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伞骨 温如寄 >

第6章

伞骨 温如寄-第6章

小说: 伞骨 温如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我们杀出一条血路去!”
“看来我们中了计,能撤多少算多少!”
“好男儿抛头颅,弟兄们,来生再见!”
他的耳边是铺天盖地的呼喊声,眼前是大晁士兵一个又一个倒下去,那些人,从十多岁时就入伍,甚至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回过故乡,如今却是再也回不去了。
金渡川,金渡川,竟是此生难渡。
天地忽然安静下来,死寂的荒原,盘旋的猎鹰,如山的白骨,季节飞快转换,从冬到春,又回到冬天,枯荣有时,却没有人知道这荒漠下的森森白骨。
申屠衍觉得自己躺在一座巨大的棺材之中,那低垂阴霾的天空便是那一片黑压压的棺材盖儿,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甚至觉得自己会永久的这样躺下去。
不死,不活。
苍茫灰白的天空下飘荡着牧羊女的歌声,蛮夷的女子比不得中原的女子,能够把歌谣字眼咬得准确已经是十分不易,那不成调的歌声便是大晁坊间极其流行的《伊川歌》。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燕来时数附书。
醒来,已是宣德十一年。
他擦去了一身冷汗,但是湿冷的感觉紧紧拽住他的感官,很不舒服,睡不着,索性起来把水都烧伤,把柴劈了,把伞铺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干完了活,天便亮了。
他走到前铺的时候,发现并不是钟师傅一个人,还坐着一个白衣束发的公子。
这一日冯赐白穿得倒是规矩,简洁的白衣衣襟上描着几支修竹,煞是俊逸倜傥。他看着申屠衍出来,带了笑意,唤道,“申屠大哥。”
钟师傅疑惑,这两人何时这般熟络。
只见那少年殷切的握住了申屠衍的手,“我是想请申屠大哥去暮归楼喝酒,上一次不曾尽兴,这一次我们一定要好好喝个够……到时候大哥一定要多给小弟我讲讲江湖上的轶事。”
申屠衍看着欣羡目光的少年想,这冯少爷大抵把他看做江湖上的游侠了。商贾人家的少年,年少气盛,看过几个话本,读过几篇传记,便向往那些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的江湖传说。
申屠衍眼神瞄了瞄,抽回手,“可我还有些活没有做完。”转身,便要去忙活。
钟檐讪讪,冯家是云宣数一数二的商贾,得罪了只怕他这伞铺明天就好关门大吉了,一只手把申屠衍拉回来,脸上堆了笑,“他不忙,一点也不忙。”
申屠衍皱眉,“可是你昨天才说一定要在天黑之前做完,不然怎么赶上交胡家的那批货。”
钟檐心想,好个申屠衍!脸上却不敢翻下面来,笑说,“我不赶货,货没那么着急,冯家少爷请你喝酒是多大的面子呀!”他藏在衣袖里的手狠狠拧了一把申屠衍的腿。
冯赐白原本失落的目光又重新欢喜起来,“不如小钟师傅也一块来吧。正好,暮归楼上干娘新煮的梅子酒正好熟了。”
暮归楼。
云宣城里最有名的酒楼,为酒,也为人。
钟檐不嗜酒,来暮归楼的次数也是寥寥几次。
“小白,你的客人,老娘自然会拿最好的酒来招待。”老板娘一身藏青的衫子,布巾裹头,眼角细微的皱纹依稀可以辨别出当年的姝丽,别的女子总是奋力挽留时光,她却嫌时光太过漫长,恨不得转瞬白头。
“嘿嘿,干娘,还是你对我最好。”少年嬉笑,活像只撒欢儿的小兽。
老板娘打掉冯赐白乱晃的手,“别拍马,你也不小了,还没个正形。”她斟了酒,又上别桌去招呼了。
楼外头的雨细细密密的下着,落了地,便是哔剥乱跳的白珠。堂前隔着珠帘,却是驻唱的歌女,伴着牙板细细唱着,听不真切,大概是某个词人昨夜谱的一阕新词。
酒杯里酒光荡漾,三分醉人,七分却确是看着便是一枕南柯。
“听说了没,边关局势又紧张了。”
“打,还打,苦的还是老百姓,这几年的生意又难做的许多,特别是北边的生意,更是半点沾不得。”
“听说了没,我家京里的亲戚说,朝廷有意迁都呢……嘘——这话说说就算了,别往外传。”
这些年来局势连年恶劣,胡狄如狼似虎,去年那幽州一役打败以后,连千里之外的江南都受了波及,本来这风月场所不谈政治是约定俗称,可是总有好事者忍不住扯几句嘴皮子。
江南一夜鱼龙舞,不见边塞寒鸦回。
申屠衍听在耳边,脸上却是不懂声色,手里夺过钟檐的酒杯,便是一干二净。
酒到酣处,那曲一首接着一首,唱完了这一首,却是戛然而至,过了一刻,隔着珠帘,却是另一歌女抱着琵琶上来顶替,她拨了几声音,琴音清澈,必是不俗。
那歌女才开嗓,便听到了酒杯落地的声音。
两人纷纷转过头来,看到了钟檐逐渐苍白的脸,他的嘴半张着,却怎么也吐露不出那几个字。
申屠衍意识到不对,稳住他的情绪,说,“她不是表小姐。”
钟檐却跟没听见一般,摇晃着站起来,七魂少了三魄,囔囔,“小妍……”
那时候,小妍还这么小,她总是爱粘着我,跟个跟屁虫一样,怎么甩也甩不掉,她总是说,表哥表哥,我发现了一个好有趣的事情,你要不要来看看,虽然那个地方根本就没有什么特别,她又会说,表哥表哥,你看,我有一个好有趣的泥人,借你玩,虽然我很多年前就不玩泥人了……这么小的一个小东西,仿佛一捏就会碎掉,可是却固执的像头牛……那是小妍,她的声音我总不会听错。
她说,表哥,我没有亲哥哥,你就是我的亲哥哥,等我及笄,我不要十里红妆,我只要哥哥能够送我出嫁。
我的小妍,要嫁给世上最好的男子。
可是她却没有活到那一年,就寒杏早凋了。
“那是干娘从隔街的花楼上请来的歌伎,是不是钟师傅的亲人,请她出来看一看,便知道了。”冯赐白拍了拍胸脯,“我说话,干娘总会依我的。”
梨园有梨园的规矩,那女子似乎是新入行的,说了半天,才低眉,怯怯应了一声。
钟檐和申屠衍等了许久,才见珠帘拨动的声音,那姑娘静静地站在帘子前,低眉螓首,容貌被雪白斗蓬遮去许多,只能看到她弯月般的眉眼和鬓角的青丝。
却也足以一顾倾城。
“小女秦了了。”姑娘作了个揖。
钟檐看着这个姑娘许久,看得连姑娘的脸也是半烫的,怯怯的开口,“听说我长得很像你认识的人?”
钟檐笑了,摇摇头,“你不像她,她不及你好看……她是个容貌普通的姑娘。”

、第二支伞骨·起(下)

“你不像她,她是一个很普通的姑娘。”钟檐道。
杜素妍生于五月。
正是花色妍丽的季节,故名之。
可是她却长成平和中庸的模样,不够娇憨,不够伶俐,相貌也算不得出众,甚至及不上小户人家的女儿。
可是眼前的姑娘却是一副扶柳西施的模样,和小妍那个笨嘴拙舌的丫头实在没有半点相似。钟檐不免有些失落。
“被人这样心心念念牵挂着,想必是一个福泽深厚的女子……自然不是了了可以想比的……”秦了了脱下披风,放下琵琶,问道“那位姑娘,先生是找不到她了吗?”
钟檐哑然,叹息着回答,“是的,再也找不到了,即使穷尽此生。”
秦了了愣了半响,很快明白回来。
原来已经不在了。
“姑娘是哪里人,怎么会做这个营生?”钟檐又问道。
“乱世浮萍,何谈归处。奴记事时便被人从一家卖到下一家,早就记不得自己是怎么走到这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卖到下一个地方,甚至不知道最初叫的是什么名字……”秦了了柳眉微蹙,面露悲戚,好似乱世风雨里沉浮的一朵黄花,那神情竟要落下泪来了。
“人活在这个世上,不论贵贱,终归是有人会牵挂着自己,就算不知道,那个人,总是在未来的路上等着的。”
她听了话,默不作声,低着头,拨了几声琴弦。
琴音清澈,想必是个行家。
“谢谢先生的话,萍水相逢,便是一场缘,我便为先生奏一曲。”
众人纷纷示意点头,秦了了抱起琵琶,也坐了下来,弹的便是便是那首申屠衍今早在梦中听到的《伊川歌》。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燕来时数附书。
一曲终了,申屠衍和钟檐,甚至是冯赐白都有些痴了,说起来秦了了唱得不算顶好,是比不上京城里上等的乐伎的,可是不知怎么的,唯有这一次,听到了无奈和悲凉,钟檐默然,心底竟然萌生出浔阳江头迁谪之感。
秦了了弹完这个曲子,就听见楼下有小厮在催促她赶下一个场,秦了了作了个揖,匆匆赶往另一个地方。
世事便是如此,好不相干的人,遇到了,掉一滴泪,喝一杯酒,唱一支曲,转身离开,却依旧是谁也不认识谁的,谁也不曾走到谁的心里。
陪君醉卧三千场,却诉不得离殇。
钟檐喝了这样一顿酒,心里不痛快,灌了几杯就开始有些犯晕,尽管申屠衍在竭力阻止他喝酒,但是最后还是有些醉意。冯赐白也有些不好意思,说要派人送他们回去,申屠衍却坚决的拒绝了,只是一个人搀扶着醉鬼,就往回走。
到了后来,钟檐软趴趴的身体都靠着他支撑,他看着他烂醉如泥的模样,索性背起来,一步一步走着。
这样一来,便空不出手来打伞,反正雨也不大,索性便让雨丝淋个淋漓。
雨水潇潇,擦过背上男人的脸盘,冷丝丝的有些痒,他努了努嘴,似乎说了一句什么,就在申屠衍的耳边,可是他却没有听清。
一路上,钟檐时而呜咽,时而呢喃,他才能把这些不甚清晰的断句拼接起来。
钟檐说,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人,便是杜素妍。
申屠衍一愣,刚想说点什么,却听背上的醉鬼又说,我这一辈子见过最混蛋的人,就是那个……申屠……
申屠衍不用回头,就可以想象到背上那人脸颊醺红咬牙切齿的模样。
申屠衍觉得很奇怪,明明是成年男人的体重,可是他背上的男人却突然变得很小很小,好像还是当年那个趴在他背上的小男孩。
永熙三年,北靖拓跋氏于和谈中公然撕毁盟约,拓跋三皇子拓跋凛帅旧部卷土重来,顷刻间占领边陲十余州,边陲重染狼烟,一时间,战况扭转,劣势骤显。
东阙城中,却仍旧是一番歌舞升平的景象。
那一年是钟檐买了申屠衍的第二年。
按照时间来说,他们依旧在假装谁看不到谁的。
他们在玩一个游戏,心照不宣。明明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假装谁也看不到谁。
自从那一次他们打了一架之后,钟檐对这个面瘫少年的认识又多了白眼狼,仗势欺主的名头,恨不得立即赶出去,可是又想着就这样赶出去,可是太对不起自己买他的那些银子了,不伺候个十年八年的,岂不便宜他了。
于是钟檐一边让管家把脏活累活尽数压在这个少年肩头,一边不断对自己催眠,他已经不在了,不在了……于是他果真看不到他了。
于是,久而久之,他们便形成了这样奇怪的对峙。
当面瘫少年日复一年的挑水砍柴,当钟檐每一日和京城里其他的官宦子弟插科打诨,毫无交集,就这样时间便过去了一年。
到了来年春天,春闱在即,礼部尚书看着自家的小儿,个儿竹笋似的向上蹿了一头,学问却没有丝毫长进,只想每一日把他关在屋里,把四书五经拿个漏斗灌入他耳里。
钟檐气结,却也没有办法,他本来答应着和他的朋友,去东阙城著名的销金窟须尽欢去见识见识的,那时的钟檐狐朋狗友一堆,其中与林翰林家的公子林乾一与王都统家的少爷王坤最是玩得开,他们都比钟檐大三四岁,便撺掇着钟檐去见世面。
正是半大的少年,血气旺盛,最是把义气放在眼里。如今去不成了,心中分外窝火,只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到了傍晚,夜逐渐黑起来,他忽然,他听了墙外草丛中有几声猫叫,钟檐起初不以为意,但渐渐觉得那叫声实在是诡异,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年头,开了窗,却看见围墙后面那两个虎头虎脑的脑袋。
“钟檐,快……快下来。”
钟檐苦恼,“我被老爹关在这里了……没法去了。”
“不如我们在这里甩一条绳子,你沿着绳子爬下来。”瘦杆子林乾一提议。
钟檐把屋子里的布料的东西,桌布,布帘都用上,还差一节,对着胖小子说,“坤子,你把裤腰带解了,接上。”
胖少年果断捂住了裤裆,却仍旧被林乾一剥得干净。
还是没有长开的少年骨骼,钟檐很灵巧的就沿着布绳滑到了外墙外面。
“万岁,少爷我终于自由了。”钟檐高兴的欢呼,对着旁边的少年说,“须尽欢真的有那么好玩吗?”
林乾一另外两人都要大些,已经略同人事,小声道,“嘘,须尽欢的妙处是个男人就会懂得的,要不然我哥哥,你爹爹怎么会跑得那么勤呢?”
钟檐觉得有理,便欢欢喜喜跟着两个伙伴去了。
他们都没有注意到,一墙之隔,那个终年没有任何表情的冰山少年目睹了这一切。
可是他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