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雨歇-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呃,李世民郁闷了,这种事情也好去找先例?简直是滑头。他又把目光看向另一个老臣了:“陈侍中,您的看法呢?”
陈叔达抬抬眼皮子,看了看唐瑛,再看看李世民,淡淡地说:“宏义宫虽好,长久未开启了,陛下想去住,也得好好修缮修缮,不必急于一时。”
李世民点头了,这个借口好,姜还是老的辣:“老大人说的不错。这宏义宫也的确常年未用过,许多地方都该好好修缮一下,父皇要去住,还得添置许多东西。李瑛,你可就此回禀父皇,就说,孤让宫中大匠好好将宏义宫修缮一番后,再请父皇定夺。”
唐瑛翻了个白眼,一群睁眼说瞎话的:“那,请问太子,您日后在何处理政?”
“呵,孤就在此就好。”
“宏义宫修缮需要几时?”
“这……得好好计划后才能确定。”
唐瑛心想,面子都撕的血淋淋了,还要弄个破了无数洞的面纱遮一下,这叫死要面子呢,还是自欺欺人?不管怎么说,她话带到了,意思也表达完整了,李世民等人的意见也很清楚了,该撤退了:“是,李瑛这就去回陛下。”
瓦岗三年 第五百零八章 吉日
第五百零八章 吉日
李世民苦笑:“好,劳烦你了。对了,突厥派使者过来谈和,这里有份盟约,是与突厥使者草签的,你给父皇带过去,孤想征询一下父皇的意见。”
突厥跟大唐,这几年都这么玩,谈谈打打,打打谈谈,盟约这玩意,就是卖嘴皮子的落实在纸上,最终也就看着玩的东西。李世民让唐瑛拿去给李渊看,也不过是走走过场,毕竟这玩意上要用玺,皇帝不过过目,也说不过去。
别人眼里的走过场到了唐瑛这儿,她心下却是猛地一跳。接过李世民递过来的盟约,粗略看了看,里面果然有那条大唐从来就未曾实践过的约定。她按捺住迫切的心情,起身告辞,不紧不慢地离开了显德殿,往太极宫而去。
武德九年八月初一,钦天监选定的好日子。一大早,唐瑛就来到了太极殿。望着已经等在侧殿里的李渊,唐瑛眉角上挑,不经意般地侧头看看李渊身侧的裴寂,笑了。
“瑛儿来的早呀,朕还没让他们敲钟呢。”
李渊正在喝**,看着身着盛装的唐瑛慢慢走进,恍惚中似乎在唐瑛身边看到了李秀宁。唐瑛第一次身穿女装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就是李秀宁拉着唐瑛的手,走到他的面前,给了他一个惊喜。秀宁,难道你也赞同唐瑛的决定,也支持为父即将要做的事情吗?
唐瑛慢慢走到李渊身边,李渊脸上的表情却很复杂,似笑非笑,似悲非悲,那种舍不得放不下,却又狠心扔弃一切的样子,让唐瑛看的颇为心酸。努力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唐瑛笑道:“陛下和裴大人比我还早。”
“早做早了。”李渊从片刻恍惚中清醒过来,将空碗递给顺子,哼了一声:“早享福。”
唐瑛躬身道:“陛下这样想,就是咱大唐的福气。”
李渊不置可否地摇摇头:“不说朕了。你准备好了?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唐瑛也摇头:“陛下了解唐瑛,我做出了决定,就不会后悔。”
“可……”李渊顿了顿,看了一眼裴寂,又看向唐瑛,满眼的痛惜:“朕想后悔了,朕舍不得。”
唐瑛顺着李渊的目光也看向了裴寂,想必,她与李渊今日的计划,裴寂已经知道了。宣旨的人也应该是他了。
裴寂老脸上带着恭维的笑,那是他一贯的表情。他知道李渊和唐瑛都在盯着他看,而他还是能做到表情不变:“老臣一定尽到职责,请陛下和郡主放心。”
唐瑛点点头,转身看向李渊,极力忽视掉李渊的痛惜目光,笑道:“陛下,万事俱备了,可以进行了。您不用后悔,瑛儿向您保证,绝不会让您有后悔的时候。”
李渊长叹一声,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睛,冲裴寂挥挥手:“你去吧。”
“是,老臣遵旨。”
裴寂的身影在侧殿中消失不多久,一阵洪亮悠长的钟声在太极殿外响起。两个月没有响起的钟声,响彻了整个皇城,打破了宫城里的平静,也惊醒了多少匆忙的行路人。无论是走在进宫路上的大臣,还是端坐在府衙里的官吏,都惊愕地抬起头,看向恢宏的太极殿。
与惊愕的众人不同,东宫中,原秦王府和天策府的众人们早早得到通知,齐聚到了明德殿,此时听到钟声,所有的人都显露出兴奋的表情,虽然没人说话,但这种兴奋足以让明德殿里的温度升高了。
东宫明德殿的后殿中,钟声响起的时候,李世民正伸开手臂,让长孙无垢把一条崭新的玉带给他带上,他的脸上充满了自信与兴奋。
望着李世民兴奋的表情,长孙无垢轻轻为他整(。3uww。)理了一下头冠,不知是女人天生的敏感,还是出于对唐瑛的了解,她觉得自己有义务提醒一下李世民:“殿下,唐瑛妹妹……她今日要陪在陛下身边。”
“嗯。”李世民不在意地嗯了一声。
昨晚,唐瑛在东宫与李世民商谈了一个时辰,除了告诉李世民今天将是他的好日子外,也婉转地转告了李渊的想法,他是体体面面登上皇位的,离开,也得体体面面地离开,希望李世民这个儿子,能把将面子给足了。既然要撑足了面子,唐瑛应皇帝的要求,陪伴在皇帝的身边,也没有什么不对。
“妹妹好像说过,她的婚事,陛下要下旨。”
“对。怎么?你认为今日父皇还会下这道旨意?”
长孙无垢就是有这种感觉:“嗯,我心中有些不安。”
李世民想了想,笑了:“无垢,关心则乱,今天,没有这道旨意。唐瑛需要半年,父皇……需要的更长。”
长孙无垢嗯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她或许是紧张过头了吧
身着在隆重场合才穿的精美太子服,戴着明黄太子冠,沐浴着众人的目光,含笑从后殿中走出。一条崭新的玉带围在腰间,斜垂在侧的碧玉佩随着他的走动轻轻摇摆着,将李世民伟岸的身躯摇出一丝文气来。
望着众人炙热的目光,李世民心里一笑。面子,呵呵,父亲的面子自然要由儿子来给。殿外悠长的钟声已经响到第三遍了,再环视一下与他一样穿戴非常整齐的众人,李世民自信地一笑,缓步走到众心腹的面前,轻轻整(。3uww。)理了一下头冠,率领大家走出明德殿,走向通明门。
四面八方赶到太极殿前的人们,看到东宫过来的队伍,都自觉地闪出一条通道来,让李世民走到最前方去。很快,在太极殿的大门外,阶梯下,太子居中第一,左右仆射分列两边紧跟其后,三省最高官员又分左右列仆射之后,接着是左武右文依次往下,按品级官阶,规规矩矩地排好了队伍。
“皇上有旨,着太子率百官入内……”
李世民看了一眼值日太监,慢慢从袖中拿出朝圭,双手执圭竖在胸前,挺直了胸膛,目视前方,嘴角刻意翘起来,自我感觉不错后,他才迈开大步,向太极殿内走去。
御座上,李渊含笑看向依次贯入的文武百官,他的目光掠过所有的人,却都没有半刻的停留,就如他第一次坐到这个位置上,第一次看着一大群人规规矩矩地走进太极殿一样。等文武百官都进来完了,按位置站好了,李渊的目光才第一次放在了李世民的身上,那目光中,欣赏不在,欢喜也无,有的,只是淡淡的嘲讽。
瓦岗三年 第五百零九章 诏书
第五百零九章 诏书
“……朕受隋开皇帝恩宠,常思报效,数年勤恳为国,尽心竭力以报皇恩。至大业年间,朕任二郡太守,不敢一日不念君恩。大业九年,大业皇帝北征,朕为大业皇帝督办粮草,恰逢期会,闻得杨玄感谋反,朕率百名亲卫,连夜北上…………”
斜靠在御座上,李渊是侃侃而谈,不似在上朝议事,倒似一老人回忆过往,与众人聊天一般。唐瑛站在李渊身侧,时不时地为他端上茶水,让他润润嗓子。裴寂则低头垂睑,保持着淡淡的笑容。
李渊过于啰嗦般的自我回忆,并没有让大殿上的群臣们感到不耐烦,相反,多数人此时心里都在同情这个即将离开皇帝宝座的老人。多少年的风风雨雨都过来了,正是要享福的时候,却被亲儿子给弄下了皇位,怀着丧子之痛,黯然离去,这种滋味,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此时的啰嗦,不过是为自己找回面子而已,认认真真地听着,也是给这个老人一丝安慰吧。
李世民也没多少想法。上面坐的毕竟是他的父亲,他父亲侃侃而谈的那些过往,有许多都是他耳熟能详,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从十一二岁开始,他就一直跟随在父亲身边,那些战役,不管是打击流民,还是镇压义军,又或是与突厥人作战,发生在大业年间的那些事情,随着李渊的丝丝回忆,都几乎是历历在目了。
“……大业帝常年滞留江都,置百姓于水火,朕不忍心,起义兵只为匡扶社稷。后虽受百官推崇,朕最终坐在了这里,然,朕知道,天下臣民之渴盼,四海一统之艰难。朕承此社稷历久,更知其艰难之处,日日殚精竭虑……”
李渊不紧不慢的声音回响在大殿之中,武德九年的时光在李渊的回忆中慢慢展现在众人的眼前。李世民一边随着李渊的话在回忆过往,同时清楚地认识到,他的父亲谈起这么多往事,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一种回忆,也不光是为了面子上的好看,还在于回顾他们李家的发家史,有种告诫隐含其中。是呀,皇帝之位来的并不容易,江山不好打,也不好守呀
“……武德四年以来,赖文臣武将为国尽忠,大军荡平四海流寇,功臣昭昭,献俘太庙,大唐上下,日渐太平。”
等李渊说道这里,却是停顿了下来,环视了一下殿中群臣,最后,目光在李世民的身边停了很久,才继续道:“朕虽无大功与天下,然,能使天下太平,人心思安,朝野有序,朕也甚慰平生了。”
话到此处,李渊的一生总结算是告一段落。站立了半个时辰的众人,听到这里,也都轻出了一口气。按规矩,此时,太子带头,大家应该向皇帝献上几句恭敬的话,将皇帝要的面子给足了。只是,李世民随着李渊的话,却想起了这些年的不易,一时间竟没反应过来。
李世民站着不动,有聪明的人呀。裴寂略等了一下,见李世民没有反应,他笑着从旁走出,冲皇帝叩拜了下去:“陛下为解百姓与倒悬,起义兵为国,顺天意承继天下,立我大唐,利在当下,功在千秋。”
“皇上功在千秋,万岁万岁万万岁……”
嗡嗡作响的呼声在大殿里盘旋,李世民方从遐思中回过神来,赶紧与众人一样,躬身行礼,却不敢说什么。他本就是不善拍马屁,这个时候再说什么,反而显得唐突了。
李渊似满意地看看群下,虚抬了一下手,淡淡地道:“什么功过之类的,朕也不在乎了。朕年纪大了,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精力也不足了,朝政之事也无心去管了。”
殿下众臣听到这里,都竖起了耳朵,知道后面才是重点,今日的重头戏该来了。
李世民此时也有些紧张,毕竟是渴盼已久的事情就要实现了。不过,紧张归紧张,兴奋归兴奋,好话还得说两句:“父皇,儿臣觉得,父皇依旧康健……”
“算了。”李渊不等李世民说完,叹气一声,打断了他的马屁话:“朕昨晚梦到秀宁了,她也在劝朕,劝朕放下一切,好好保养。”
李世民的话被李渊打断,正不自在,突听得李渊提到李秀宁,这心里就是咯噔一下,把头低下了。
“秀宁还对朕说,她相信她的二弟能把大唐管好,让朕不要再操心了。”李渊看了看李世民,继续淡淡地言道:“朕醒来后,想了许久,觉得秀宁说的对,二郎与国有功,与朕有功,处理国事也强过朕,有子如此,朕确实没必要再操心了。”
李渊淡淡的两句话,顿时让全大殿都沉寂了下去。皇帝憋了快两个月了,这种时候不露骨地骂骂自己的儿子,别人也不敢说什么,不仅不敢接话,连大气也不敢出,心里都在想,等出了太极殿的门,这一段,就忘了。不过,也有大臣好奇地看了看坐在一旁奋笔疾书的侍中陈叔达,心里为他叹声气,不知道这位大人,怎么记载皇帝的此番话。
李世民比任何人都听得懂李渊的这段话,他是握紧了拳头后又慢慢松开。二姐,父亲拿二姐在骂我呀算了,毕竟是自己逼的父亲太过,他想骂就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