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金陵新传 >

第280章

金陵新传-第280章

小说: 金陵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括蒋家在内的人,多相信“她比老先生小一轮年(12岁)之说,《宋家王朝》的出版,使人们知道她的正确出生年月日:1897年3月5日(阴历2月12日)。那么,她只比蒋介石小10岁,不是12岁。

因为这一资料的出现,就引伸出另一颇饶有趣味的问题,就是她在1927年,成为“蒋夫人”时是30岁又10个多月的新娘了!这在60多年前的时代,“二八佳人”(16岁)仍被视为一个女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之时,30岁的新娘,是绝对的被视为“超龄”的标准。毕竟,“女人四十一枝花”的新观念,不过是最近10年,才透过一部外国影片而舶来的。60年前,中国人普遍的观念是:“女人三十老人家”。

虽然,他们结婚时,新郎蒋介石也已40岁了,可是,那时是全世界瞩目“雄姿英发”的名人。因此,有人以理推想宋美龄的讳言年龄,刻意修饰和化妆,似乎与此不无关系。

半个多世纪以来,不只蒋夫人的年龄被列为“最高机密”,甚至连她的一切活动资料,也是除了官方发布的以外,其余都被视为“不得公开”者。人们对她的认识,仅限于:她是宋氏三姐妹的”三小姐”,她的大姐名霭龄,是孔祥熙的夫人;二姐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哥哥宋子文,和姐夫孔祥熙,是1928年以后,1948年以前,权倾一时的“外戚”;此外,还有两弟弟,宋子安和宋子良,。。如此而已。其他的,甚至连他们的父亲宋嘉树的名字,在以往也很少有人能说得出来的,他们的妈妈倪桂春,名字的不传,就更不用说了。

1922年宋美龄25岁时,与蒋介石初遇于上海“国父宅中”,那时宋美龄美丽如盛开的玫瑰,使蒋介石“一见倾心”。董显光著的《蒋总统传》说:蒋总统及与宋女士相稔,知其为理想之终身良伴,而向求之不得者,故不稍犹豫,露求婚之意。”“其后5车间,蒋总统致全力于革命事业,北伐军兴,蒋总统即率师北上,此期间与宋女士函牍往还”,只有一则(情书)见于1927年10月19日天津《益世报》,这是他们结婚前一个月又十一天,被该报发掘来(或故意发布于该报)的稀少资料,文曰:“余今无意政治活动(按:这一年8月12日,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宣布辞去本兼各职。即时离开南京,经上海、宁波,回到溪口故乡,住入雪窦寺‘隐居’,以后即偕张群出国而去日本‘有意出国作五年考察与研究’。所谓‘余今无意政治活动’应系指此时‘下野’一事而言),惟念生平倾慕之人,厥惟女士。前在粤时,曾使人向令兄姊处示意,均未得要领,当时或因政治关系,顾余今退而为山野之人矣,举世所弃,万念灰绝,曩日之百对战疆,叱咤自喜,迄今思之,所谓功业宛如幻梦。独对女士才华容德,恋恋终不能忘,但不知此举世所弃之下野武人,女士视之,谓如何耳?”

1927年9月29日,蒋介石乘日轮“上海丸”抵达日本长崎,再转云仙,探视宋母,登堂求婚。有关求婚的经过,根据上海《晨报》的报道,是这样的:“蒋介石于10月3日来晤太夫人,事前蒋系先致电,得太夫人的允可者,相晤时,太夫人正在室中研究新约圣经,盖太夫人系一极诚笃之基督教徒也。既见蒋,勉蒋为使徒保罗;蒋告太夫人,谓对基督之道,近日亦有信仰,并乞婚焉。时太夫人以蒋对于联姻之手续,既一一办妥,毫无其他问题杂处其间,遂允其请,许以女美龄妻之。”

其实,这一段“赴日登堂拜母”的过程只是求婚的最后手续而已。10月19日在天津《益世报》发表情书,也等于电影上映前的一则“预告”。

1927年10月14日《交通日报》对宋美龄的一则专访,有四句问答,可为参考:问:“蒋先生谓初见女士时,已认女士为真理想的伴侣,但不知当时女士,作何感想?”

答:(女士微笑)“此乃5年前事,当时余未注意及之。”

问:“结婚问题,起于何时?”

答:“半年前,然最近始有成议。”

这里所说的,“半年前”,正是蒋介石控制东南,京、沪、苏、浙、赣、闽,尽入其势力范围,成为世界瞩目的人物之时。美国《时代》周刊也以他为封面人物,全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建立“蒋介石档案”。蒋“百对战疆,叱咤自喜”的威名,自必使三小姐也为之如雷贯耳,倾动芳心了。

1927年的四月底、五月初之间,蒋介石和“三小姐”在上海西摩路宋宅再次相遇了。蒋向宋“再申前请”,似是就在此时。

当时上海《时报》的采访主任金雄白对蒋、宋婚礼有如下追记:蒋宋结婚的日子我是记不起了,礼堂在戈登路的大华饭店,那是上海最豪华的一家西式大饭店。当米价还是每担3元的时候,大华饭店一碟牛排,就取价4元了。

因为蒋夫人是虔信的基督教徒,因此先在西摩路宋宅,由西藏路慕尔堂的牧师余日章为他们先主持了宗教式的婚礼,观礼者限于近亲寥寥数人,连新闻记者也被拒绝参加。宗教婚礼完成后,才同车至大华饭店再补行另一次的公开仪式。

那天冠盖云集,济济一堂。这次婚礼的另一特点,是证婚人却有五位之多。。记得那天蒋氏穿的是一套长礼服,蒋夫人则为白缎旗袍,他们沿袭西方的礼俗,交换婚戒,在那时是还不很多见的。

蒋宋结婚之后,宋美龄对中国政治所发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样,凡奔走夫人门下的人,也能获得夫人逾恒的庇荫,而青云有路,长保禄位。如曾任台湾情报局局长的汪希苓,原出身于海军军官,与军统可说毫无渊源,虽然曾担任过驻意大利、驻美等大使馆海军武官之职,但那仅属于静态情报工作,与情报局的“特务”工作有着很大的差距。按常规,不论从什么角度去考量,都不应该由他出任斯职的。然而,却因为汪希苓曾为官邸的海军侍从武官,又是宋美龄“赴美就医”的侍从官,把宋侍候得非常满意。宋为免他的军职年资中断,仍将他挂名在驻美“使馆”沈剑虹大使之下武官处为海军武官;台美断交之后,仍安置在北美事务协调会代表处担任一年多顾问。汪回台后,宋笃念他侍侯一场的心意,多次电话回台,终将他安排为情报局副局长,继而晋升为局长。

宋美龄的随身女佣蔡妈,是来自娘家带到蒋家的梳头娘,由1927年侍侯到1971年,在官邸中,除了“先生”夫人之外,蔡妈的权威几乎超过了侍卫长;因为只有她一人敢于和“先生”夫人顶嘴,一旦她发了脾气,宋美龄是什么辙也没有,甚至还要向蔡妈说好话哄她回心转意。同时,宋美龄出外,不论是随蒋介石出巡,还是赴埃及参加开罗会议。。蔡妈也都是列为第一随行人员。西安事变时,蔡妈也随宋美龄入陕,黄仁霖在回忆中有如下的描写:到上午10时左右(按:指1936年12月25日)。。隔了片刘蒋夫人自己走出来,并且告诉我,委员长和她当天下午离去。她要我随后收拾一下,最后命令说:“不要忘记把蔡妈带出来,这是我忠诚的女佣。有一架飞机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你们明天可以出来。”那天蒋自西安飞往洛阳,由于飞机上座位已满,宋为了蔡妈和黄仁霖,还特别准备另一架专机,于第二天起飞。

当时,国民党留在西安的军政大员,尚有:蒋百里、朱绍良、陈诚、蒋作宾、卫立煌、陈继承、万耀煌、陈调元等一、二十人,他们不仅都未及与蒋宋同时离陕,甚至也未能与蔡妈同行。经过这一比较之后,若干有“政治眼光”的人,走夫人路线也兼走“蔡妈路线”,甚至专走蔡妈路线,也没有什么好奇怪了。国民党逃台以后,陈诚到官邸请谒之时,总是先打电话给侍卫长,问明了蒋介石召见的时间,又请侍卫长安排向宋美龄请安的节目,待见过蒋之后,侍卫长将他导入宋美龄的会客室,当宋尚未出见,蔡妈出现时,这位省主席都会向蔡妈起身肃立说:“向蔡大姑请安!蔡大姑好!”演出现代《官场现形记》的活剧。甚至“孔二小姐”经营“圆山大饭店”也与蔡妈相结纳,奉蔡妈为常务董事,经常报效,以求内宫之中布一棋子,获取更大效益。“孔二小姐”为椒房懿亲,尚且如此,况乎他人?宋美龄出门,除了蔡妈为必携从者之外,她所带的行李也是非常可观的。现在的波音747宽体专机对于载运她的随员及行李,自是绰绰有余;但是在二次大战期间,她赴美之行,“美龄号”专机(四引擎的DC3型,当时称“空中霸王”机)尚不够她和她的随员、行李使用;美国陆军还另派一架DC4型运输机,运送她的衣物箱笼、化妆品以及部分随行下级人员。据白宫所留下来的纪录,宋美龄在白宫做罗斯福总统的贵宾时,连使用的丝质被单,都由中国带去。她的被单至少每天要更换一次,有时一天更换四、五次之多。

在美国白宫作客时的宋美龄,也展现了“她鞋子上带的珍珠”。这鞋子上的大珍珠,是从清朝皇太后的凤冠上取下来的。据说,1928年原军阀张宗昌的部属孙殿英,在河北遵化县马兰峪清朝的“东陵”发掘了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盗取殉葬的宝物,而后,孙殿英“给蒋介石新婚夫人宋美龄送去了一批宝物。慈禧凤冠上的珠子成了宋美龄鞋子上的饰物。”

重返台湾牵动政坛1986年秋,尘封11年的“士林官邸”再现新貌。由于十多年未曾使用,许多用品已腐朽损坏。整修后既要符合宋美龄的生活原则,又要保持过去的情调,台湾有关部门颇费匠心。1986年10月25日,85岁的宋美龄,乘坐“中华航空公司”的珍宝专机,从她美国纽约长岛别墅的隐居地,返抵台北。10月31日,台北举行了历时40分钟的蒋介石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宋美龄成为纪念会瞩目的主角。她大部时间坐在轮椅上。

台湾“中央社”报道说,已属高龄的宋美龄,健康看来还算不错,虽然经过长途旅程,但她还是“容光焕发,很高兴见到亲人及老朋友。”

据台湾分析家观察,宋美龄返台,是蒋经国要表现台湾各方面的团结,及调和与元老派、保守派之间的矛盾,商讨晚年接班大计,以应付1987年国民党“十三大”的新局面。

宋美龄虽然长久不在台湾,但她仍保留着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天主教辅仁大学信托基金会主席和多个妇女及慈善团体的头衔,更重要的是,她是蒋介石的夫人,她在台湾依然有一个根基雄厚的班底。

1986年11月30日《纽约时报》将已经移到社交版的宋美龄报道复原,在头版登出了宋美龄的照片。照片的小标题和说明文字是:“仍具影响力:蒋介石夫人在美国待了11年后,已返回台湾。”在第28版上,时报刊出了一则美联社发自台北的长篇电讯,标题说,蒋介石的遗孀在台湾仍是“一股力量”。

《纽约时报》说对了。宋美龄在岛内政坛可能发生的作用确实不能忽视,回台后,她曾多次接见台湾党政军要员,蒋经国去世后,李登辉也几次前去“官邸”向宋请示汇报。由于她对蒋家和岛内党政军人物的深远影响力,在台湾的政治的运行中,自然难免流露出她影响力的轨迹。最明显的例证莫如国民党中央妇工会主任钱剑秋,虽已80多岁,但仍然不为潮流所动的屹立在“妇工会”,“除非有蒋夫人一句话”否则准也不能动她。1987年,“太平洋文化基金会”执行长李钟桂(国民党中常委、原“法务部长”施启杨的夫人)出任台湾“救国团”主任,就是钱剑秋屹立不摇的证明,李钟桂原本想当“妇工会”主任多年了,而终于出任台湾“救国团”主任。如果不是出于宋的认可,钱剑秋的情形根本不可能会存在。

有的报道认为,与官邸具有深厚渊源的“励志社”系统,和宋美龄关系极为密切。甚至官邸的侍卫人员均出自此一系统。蒋经国死后,这些人又活跃了。这种说法,只有一半正确。“励志社”确系宋早年创设,从事“服务性”工作,致官邸某些事业性工作,也由“励志社”负责,唯侍卫一则由军警系统甄选可靠人员充任。当时“励志社”总干事黄仁霖,确为宋手下大将,她对外的联系,常由黄仁霖负责。张学良西安事变前要见蒋介石,则先通过张群安排,而他要见宋美龄时,则不通过张而必须请黄仁霖先行联系,由此可见黄仁霖在宋面前份量之重。不过,后来黄仁霖出“使”外国,而“励志社”副总干事黎离尘又于60年代中期死去,“励志社”如今几乎已告名存实亡了。

在当今台湾不易化解的权力内斗中,宋虽已难于一一干预,但对某一极重大的人事安排却想积极影响。

蒋经国死后,国民党在1988年1月27日的“中常会”中,依原定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