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明穿]之盛世永乐 >

第74章

[明穿]之盛世永乐-第74章

小说: [明穿]之盛世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当年起兵时,曾在最大的对头陈友谅的的手下吃过大亏,建国后朱元璋因为前车之鉴,对大明的水师和造船方面非常重视。

对于造船朱高炽是个外行,永乐的宝船最大的百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有千人。

迄今为止在科技术如此发达的现代,都无法复制出能够下水载一千多人的纯木板帆船,可见当时的造船技术有多么先进。

朱高炽唯一能做的就是,对宝船的火力防御上和水手的训练方面给予技术支持,水手的训练项目全部由朱高炽一手拟定,朱高炽若不是太子他都想自己亲自去训练,最终这项任务只能交给魏汉带人去执行。

永乐三年,当所有前期准备工作都已经完备后,朱棣下旨赐内官太监三宝郑姓,改名郑和。并授予郑和钦差总兵太监军衔,率领率领两万七千名官兵出使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八艘舰船,两万七千名船员,从苏州刘家港出发驶至福建无虎门顺风南下,途经十几个国家,远播大明国威,建立长期的友好外交贸易。

永乐四年,朱棣采用迂回战术假意下旨建造北平行宫,实际上行宫的规格完全按照新的都城指标而建。

永乐五年,皇后徐冉英病逝。

徐冉英的去世并不算突然,从永乐三年起徐冉英的体质就大不如前,大病没有小病连连。永乐四年徐冉英忽然一病不起,病情时好时坏,整日缠绵于病榻,朱棣遍寻了天下名医来给徐冉英治病,无奈徐冉英的身体已经接近油尽灯枯。永乐五年二月,朱棣急招远在安南的朱高煦与朱高燧回京。

由于徐冉英病情加重,朱高炽几乎每日守在徐冉英的床前,亲自侍奉徐冉英进膳喂药,徐冉英醒着的时候朱高炽就陪她说说话,徐冉英睡着了朱高炽就坐在床边握着徐冉英的手沉默不语。

朱高炽找过淘小宝询问是否能为徐冉英改命,淘小宝摇了摇头道:“亲,这个时空的明朝因你的到来,其实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迹。这种情况下她依旧没挺过去,那就是明冥冥之中的定数,你也不必再费心思了。”

“小宝,其实这里不是我所知道的那个明朝吧?不然当初我救下张玉的时候,你们为什么没有阻止我?”

淘小宝抿了抿唇道:“亲,其实你早就已经知道了不是吗?”

朱高炽的神情一瞬间萎靡了下去,他颓然的说:“这里和我们那里属于两个不同空间对吗?”

淘小宝点点头,朱高炽切断了终端联系。

渐渐的徐冉英昏睡的时间越来越多,醒的时候也基本说不了什么话,但是朱高炽能看懂徐冉英眼里的期盼,她在盼着朱高煦和朱高燧回来。

这一日徐冉英在喝过药后又昏睡过去,朱高炽拿了热水浸过的帕子给徐冉英擦脸擦手,又取了香脂给徐冉英抹手。徐冉英就爱拿这个兰花味的香脂擦手,朱高炽记得的。

朱高炽吸了吸鼻子心里又是一阵酸涩,卧室外间的门吱呀一声响起,片刻后传来一阵哒哒的脚步声,间或还能听见两声捏着嗓子的谈话声传来。朱高炽站起身向外面走去,轻手轻脚的走到外面,对着两个刚过他膝盖的两个正太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那两个小男孩见状连忙捂住嘴巴,只眨巴着两双大眼睛齐刷刷的望着朱高炽,面对这两个卖萌的小包子,朱高炽只得无奈的摇了摇头,牵过他们两个的手轻声的问:“你们两个怎么来了?你们母妃呢?”

“母妃在外面呢,碧翠姑姑说皇奶奶刚刚睡下,这个时候不方便探视。”

朱高炽戳了戳他们俩的脸蛋道:“那你们俩怎么还是进来了?”

“嘿嘿,我们想皇奶奶和大伯你了,就磨着碧翠姑姑放我们进来了。”

这俩孩子大一点的是朱高煦的儿子朱瞻坦,小一点的是朱高燧的儿子朱瞻塙【que】,这俩孩子的性格完全随了他们爹小时候。朱瞻坦活泼好动,朱瞻塙文静呆萌,属性跟朱高煦还有朱高燧一样一样的。

“你们两个乖乖的,大伯带你们进去看看皇奶奶,但是不准出声吵到她,听明白了吗?”

俩小孩儿点头,朱高炽站起身牵着他们俩走回卧室里间,床榻上徐冉英还没醒,朱瞻塙看了看转过头小声的问朱高炽:“大伯,皇奶奶什么时候能睡醒啊?”

朱瞻塙的话音刚落,徐冉英竟然醒过来了,俩小孩立刻就高兴了,他们往徐冉英的跟前凑了凑,奶声奶气的道:“皇奶奶,坦儿和塙儿来看您了。”

徐冉英嘴角弯了弯,有些虚弱的说两声好,两个小家伙笑完了眼睛,轮流凑上前去在徐冉英的脸上亲了一下,口水糊了徐冉英一脸。

朱高炽不乐意了,把他俩撵到旁边拿帕子便给徐冉英擦脸边说:“母后,小二和小三明天就到了,明天的这个时候啊您就能见着他们俩了。”

“大伯,小二和小三是谁?”朱瞻坦好奇的问。

朱高炽掐了他脸蛋一把,戏谑的道:“你等他们俩明天回来当着他们面问去?”

徐冉英轻轻拍了拍朱高炽示意他别逗那俩孩子,朱高炽回头佯装生气的道“

看看,过去母后最疼的是我,现在有了孙子我这个儿子也得靠边站了。”

徐冉英身体虚弱没过多一会就有睡着了,朱高炽带着两个小孩儿悄悄的出了寝宫,找了几个宫人将他们俩送到他们母妃那去了。

徐冉英病重的这段日子,朱高炽寸步不离的在旁边照顾着,所有的政事就都扔给了朱棣一人处理,朱棣每天忙的有时候直接连轴转,就这样他每天也会抽出两个是时间段过来看看徐冉英,不过由于徐冉英经常处于昏睡状态,所以她醒着的时候多数和朱棣碰不上。

又过了一日,朱高煦和朱高燧终于风尘仆仆的赶回了京城,两人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直接就进了宫。当徐冉英再次醒来的时候,总算如愿见到了两个小儿子,她真怕在最后的时候见不上这两个傻小子,在安南的这几年朱高煦和朱高燧明显长大成熟了。

在朱高煦和朱高燧回来的当天晚上,徐冉英了无遗憾的永远闭上了眼睛,她累了终于能歇歇了。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看到一个一身银白亮甲的年轻将军,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向她伸出手道:“冉英,我来接你了!”徐冉英最后看了一眼床前的至亲,朝那人递出了手。

皇后驾崩,天地悲鸣,举国齐哀。朱棣辍朝三日,亲自监管礼部准备葬礼所需一切,因为朱棣亲自督办,徐冉英的葬礼办的极其隆重奢华,徐冉英早前就跟朱棣说过,死后不想跟他合葬在一起,她病倒后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永乐四年朱棣就着手在南京钟山选址,给徐冉英修建了后陵。

由于后陵才刚刚修还不到一年,所以徐冉英的梓棺在停灵三七后,暂时停放在皇宫内没有下葬,谥号仁孝皇后。

徐冉英的丧礼过后,朱棣对文武百官道:“朕与皇后乃少年夫妻,结发二十余载,相持至今,皇后仁孝恭谨与朕蒹葭情深,遂朕决定此后再不立后。”

众臣听罢虽感朱棣情深,但照例还是一起跪倒:“请皇上三思。”

“朕意已决,此事不必再议!”
=====================================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捉虫!


 99章

徐冉英死后,朱棣先后从他二哥、三哥还有老五那里挑选了三名郡主晋为公主;并将她们过继到徐冉英的名下充作嫡女;这样徐冉英名下就是三儿三女,取个儿女双全意思。

永乐七年朱棣特意为徐冉英修的地宫建成;钦天监给算了良辰吉日;徐冉英的梓棺才算彻底入土。

回去的路上朱高炽突然问朱棣:“父皇,母后心里的那个人是谁?他们最后为什么没在一起?”

朱棣听后思绪有些发散,淡淡的道:“死了,你之所以会早产生下来多病,跟他有很大关系。”

“怎么死的?他到底是谁?”朱高炽追问道。

“那人的父亲跟你外祖父齐名,都是你皇爷爷的开国大将。他爹你肯定知道,就是常遇春,他是常遇春的长子叫常茂,比我们都年长,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你皇爷爷东征西讨了,那时候你爹我还只能巴巴的听人家的故事。

你母后会喜欢常茂其实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常茂少年将军一战成名,长的……长的稍微比你父皇我白净点。

你外祖父其实对常茂很满意,常遇春也是乐见其成,不过后来遇上点政治问题,你也知道你皇爷爷登基以后对这些开国功臣颇为忌惮,只不过一开始表现的并不明显,他们也并不知道你皇爷爷的想法。

就在徐达和常遇春刚有联姻的意思时,你皇爷爷就把常茂派出去追击北元去了,没过两月前头就传回来常茂战死的消息。你母后当时受的打击可不小,本来一心想等常茂凯旋回来上门来提亲的,结果等来的却是常茂的死讯。

没过多久你皇爷爷就下旨,将你母后指给了我,谁成想就在你母后怀孕七个月的时候,常茂拖着半条命回来了,你母后听到消息后当时就动了胎气。

最后木已成舟,常茂只能放手,事后他因为心有郁结加上伤的又重,足足将养了两三年才缓过来。后来你皇爷爷下旨将冯胜的女儿嫁给了常茂,这也是造化弄人,冯胜同样是开国猛将,不过两家结亲的时候常遇春已经死了好几年了。

常茂是被逼着娶的冯胜女儿,谁让下旨的是你皇爷爷,敢抗旨那就是死罪。洪武二十年的时候冯胜和常茂被派去征讨纳哈出,行军中两人因为意见不同,加上常茂婚后估计怠慢了冯胜的女儿,冯胜对常茂早有微词,常茂与他争辩了几句,就被冯胜上奏你皇爷爷说常茂不服管教,然后将他缴械送回了京城。冯胜凯旋回京后,你皇爷爷收了冯胜的将令,又将常茂派去了龙州做守将,洪武二十四年他假死逃了。”

朱高炽眯眼看向朱棣道:“你怎么知道人家假死逃了?”

朱棣不以为意的道:“你母妃心里一直就没忘记过他,于是朕就时不时的派人关注了一下他,洪武二十三年他找上朕派去的人要朕帮他,你也知道那时候你父皇我正缺人手,就帮了他一把。他其实这些年一直都在北平,你母后也知道他还活着,靖难成功后我曾经问过你母后愿不愿意跟常茂走,不过她拒绝了。永乐三年常茂病逝,你母后的身体才开始夸了下来。”

“一直在北平,莫非他就在父皇的军营里?是哪一个?我见过没有?”朱高炽抓着朱棣的胳膊问。

朱棣斜眼看向朱高炽:“你这么关心他干什么?”

“我只是好奇母后喜欢的人长什么样!父皇你快说啊!”

朱棣嗤了一声:“你应该相当熟悉,火器营的总旗,那个叫黎莽的就是常茂。”

“啥?”朱高炽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黎莽就是常茂?日呦,难怪黎大叔看他的眼神总是有些奇怪,朱高炽长的是有些像徐冉英的,加上那会他去火器营的时候正是嫩的时候,与徐冉英有个五六分相像,黎莽这是透过他怀念徐冉英呢!

想到黎莽的长相,朱高炽看着朱棣坏笑:“这么一说,黎大叔确实比父皇你看着儒雅有风度多了,嘿嘿!”

七月,鞑靼军队经过几年修养野心渐起,进来不断派兵前来试探挑衅明军边界,边关守卫上报后,朱棣当即决定领兵出征。

依照朱高炽的意思,朱棣完全可以派自己手下的得力大将出征,可是朱棣不愿意,驰骋沙场领兵打仗是他最大的爱好,他已经憋了七年了,是时候出去动动筋骨了。

两人最后为了亲征不亲征的问题大吵了一架,并且在朱棣出征前朱高炽一直保持着单方面冷战,直到朱棣领兵走了朱高炽才开始有些后悔。他想想自己也是有病,这么多年了那人什么脾气他还不了解吗?在这事儿上跟他吵个什么劲。

九月朱棣带着人走了,这一走就走了三五个月,两人这算是第二次分开这么长时间,如果可以朱高炽真不想和朱棣分开哪怕一天时间,他们还有几个三五个月可以浪费?这一年一年的过的飞快,一没留神时间就匆匆而过。

朱棣不再的这段时间,朱高炽每天都忙的团团转,他也不想让自己有闲的功夫,一闲下来心里就老惦记着朱棣,这老混蛋也不知道给他来封信。

一转眼就到了除夕,因为朱棣不再京,朱高炽也没那个心思过节,于是下旨一切从简,宫里也只是应景的装扮了一下。除夕后总算来了信儿说是大捷,估计三月初就能到京城。朱高炽嘴上不说心里却高兴着,每天看奏折的时候头不昏眼不花了,没人的时候偶尔还哼哼几嗓子不知道什么调的歌。

这人心里有了盼头日子就过的快,就在朱高炽每日掐着指头算行程的时候,朝鲜使团竟然也趁这个时候进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