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素书 >

第1章

素书-第1章

小说: 素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素书》
作者:黄石公
1第一部分
第1节:素书(1)
黄石公传黄石公传
黄石公这个人,我不知道他是怎样的人,也不清楚他来自什么地方,只知道他所处的年代是秦始皇初定天下之时,当时天下战事初平,百姓们都对秦朝俯首听命,还没有揭竿造反之类的苗头显现。张良是韩国人,秦灭韩后,张良为了报灭国之仇,结交了刺客狙击秦始皇,由于护卫保护紧密而没有成功。始皇下令搜索凶手,搜索了十天都没有结果。张良逃出生天,远走他乡,早已不把秦朝放在眼里,只想着迟早要把始皇的首级割下来挂在太白旗上。
浪迹到下邳的一座桥上时,张良徘徊四顾,审视天地,一股豪气油然而生:天下的英雄豪杰有谁能比得上秦始皇?秦始皇他都不怕,还会怕谁?一会儿,一位老者走到张良身边,脱下脚上的鞋扔到了桥下,还对张良说:“小伙子去把鞋给我捡上来!”张良感到十分愕然,但考虑到老者年长体迈,便忍着气下桥给老者捡回了鞋子,跪着身子递给老者,但老者却伸出脚示意张良给他穿上,尽管张良感到惊奇,他还是跪下身来帮老者将鞋穿上。老头扬长而去,走出几里地后突然返回,对张良说:“小伙子,我看你有深造的价值,五天后的清晨在这里等我。”张良深感玄妙,答应道:“好的。”
第五天一早,张良就来到约好的地点,老头已经先在桥头等待。他见到张良,很生气地责备道:“与长者约会还迟到,这像什么话?你先回去吧,五天以后再来。”到了那一天,张良在鸡叫时就去了,可老者还是先到了,生气的老者让他再过五天再来。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就到了,过了一会儿,老者也到了,看到张良已经等在那里,很高兴地说:“年轻人就应该这样啊!”然后,老者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交给张良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辅助帝王治国平天下了。十三年后,你到济北的谷城山下见我。”说完,老者飘然而去,再也没有出现过。
第2节:素书(2)
等到天亮后,张良打开手中的书,才发现是《太公兵法》(其实就是《素书》),这本书内容精妙,张良惊异不已。从此,张良日夜学习,反复钻研,学成后游说他人希望能被委以重任,但都被拒绝了,直至遇到沛公刘邦,才做了刘邦的得力助手。由此开始,他帮助刘邦解脱鸿门宴之厄运,销毁了六国之印,打败了强弩之末的西楚霸王,定都长安,建立了西汉王朝。运用书中的智慧,也使他自己得到了莫大的好处。张良以布衣而位居王侯,推翻秦朝报了灭国大仇,辅佐帝王平定天下,并且在功成名就后全身而退,避免了像韩信那样遭受被诛杀的悲惨命运。
十三年之后,张良特意来到谷城山,却没有见到这位老者,于是取了路边的一块黄色石头拿回家供奉。张良死后,家人将这块石头与他一起埋葬,以此表示没有忘记故人,所以就称这位老者为“黄石公”。
张良的际遇真是神奇啊!有的人认为这位老者是神仙,我却认为,这位老人不过是假手别人,以实现自己推翻秦朝、诛灭项羽的志向而已,自己却居于幕后,逍遥安逸。老子有言曰:“善于保护自己的人,永远不涉足险地。”又说:“凡杀人者,就像是砍树的木匠,很少有不伤到自己的时候。”这位老者的做法,既能够避免伤害,又能够从中获取美名,由此来看,他并不是神仙,而是像老子所说的善于保护自己的人。
苏轼曾经这样解释张良的际遇:“张良无奈之下做出了与荆轲、聂政一样有勇无谋的刺杀之举,虽然侥幸不死,但国仇未报,这位老人很为他惋惜,因此才出面教导他。”但我以为,真正爱护后辈的,应该让他们避开凶险。这位老者却使张良陷于与秦、项的争斗之中,混迹于对韩信、彭越的杀戮之中,这怎么可以说是爱护张良呢?
第3节:素书(3)
《素书》序《素书》序
《黄石公素书》六篇,按《前汉列传》黄石公圯桥所授子房《素书》,世人多以“三略”为是,盖传之者误也
秦朝时的隐士黄石公所著的《素书》共有六篇。根据《前汉列传》的记载,黄石公在圯桥将此书传给了张良。后世的很多人认为这本书就是黄石公的另一本兵书《三略》,其实这是一种误传。
晋乱,有盗发子房冢,于玉枕中获此书,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呜呼!其慎重如此
西晋时天下大乱,有盗墓者挖掘了张良的坟墓,并在陪葬的玉枕中发现了这本《素书》。全书共一千三百三十六个字,书上有秘戒写道:“不得将此书传给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假如传给这样的人,世间必将受其灾殃;但假如有合适的人选而没有传授,世间同样会受到它的祸害。”由此可见,对于是否要把这本书传世,黄石公的态度是多么慎重! 
黄石公得子房而传之,子房不得其传而葬之。后五百余年而盗获之,自是《素书》始传于人间。然其传者,特黄石公之言耳,而公之意,其可以言尽哉
黄石公认为张良是可造之材,因而将书传授给他;张良没有遇到合适的人选,只得在死后把它随葬墓中。五百年之后,这本书经盗墓者发现,从此《素书》才开始流传于世间。然而,得到流传的,不过是黄石公的极其简略的字句,而蕴含其中的深意,又岂是用言语可以说尽的? 
余窃尝评之,“天人之道”未尝不相为用,古人圣贤皆尽心焉。尧钦若吴天,舜齐七政,禹叙九畴,傅说陈天道,文王重八卦,周公设天地四时之官,又立三公以燮理阴阳,孔子欲无言,老聃建之以常无有。《阴符经》曰:“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道至于此,则鬼神变化皆不能逃吾之术,而况于刑名度数之间者欤
第4节:素书(4)
我曾私下评论说:“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奥秘,就在于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古代的圣贤们不仅对此十分了解,更是尽心竭力地使二者协调相存。比如,帝尧顺应自然如同敬畏上帝一样;舜遵循天道从而建立了七种治理国家的重大政治制度;禹依据自然地理的实际情况把天下划为九州;傅说向商王武丁讲明天道运行的原则,才使商朝得以中兴;周文王将天道与世间法则结合,才推演发展了八卦;周公旦效法天地四时的规则,建立了封建官吏组织,同时设立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负责调和阴阳;孔子觉得天人之道太奥妙了,常常不愿意轻易谈论;老子却用‘无’与‘有’来概括天道运行的规律。黄帝《阴符经》里说:‘了解了自然运行的法则后,就能够领会万物为一的真谛。一个人的思想到达这样的高度时,神鬼变化都无法逃脱其谋术,更何况类似刑罚、名实、制度、相卜等这些不足挂齿的小事呢!’”
黄石公,秦之隐君子也。其书简,其意深,虽尧、舜、禹、文、傅说、周公、孔、老,亦无以出此矣
黄石公是秦朝时著名的隐士,他所著的书言辞简略,但其中蕴含的涵义深远,即使尧、舜、禹、文王、傅说、周公、孔子、老子这样的圣贤,也无法超越他。
然则,黄石公知秦之将亡,汉之将兴,故以此书授子房。而子房者岂能尽知其书哉?凡子房之所以为子房者,仅能用其一二耳
黄石公预料到秦朝将要灭亡,汉朝将会兴起,因此他把这本书传授给了张良,后来张良凭借这本书,果然辅佐刘邦开创了汉王朝。然而,就算张良这样建立如此功业的的人,又岂能完全了解《素书》的奥秘呢?张良之所以只能建立这些功绩而没有更大的建树,就在于他仅仅得到了书中十分之一二的智慧。
第5节:素书(5)
书曰:“阴计外泄者败”,子房用之常劝高帝王韩信矣;书曰:“小怨不赦,大怨必生”,子房用之常劝高帝侯雍齿矣;书曰:“决策于不仁者险”,子房用之常劝高帝罢封六国矣;书曰:“设变致权,所以解结”,子房用之常致四皓而立惠帝矣;书曰:“吉莫吉于知足”,子房用之常择留自封矣;书曰:“绝嗜禁欲,所以除累”,子房用之常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矣
比如,《素书》里讲:“阴计外泄者败”,当年韩信倚仗自己攻齐有功,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刘邦对此大为恼火,而张良认为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切不可因小失大;于是他依据这一谋略,暗示刘邦答应韩信的要求,才使他能最终打败项羽。汉代天下初定之时,许多人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封赏而怨声载道,甚至有人密谋造反;面对这种情形,张良根据《素书》中“小怨不赦,大怨必生”的谋术,劝汉高祖首先封赏了与他素有隔阂的雍齿为什邡侯,从而安定了人心,防止了一场内乱的发生。
又如,《素书》中指出:“决策于不仁者险”,当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的时候,刘邦一筹莫展,谋士郦食其建议刘邦重封六国的后代,以争取各国君臣百姓的拥戴,按照书中策略,张良认为这一决策背离了仁爱之心,一旦采用,后果难以想像。于是他说服了刘邦,把已经赶制好的印信全部收回,才使刘邦避免了一场祸乱。刘邦称帝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因为刘盈懦弱平庸,如意聪明出众,刘邦有意废刘盈而改立如意。刘盈的母亲吕后听闻后,十分着急,于是向张良求助。张良根据书中谋略“设变致权,所以解结”,让她请当时有名的四位隐士出山,对刘邦进行劝诫,从而使得刘邦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头。
第6节:素书(6)
《素书》里讲:“吉莫吉于知足。”汉朝建立之后,汉高祖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深悟其中道理,坚辞不受,以受封留县为知足,从而避免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结局。就像书中说的一样,“绝嗜禁欲,所以除累”。张良明哲保身,抛弃功成名就后的荣华富贵,飘然出世,避开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逍遥自在地度过了一生。
嗟乎,遗粕弃滓,犹足以亡秦、项而帝沛公,况纯而用之、深而造之者乎
张良只用了《素书》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智慧,就辅佐刘邦推翻了秦朝、打败了楚霸王项羽,最终建立大汉王朝;假如有人能够彻底领会书中的深意,并且灵活地加以应用,那将是怎样宏伟的景象!
自汉以来,章句文辞之学炽,而知道之士极少,如诸葛亮、王猛、房乔、裴度等辈虽号为一时贤相,至于先王大道曾未足以知仿佛。此书所以不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也
自从汉代以来,关于诗词歌赋之类的学问得到了蓬勃发展,但真正掌握天人之道的,却是寥寥无几。三国时的诸葛亮、十六国时的王猛、初唐的房玄龄、唐宪宗时的裴度这些名臣,虽然都被世人称作名震一时的贤相,然而对于道为何物,他们连与之相仿的皮毛都知之甚少,更何况运用它造福苍生?这就是《素书》不传给“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的缘故。
离有离无之谓道,非有非无之谓神,有而无之之谓圣,无而有之之谓贤,非此四者,虽口诵此书,亦不能身行之矣
所谓“道”,在于游离有无;而“神”则是一种“非有非无”的思想与气质;如果在拥有的同时不表现出来,可以称为“圣”;在精神无所拘束的境界中又能随心所欲地将之生化为万事万物的人就是“贤”。如果不是这四类人,即使得到《素书》并倒背如流,也不能在实际中得到真正应用。
第7节:素书(7)
原始章
原 始 章 “原”就是根本,“原始”就是最根本和最基础的发端。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这五者就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本章的内容,就在于论述这五者与人生的关系。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德、仁、义、礼,本质上是同一精神本体的五个不同方面,其中的任意一项都可以作为规范单独存在,同时,它们又有共同的精神一以贯之,五者相辅相成而又相互独立,作为同一精神的不同产物指导人们的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以“内省”为主的个人修养,“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礼记?大学》,是一个人从内在的德智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所构成一贯不断开展的过程。以正心、修身形成内在的修养为本,进而完成齐家、治国的外发事业,最终达到平天下的境界。道、德、仁、义、礼就是在此立身、成名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准则。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所谓的道,就是人类生存、万物运行所遵循、所依赖的自然法则,天下芸芸万物,世事循环,都是在无形中遵循着“道”,然而“道”的真正内涵,却没有多少人能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