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伞骨 温如寄 >

第37章

伞骨 温如寄-第37章

小说: 伞骨 温如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感觉得到他身后的女子慢慢松开了手,不知从哪里抽出一根银丝来,卷携住马肚子,鲜血四溅,马颓然倒下。
是夜,城楼上再也没有想起歌声,没有人知道原本唱歌的姑娘去了哪里。
申屠衍却知道,他看着衣袂翻飞的白衣姑娘蹲在马的尸体旁边,吸了吸鼻子,委屈的如同一个孩子,她说,“申屠大哥,你不做数,你说会把我和他们一样都忘记的干干净净的,可是为什么你还是偏偏记得他?”
申屠衍哑然,不知他如何如何回答,却没有伸出手去,把姑娘拉起来。
他知道,那是姑娘的伤心,与他有关的伤心,可是却无能无力。
——众生皆苦,谁又能替谁受得?
申屠衍回到营帐中,却碰巧军库里在清点物资和余粮,申屠衍跟着环视了一周,听副将一一汇报,这么多天的持久战下来,粮草又渐渐地不足了。
即使附近的郡县有粮,也在千里之外,远水解不了近火。
申屠衍想到这里,不禁眉头又紧了一些,“京都可有消息?”
“将军,倒没有听说什么,只是听说这些日子陛下病情又加重了,缙王晨昏侍候在身侧,别的也没有什么动静,将军,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是关皇储,此时缙王是断然不会出城的。”
申屠衍听了,没有什么表情,又继续问,“那萧相呢?”
“这个到没有听说什么,除了早朝,皆卧榻病重,闭门不出府,似乎没有异常。”
申屠衍的脸色有些异常,却依旧看着他们点粮。
朝中最难以捉摸了的人,不是缙王,也不是太子,而是萧无庸。其他人手段狠辣,都有自己的目的和利益,可是萧无庸这个人,好富贵,好权势,好娈童,又好像什么都不要,都好像每件事情都和他有干系,他似乎是站在怀昭太子这边的,又好像是站在缙王这边的,又好像谁也不支持……
申屠衍觉得自己是不能参透了,他记得第一次见到萧无庸,是在祁镧山下,当时他正经历了一场厮杀,只剩下了他和刀疤,而那个站在山岗上的紫衣人,就目睹了这一切,眼中是悲悯,也是淡薄,或者说毫无情绪,当时的他就被深深震撼到了。
他那数十年不变容颜下藏着的究竟是什么?
没有人知道,或许知道的人都已经死去。
他转过头去,忽然看到角落里有一大车,盖住布,满满当当的,却没有人去动他,便问,“这一车怎么不点?”
“回将军,这一车是一起被送过来的,却不是棉衣和粮食,而是……”申屠衍揭开围布,满满当当的可不是当日钟檐给胡老板发的货吗?因为当时是钟檐奴役着他装车的,因此他印象特别深。
那些伞全然是暗色的,撑开来非常的大,因此他还问,“怎么这些伞这么大,这么难看?”和平时的很不一样?
钟檐不以为意,敲了一下他的脑壳,“那当然,铺里那些伞是给闺阁姑娘的,自然漂亮而精致,其实比不上这种耐用,而北方日烈多风沙,因此伞骨粗短结实,伞面宽大,用来抵挡风沙……”
申屠衍搬着货物,听他眉飞色舞的说,“你别看这小小的伞,它们可都是有魂的,你既然靠着它谋生活,就要尊重他,怎么好嫌它丑?伞魂骨魄,都是长着心的,也许到了关键时候,他还能救人命呢!”他忽然觉得这个时候的钟檐真是好看呐,布衣青衫,专注于一门普通的技艺,可惜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他觉得好笑,便问,“怎么个救人法?”
申屠衍想了想,说,“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就这样写过,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杆而下,得不死。你看,斗笠都行,更何况伞面这么大,可不是救人命吗?”
舜乃以两笠自杆而下,得不死……
舜乃以两笠自杆而下,得不死……
他又念了一遍,将记忆中的话都念出来了。
他想,玉门关之围,可以解了。
竟然是被这小小的伞所解,果然是伞魂骨魄啊。
申屠衍忽然扬眉,抚掌笑道,“通知三军下去,今晚突袭攻城。”
荒原的气温温差十分大,到了夜里,温度骤降,寒露凝霜,自是苦寒。
守城的士兵在城墙上放哨,在一切都还没有发生的时候,他正揉了揉眼睛,他实在太困了,想要换班以后回去睡个好觉。
然而,在他第十一次合眼睁开以后,忽的发现沟壑之上有黑色硕大的鹏鸟飞过,起初以为是他眼花,然而,有几支鸟儿飞过。
他推搡着旁边的兵头,“喂,老大,是不是有情况?我觉得有……这么大……的鸟飞过。”他比了比那尺寸。
兵头看了一眼,大力拍了拍他的脑袋,“有病吧!哪里有这么大的鸟,别打瞌睡了。”
当他们再一次注意到异常的时候,城内骤然亮起了火把,将城头照得通明,随之而来,是凄厉的号角和如潮水般涌来的兵戈声。
拓跋凛站在城墙之上,看着从内而外打开的城门,大笑,“好小子,居然能够想出这样的计谋,玉门关就暂时借给你了。只是本王的东西,一件也不想留给你。”
他的身后是白衣素服抱着琵琶的秦了了,站在这暗夜里,如同一朵将开未开的昙花。
“了了,杀声震天,怎么无乐!”
秦了了低声应了一声,站到了城墙的最高处,拨动了琴弦。
风吹衣响,簌簌有声。
她的身后是滔天大火,淹没了这矮屋长街,盖住了这人间恸哭,盖住了破城以后的凄艳血色。
宣德十二年,玉门关大捷,敌军焚城数里,房屋古迹皆为其毁。
很多年后,关于这场战役,人们记住的,也只有那无休无止漫天的大火,还有城楼上如同鬼魅的白衣女子如泣如诉的歌声。
作者有话要说:嗯,更晚今天的这一章,请教几天,去考试,端午节时回来

、第八支伞骨·转(上)

钟檐忽的往后退了一步;回头看去,原来是一段井绳。
——虚惊一场。
他的心仍旧突突的跳;却不知道是为了哪般;总觉得今天晚上有什么事情发生。这一天他留宿在宫中;心里却想着另一桩事;为了证明他的猜测;他趁着天黑就翻出了墙。他其实小时候也算得上混世魔王;翻墙捣蛋都是常干的事情,只是后来性子渐渐磨平了,而今天重新做起了这些事情来;还是很顺手的。可是今天翻墙的时候他的左眼却跳得厉害。
好不容易翻出了墙;却发现隔着一道薄薄的围墙;他就已经翻出了停鹤居,他顺着园林亭廊转了一圈,没找到太子妾媵的住处的入口,倒是远远的瞧见那绿树环绕的池子在月光下散发着淡淡的银色,那一人高的树木上竟是系满了殷红色的穗子,不似宫中之物,倒像是民间用来祈福的平安结。
树影婆娑,红穗招风,却听不见风声。
耐不住好奇性子,他还是走了过去,然后就踩到了这一段井绳。
他心中腾地一声,望着满树的红缨,想着定是那些入宫不久的宫女,学着民间的样子,才营造了这样的一树寄托吧。
他觉得有趣,也解下矮枝上的一段红穗,可是才拿到手里,却发现自己还没有想到要求什么呢。
求什么呢?他认真的想了一阵了,最终放弃了“要很多很多钱”,“让时间重来一次”和“让亡者重生”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他默念着一个名字,许下了一个当下可以实现的最质朴最平凡的愿望。
——请平安回来。
他将红穗儿高高的抛起,然后它悠悠的落地,他弯腰捡起来,重新向树上抛,仍旧落地,他一遍一遍的向上抛,不厌其烦,却怎么也抛不上枝头。
民间有传言,讲平安结抛上越高的枝头,就说明实现愿望的可能性就越高,如果抛不上枝头,则为大凶之兆。
钟檐没有求到什么,心中却没有沮丧,他努力对自己说,神明和他谁更可信呢?神明尚且会让忠良蒙冤,情人含恨,可是他却是没有一次骗自己的。
所以,这样想一想,还是他比较可信。
所以,他信他。
他转过身去,放弃这个无聊的游戏,想要继续寻找。他之前在宫娥口中也听得一些怀昭太子和这位奉仪娘子的事情,那宫娥叙述不甚连贯,他也听得囫囵吞枣,怀昭发妻乃是河间徐氏,奈何福薄,之后殿下便极少宠幸其他娘子,后来纳了奉仪娘子,便是椒房独宠了。“奴婢平日倒是时常见到奉仪娘子,她仍旧是做宫女的模样,温婉如春日里开败了的白玉兰,低眉顺首,不甚明艳,就要低到尘土里哩……”他笑着道,“主子神仙人品,奉仪娘子也不怎么样?你怎么也不争上一争?”只听得那素衣宫娥红了脸,半响才答道,“奴婢常听人说,才子佳人,可是殿下这样的人物,已经不是凡女配得上了的,站在他身边,难免不被误伤,太子妃是,奉仪娘子也是,想必她们都过得极不容易。至清无鱼,至刚易折,这样的道理,奴婢还是明白的。”
钟檐感叹,从那一刻时,他既希望奉仪娘子是小妍,也害怕她是。
——做哥哥的,总是希望自己的妹子平安喜乐,哪怕是个庸才,也胜过嫁个注定要使她辛苦一生的男子。
他忽然有些明白当年他父亲对待姑姑的心情了。如果小妍活着,他想要小妍落在适合的枝头,而是一树高枝。
他在停鹤居的周围寻了几遭,仍旧找不到进出的旁门,他沿着那些错落的小径走了一段,在回头,竟然迷路了。
他仍然不服输,又沿着路走了一段,到他面对着一道石壁的时候,他再也无法淡定了,扶额,好了,这下彻底回不去了。
他一介布衣在禁宫私自行走,若是被发现,肯定是重罪,所以他不敢贸然回头,他弯腰通过狭小的山洞,到了最后,霍然开朗,竟是皇家校场。
穿堂过廊的夜风重新回到他的耳廓,他听清了,也看清了。不止风声,还有夹杂在其中呼啸而来的箭划破空气的声音。
他惊了一下,一发十箭,例无虚发。
因为隔着太远,他不确定那两个人究竟是什么人?但是深夜能在校场射箭的,想必是极其显贵的,他正想着,忽的有人拍了他的肩膀,回过头,原来是白日里伺候他的太监。
“哟,钟先生,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快跟老奴回去。”
钟檐应了一声,跟在老太监的后面。
校场上的男人没有注意到这边插曲,仍旧专注于自己的交谈,所以,钟檐也不会知道,他错过的内容,会让他后悔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
“听说玉门关已经被破了?”李胥挑眉。
“是,没想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这么厉害?为此,王很是忧心。”
李胥咬了一下唇,想着,申屠衍啊申屠衍,总该也有他母亲一族的血统,忽的,他轻哼了一声,“他会忧心这个?”他忽然拉满了弓,箭矢搜的一下,越过箭靶,冲向天际,应声而下的,还有贪慕月光的飞蛾。
“这样不就可以了吗?”他嗤笑了一声,他欣赏申屠衍,也极其厌恶他,因为他们太相像,恨着他,就像恨着另一个自己。
而此时申屠衍正走在破城后的废城上,他身边擦身而过的士兵抬着的担架,衣裳褴褛的百姓,还有哭着找家人的稚童。他觉得,那些人如同幽魂一般,往着他的反方向走,而他,却只能一直往前走。
一切都结束了,可是他却没有感觉到轻松,反而是茫然,他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头一次,打了胜仗,还是这样难过。
残留下来的人口还没有总数的一般,因此城里格外的空,他晃荡着晃荡着,不知觉到了一家酒馆前。
说来也是怪事,刚遭遇了这样的劫难,那老板竟然还大喇喇的敞开门做生意,丝毫不忌讳。
堂中自然是门庭冷落,遭遇了这样大的事情,谁还有闲心喝酒?可是老板却丝毫不介意,申屠衍觉得有点意思,“客官,想要什么酒?”
“来一碗子规吧,相思总有吧?”申屠衍刚说出口,就觉得不对了,连忙改口道,“五两白干。”
那酒店老板笑嘻嘻,说,“客官你说的统统都没有,可是你邻桌的那一位老道长却又一味好酒。”
他会回过头去,果然有鸡皮鹤发的老道士和一个小童,莫名的,竟然有些熟悉,他弯唇笑道,“哦?什么名头?”
老道笑道,“我这一葫芦呀,本来没有什么好名字,但是现在却也想给他取个名,就叫欢喜酒罢。”
“何为欢喜?”
“世间烦恼皆抛却,便是欢喜。”
申屠衍想了一想,开口,“可是我还是不想要这样的欢喜,我想要记住那些欢乐,也想要记住那些痛苦,能记住一日是一日。”
老道叹气,“一年之期快要到了,你终究要忘记。”
“可是我现在还记得。”申屠衍咬牙,慢慢向幽长的街道走去。一年前,他死里逃生,老道就告诉过他,他的头颅受损,为了将他从鬼门关拉回来,救他的老道士不惜用了很烈的药。是药就是三分毒,而他身体痊愈,头颅上的毒却已经进入了五分。
所以他要还趁着他还记得的时候,去江南。
并且一意孤行。
所以有了后来的情节,雨歇处亮蹭蹭的屋檐,背着他跨过飞溅的水花,还有院后面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