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农女春花 >

第32章

穿越之农女春花-第32章

小说: 穿越之农女春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春树这么一说,其他的孩子就知道是什么事情。

    “就是,他还用石头砸春树哥哥。”

    “恩,要不是小花妹妹拉得快,小叔弟弟肯定会被打到的,他不是好娃。”

    那女人一愣,然后哭着说道:“不是你们还有谁,杨丰土说,就看见你们围着我儿子,可没有看到其他人。”

    杨春花皱眉,这女人是想赖在他们身上。

    “我们没打他。”

    “就是。”

    那女人冲着刚刚说话的两个孩子吼道:“你们撒谎。”

    “没有。”两个孩子回答得很整齐。

    “大娘,你这个样子无赖我们,就不怕以后你和儿子再遇到什么事情,谁也不敢管了吗?”杨春花歪着脑袋问道,“你是不是也去了丰土四叔家?丰土四叔有时候是我们打的吗?”

    杨家人自然是相信自家的孩子,王氏更是上前。

    “呸,你也不瞧瞧你是什么货色,就你这样的贱货剩下来的野种,看一眼我都嫌脏,也就是我们家孩子老实善良,到没想到还被你讹上了,你也不看看老娘是谁。”

    “宝珠,把几个孩子带进去。”范氏开口说道;“赶紧吃早饭,一会上学别晚了。”

    然后,几个孩子就被带进堂屋,不过,二婶彪悍的骂人声,还是时不时地传来。

    那个女人身单力薄,结果依旧和去杨丰土家一样,受不了责骂哭哭啼啼地跑了。

    “我告诉你们,以后看见那对母子,你们就给我绕道走。”警告他们的不仅仅几个女人,杨家的男人也赞同这话。

    “可是,爹,他也要学堂的,我怎么绕。”

    经过这么一闹,杨家的孩子算是知道对方是谁了,那孩子叫许一鸣,在学堂里没人愿意跟他玩,村子里的孩子都很排斥他,没想到缘由出在他娘身上。

    再看到许一鸣出现在学堂,已经是半个月以后,脸白得厉害,没有一丝血色,也没有任何表情,仿佛不知道学堂里那些孩子嘀嘀咕咕不算小的声音说的是他一般。

    休息的时候,杨春花他们依旧跑进去玩,待看到许一鸣走进时,村子里其他的孩子都退了好几步。

    杨春梅见对方看着她的弟弟妹妹们,张开双臂站在前面,故作镇定地大声说道:“你想干什么,我跟你说,我们真没有打你。”

    她后面的几个孩子跟着点头。

    许一鸣往前的脚步停住了,“我知道,我娘去你们家的事情,对不起。”

    呃,这和他们想象的回答不一样,原本还在想着他若是冲过来,他们兄弟姐妹就一起上,就算对方比他们打,比他们高,他们也不怕。

    结果,这人却是来道歉的。

    “没事,”杨春梅刚想笑着回话,又想到家里人的吩咐,半露的笑容收了回去,接下来的话也没有再说。

    其他的孩子也是同样的表情,许一鸣一看,就明白,什么也没说,转身就往他原来的地方去了。

    “呼。”几个孩子同时松了一口气,“他也挺可怜的,都没人跟她玩。”

    看着一个人坐在台阶上看书的许一鸣,最喜欢玩的三个小的很认同这话。

    杨春花什么也没说,在这个民风淳朴的小村子里,许一鸣亲娘的身份无疑是被村子里的人唾弃的,他自然也会跟着受到牵连。

    几天后,她就听到学堂里的小孩子在说,村子里的谁谁,看见许一鸣的娘在县城里挽着一个老男人,动作很是亲密。

    杨春花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只是,她能感觉到那几天,许一鸣浑身的气息都阴沉得厉害,让想找他麻烦的孩子都害怕地停住了脚步。

    不过,这个许一鸣的功课却是远远地超过村子里的其他孩子,杨举人教给他的,是其他的孩子都还没有学到的。

    因为他们的回避绕道,许一鸣渐渐又消失在杨春花他们几个孩子的生活中,这一年,风调雨顺,田地里的庄稼收成让杨家村的人都笑开了眼。

    杨大栓家也是如此。

    只有杨春花,看着早早就收了稻子,然后就大片空着的田地,愁得把眉头都皱了起来。

    杨举人所讲的东西,让她除了知道,如今是北汉王朝,秦氏为皇之外,其他的全都不清楚,她也拿不准杨举人讲课是故意地还是真的忘记了这些。

    也曾经偷偷地翻过小叔书房里的书,无论是风土人情还是王朝纪事,美好得都快到大同社会了,只要不是傻子都不会相信。

    正因为这个,她每次看着空出来的田地,都在犹豫纠结,有些事情太大,不会因为你出于好心,又或者是这件事情有利万民,对于发起人,结果就会是好的,特别是在对大环境一无所知的情况下。

    不然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早死的科学家。

    再有,他们这个经不起多少风吹雨打的小家庭,真能揽上这么大的事情?

    但每天看着亲爹和三位叔叔早出晚归,去县城里做苦工,她又心疼得很。

    于是,这天学堂休息的时候,杨春花决定找村子里最有出息,最有见识,也是最有可能给出她正确答案的人商量。

    “小春花。”用尿急的借口,跑到杨举人的屋里,此时他正在喝茶,看见她,笑着叫道。

    “二叔公。”杨春花走到他身边,乖乖地叫了一声后,一本正经地问道:“我有件事情想请教二叔公。”

    “你说,”一直就知道大栓哥家的孩子机灵得很,所以,杨举人也不觉得奇怪,点头的同时,表情中带着鼓励。

    “二叔公,你说,若是你能做一件对于天下人都是很惊喜的好事情,你会不会做?”杨春花开口问道,这也是种试探,对于二叔公是故意不说北汉这个大环境,还是忘记了的试探。

    杨举人一愣,摇头,“我可没有这样的本事。”

    “我说的是假如?”杨春花一脸的固执,一副非要知道答案的模样。

    “假如啊,”杨举人说着这三个字,放下手中的茶杯,看向门外,沉默了片刻,才摇头,“我不会做的。”

    “为什么?”她能看得出来,对于这个答案,杨举人并没有敷衍,况且,对于她的问题,若是敷衍的话,也不会是这个答案。

    “因为那不可能是我能做的事情。”杨举人笑着说道。

    杨春花皱眉,这算是什么意思,“要是做了呢?”

    杨举人收回视线,看着面前的小女娃,摸着她的脑袋,“那我们的小春花就看不到二叔公了,或者,连我们的小春花也不会有的。”

    最后这句话,他说得很轻,杨春花却听得很清楚,心不由得沉了下去。

    等到再回到小伙伴中的时候,“小花妹妹,你怎么这么久?”

    “有些口渴,去二叔公那里讨水喝。”杨春花笑嘻嘻地说道。

    “是吗?二叔公那里的水好喝吗?”

    “恩,好喝,特别甜,小榜弟弟要不也去试试。”

    从杨举人那里出来后,杨春花在心里就决定了,算了,这事还是再等等吧,让家人不那么辛苦的法子有很多,不管是不是她想多了,有着这么一群可爱的兄弟姐妹,有着那么多的亲人,她不能冒险,也不愿冒险。

    这年冬天,杨家对于还卖不卖春联之时犹豫不决,想卖,是因为这钱来得轻松,赚得也多,犹豫,是担心倒是卖不出去不说,还会赔本,他们的铜板,每一文来得都很辛苦,要是亏了,他们想着就心疼得睡不着觉。

    最后,杨大栓在一天吃晚饭的时候,问着几个孩子,“你们今年卖春联吗?”

    几个孩子同时摇头,反问道:“不是你们卖吗?”

    杨大栓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爹,卖吧,等到快过年的时候,就去卖,先少准备点。”杨天佑看着爹和四个哥哥都为这事发愁,直接开口说道:“若是卖不出去,也亏得少一点。”

    原本觉得可以的杨大栓等人,听到他后面这句话,纷纷摇头,“算了,还是不卖了,我们老老实实的种田吧。”

    杨春花早就看出来了,家里的人的魄力全都用在了供孩子读书这件事情上。

    腊八节这天的,学堂里放假,走得近的亲戚邻里之间都是要送粥的,每年来得最早的就是韩大鹏。

    “大姑父,我们想去你家玩了。”杨春花抱着要离开的韩大鹏,开口说道。

    后面其他的孩子跟着点头。

    “别闹,今天家里过节,哪有往大姑父家跑的。”杨铁柱笑着去掰女儿。

    “我们要去。”几个孩子想着昨晚小花妹妹(姐姐)跟他们说的,县城里的各种好吃的,语气十分强烈地表达着他们的意愿。

    “想去就去,大姑父家就是你们自个儿的家。”别看韩大鹏对他的四个儿子严厉得很,但对杨家这些娃娃几乎可以说是千依百顺。

    “那大姑父,你等等,我们去拿点东西。”说完,杨春花放开韩大鹏的腿,往房间里跑,其他的孩子也是一哄而散。

    杨春林挎着书袋最先出来,然后进入其他的房间,带出其他的伙伴,原本空着的书袋,就是准备装东西的。

    “大姑父,走吧。”

    韩大鹏摸了摸杨春林的脑袋,“等会,大姑父去叫牛车。”

    说完,也不给杨家人反应的机会,大步地走了出去。

    “我敢打赌,春林的书袋里全是铜板,我刚刚都听到声响了。”王氏笑着对杨铜柱说道。

    杨铜柱看了她一眼,“你那么精明,知道你的娃有多少铜板了吗?”

    王氏摇头,“具体的不知道,肯定不少。”

    “小熙,今天你生辰,就在家里待着吧。”周氏对着儿子开口。

    “不要,我要去大姑父家。”

    小春熙直接摇头,等到韩大鹏将牛车借来,在院门招呼他们的时候,一溜烟的跑过去,爬上马车。

    “娘,你放心,我会给你带好吃的回来的。”小春熙冲着周氏笑着挥手。

    其他的孩子也冲着他们的娘一样地叫道,心里想着,五十个铜板,他们能买好多的好吃的。

    黑山县这一天,即使不当集,也很热闹,酒楼,食谱,街边小摊都散发着一股浓浓的粥味,“大姑父,一会你会带我们出来玩吧?”

    “会的,反正大姑父今天也不当值,你们想怎么玩我都陪着你们。”韩大鹏笑着说道。

    等到了韩大鹏家,三个鲲表哥去了县学,杨春林听到这话,很是同情三个表哥,节日都要上学,真是辛苦,可怜。

    虽然每个孩子都长了一岁,但有八个之后,韩大鹏担心他一个人看不过,就叫上孔光辉一些,“说,想去哪里。”

    “要买好吃的,大姑父,我们自个儿带了钱的。”杨春林将他的书袋拍得啪啪作响。

    “行,带你们去。”

    然后,没逛一会,八个孩子手里就一人拿着一串糖葫芦,四个站在一个县城有名的点心点前面,四个站在充满烤鸭味道的店铺前面,两个店铺中间,是一家粥店,而此时,韩大鹏和孔光辉就站在粥店前面。

    倒不是他们饿了想喝粥,而是八个孩子各自站一个地方,不挪脚。

    “小花妹妹,小桃妹妹,你看那点心,好漂亮。”杨春梅看着里面摆着的精致点心。

    杨春桃吞了吞口水,“我想吃。”

    杨春花跟着点头。

    杨春树倒是没有他们那么馋,也不是他喜欢点心超过烤鸭,而是他习惯性地跟在妹妹后面。

    烤鸭店前。

    “春林哥哥,我想吃。”看着不远处冒着香气,油光光的烤鸭,小春熙抹口水的动作都快比不上流口水的速度。

    “恩,恩。”小春旭和小春榜用力地点头,眼里透露着渴望。

    杨春林跟着点头。

    韩大鹏和孔光辉看着就觉得好笑,也没插嘴,想看他们到底怎么办。

    很快,几个孩子凑到一堆,就先买烤鸭还是先买点心商量起来。

    “春梅姐姐,今天我生辰,我想吃烤鸭。”最后,小春熙是这么说的。

    小春榜和小春旭点头。

    于是,结果一下子就出来了,“那就先买烤鸭。”杨春梅和杨春桃看着那烤鸭,也想吃了。

    然后,八个孩子兴匆匆地跑到烤鸭店门口,“大叔,烤鸭多少钱一只?”杨春梅开口问道。

    “二两。”

    里面的胖大叔笑眯眯地说道。

    八个孩子傻眼了,他们掌钱已经不是一年了,二两银子是多少,已经知道了,想着一共就带了四百文,还买了糖葫芦,估计现在连一个鸭腿都买不到。

    这么一想,三个小的看着那烤鸭眼里开始冒雾气,其他的孩子虽然没有那么明显,但表情还是十分失落和难过的。

    “行了,想吃大姑父给你们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