法的,这荣国府可是世勋呢!她既存了这样的心思,自然就慢慢打探。而沈二妹的消息能从哪里来?她可没办法和圈子里的人交际,不过是那些银子贿赂贿赂荣国府里的下人罢了。那些人的话岂是能听的?牛皮都吹到天上去了!
沈二妹就知道了,贾府如何如何富贵,二房曾经如何如何得势,贾母又如何如何偏宠二房……至于贾政,他年纪是略长了一些,可是嫡长子去了,嫡长女也没了消息,嫡幼子还是个好哄的娃娃呢……这么一想,倒是觉得也是良配了。
要说沈二妹也是有些脑子的,否则她不可能设计了贾政了,并成功和贾政来了个偶遇。贾母正好因着府里的丑事,不好给贾政说亲,这时候自己儿子看上了一个耕读之家出身的女子——总比商户好多了——有加之沈二妹的亲哥哥沈曰是个能为的,便找了媒婆去了沈府。
又是一阵要死要活的,沈二妹终于如愿成了荣国府的二夫人了!
只是,还只是定了亲事,还没有等沈二妹嫁过去,贾赦就先散了家财还了国库银子,又摘了荣国府的匾额,把贾政这个弟弟给赶出门去了!沈二妹这可傻眼了,她都还没有做贵太太,她都没有眼见那些荣华,就要从府里搬出来了?
可是,现在不是乡下,是由不得她再退亲了。再说,沈二妹安慰自己,瞧着当初贾府送来的聘礼,那也是沈家几辈子都赚不来的了,等她嫁过去之后,只要有银子,日子还是能照样过好的。那个偏心的老太太到底还活着呢!
沈二妹就这样嫁给了贾政。她年轻漂亮,又有些小手段,简直把贾政哄得服服帖帖的,而贾政呢,自诩为读书人又素爱不理俗事,那些账册、钥匙就入了沈二妹的手里。等拿到了账册,沈二妹傻了眼了,这账册不对啊!
从头到尾将这事儿理了一遍,又见贾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