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卓迁都长安,在眉县建筑坞堡,高厚七丈,称之为“万岁坞”。所储粮食可用三十年,他自己称:事业成功,就可雄踞天下,不成功,守在这里足可以养老。有一次,董卓要去坞堡,公卿大臣在横门外送行。他在大帐中设宴,把从此地诱降来的造反者数百人在帐中杀死。先割断他们的舌头,然后斩断手脚,再挖掉眼睛,最后放进锅里煮。还未死的人在酒桌之间的地上滚动,赴宴的人吓得浑身发抖,羹匙、筷子从手中失落,而董卓却饮食自如……
看看董卓的所作所为,其凶残暴戾,其厚黑的程度,又岂是曹操和刘备能够比得了的?可是董卓最伟大的理想,也只不过是躲进坞堡里养老,此人从未有过任何追求,也没有什么人生目标,他的厚,他的黑,已经成为了他追求的终极目标,这就让他成为了天底下最残暴的人,最终为义子吕布所杀,实是咎由自取。
可见,厚也罢,黑也罢,一旦从手段蜕变为目的,人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信念与原则,异化为食人的野兽,终不可能再有任何作为,只能成为英雄人物用来祭旗的猎物。
第9章 厚黑是人生的要义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所谓的厚与黑,不过是人生目标不高的人对人生目标高远之人的人生态度与做事方法的评价。
就拿汉高祖刘邦来说,此人心狠一至如斯,居然能够置父亲妻儿的生死于不顾,这是普通人很难接受的冷酷行为。普通人之所以认为刘邦冷酷,那是因为普通人没有夺取天下的野心。一旦有与刘邦有同样野心的人,对刘邦的评价就会变得正面,诸多冷血的行为也就变得顺理成章,可以理解,无可厚非了。
再看刘备之厚黑,当吕布被擒,以旧情相告,央求他在曹操面前说情的时候,刘备答应得好好的,连连点头,等到了曹操准备释放吕布的时候,刘备却突然提出反对意见: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强烈要求曹操杀掉吕布。这种口是心非,两面三刀的小人行径,却能够获得世人的认可,仅仅是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刘备的人生目标——他渴望做皇帝,如此高远的人生理想,杀一个小小的吕布,又算得了什么?
由此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凡是在这个目标之下的人生态度和手段,就是能够为人所谅解的厚黑。反之,超出了这个目标之外,那么你的厚黑就变得毫无意义,也无法让人接受。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来,厚黑的境界,因人而异,尤其是与一个人的人生目标及成就构成直线相关。如果你的人生目标不高,人生的成就不大,那么哪怕你再小心谨慎,都难逃厚黑之名,遭到无妄的指责。
反之,大人物却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特权,同样的事情,小人物做了,那叫丢人现眼,叫人品低下。但是大人物做了,最坏的情形,也是一段名人轶事,一段风流韵事。原因就在于,公众知道大人物的人生目标,是自己所无法企及的,知道大人物拥有着更为宽泛的选择权力,所以才会对大人物的荒唐之行抱以宽容的态度,却对小人物要求极严。
但对于大部分公众来说,是没有什么远大的人生目标的,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追求。所以不管你是谁,只要你希望人生有所造就,那就难免超出普通人的容忍限度,进入厚黑的行伍之中。
大人物也不是生下来就是大人物的,所以几乎所有的大人物,在他们人生的奋斗之初,难免会受到公众的耻笑。以陈胜为例,他最早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个农民,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落地上摔八瓣,艰难辛苦地劳作着。可是陈胜却不愿意就这样埋没自己的一生,所以有一次,他充满激情地对农人们说道:“苟富贵,勿相忘。”等哪一天我们有谁富贵了的话,千万不要忘记了现在的穷朋友。
陈胜的话,惹来了农人们的嘲弄,无奈之下,陈胜只好自我解嘲说:“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当时的陈胜,以一介泥腿子的身份说这种话,只能是被人视为大话妄言,视为厚黑之人。
不唯是陈胜,这世界上的每一个成就事业的大人物,在他们起步之初,都难免要遭到别人的嘲弄,无论你说什么,又或是做什么,都会被不理解你的人指责为厚黑。苏秦事业未竟,只好在家里头悬梁锥刺骨,刻苦读书的时候,他的这种行为,在家人看来无异于厚脸皮之举。堂堂的五尺大男儿,不去田里耕种,不去圈里喂猪,却只是死乞白赖地游手好闲吃闲饭,这种行为,不是厚黑,还能是什么?
所以说,厚黑是人生成功的必要条件,想要成功,不厚黑是万万不成的。但如果只有厚黑,却厚黑得不得法,也会像董卓、吕布及袁谭那样,厚也厚了,黑也黑了,一世的骂名也背上了,最后却落得个鸡飞蛋打,一事无成,那就划不来了。
厚黑的基本规律,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以下三点:
第一,厚黑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第二,厚黑的实用价值,与人生的目标成正比。人生的目标越是长远,越是远大,厚黑的价值就越高。反之,目光短浅之人的厚黑之举,就会为人所不齿。
第三,无论你是否愿意接受,当你向着自己的人生理想起步的时候,你就必须要面对人生的一个厚黑时代,否则你无以应对那些针对于你的消极性及负面的评价。
关于厚黑学体系的第一个要点,我们已经在前面详细地说过了,但是有关后面两个要点,却还需要做一些基本的补充。
先来说厚黑与人生目标的关系,三国时代的刘备堪称为最完美的典型。有一句老话,叫做: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这句话说的是刘备被曹操追赶,仓皇夺路而逃,末路之际,不得不求助于江东孙权的人马支援,并承诺一旦击败曹操,荆州之地,尽可由孙权占据。但是等到打败曹操之后,刘备却抢先一步,占领了荆州,于是东吴遣使来索取,这时候刘备的厚脸皮就派上了大用场。他也不说还,也不说不还,就是这样拖拖拉拉,忸忸怩怩,终于逼得东吴气急败坏,狗急跳墙,索性杀了关羽,将荆州之地夺回。
寻常人物,纵然是欠邻家二两米面,被人家追问起来的时候,也会羞赧三分。偏偏这刘备天生异禀,赖人家如此之大的荆州,竟然全无半点愧疚之心,追根到底,还是因为他志向过于高远,他人生的理想并非是偏安于西蜀就算完事,他想拥有天下,与天下相比,荆州又算得了什么?
更何况,刘备史上素有仁德之君的美誉,他不像吕布那样目光短浅,也不像董卓那样残暴无道。于民众而言,如果能够选择皇帝的话,那么他们宁愿选择刘备。所以民众能够宽谅刘备的所有厚黑之举。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刘备的厚黑,尽多落在性善说的领域之内,虽则厚黑,但是他的厚黑却是善良的厚黑,所以他这种厚黑,顿时就变得可爱起来。
而吕布的厚黑,董卓的厚黑,却完全是性恶说的厚黑,是一种邪恶的厚黑,残暴的厚黑,是注定失去民众支持的厚黑。
再结合厚黑学的第三个规律——无论你是否愿意接受,当你向着自己的人生理想起步的时候,你就必须要面对人生的一个厚黑时代,否则你无以应对那些针对你的消极性及负面的评价。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最为完善的结论:
第一,如果你想获得人生的成功,那么你必须要踏上厚黑之路。
第二,厚黑之路有两条,一条是善的厚黑,一条是恶的厚黑。如果你走的是善良的厚黑之路,那么恭喜你,你很快就会成功的。反之,如果你不慎误入了邪恶的厚黑之途,那么,你非但不会获得成功,反而会身败名裂,贻笑他人。
第10章 传世经典,厚字当先
中国国学经典,打头第一句,就是人生在世,厚字当先。
这句话,在哪本经典上呢?
国学经典的核心,是四书五经;四书五经之首,是由孔子的弟子门人记述的笔记体思想纪要——《论语》。
《论语》开篇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的意思,尽人皆知,是说当一个人,脚踏实地学习并掌握思想知识,并将这些思想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思想启迪人生。这时候就会有许多人慕名而来,向你求教,又或是与你共同探讨,共同学习。但也有时候,你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你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大家的承认,所以你尽管付出了努力,可是仍然没有人理睬你,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办呢?
这句话的全部要点,就落在最后这半句话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意思是说:即使是别人不承认你的努力,不承认你的成就,否定你的贡献,那你也不能气急败坏,而是要心平气和,耐心等待,万不可心浮气躁,脸皮太薄,过于急切地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如果那样的话,那你就惨了,你前面的努力与付出,全都因为这张薄脸皮而付诸东流,而且又落得个“不是君子”的坏名声。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说除非你的脸皮足够厚,否则的话,你绝对成不了一个君子。而你要是想做君子,脸皮薄了万万不成。
君子都是厚脸皮,这就是传承近三千年的儒家思想的核心要义。
这样说,感觉怪怪的,但真实的人生,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明朝孝宗年间,有个叫杨守陈的人,在朝中任太子洗马的官职,这个官职的意思,就是太子的侍从官,类似于今天的文秘,总之是太子身边职务较高的领导干部。有一年他请假回家,到了驿站住下,驿站的驿丞就问:“你是什么官职?”杨守陈回答:“太子洗马。”那驿丞就“哦”了一声:“原来你是给太子洗马的,一天能洗几匹马啊?”杨守陈一听这话,就知道这驿丞是个草包,只好敷衍道:“这个洗马嘛……勤时多洗几匹,懒就少洗几匹,也没个准……”
正说着,一位御史大人来到,驿丞急忙上前跪迎,还命令杨守陈快点和他一起跪,可是那御史一看到杨守陈,却吓得扑通一声先跪下了。原来杨守陈的官职,比御史要大得多。
这下子驿丞吓坏了,苦苦哀求杨守陈饶命。杨守陈却说:“这事又不怪你,就算了吧。”
在这件事情中,杨守陈就是遭遇到了“人不知”的尴尬,驿丞望文生义,以为太子洗马就是专职替太子洗马的,还对他喝三吆四,指手画脚,这对于杨守陈来说,是件很难堪的事情。可是即使再难堪,他也得按照孔子的教导,强忍着屈辱,以此来表示自己的“不愠”。倘若他沉不住气,忍受不了这种屈辱,当场发作起来,这事传到别人的耳朵里,那么杨守陈就成了作威作福、仗势欺人的无德之辈。
可见,要想不被人视为无德的小人,那就必须要有一张足够厚的脸皮,能够在别人的白眼与侮辱之中安之若素,做不到这一点,也就难以获得君子的美名。
把君子就是厚脸皮这句话揣摩得最为透彻的,莫过于大唐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娄师德。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好脾性,无论别人如何辱骂他,也不见他生气上火。曾有人骂他是乡巴佬,他却笑着说:“当然啊,我本是种田人出身,我不是乡巴佬,那谁是呢?”
曾有一次,娄师德的弟弟赴代州任刺史,娄师德对他说:“我当哥哥的是宰相,如今你做弟弟的又成了刺史,我们获得的荣誉过多了,如果有人对你说三道四,你该如何自处呢?”
弟弟回答说:“这事好办,以后就算是有人朝我脸上吐唾沫,我最多自己把它擦干,绝不会给你带来麻烦。”
娄师德摇头道:“差矣,你差矣,人家吐在你脸上的唾沫,你怎么可以自己擦干呢?要知道,既然人家向你吐唾沫,那是因为人家痛恨你,你居然敢自己将唾沫擦掉,这岂不是更让对方愤怒吗?听我的话,以后再有人把唾沫吐到你的脸上,不要擦,让唾沫自己风干。”
这就是成语唾面自干的来由。对于娄师德的做法,历来是说好的有,说坏的也有。好的说法是称赞娄师德太能够隐忍了,坏的说法则认为娄师德的脸皮太厚了,连最起码的做人的尊严都失去了。但无论是好的说法,还是坏的说法,都扣紧了一个字:厚!
这个厚字,正是人不知而不愠的最高境界,除非你能够体悟到这个境界中的人性智慧,否则的话,纵然是儒家的经典堆积如小山,对你来说也未必有什么价值。
第11章 厚黑乃人生之本
在《论语?学而》篇中,有这样一段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明智的人,为人做事注重于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