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1978 >

第103章

重生1978-第103章

小说: 重生197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餐时,一个人要应付好几个饭局的情况。

至于财政报表,政府方面早就经历过大跃进、浮夸风等历史事件的教训,当然,他们也总结了这其中的不足,现在又发展出一套新的方式方法,保证让所有来检查的上级部门个个满意而归。而接待方面一般采用土洋结合的办法,土,是土鸡、土鸭加野味,而洋,则是洋酒,包括茅台、五粮液等。说起来也很惊人,就三塘镇这么一个乡镇,每年消耗的名酒在一千五百瓶以上,平均每天五瓶。要知道这些酒是一般的县领导都不会拿出来的,没有一定的规格和档次。是不会拿这样的酒来招待的,要知道这样一瓶酒是一般工作人员两个月的工资,三塘镇一年的招待费用,光是酒水就比全镇所有工作人员地工资加起来还要多。

但是哪怕是借贷欠债,地方政府也不敢把在招待方面得罪上面的人,否则人家随便丢一双小鞋下来。你是穿还是不穿?何况现在林锋想让三塘镇去争取全国乡镇之星的称号,在接待方面他更是曲意逢迎,想尽了办法,用尽了计谋。让上面的人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可是全国乡镇之星总共才只有一百个名额,不管是市里还是省里对所有申请的乡镇都是慎之又慎,不但派了明面上的检查组,而且还有暗里地检查组。要知道如果H省或是L市把三塘镇这些申请的乡镇报上去,如果一旦将来发现名不副实,那不但是三塘镇脸面丢光。恐怕省里和市里也会一同受过。

特别是三塘镇又把王家村作为一个典型中的典型作了重点介绍,王家村取得的成绩让很多没有来过王家村的人觉得三塘镇完全就是在作假。全村才一千五百来人,可是全村每年的利税却有三百多万。明年预计将超过五百万,因为王家村在去年投资二千多万的水泥厂已经建成投产,这可能吗?

而王家村的年人均收入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三千多元,这样地收入比省城的居民收入还要高,而且王家村在今年还修了水泥路,铺的水泥更是达到了五十多厘米,超过国家标准二倍多,王家村地人钱多得没地方用?水泥只要二十公分就足够了,他们的水泥销不出去吗?

所有暗访检查组到三塘镇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王家村。这里所有的数字都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也让他们在心里觉得这些数字有问题,只要一旦查清这件事,那三塘镇想申请全国百名乡镇之星的资格就会被取消。

可是检查组不知道的事,在王家村事情上,林锋确实没有作假,因为王坤报上来的数字他一开始连自己也不敢相信,但是经过核实,又证明全部是真的。本来他还想虚报一些高的数字。但是看到王坤报上来地各项数据,他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其实如果林锋要是精通后世的统计学,他完全可以上报,王家村村民的年均收入过万元,这绝对会是省内最为轰动的一件事,而且任何人还挑不出他的错来。

要知道王小明地大可公司就能让他收入上千万。而王家村地村民才一千多。这样一平均下来。不是平均到每人头上地数字就能过万吗?

而且王家村在三塘镇地报告上讲。现在他们是家家有电视。户户有单车。手表、洗衣机、电冰箱也不见得是什么新鲜玩意儿。甚至在今年夏天地时候。有好些人家还装上了空调机。让夏天彻底告别了酷热。

而且王家村现在有三十几辆大货车其中王小明一人就占了二十五辆。。在全国各地跑运输。不但让王家村地产品销往了全国各地。同时也让全国各地地特色产品得以在S县出现。

所有地这一切一切都让检查组地人满脑袋全部问号。他们不但要实地考察。而且还要多方调查。因为有些地方喜欢弄虚作假。像他们曾经就见过。有些专业户在政府地授意下。一有上级地检查就把其他人地商品一起都拿来充数。像喂猪专业户。上面如果有人来检查。那乡里就会组织其他各村地养猪专业户把猪都赶到他这里来。这样检查地人一看。满眼都是猪。

“陈主任。我们现在进王家村吗?”在王家村地村口此时正停着一辆吉普车。车上坐着四个人。一名司机。一名秘书。还有那位陈主任和刚才开口说话地这个人。

“不急。我们等到天黑再进去。”陈主任说道。

“可是天一黑,我们什么也看不见了啊。”

“看不见可以听嘛,王家村不是说家家有电视,户户有单车吗?我们就听一听,现在还只是开饭地时候,等到村民们吃完饭我们就可以进去了。”陈主任说道。

“但我们就要在这里白白挨饿吗?”

“小黄,少吃一顿饭,把王家村的情况摸清,你觉得哪样更划得来?”陈主任说道,他是省政府办公厅的副主任,这次省里的领导对这件事是相当重视的,办公厅的三位副主任全部被派了下来。

“当然是要把王家村的情况摸清。”小黄说道。

“在车上坐的腿也麻了,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大家都下来活动活动吧。”陈主任说道,他们已经出来半个月多了,每次都是暗访,也不会惊动当地的政府,所以条件就相当坚苦,一切都要靠自己,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能获得真实的情况。

“陈主任你快看,那有个少年竟然松开了双手在骑车!”小黄刚一下来,马上就看到远处有人骑着一辆自行车要进王家村,但是他骑车却跟其他人不一样,双手插在口袋里,只靠两只脚在蹬。

“这要是摔个跟头那可不得了,快点把他拦下来。”陈主任担心的道,幸好现在路上没什么车,如果突然出现一辆汽车,那这少年就危害了。

“喂,快点停下来,你这样骑车可是很危险的。”小黄马上跑过去把骑车少年给拦了下来。

“如果有危险也是因为你才造成的。”少年说道。

“我说你怎么胡说八道呢,明明你是松开双手骑车,如果我不拦下你,出了事怎么办?”小黄生气的道,他没想到自己好心把他拦下来,可这少年却不领情。

“我每天都是这样骑车回家,已经有半年多了,从来没出过事,再说了,如果有车,我还反应不过来?你不是我们三塘镇的人,来这里干什么?收铝货?”

“收铝货?对,对,我们确实是来收铝货的,只是第一次来不知道该找谁收,你能不能帮我们一个忙?”小黄马上露出笑意,这可是一个好机会,这少年看来就是王家村的人,可是向他先打听打听王家村的情况。

“你们是一起的?”少年看到路边还有几个人,而且还停着一辆吉普车,不由问道。

“对,我们是一起的,你是王家村的吗?”小黄问道。

“当然。”少年答道,可是他的目光却在远处的几个月身上扫来扫去,很快就把目光锁定在了那位陈主任身上。

“你们王家村听说非常富裕,家家都有电视,而且这样路也是你们村上修的,这可不是一般的村子能做得出来的事啊。”小黄问道。

“所以我们王家村才不一般啊,你们还没吃饭吧?要不到我家去吃个便饭如何?”少年说道。

“这不太好吧?”小黄客气的道,可是他却望向了陈主任,今天中午就只吃了个面包,到现在早就饿了。

“来者是客,再说你们在我家就能收到铝货,我这是给我爸带了个客户回去呢,等会他肯定会奖励我。”

“你说你家就产铝货?”小黄看到陈主任缓缓的点了点头,连忙问道。

“当然,你们当家的已经点头了,跟着我走吧,很快就到,我家就在村口。”少年推着车说道,他注意到那位中年人点了点头,心中已经知道,这些人肯定不是什么来收铝货的,谁收铝货会开着吉普车来呢?除非他有病,或者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PS:有书友告诉我,固定时间的更新会有利于大家的阅读,所以只要不发生意外情况,每天两章更新的时间就定在早八点和晚八点。

  第一百七十四章 摔倒

“小明,又带什么人回来了?”陈淑珍看到王小明推着自行车回来,但是他后面却跟站着一辆吉普车。

“他们是来找爸爸的,他回来了没有?”王小明问道,他就是松开双手骑自行车的少年,他现在已经满了十二岁,对自行车的控制轻而易举,能做出很多特技动作,像松双手还只是平常的,很多时候他还喜欢倒骑。

“在房间里呢。”陈淑珍道,现在王家村的三个工厂都走了正轨,每个工厂都有非常专业的高级工程师在当技术顾问,所以王坤现在要轻松得多,虽然三间工厂他都要负责,但是他反而比刚开始管理铸管厂时要轻松。

“妈,今天晚上多准备四个人的饭菜。”王小明说道把陈主任等四人叫进客厅之后。他就跑进了父亲的房间。

“外面来了什么人?”王坤正在房间里看书,他看的是高中数学,今年大明已经高三了,王坤想尽自己所能帮他准备点复习资料,他丢开教材已经有十来年了,很多知识都已经忘记,但是他却很有毅力,从初中的数学开始,把初高中的数学课本重新再看了一遍,加上原来的基础,现在他在数学方面比大明绝对要厉害。

“找你的。”王小明说道。

“找我的?你不会又给我带了什么高级工程师了吧?现在好像不需要技术顾问,再说,他们来的几个就可以了,再多的话我快养不起了。”王坤笑道,这些高级工程师每个人的待遇都非常之好,王家村给他们盖了房子,而且由于他们的生活习性,每个人的房子都是他们本地的特色。

这住还好一些,不管再怎么复杂,一次性搞定永久都不会再出问题。可是吃就不行。按王小明的意思,他们这个人个个都是宝贝,王家村能我现在的经济布局,他们功不可没。为此王家村特意请了好几个厨师,专门负责给他们做家乡菜,为的就是让他们能乐不思蜀。把王家村当成他们地第二故乡,永远的留在这里。

“他们不是,是来收铝货的,开着吉普车,穿着干部服。”王小明说道。

“什么?穿着干部服开着吉普车来收铝货,他们怎么装车?我看他们不像是来收铝货的,反倒像是哪位微服私访领导。”王坤现在是什么人?来王家村收铝制品的几乎都要跟他会面,什么是真的什么人是假地,他不用看。听都听得出来。

“那你可是好好接待他们。”王小明说道,既然老爸已经知道了他们不是来收铝制品的,那剩下也就没有了自己什么事。他会处理好一切的。

但是陈主任他们可不知道。小黄随口地一句托词已经让他们地身份呼之欲出。所以当王坤出来之后并没有跟他们谈铝制品地事。反而是顺着他们地话题。他们想问什么自己就答什么。好像忘记了他们来此地目地似地。

“你是王家村地村支书?”陈主任没想到自己竟然到了王家村地村支书家。他知道王坤地名字。在三塘镇地介绍材料里。王坤是王家村致富地带头人。是王家村地舵手。说地跟总设计师差不多了。

“这也是村民们抬举。我只是一个服务者罢了。”王坤谦虚地道。他现在还看不出这些人地来头有多大。但是作为村官。不管来地是什么人。总之都比他当。谦虚一些总归没错。

“你们外面地这条水泥路修地很厚。这应该花了不少钱吧?”陈主任问道。这条水泥路如资料上所讲。确实有五十多公分厚。如果这条路完全是由王家村出钱。这可是一笔相当巨大地钱。

“那是。为为这条路以及让全村所有地村民都能喝上自来水。我们可是把这两年村里地收入全部投入了。”王坤笑道。只要对方不摆明身份。他就不会提供准确地数字。但这个数字确实是相当惊人。就算水泥厂是王家村和王小明股地。就算王小明愿意一分钱不赚。甚至还补贴五十万进去。但是光成本也花了近二百万。这样地高成本造成了高质量。王家村公路只要不碰到大地自然灾害。几十年之内都不必担心这条路地质量问题。

“你们村里已经家家能喝上自来水了?”陈主任惊讶地道。这在资料上并没有。或者是三塘镇并没有把这当成一件可以炫耀地事情。

“当然,而且我们的自来水是真正的地下水,矿物质丰富,我们曾经拿到市里去化验,说这完全可以当矿泉水卖呢。”王坤说道,现在王家村的自来水全部来自村里的三口老井,每口井里装一个水泵,然后把上面封死,直接送到附近的三个水塔,从而供应全村。

“这些全部是由你们村里出钱,村民还需要出钱吗?”陈主任问道。

“村里的钱就是村民的钱嘛,只不过村里地钱是用在集体上,像修路、自来水这些都是让大家受益地事,只要村里有钱,就不会让村民们集资。”王坤说道。

“我听说你们村里的农业税也是由村里交,不再需要村民另外出钱,你们村里地主要收入来自哪里?”陈主任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